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8922900000042

第42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1)

教学研究论文的答辩

论文答辩与论文撰写是作者完成论文的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环节。本章阐述了论文答辩的概念、论文答辩的准备、论文答辩的程序与答辩者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论文答辩概述

一、论文答辩的基本概念

论文答辩是指论文作者在由答辩小组主持的答辩会上,当面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与论文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是一种由问、答、辩构成的专家与论文作者互动的研讨形式,它与论文撰写一起,构成了作者完成论文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

1.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论文答辩

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必须进行答辩。例如,向报刊投稿的论文一般都不必经过答辩的环节(其实报刊编辑大多会请懂行的专家审阅把关,这可视作广义意义上的“答辩”)。但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论文,大多经过答辩这一环节:

(1)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特级教师时所提交的用以说明自己学术水平的论文;

(2)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生、博士生撰写的学位论文;

(3)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岗位培训所撰写的结业论文;

(4)重要的课题的结题报告;

(5)所在单位组织的论文评审中的优秀论文;

(6)貌似优秀但被认为有抄袭或作伪的论文;

(7)论文作者自己提出要求并由相关部门组织进行答辩的论文(例如自己认为这篇论文对有关部门的教改决策十分重要,要通过答辩引起各界重视,或认为这篇论文并不成熟,要通过答辩获得咨询与指导等)。

2.答辩与辩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辩,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是辩论的一种形式。与一般概念中的竞赛式辩论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答辩双方不对等。答辩小组一般由对相关论文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3~5名组成。他们不仅在人数上与论文作者不对等(后者大多仅1名),而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历诸方面都相差悬殊。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始终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咄咄逼人的地位,而论文作者只能处于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这与竞赛式辩论双方的对等地位是大不相同的。

(2)答辩双方具有多重身份。与竞赛式辩论的辩论组成员单一的辩论员身份不同,答辩小组成员既是答辩过程中的辩论员,又是论文的裁判员和论文作者的指导老师。答辩小组要通过答辩对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与实践价值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同时对论文作者提出善意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与此同时,论文作者也不仅是单一的辩论员,他需要通过答辩获得修改、补充自己论文的思路与信息。

(3)答辩过程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答辩双方的不对等决定了答辩过程的基本方式是问答,即答辩小组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辩论,但主要还是心平气和的问答。

二、论文答辩的目的意义

1.答辩组织者的目的意义

(1)进一步考察与验证论文作者对所写论文所论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答辩小组往往会抓住下列问题展开提问:论文中没有充分展开细说的问题;被论文作者认为不太重要而被淡化了的问题;论文中深入不下去或说不清楚的问题;论文作者尚未认识到的论文的不足之处。

答辩小组正是通过论文作者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了解作者对自己所述论题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2)进一步考察论文作者对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答辩小组抓住论文中可能存在的论题阐述不清楚、不确切、论证不严密、论据不充分等问题进行提问,可以了解到论文作者在写作论文中对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是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还是生搬硬套某些教育理论与相关知识,从而检查出论文作者对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论文的创新性。

(3)审查论文的真实性。抄袭他人论文中的论点与论据,伪造论文中的数据,是一种学术腐败。答辩小组通过提问与答辩,可以有效地暴露作弊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论文的真实性。

2.论文答辩者的目的意义

(1)广泛获取信息、增长专业知识。论文作者在参加答辩前要积极搜集资料,为答辩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的提问与启发又会使答辩者获得新的信息;答辩后,论文作者可以通过反思自己在答辩中的成败得失,主动去查询新的相关资料,从而大大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

(2)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论文答辩的过程,是论文作者展示自身的勇气、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过程。在问与答的过程中,作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经历了考验与提升。

(3)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论文。论文答辩是论文作者向专家(答辩小组成员)学习的最佳时机。作者应通过答辩认识到论文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并在专家指点下获得修改与完善论文的思路,为自己的下一阶段研究奠定基础。

(4)使研究成果服务社会。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论文论题的过程。被答辩小组认可的学术论文,通过媒体、网络等载体进入社会,作者的研究成果被社会所承认、并能引起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他们的教改决策或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第二节论文答辩的准备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论文作者的答辩演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地向答辩小组陈述论文的内容;二是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问题。为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心理上的准备

答辩者应对自己的论文和为答辩所作出的准备工作有充分的自信。要消除紧张心理,过度的紧张将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有可能在答辩时有出色的表现。当然,这种自信要以自己对论文答辩的充分准备为基础。

自信并不意味着可以以轻视的态度对待答辩。放松精神、漫不经心地参加答辩,会使答辩者在答辩过程中丢三落四,答非所问,使论文的撰写与完成功亏一篑。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答辩如战场,兵法上的经验值得重视。

二、物质上的准备

答辩者应事先准备好自己的论文,向答辩小组介绍自己论文的提纲(即答辩报告提纲)与课件,以及论文所涉及的其他研究成果。所撰写论文如果是实证性研究成果的话,还应准备好旁证材料,如调查记录表、观察记录表、实验的前测、后测记录表等。

此外,答辩者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与行为举止,做到衣着整洁、朴素大方、温文尔雅、端庄得体,并准备好记录用的纸和笔,用以记录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和对论文的意见与建议。

三、内容上的准备

内容上的准备包括答辩报告的准备,PPT的准备与回答问题的准备。内容上的准备是准备工作的重点。

1.答辩报告的准备

答辩者应在有限的约15分钟的时间内介绍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照本宣科、全文照读自己的论文显然是不行的。为了既给答辩小组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又尽可能完整地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答辩者应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