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8922900000015

第15章 教育观察报告的撰写(3)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资料审核:对资料是否有助于达到观察目的、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的审核。

(2)资料归集:根据观察目的确立相互排斥和详尽无遗的类别以包含所有资料,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也可以采用表示历史和现时发展变化的流程图的方法,把资料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3)资料的整理和初步描述统计。为了便于进行相关分析或差异性检验,有时需要使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数量化。例如,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否有进取的动机和顽强的意志时,可以编制下列量表。

第三节教育观察报告的撰写与案例评析

一、教育观察报告的撰写

教育观察报告是运用观察方法为主的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的主体,是反映教育观察过程与结果的一种报告形式,其撰写应符合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也应与结题报告的一般结构相符。其中方法部分往往被人们称为“正文”。研究者需要详细交代自己是如何选择观察对象的,确切描述观察内容与观察指标,列举经过筛选的能够说明问题的观察记录。对内容记录要进行分类整理,根据需要绘制图表并作出必要的统计分析。

观察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题目

题目应简明扼要,要反映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内容。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边缘学生’特征的观察”。如有必要,可以加副标题补充说明主标题未能包含的信息,如观察的范围、背景等。

2.引言

位于观察报告的开头。一般应阐明:进行观察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3.正文

这是观察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详细交代自己是如何取样的,确切描述观察内容与观察指标,列举经过筛选的能够说明问题的观察记录。对观察记录要进行分类整理,并作出必要的统计分析。

4.观察结论

在对大量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5.附录

包括各种观察记录表、原始数据、参考文献等。

二、教育观察报告案例评析

【范例5.3.1】

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高凌飚、赵宁宁、梁春芳

摘要:通过对广州市某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课堂教学观察结果的分析,探寻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交往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同时针对主要的双向显性交往方式中交往对象的选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现在课堂教学组织的欠缺,提出在组织课堂教学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课堂交往是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国外学者对课堂的教学组织给予较多的关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有贝拉克(A.Bellack)以及安得逊(R.S.Adams)和拜德尔(B.J.Biddle)在1960年代所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某些教学交往方式(比如,批评和教师的不直接反应)与学生的成绩相关;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给予学习好的学生更多关注;教师与不同性别学生的交往机会因人因地而异,虽然教师对女生的评价高,但对男生期望更高;选择前中排座位的学生成绩较好。(下略)将安得逊和拜德尔提出的研究框架和南京师范大学学者们提出的隐性交往的概念结合起来,可以把课堂上的交往概括为四种模式:①单向显性交往互动;②双向显性交往互动;③多向显性交往互动;④单向隐性交往互动。表1概括了这四种交往中师生间的关系。

本研究以此为框架,观察分析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教学交往的实际情况,探索影响课堂交往频密度的因素(如某种交往方式的对象与手段),以期发现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分析教师在管理课堂教学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充实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课堂交往的实际情况;二是通过必要的问卷和访谈向有关教师和学生收集一些必要的资料。

(下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交往方式的分类与比较

课堂观察记录汇总的结果表明,被观察的小学在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交往方式,基本符合下面归纳的四种类型。

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的双向显性交往(如言语交往),占全部教学时间的58.48%,成为交往的主导。其次是作为师生个别进行的多向显性交往,占12.53%。在教师调控下的生生单向隐性交往,占8.79%。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单向交往发动者的时间仅占16.53%。

(二)课堂教学交往对象的选择与分析

1.精神因素与交往相关检验

(1)学生参与的倾向性对学生交往机会的影响

从对科任教师的调查访问中了解到,教师课堂交往选择的考虑因素依重要程度递减(W统计),前三位为参与情况(0.2585)、学生成绩(0.1904)和控制课堂交往(0.1088)。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似乎成为教师选择的首要因素。如果学生具有同等的参与欲望和举动(如举手),学生是否能实现课堂交往就取决于教师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积极参与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生获取交往的机会相等。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教师的选择是随机的。

在教师随机选择的基础上,学生的参与情况是否与学生的参与态度相关呢?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发现,学生是否愿意回答问题的态度与该学生是否成为课堂交往的对象(包括所有的交往方式)显着相关(r=1.73,p<0.05),这与教师的问卷调查相一致——教师还是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作出选择。

(2)交往方式与成绩的相关检验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需要选择不同成绩的学生作为交往对象,以取得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但是现实中教师是否注意让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交往呢?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发现本研究中学生能否成为交往对象与他的语文、数学成绩显着相关(r分别为0.413和0.416,P<0.05)。为弄清情况,将学生按成绩排名分为优(前27%)、中(中46%)和差(后27%)三组,列出各组学生是否成为交往的对象(焦点)的情况,X2检验说明学生的成绩与交往有显着的相关(0.05>P>0.01),优生的交往几率最大,差生的交往几率最小。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优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交往,由于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选择交往对象,结果造成交往上的偏向;二是教师有意识地以中等生作为全班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代表,试图通过与中等生的交往及时了解全部学生的情况,有效地控制和调整教学。

2.物理因素与交往的相关检验

物理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座位,教师的安排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并有利于开展活动。据对班主任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安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依据重要程度为序):①性别搭配(W=0.19);②身高和干部搭配(W=0.18);③学生成绩搭配(W=0.17);④性格搭配(W=0.13);⑤文体人才的搭配(W=0.07)。实际上,在被观察的班中,座位的安排表和学生成绩有显着相关。在前排的学生中,差生占41.93%,中等生占33.87%,优生占24.19%。有77.98%的优生位于中后排,73.21%的差生位于前排。

说明课堂上教师对参与程度相等学生的选择没有受学生空间位置的影响,即教师已采取措施避免空间位置的影响。由于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省一级学校,在一般学校里能否排除学生座位对交往的参与几率的影响以及对学习成绩的潜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交往对象与学生性别的相关检验

从对任课教师选择交往对象的调查中发现,教师并不对交往的性别搭配做有意识的控制,其权重仅为0.05,重要程度在各因素中居最后。但由于交往的双向特性,如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加课堂交往的积极性有显着差异,比如女生比男生更加积极参与交往,结果还是会造成课堂交往中的性别差异。给出课堂交往方式与性别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课堂交往方式与学生性别有显着相关(P=0.0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女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上比男生积极,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开展,因而获得教师更多的积极性评价。

与此相反,男生无法在参与教学上获得教师的关注,从而采取另一渠道(如捣乱课堂)来获得教师的关注(如批评),或者开展私下的生生交流来消除得不到权威关注的不安(也会受到批评)。(2)由于性别与其他因素(如成绩、社会地位、职务等)相关,进而导致一种表面上的假相关。

四、思考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小学课堂交往的时间分布基本合理,但教师为了管理和控制课堂而多数采用双向显性交往方式。说明在课堂交往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课堂纪律,认为课堂纪律是学习结果的保证。然而这个隐含的假设源于何处,是否成立,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于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本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对不愿参与课堂交往的学生教师如何处理。除了学生本身的意向性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交往。因为理论上证明通过课堂的语言交往,学生与教师可以实现一种成长与体验。

教师们给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多关注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行为。但是调查表明,差生的交往机会仍然不多,教师需要给予差生更多的机会和关注,因为通过交往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当然,教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比如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做出不同的选择,以求获得各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们在主观上并没有把性别作为交往的选择条件,但是实际上,女生的课堂交往机会明显高于男生。看来女生更加适应小学的学习,小学教师在潜意识中比较愿意与乖巧和成熟的女生交往。

参考文献(略)

【评析】

课堂教学交往是个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交往行为更显得重要。作者们对此的理论研究与观察实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论文中所设计的观察指标不仅不重复,不遗漏,而且极具可操作性,研究结果分析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有说服力,所提出建议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如果作者能突出说明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目前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也许读者对该文结论能有更加整体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