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8922200000035

第35章 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家长的作用是什么(1)

一、心理账户

每个双休日,初三年级的科学徐老师都要让学生带两张试卷回家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已经习惯于此,作业上交情况一直很好。可是,上个星期徐老师请病假没来上课,班主任潘老师多给学生发了两张语文试卷,并且承诺下周末将减少作业量,她认为学生一定能如期上交作业。结果却是,大部分同学找出各种理由未完成新增加的两种试卷。

王莉到了青春期,爱美的她怕胖不肯多吃饭。妈妈每天强迫她吃很多蔬菜、水果、蛋白质,她抵触情绪很大,每天早晚餐时间,成了母女冷战的时间,你夹我推,很不愉快。中午,她索性就不吃饭了。后来,爸爸想了一个办法:每天家里采用分餐吃饭制,妈妈给每个人分好饭菜后,爸爸会马上又从王莉碗中往外拨出一点。有时爸爸先与王莉吃完饭,还会到她的碗里挖一小勺吃。水果供给制也改了:早餐后带苹果、橘子等水果到学校,以备课间饿的时候作点心;晚上,计算24点游戏胜利方才能吃水果。结果,王莉心中充满谢意,吃的总饭菜量却比妈妈要求的还略多。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内心的感受却完全不同。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人的心理会有很多心理账户。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一次他去瑞士讲课,用讲课给他的报酬在瑞士作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第二次去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都觉得贵,弄得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账户上;第二次是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这就是心理账户中所谓非替代性效应。

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存在一个账户系统,这个账户系统具有特定的账户结构和类别,就其表现形式看: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不同的消费或支出类别划归为不同的账户;不同存储方式的财富也划归不同的心理账户等等,不同类别的心理账户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否则就会有不适的心理感受。

生活中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早晨出门,你准备用15元打的到图书馆,发现你家旁边的快速公交车既快捷又便宜,于是你选择了用3元坐公交的交通方式,于是剩下的12元却被你认为是一个完全可以随意花掉的钱,因为它在你内心已经被划入了一个特定的“心理账户”,你觉得花这个钱理所应当。就像你揣着钱去商店抢购打折商品,没买到合适的,钱花不出甚至会让你难受,而买回家一堆没用的东西。

人们在做某项决定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各种因素的利弊,而且还要考虑过去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程度,这是心理账户中的沉没成本效应。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马来的10万元,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多了。其实只要在名下的钱,并不依据它的来源有了性质上的区别。但一个人会将辛苦赚来的项目报酬有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意外收获”的心理账户,当忘记或者丢失时并不会引起太多不快。但如果已经发生的、不可回收的支出,例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则人们只有挽回沉没成本才能达到心理平衡。

成语“朝三暮四”的故事体现了心理账户中的交易效用效应。宋国有个很喜欢猴子的人,家中养了一大群猴子,为了养猴子,他节省自己的口粮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主人发现家中的粮食快被吃完了,便准备减少供给猴子的口粮,但又害怕猴子不顺从自己。他就先对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们听了,都异常恼怒。过一会儿,他又改口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栗子,你们足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个个都趴在地上讨好他。因为猴子们感觉占便宜了。

塞勒教授认为: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心理效应:非替代性效应、沉没成本效应、交易效用效应。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理账户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

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实际数据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实际数据账户里,每个人、每件事件、每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然而在心理账户里,每个人、每件事件、每块钱都是不同的,视不同来处、去往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就可以理解种种非理性的效应,如为什么两张科学试卷和语文试卷完成情况完全不同;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认识和行为决策有不同,是肆意挥霍“意外收获”取得痛快的心理感受,还是理性决策以减少决策的误区;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就能判断应该采取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态度,虽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但不同的方式给人的心理感受截然不同。

决策无处不在,大到班主任是板着面孔教育还是如哥哥姐姐般亲切,家长对孩子是民主式教育还是权威式管教,学生是选择高难度的中考还是选择直升职业高中,小到很小的孩子吃糖会考虑从最喜欢的开始吃,还是最后吃最喜欢的那颗糖。

好好掌管孩子的心理账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被自卑压得喘不过气

“我希望他们都把我忘掉。”当林迪知道他的初中母校要请他回去,为学弟妹们聊一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竟讲了这么一句话。林迪由一所建校不久的新区学校考入市里排位第一的高中,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始终排在年级最前列。

“毫不夸张地说我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领袖,谁不怀疑我的聪明才智。”说到这,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可进入这所令他魂牵梦萦的重点中学后,几次考试后,他开始有一种感觉:几乎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嘲弄轻蔑批评他。面对老师的咄咄逼人,他像是被揭掉标签露出虫疤的苹果一样,被揭了短羞怒交加,跳起来愤然反抗,指责老师的不是。

他曾想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告诉大家其实他曾是运动健将、文艺标兵。但他总担心自己做不好,运动会、文艺演出他心里明明想参加,可当别人问他时,他又常常无端泄气,推说自己不行。有一次,广播里放一支流行歌曲,很多人都大声唱起来,他也不自禁地哼哼,有一位同学诧异地盯着他问:“你,也会唱这首歌?”他一下子就感到燥热难耐,喉咙被堵住了一般发不出声音,阵阵针扎般的疼痛遍及全身。他瞪住那个同学,悄悄捏紧了拳头。那个同学见他这副可怕的样子,退了一步,说了句“神经病”就走了,留下他好久好久没有动……

“习得性无助”来源于行为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Seligmarl,Maier,1967)用狗做的一项经典实验。实验中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狗疼痛但无害的电击。狗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逃避不了这种电击。多次实验之后,在蜂音器响后,给以电击之前先把笼门打开,研究者们发现狗不但不会从笼门逃跑,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原本可以主动逃避电击的狗却在开放的笼子中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心理学家们把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的无奈感叫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不但发生在动物身上,也会在人身上发生。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发现,人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会迁移到其他情境中。有人在经历了一连串不能解决的猜字谜问题之后,在紧接的第二个情境中完全不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双手协调运动,逃避烦躁的喧闹声的环境。

林迪肯定在这所重点中学呆得很辛苦、困惑,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高手如云,大多数人“平庸”的可以被忽略。他的种种美丽幻想成了空中楼阁,过去所有的辉煌已成明日黄花。这彻底打破了他多年的心理平衡点,使他陷入空前的自卑情绪中。以至于他其他的才能也无法表现出来,甚至怨的全是别人,叹的是自己,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

习得性无助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动机、认知和情绪三个方面。首先,习得性无助感使得个体不再积极努力作出逃离困境的尝试,显得呆板、倦怠、绝望地等待环境给他们安排的任何结局。其次,习得性无助感使个体的认知功能受到阻碍,学习能力明显下降。最后是情绪上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绝望、沮丧、害怕、退缩、被动、抑郁、神经过敏等,并伴有很强的生理紧张反应。

在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产生无助感。有的人会把挫折看作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积极勇敢地迎接挫折,克服困难,竭力挽回控制力,达到目的。而有的人受挫后便灰心丧气,沮丧消沉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那么,怎样防止孩子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呢?孩子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后又该怎样消除呢?

心理学家韦斯(Weiss,1971)在实验中将白鼠捆在桌子上,持续数小时频频给以电击。如果这种电击是任意地、偶然地发生,大多数白鼠就会很快患上严重的胃溃疡(这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疾病)。如果电击前有警告音响为信号,则溃疡较少出现。如果不仅发出警告信号,而且通过引导白鼠通过迷宫逃避电击,则溃疡最少出现。由此可见,如果个体对挫折或失败事先有心理准备或者有办法对付,是防止习得性无助反应的重要条件。

老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学习中遭受到挫折和困难是很平常的事情,使孩子对挫折的来临事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老师、家长的鼓励是防止孩子习得性无助的最有力手段——对待成绩暂时不如意的孩子,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自信心缺乏的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擅于发现他们独特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此为契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另一方面,要善于纵向比较,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

当然,耐心地向孩子传授应对挫折的各种方法,并让他们进行应对挫折的实际练习也是必要的。老师要教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学生应对学习困境的能力。这样,当挫折来临时,学生就不会因为它的突然和无力应对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类似林迪这样的孩子很常见,他们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往往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帮助林迪这样的孩子是要让他认识到“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需要学习专业方法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如,第一步宣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心态,使其能够将注意转向应付外部的困难;第二步,接受环境改变带来的地位变化;第三步,调整比较对象,为自己建立自信找到一个支撑点;第四步,改善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人的一生中,命运跌宕起伏是常有的事。如果把顺境的“甜”和逆境的“苦”相比,就会悲叹命运的不公平;如果过于依恋往日的辉煌,今日的平凡便成为我们自卑的根源;如果把暂时的平庸看成是永久的境地,无望便会袭上心头。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评价。在我们自感不顺心的时候,更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否则就恐怕再也见不到阳光灿烂的日子了。

三、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韵迪的妈妈喜欢小提琴,由于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学而遗憾。从韵迪6岁开始给他买了小提琴,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陪孩子去学琴。刚开始,韵迪感觉很新鲜学习很用心,入门也很快,父母很高兴,认为他听话懂事;但慢慢地他感觉学琴很枯燥,远不如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开心,但他不敢违背父母之命只能硬着头皮去学琴。读初一后,他竟然宣布放弃学习7年的小提琴,父母很震惊,认为他不听话、不懂事,甚至还动用武力让他服从自己,结果起到反作用,韵迪产生了逆反心理,竟然真的把小提琴束之高阁。父母非常愤怒:省吃俭用花这么多的钱让你去学,你还不愿学,我小时候想学哪有这个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