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8922200000032

第32章 学习中的心理学理论运用(1)

一、追求可能的成功

余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从小就上进心特别强,他总说“胜利、领先、做第一”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他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要求很高,争取成为最好的。

他的凡事都要做得最好、都要争第一的想法让他过得非常不如意,因为总有人能打败他,对别人的强烈嫉妒和对自己的强烈自责使他痛苦不已。他确实各个方面表现都不错,但他没有亲密的朋友,同学们不喜欢他,和他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老师常常教导他不要太喜欢争强好胜。比如,运动会上他会因为隔壁跑道的同学有越线的迹象干扰了自己的速度,和裁判长争个没完没了;学校辩论赛,他所在的班级没得奖,他竟然一个星期天天去找每个评委理论;他常常为单元测验的分数和老师纠缠不清,好像每一分都成了性命攸关的大事。

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追求。“获胜不是全部,而是唯一。”可算是他的“口头禅”了。

我们周围肯定有一些同学,具有独立的见解,做事总是力求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够抵制不可靠的意见和诱惑,将自己的智力发挥到极点,尽力克服一切障碍,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他们总是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到较好的分数,在学生活动中占尽风头。

着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经就这个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每个人都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这种需要可称为成就需要。成就动机强烈的人追求的是个人成就感而不是报酬本身,他们极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他们能够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承担责任,及时获得对自己绩效的反馈以便于判断自己是否有改进。

相反,成就动机低的同学自信心不足,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又不付出足够的努力。成功了,他们不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使他们更加证实自己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进一步失去信心回避挑战。他们一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

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自我成就动机弱的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

所以,从小到大的学期评语中常见的表扬或批评,都离不开“上进心”这个主题;家长也很在乎自己的孩子是否积极要求上进。

为什么余舟特别要求上进,却并不受欢迎呢?

宾夕法尼亚州贝克县社区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纳德·戈尔斯坦曾专门分析过“对获胜上瘾”的人,就是那些好胜心极强、非胜不可的人。这样的人会认为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什么差别。他们眼中世上只有两种人:胜利者和失败者。这种思维的最坏作用就是在达到目标后,他们仍无法停下来,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因为站得越高望得越高,新的更高的目标又产生了。

而且,过度“竞争、获胜”的哲学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团队精神的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源于不安全感或是压倒别人的愿望,过于好胜的人视每个人为竞争对手,因此也就不可能分享与人合作的愉快,他们的世界中只有矛盾、冲突和你死我活的争斗。一般人对于这样的人总是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总是充满敌意,很难与之亲近,和他们在一起有压迫感,很难建立信任。

打败别人有悖于真爱和友谊。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演示了这一点。他在实验中把80名大学生分成4组,每组20人,给他们一项同样的任务,但对成绩的奖励机制不同:第一组只有第一名能得到奖励,第2组成绩前5名得到奖励,第3组前10名得到奖励,第4组前15名得到奖励。结果:第2、3组成功可能性适中,成绩最好。事后了解,第1组学生大多都认为,即便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极少有可能成为第1名获奖,而第4组学生一般都认为自己肯定在前15名之列,于是,这两组学生都认为无需努力了。多次试验研究表明,当一项任务的成功概率为50%左右时,成绩最佳。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如果自己努力很有希望获得成功,如果不努力的话就有可能会失败。

这项研究成果提示我们:设置有中等挑战性的目标,不靠运气去获得成功,是最合理的。

事实确是如此。

强迫自己去实现难以达到的目标会带来过多的压力,让人焦虑不安、筋疲力尽,人际关系中将充满矛盾、冲突甚至你死我活的争斗。追求第一的行为经常会刺激非正当竞争和不道德行为,比如考试作弊、虚夸自己的能力、打小报告、甚至藏匿别人的复习资料等等。与人为敌会有什么益处?难道为了自己的成功就该让别人遭受失败吗?为了取得最佳社会效应,应该建立理性的胜败观,建立全新的合作成功观。

吴健在一所重点中学借读,他虽然学得不是特别好,但也还说得过去,关键是吴健从学习和与同学的交往中得到了很多乐趣;高中毕业后同学们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他的进步和发展,他后来成为学校同届毕业生中的成功代表。你也应该像吴健这样懂得如何从出色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而不是在追求第一、争强好胜的过程中不断受挫,灰心丧气。有一技之长或能出色地完成某些工作当然是好事,适度的竞争促进人的进步,但长久的幸福很少来自成功和胜利的烟火,而是来自合作所带来的相互关心和相互支撑的磁场。实际上,参与一些合作项目总会得益匪浅。

追求“第一”才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否。如果你承认以完美为标准是不切实际的,你就应该允许自己表现得不甚完美;如果你明白争强好胜是不利于自己的发展的,你就应该接纳别人的成绩比你优秀。追求成功,寻找快乐是人类的天性;依靠有强烈成就动机的奋斗者的不断努力创新,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善良、慷慨、热情、信任、学习和发展是和谐人生的源泉。真正有成就的人生,是不断地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挑战自己,追求可能的成功,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二、百里挑一的本领(选择性注意)劳动技术课上,学生分小组边讨论、边进行器具加工,人声嘈杂,机器声轰鸣。正在专注地和同学讨论问题的课代表谢凡程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他边应声站起来边四处张望,原来老师拿着一些新部件站在讲台上叫他,要发给需要的同学。谢凡程和同组同学讨论问题时把彼此作为交谈的注意中心,双方还会不时地做些手势、表情之类的身体语言以提供话语理解的线索,这样周围的其他同学的声音、动作等全部成为他们的感知背景,即成了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背景。可是,他又很纳闷:为什么周围噪声很大但耳朵里仍然能听到了自己要听的东西,即使对方轻言细语,而且连周围的各种噪声都觉察不到;当老师叫他名字的声音突然传来,怎么又突然能听到了呢?耳朵似乎能够过滤声音啊?!

熟人的声音之所以容易被听到,是因为熟悉的信息激活了已经保存在记忆中的相应模块,也就是说先前丰富的经验影响了听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从繁杂的声音中挑选出熟悉的声音。这个过程在信息加工模型中被称为选择性知觉过程。外界所有的物理信息(声、光)都能被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等)进行特定的感觉登记(sensory register),人类的记忆系统就这样开始加工信息了。感觉登记储存的时间视刺激的性质而定,一般的存储时间从零点零几秒到几秒不等,很多信息还没有达到意识水平就消失了,只有极少部分信息被选择并进一步加工,这个选择信息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比如,教师面对越是低龄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讲课越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而不让自己在学生交头接耳中变成“背景画”。

被选择出来的内容往往与原有记忆中的图式信息有关。课代表谢凡程能够无意识地清晰地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并且马上做出反应,是因为他自己的名字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强烈的刺激信息。

选择出来的信息也可能是对学生达成目标非常重要,所以很多学生用抄黑板板书、记笔记或重复的方法来强调材料中的要点,以期增强感觉登记效果,增强记忆。

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整理的知觉过程,其实就是新刺激与旧知识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相关知识基础越好的学生学习越轻松,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即使字字都能听却难以理解其意,甚至如梵文一般生涩。所以,能学到什么取决于关注什么、加工什么以及在记忆中储存什么。

从注意到刺激到有了短时记忆,仅仅是记忆的第一步。要想把它们保留到长时记忆中,就需要进一步加工,这一过程被称作编码。编码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维持性复述,就像我们打电话时需复述几遍号码;前面那位同学讲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是这个道理。另一种方式是精致性复述,即以某种方式转换信息,具体方法是:①改变信息,把它与己贮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如我们常说的前后联系。用另一种符号来替代它,如列小节标题、列表;③增加其他信息,以便回忆,如记忆法中常用的情节联想记忆法。编码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把信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增加以后回忆信息的可能性。

编码后的信息要能长期储存,随时调用,设定提取信息线索的关键。信息的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贮存的形式,以及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以往的内容的关系,“欲言唯吐”的现象就是提取线索不畅造成的。

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人以大学生为测试对象,研究不同听课方式的效果。他们把大学生分成3组,同时听一段含有1800个单词的有关美国公路发展史的录音。朗读速度均控制为每分钟120个单词。

3组同学被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听录音。A组要求同学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并摘出要点;B组在听之前发给每人一张印有要点的纸,在听的同时可以看已列好的要点;C组单纯地听,不做任何其他的事。听完录音后,让大学生在1小时、1天、3天以后复述听到的录音内容。结果:A组大都能较完整地复述录音内容,包括其中的一些细节;B组能讲出主要内容;A、B两组在3个时间段复述的内容相关不大。C组同学复述出的内容差别很大,他们各不相同地复述了一些他的各自注意到的内容;更有趣的是,间隔的时间越长,他们越是忽略其他内容而扩大了自己注意到的那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些人还添加进了一些录音中未提及的相关知识内容。

由此,可以发现记笔记能引起注意,便于发现新内容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对它进行加工处理;提供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内容的线索,有助于回忆起有关内容较为详尽的资料。

实际学习中学生对记笔记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学期末,高一(2)班班委决定在班上举行了一次优秀作业、课堂笔记、读书卡片展览,结果发现优秀作业本最易收集,读书卡片其次,最难收集的是课堂笔记,收上来的几本都是老师课堂板书的翻版。

同学们大多对课堂笔记持否定态度。“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喜欢上课记笔记,开学初迫于无奈记一些,到接下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惜我那本漂亮的笔记本!”“上课根本没必要记笔记,老师讲的东西书上全有,我只要在书上画画就可以了,何必费事。”“我上课记笔记,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分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记,记一遍可以加强记忆。”“我上课喜欢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记笔记会打断我的思路。”……

听课笔记的记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只需要将主讲人姓名、时间、地点、主题记下来;有些同学上课只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也有些人恨不得把老师讲的话逐字逐句全部记录下来……究竟如何记听课笔记更合理些呢?普遍的建议是:视板书的详略选择记录;视讲述的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自己转述而定;自己是否有较完整的相关内容的资料或书;主讲人讲的内容与本人原有知识的关系,过易还是过难,或是完全听不懂;本人的需要。

除了我们常说的课堂记课笔记之外,还有阅读笔记和专题笔记两种。

阅读笔记,即在阅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所做的笔记。就是在读物上用画线、概括和眉批的方式记笔记,最大优点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概括和眉批的过程中,读者必须回忆原有的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既加深了对前后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又起到了增强记忆的作用。

专题笔记,即为了某一目的和设置的专项笔记。错题订正本就是学生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有同学将收集的精彩段句编辑成册,也有学生将代表性的题及解题思路记在一本笔记本中,供自己考前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专题笔记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它的灵活性,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因人而异。专题笔记可以体现出一名学生的基本学习素养。它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的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过程。

面对巨量的信息,学习者需要练习信息选择增强记忆的策略,而信息的发布者要增强刺激的强度、新奇性、趣味性、上下内容的衔接性等,这样千挑万选均能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