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8921800000040

第40章 货币供给(2)

1.m1、m2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波动的特征,即在经济高涨时期趋于扩张,在经济调整时期趋于收缩从m1变动的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现两次经济过热,即1988年、1992-1993年,这两个时期m1都曾明显放大。1988年m1从年初的1.3左右逐步攀升,到8月达到相近年份的最高点1.467;1992年m1也从年初开始上升,到次年的5月份达到最高点1.498,这两次经济过热之后,央行进行了调整,m1也相应回落。第一次经济过热时,经央行调整后,m1回落到1.1左右,到1992年初一直在1.15之下。第二次经济过热时,1993年7月中央提出整顿全国金融秩序,又使m1迅速回落,到该年末m1回落到1.21左右,此后一直徘徊在1.2附近。就m2而言,虽然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周期性特征依然很明显。两次经济过热时期,m2都呈显着放大之势,并且都达到局部性峰值;在随后的经济调整中,m2也都出现了回落。

2.在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中,超额准备率的影响最大有学者计算,超额准备率变动对m1、m2的影响占各因素综合影响比重的61.06%,超额准备率的变动大致决定了货币乘数变动的基本趋势,并且超额准备率本身的变动也具有逆周期波动的趋势,即在经济高涨时趋于收缩,经济调整时趋于扩张。

上述学者的分析说明,我国货币乘数不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波动的特征。

货币乘数不稳定,并通过贷款利率的中介作用与顺经济周期同向波动,反映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质,其变动与实际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中国货币供应的波动

从我国的货币乘数变动的分析可知,我国的货币乘数不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波动的特征,所以,总的来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波动的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为1988-1989年、1993-1994年,这期间货币供应量持续走高,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多数年份都在20%以上,有些年的有些月份甚至超过了50%。原因可以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等方面来分析,其中“倒逼机制”“功不可没”。1994年以后我国解决了商业银行倒逼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这一问题,加上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收紧,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放缓。

从1997-2002年,我国实行的基本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很低,亚洲金融危机时曾出现过物价负增长。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新一轮较为温和的通货膨胀。2004年以后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也随之兴起。2006年8月15日起,我国又一次小幅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又一次收紧货币供给。

近几年来,由于连年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剧增导致我国被迫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成为货币供给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成为关注的焦点。

外生论与内生论

(一)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

1.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3.外生论与内生论的理论争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争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实施控制,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2)中国的理论争论。认为货币供给可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的观点,其论据有:①经济体系中的全部货币都是从银行流出的,从本质上说,都是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决定的,只要控制住每年新增贷款的数量,货币供应的总闸门就可以把牢;②中国的中央银行不是没有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有效手段,而是没有利用好这个手段,如果不论来自各方的压力多么强大,中央银行始终不渝地按照稳定通货、稳定物价的政策严格掌握信贷计划,那么,货币供给就不会增长过快。

认为货币供给不能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观点也很普遍。“倒闭机制”的论点,可视为内生变量论。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货币供给往往是被动地适应货币需求,中央银行很难实施各项既定的货币调节方案。企业、地方政府和个人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合力——偏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合力,该合力直接影响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对于这种合力,中央银行本身是难以左右的。很明显,这种机制说明,货币供给的变动事实上是内生的。

(二)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1.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凯恩斯明确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因为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自主地变动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没有中央银行的决策,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会增加,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状况不会自发地影响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的图形中,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直线,它与利率和实际经济的运行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2.货币主义的理论

弗里德曼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变量论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货币供给方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基础货币、存款与准备金率(D/R)、存款与通货比率(D/C),虽然分别决定于货币当局、商业银行以及公众的行为,但中央银行能直接决定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对于D/R和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当局只要控制或变动基础货币,就必然能在影响D/R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3.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卢卡斯等虽然没有具体讨论经济运行和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但是,他们都强调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至关重要性,以及中央银行采取稳定的货币供给的政策对于经济稳定的重要意义。

(三)托宾的“新观点”

托宾认为,弗里德曼对于货币供给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他认为,对于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存款与通货比率、存款与准备金比率的关系不应简单化;这三个变量及其决定因素之间存在着交叉影响关系,特别是后两个变量,即D/C和D/R常常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不应被当成货币供给方程中的固定参数。他指出,存款与通货比率,从实际运行资料来看,并不是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而常常出现的是周期波动现象。至于存款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商业银行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很明显的。

托宾新观点的新颖之处表现在: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四)温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温特劳布-卡尔多提出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货币的需求通过政府的压力,转换成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也就是说,不是货币供给决定经济运行,而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自主制定货币政策。

(五)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莫尔将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如果说,温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承担稳定经济金融秩序责任的无奈,而莫尔的理论则是深入探讨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其理论可总结为如下方面。

1.信用货币的内生本质

莫尔将货币分为商品货币、政府货币、信用货币。前两种货币由供给决定,而信用货币则由需求决定,有很强的内生性。

信用货币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而贷款发放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公众的贷款需求决定于经济运行状况,也即信用货币的供给亦决定于经济运行状况,这就是信用货币的内生性。因为,内生货币是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上,无限满足所有的货币需求,所以莫尔的货币供给曲线是条水平线。

2.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莫尔认为,中央银行对于自己的债务——基础货币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它并不能自主决定基础货币的供给。即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手段促使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也难以拒绝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

3.负债管理自给基础货币

莫尔指出,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推出,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无需等待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注入。

4.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

商业银行作为典型的信用中介机构,它将公众的货币需求直接传导给中央银行,从而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也即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需求。

【本章难点】

本章内容多见于选择题、计算题等。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等是考核热点。

[例题1]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存款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M1)

(3)狭义货币供应量M1

此题考察的是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的知识。

设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t,现金漏损率为k,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e,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t,则:

(1)活期存款乘数=1÷rd+e+k+t+rt=1÷(0.15+0.05+0.25+0.5×0.10)=2

(2)M1货币乘数为m=1+k÷rd+e+k+t×rt=(1+0.25)÷(0.15+0.05+0.25+0.5×0.10)=2.5

(3)基础货币B=C+R=400亿元,则有M1=m×B=2.5×400=1000亿元

[例题2]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现金余额为2000亿元,超额准备金率为3%,漏现率为20%。则:

(1)总准备金是多少?(不考虑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

(2)货币供应量是多少?

(3)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准备金怎样变动?

同例题1,此题仍然考察的是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在不考虑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前提下,设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rd,现金漏损率为k,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e,则:

(1)根据漏现率和现金余额,可得活期存款为2000÷20%=10000亿元,所以总准备金为:

10000×(7%+3%)=1000亿元。

(2)M1货币乘数为m=1+k÷rd+e+k=(1+20%)÷(7%+3%+20%)=4,M1=4×(2000+1000)=12000亿元。

(3)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由于超额准备金率为3%,所以银行不需卖出证券或收回贷款来增加准备金。总的准备金数额不变,仍为1000亿元,超额准备金则为200亿元,法定准备金为800亿元。

[例题3]名词解释:准货币。(5分,2003年)

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段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