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8920900000075

第75章 戴伟忠:执着悟性下的选择

文/俞洁、季婉如

“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执着的他一直坚信自己悟性下的选择,终使“中塑在线”成为中国塑料原料价格行情的“晴雨表”;“如果地方部队都崛起,就有可能出现小鱼吃大鱼的局面”,他聚焦深入后的发展,将目光放得更远。

初次见到戴伟忠先生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黑框眼镜、蓝色衬衣、举手投足间的沉稳,展露着一股严谨的工作作风。采访是在戴先生的办公室进行的。

古色古香的办公室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工作文件、公司的荣誉奖章……玄关处两个散发果香的菠萝冲淡了室内油漆味,这让笔者记起公司负责人一见面就表达的歉意“戴伟忠为了能让这边的业务尽快发展,刚刚把自己的办公室搬离了中塑在线,辛苦你们多走一段路了”。成功的背后没有偶然,戴伟忠的辛勤再次证明了“有付出才有收获”这一亘古定理。

母亲是我人生导师

戴伟忠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富裕,虽说父母双方都是国家机关干部,但在当时也只能基本维持一家5口人的用度。

受“大跃进”的干扰和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1961年到1965年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

1961年到1963年间,全国共精简下放机关干部人员81万人,而戴伟忠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1963年,年仅5岁的戴伟忠和姐姐妹妹随着母亲来到萧山。面对单靠父亲的工资导致家庭生计困难的窘境,戴伟忠的母亲开始自学裁缝。凭着过人的聪慧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戴伟忠的母亲在“文革”期间,组织居委会的住户集体创办了一个服装厂。而在这之后,戴伟总的母亲还陆续组建起五金厂和印刷厂。

现在的他仍对过去那段记忆刻骨铭心,母亲吃苦耐劳的品质、敢闯敢拼的开拓精神以及强大的号召力都对戴伟忠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在创业的过程中,母亲的精神一直伴随着他迎风破浪,直济沧海。

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1994年,余姚市政府创建了中国塑料城,塑料城创建初期规模很小,销售额还不到10亿,但这对戴伟忠来说却是一个机遇。由于当时塑料城的产品主要是以供应当地为主,政府为了培育市场,发展中国塑料城,于1995年的2月专门成立了一个信息中心即中国塑料城信息中心(中塑在线的前身),这个部门的职能定位就是把塑料产品介绍到外地去。当时,身为公务员的戴伟忠服从组织安排,到这个部门当了负责人,开始了大展宏图的第一步。

“接手这个部门以后,我首先想着是如何进行突破。”戴伟忠告诉笔者,“当时接收时候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部条件,余姚塑料城与其他地方的塑料城相比不但没有任何优势。华南市场的塑料需求比浙江大,余姚比不过他们。南京塑料市场又有本土资源优势,全国大石化基地多数都在南京。除此之外,南京还是国家塑料原料价格行情的采价点,他们产品的价格就是全国的中心价;而在内部条件方面,更为棘手。当时,塑料城刚建立,市场价格非常混乱,信息多数以封闭型为主。商家们当时的做法是在门口挂块黑板,写上产品的价格,以此来招揽客户。有时候相邻两家同种型号产品的价格1吨会相差1000元。市场混乱、不规范,而且没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存在很多许多欺诈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熟悉,戴伟忠发现,信息的不对称,使整个行业根本谈不上诚信体系的建立,并意识到中国塑料城要想存活壮大就必须以创新为突破口,以诚信为根本,树立良好的口碑,由此来增加外地的采购量,增加塑料城的集聚效应。于是他萌发收集商家价格信息,发布具有指导性意义价格的想法。“很多人都不肯填信息,因为他们做的都是本地采购,觉得把信息给了我们,利润空间就会受到压缩,但他们忽略了全国还有更大的市场。”戴伟忠告诉笔者:“刚开始收集信息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商家只想蒙一笔,不在乎做大做强。我当时在《报价单》下方写了一句口号:‘今天我要你,明天你要我;今天我求你,明天你求我’。”在收集了一定量的信息之后,戴伟总开始考虑着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出去。1995年底,信息中心租用了余姚电视台的一个频道,采用图文电视播放的形式,每天播放塑料城的指导价格和供求信息。商户通过电视屏幕就能够了解塑料城里的行情信息。戴伟忠说:“原来那些不愿意填写信息的商家主动跑到我这边来填信息,要求把他们家的信息通过电视播放。”1996年后,信息中心开通了“中国塑料城传真自动回复系统”和“中国塑料城计算机远程访问系统”,以及创办《塑料市场》(周刊)把中国塑料城每日价格行情及商家的供求信息发布到全国各地,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为中国塑料城商家带来巨大商机,信息中心首次被业内认可。

1998年,不懂计算机的戴伟忠成为“中塑在线”的负责人,而他也被称为中国塑料专业网站第一人。“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戴伟忠特别强调这点,“我当时不了解电脑,即使到现在我也仍然不了解。在当时我虽然不懂电脑,但是我有一个理念以及一种手段方法,也就是我会整合人才和资源,并由此作出判断和指挥。我需要知道的就是怎样引领和改变市场,怎样推动社会发展,并让领导和客户接受你的概念”。

2000年11月,中国塑料城审计进行体制改革。自认为不适合政府工作的戴伟忠选择了下海,当起了个体户。正是对这个行业深深的热爱,而且预见互联网的远大前景,政府的机制、体制受到局限等原因,更加坚定戴伟忠下海的决心。

“在2000年,中国塑料城信息中心进行体制改革,我当时还是一个称得上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可我的员工都是合同工,要想整个团队有凝聚力,你就得让员工看到你的诚心,而且我也逐步意识到在机关内许多决策成为问题。所以我通过银行贷款165万,收购了自己养大的网站,中国塑料城信息网也由此改名为中塑在线。”“虽然中塑在线转制成了一家民营企业,但首先它所产生的是社会效益,我们一直把社会的认可和回报视为营利的方式,一直以来把社会的奖赏视为营利的方向。”中塑在线协助中国塑料城以信息手段引领传统塑料市场,抢占国内塑料流通领域制高点,使中国塑料城改变了依赖于“老客户”做生意的传统经营理念,由“行商”成为“坐商”。

金融危机的洗礼

2008年,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袭击了全球。危机还是转机,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一度陷入低迷。而此时的戴伟忠显得更加轻松,对于“大鱼吃小鱼”的网络并购,戴伟忠积极肯定了他们的优势,也就是企业的“深度”。“如果地方专业网站能将自己的每一块都做好,从深度、广度、影响力各方面发展,就有可能将阿里巴巴的各个小块吞噬,就像蚂蚁和大象的关系一样。即使现在遇上金融危机,我们还是可以将危机视为转机,厚积薄发。”“马云说的对,金融危机对互联网来说是一个机遇。一些不懂金融规律的人看到企业的效益不好就认为这对互联网一定是危机。但他们忽略了行业的服务对象。危机下的服务对象看到市场价格的暴跌之后会更需要一个能及时提供信息的平台,帮助他们消除茫然。”

应对金融危机,中塑在线为了使商家拥有更多的机会,公司也积极开发了更多能服务商家的新业务。公司开发了信息咨询的功能,信息是以专而全、快而广取胜,开发新的信息服务——信息提醒。目前中塑在线已开通中塑短信业务,为商家及时提供价格信息,规避市场风险;内涵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对象,只要是涉塑行业都可以为其服务;外延上,不断地向全国的区域市场和专业市场进行拓展。

据2008年的统计资料,目前中塑在线网站已拥有22万家行业企业数据库,10多万注册用户;上网的塑料原料品种近18000种,日更新报价信息近5万条;网站首页日访问量达11万,在国内外的第三方网站排名中位列同行业之首。

2007年6月,经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中塑在线网站、商标等无形资产价值超6亿元。

对于未来,戴伟忠信心满满,“我们现在的愿景就是将已成为全国第一塑料行业门户网站的中塑在线打造成为全球第一塑料行业门户网,而且这个愿景几乎已经实现。未来十年,我们会将中塑在线打造成为塑料行业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广告发布中心乃至交易中心”。谈话中,戴伟忠还与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电子平台的阿里巴巴进行了对比,“目前,我们网站的规模虽然比不上阿里巴巴,但我们在塑料行业的深度远远超过他们。在这一方面我们很自信,我们在网站方面已经做了14年,比阿里巴巴还要早3年进入互联网。在那时候,我们企业的发展可以借鉴的案例不多,完全是要靠我们自发领悟这种简单概念,从零起步。幸运的是,在那个没有大小网站之分的时代,我们已经看到聚焦产品和地区的重要性,我选择先把余姚做好然后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现在,我们已经得到社会和行业的认同。”中塑在线平台造就了“引领国内,影响海外”的行业知名品牌,成为实至名归的塑料行业门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戴伟忠带领他的精英团队将中塑在线不断提升和完善,正以全新的面貌打造中国塑料业界的信息“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