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8920900000021

第21章 从低调走向张扬:新甬商文化的大众传播及策略(2)

(四)新甬商文化中的某些特质不利于新甬商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新甬商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精神特质,既有不畏艰苦、勇于开拓、顽强拼搏,信誉为重、诚实守信,团结同仁、互助互信等宝贵的品质道德;也有不出头、不张扬、不宣扬,埋头苦干、讲求实效等低调务实精神。这些精神特质都是从原“宁波帮”文化或甬商文化传承过来的,是一种长期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是新甬商文化的个性和魅力所在。然而,毋庸讳言,像“不出头、不张扬、不宣扬,埋头苦干、讲求实效”等刻意的低调务实精神,虽然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让新甬商在开拓创新求发展的过程中既避免了“枪打出头鸟”的风险和“首发效应”的高成本,也降低了新事物被扼杀、发展契机被错过的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往往也会产生某些消极作用,比如不注重包装造势、不注重宣传,把包装视作华而不实,把宣传视作张扬、虚张声势。这种消极作用在社会封闭、不尚包装和宣传而大众传媒也不发达的时代尚处在隐性状态,但在包装盛行、大众传媒异常发达、大众传播活动空前频繁的时代,它就会暴露无遗,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不利于新甬商文化在影响力上的拓展和渗透力上的增强,甚至会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在新的时空环境下,新甬商群体应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调整这种刻意的低调,让大众传媒的大众传播活动对新甬商文化更好地“张扬”。同时,这也进一步反证了加强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的必要性。

二、新甬商文化的大众传播策略

(一)建构完善有力的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体系

目前,新甬商文化的大众传播体系非常不完善,也很弱小。仅就宁波地区而言,除了《甬商》杂志、甬商网、中国宁波网的“宁波帮”频道外,很少有以传播新甬商文化为主题或主要内容的专门性大众传媒,能够开办固定的有关新甬商文化的栏目或频道的传媒也较少,而较为常见的是传媒对有关新甬商及其企业的动态的不定期新闻报道或专访。这远远不能满足新甬商文化的大众传播需求地。

鉴于此,我们应该逐步建构完善的大众传播体系,主动地利用多种大众传媒,利用大众媒介之间的交叉互补关系,彼此加强,从而产生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的媒介扎堆效应。当然,由于新甬商文化传播对象的社会类型不同及人口特征的不同,他们对不同大众传媒的选择也迥然有异,美国传播学者达夫特和伦格尔曾经提出了着名的“媒介丰腴度模型”。他们根据四种标准来区分媒介的信息传输能力:获得及时反馈的能力、多种提示信息的作用、自然语言的使用以及对个体的关注。能够满足上述所有或多个标准的传播体系就被称为是“丰腴媒介”,反之则被称为是“匮乏媒介”。面对不同的新甬商文化传播对象,我们需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大众传播体系,让其成为新甬商文化传播的“丰腴媒介”?

从大众传媒的类型来看,这个大众传播体系除了应该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新型电视(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等新媒体也必不可少。其中,对于一般的青年受众而言,电视、电影和新媒体相对来说属于“丰腴媒介”,而对老年人群来说,报刊、广播传播新甬商文化的有效性则大得多。

从大众传媒的分布区域来看,首先我们应该建构的是宁波地区的大众传媒体系。除前文我们提及的宁波几家传播新甬商文化的传媒外,宁波地区的报纸尤其是发行量较大的重要报纸像《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现代金报》以及宁波地区的电台、电视台尤其是市级电台、电视台都应常设固定的专栏、专版或栏目、频道来传播新甬商文化;对于宁波地区的网络等新媒体来说,这方面的建设空间更大,新媒体的容量大、互动性强、流量大、跨地域传播、传播形式多样,是传播新甬商文化、拓展新甬商文化影响力的新的重要平台。其次,我们还要尽力建构宁波地区以外的大众传播体系,这主要是和浙江地区乃至全国那些受众多、影响力大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多种合作,让它们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各种形式密切关注、传播新甬商文化。

(二)探索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的多种表现形式

在建构完善有力的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体系的同时,我们也应努力探索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既可以从宏观层面着手也可以在微观方面加强。

在宏观层面就是进行各种大众传媒的合作与联动,并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比如,2003年3月5日,《宁波日报》曾组织开展了“宁波精神大讨论”活动,中国宁波网、《都市快报》等浙江省内的许多媒体都参与了这次讨论。在讨论中,不仅宁波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宁波市委也本着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积极参与,并虚心听取杭州人、温州人等外地人对宁波精神的评价。3月17日,经过宁波市民投票,并参考媒体所反映的受众意见,宁波市委举行常委会专题研究宁波精神。最终,宁波精神被确定为:“诚信、务实、开放、创新”。其实,宁波精神也具体涵化在新甬商文化里,是新甬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宁波精神的大讨论实际上也传播了新甬商文化。这种大众媒体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传播形式,是提升新甬商文化影响力、渗透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但遗憾的是,自这次大讨论后,这种形式很少再用来传播新甬商文化,因此今后应该加强。

在微观层面就是各种大众传媒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多种文本体裁或媒介渠道。目前,就宁波地区的大众传媒而言,报刊、广播电视的文本体裁比较单一,要么仅是有关新甬商及其企业的动态性报道,要么仅是为数不多的人物故事、专访等,没能把报刊、广播电视的各自传播特点和优势充分体现、发挥出来。相反,新兴的互联网则在这方面远远走在了前面。以中国宁波网的“宁波帮”频道为例,该频道开设的有“要闻专区”、“会务动态”、“活动信息”、“财经地带”、“新闻专题”、“甬人风采”、“造福桑梓”、“宁波文史”、“视频专栏”、“精彩博文”、“图片新闻”、“文籍书库”、“网上刊物”等十多个栏目,同时还链接了“宁波侨网”、“天下宁波人”等网站及“宁波商帮”等纪录片,可谓体裁多样、媒介形式多元。尽管互联网在传播内容和形式方面还需要丰富和完善,但值得报刊、广播电视学习、效法。

(三)把握新甬商文化大众传播的规模和节奏

在进行新甬商文化的大众传播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策略就是把握传播的规模和节奏。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传播效果角度提出的,规模适量、张弛有度的传播比较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就可能实现相对理想的传播效果。所谓的规模适量、张弛有度指我们在传播新甬商文化某个方面(人物或其精神道德品质,企业或其产品)的信息时不可“集中宣传式”或“地毯式轰炸”般的传播,造成该方面的信息泛滥。长期以来,这种传播模式是我国意识形态宣传的一个顽症,虽然常被运用,但其传播效果则不是很理想。一方面它容易形成“运动”式的传播即传播上的一阵风,“运动”过后或“阵风”吹过之后,似乎一切照旧;另一方面,它容易使受众的心理产生疲劳甚至反感,进而有可能拒绝接受有关信息。若新甬商文化采用这种传播模式,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也会同样如此。当然,规模适量、张弛有度的传播也不可能是零星的、支离破碎的,使该方面的信息量严重不足或缺乏全面性、系统性,会让受众信息饥渴或一知半解,进而有可能对新甬商文化几乎不了解或产生偏见、误解。

目前,从宁波地区的大众媒体来看,对于新甬商文化的“集中宣传式”或“地毯式轰炸”般的传播倒没有出现,但在总体上却呈现量少且支离破碎的状态,至于宁波地区以外的大众媒体的有关传播状态也与此相类似。因此,增加大众媒体对新甬商文化的传播规模、加快其传播节奏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