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8920500000061

第61章 中国香港地区的道德教育(3)

如多元化、容忍、民主、自由、公义、理性、正当的法律程序、均等的机会、平等、共同意志、权利与责任等等。

在公民态度方面,《指引》要求学生承诺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循或应用这些价值,具备一个关心民众、关心社会的态度,并能移情共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观点,成为一个有参与意识的公民。在公民信念方面,《指引》期望香港公民具有如下的信念:相信个人能够有所作为、行动能够有所作为、群体努力能够有所作为、价值观有所作为、教育能够有所作为,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条件及我们的文明都需要继续改进和发展,从而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在培养公民能力方面,个人层面上是要求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和创造性思维技巧,具有反思、批判和创造精神。掌握获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并作出独立的判断。社会层面上是要求学生充分发展公民和社会意识,发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提出了香港在21世纪的整体教育目标,即“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及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相应的,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在其编订的《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中,认为德育及公民教育作为2001~2006年落实推行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应该首要培育学生具有五种价值观和态度:

国民身份的认同、积极、坚毅、尊重他人及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承担。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必须成为学校课程的共通要素。

二、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内容: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情境

近20年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文章和实证结果表明: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适当作出提示和指引,并辅以实践学习的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香港教育局在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中,建议学校采用“生活事件方式”的新策略,以学生的“生活事件”作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来编制课程。即教师把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件作为切入点,以互动和有趣味的学习形式,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到课堂上作反思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思考、检讨和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改善和提升。

学生的“生活事件”分为六个主题,分别是(1)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2)家庭生活;(3)学校生活;(4)社交生活;(5)工作生活;(6)社会生活。每个主题有不同的学习事件来配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学生生活经历中经历的事件又可以分为:(1)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即“核心事件”,如做功课、运用零用钱、接触传媒等;(2)偶然会发生的事情,即“延伸事件”,如参加宴会、迁新居、上补习课等;(3)突然发生的事情,即“特殊事件”,如面对严重疾病、参加丧礼、父母离异等。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作设计课程的主要材料,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通过生活事件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学生“多重身份”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活事件,来达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内化,使人个素质得到提升。

三、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全校参与,形式多样

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并能言行一致,一直是香港教育局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德育及公民教育推行结果的实效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需要一个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在其中学生的个性得以最充分地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并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香港学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正规课程的开设和跨学科的渗透

学校会在课程表中安排特定的课时,引入德育及公民教育作为独立课程。如引入:“生活教育科”、“生命教育”“德育课”、“全人教育科”等。在香港学校现行的课程中,一般小学的德育主要是通过各科的教学和学校的特别集会或其他活动来进行的。由宗教团体主办的小学会设立宗教科,在进行宗教教育的同时也进行道德教育。初中(中一至中三)会开设道德伦理或宗教教育科目,每周有2个课时。高中(中四至中五)会开设道德伦理及宗教教育科目,如果是列为需考试的科目,一般是每周2~4节。如列为不需考试的科目,则为每周1~2节。

在德育课程教育的方法上,可谓形式多样。常用的有:讲故事、模拟和角色扮演、讨论、个案学习、专题学习、课外阅读和教师评语等。这几种方法都有自身独特的道德教学作用。在一个德育专题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综合使用上述几种教学方法。

没有开设独立的德育课程的中小学,会在其他各门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中蕴含德育的目标。如在生物科的课程设计中加入性态度和两性尊重的讨论,在社会教育科中加入认识社区并探讨如何承担环境改善的责任。这种结合学科内容并跨学科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方式,能使教师很“自然”地结合所学内容来指导学生学习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但这种模式受制于教师对于教材内容和相关价值观的认识与认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2.校园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学习

香港学校非常重视利用课外活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学校德育指引》就认为:一个课程,不论策划得怎样周详,绝不能单靠课本知识去栽培出一些有理性、有责任感和为社会所接纳的学生,于是,很多教导学生的工作,都要由校内的特别集会和其他活动去分担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硬性地局限于上课的时间进行,它不是一项限时限刻的工作,而是一项时时刻刻都要做的工作。它应该融汇在整个学校生活里,因为道德本身是与集体生活交织在一起的。

香港很多学校会设有主题周活动。即在全年的校历上,划出一个时段(通常是一星期)举办一系列培育学生品德的活动,如举办“礼貌周”、“中国周”、“清洁周”等,主题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标语及海报创作比赛、话剧表演、电影欣赏、辩论比赛等,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另外,学校还会在早上或是每周的特定时段,让全校学生集中在操场或礼堂,由校长、教师、学生或嘉宾,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对一些题材和社会现象的观点,或是举办一些班际比赛,这就是“学校集会”,通过这种集会,可以清晰传达信息,形式亲切。

特别要提到的是香港学校开展的校外实践学习。它一般是由香港社团来组织和推动的。这些社团被称为“制服团体”,因为它们特别看重纪律和集体精神的训练,而且出勤时穿着规定的服装。香港现有的学校制服团体有香港童军总会、女童军总会、圣约翰救伤见习队、红十字会青少年团、爱丁堡奖励计划、交通安全队、少年警讯和公益少年团等。每一个团体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动内容。学生参加由这些团体组织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遵守纪律、尊重服务的精神,加强为社会服务的光荣感。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学习活动是由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义工服务计划。由社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训练后,便让学生到医院、弱能人士中心或老人院,进行探访和义工服务,学习如何主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这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沟通技巧和懂得照顾别人,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3.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心理辅导是香港实施德育和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在香港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自20世纪90年代起,心理辅导方式由着重处理个别学生问题的补救性个案形式逐渐转向注重大多数学生问题的发展性及预防性的学校本位辅导方式。由此,香港教育署在1986年编印了《中学学生辅导工作-给校长和教师参考的指引》之后,1993年教育署辅导服务科又先后颁布了《学校本位辅导工作方式指引》(一)、(二),心理辅导工作从早期的治疗和补救的取向改变为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取向,开始了一个新的进步。

由于香港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价值,由此导致了众多青少年因成绩不佳而否定自我、自卑自弃,带来很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部分香港学校的心理辅导就把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作为辅导的核心内容。香港心理辅导专家林孟平就提出建立健康自我形象是确立德育的基础。他提到多年来许多学者对价值澄清模式产生了质疑与不满,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性格教育。性格教育(特性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以一种谨慎而着意的态度教导美德(德行),目的是协助学生在个人、学业甚至人生的抉择上作出较好、较有效的选择和决定。林认为美德是离不开价值观的。因而,学校在德育过程中教导哪一种美德,往往是一个敏感的课题,但他又认为在本质上,美德是不同于价值观的,是不可改变的。被认同的美德就有关爱、公民的正义、公平、尊重、责任和信任。它们无论从个人还是社群的角度来看,都是不会有所争议的。这些美德是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但学校目前所采取的知识传递、劝勉、教导、社会服务和道德感的培育等方法,在实际效果上的作用并不显着。林认为虽然这些方法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未能在采用这些方法之前,在学生本身的自我形象、自我观方面预先做一些基础性的预备工作,恐怕不但是事倍而功半,甚至会出现如杜威所说的,只是在培养一个徒具外观的美德,却欠缺了一种对事物强而有力的敏锐反应和反思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成熟的美德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因而,林认为性格教育的第一步基础工作是努力发展学生的健康自我形象,当学生拥有自信、自尊和自爱时,美德就会自然出现了。林强调在本质上,美德应该是一种生命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