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求学问策: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8920400000009

第9章 质量保障篇(1)

73.我是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我能去中小学当老师吗?

答:能。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想成为一名教师,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1)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根据相关规定,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证书时需具备下列条件:一是思想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是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三是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四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2)要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成绩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主要考《教育基础知识》和所申请的《学科知识》。《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三个方面。(3)被当地教育局或学校聘任。每年,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媒体上发布教师招聘信息。具有上述条件者,还需要经过面试和试讲等程序,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聘用后,就能成为一名教师。

74.国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哪些要求?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2008年9月,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了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如下:(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75.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开设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设置的。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是我省各中小学开设课程的政策依据,必须依法贯彻执行。该《方案》规定了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第一,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第二,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六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同时,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76.义务教育阶段能分重点班吗?为什么?

答:不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实行了“重点班”、“重点学校”制度,形成了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将学生也分成三六九等,提供不同品质的教育,整个基础教育以升学教育和培养少数尖子为主要追求。如果说这一制度曾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那么在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之后,就是完全不合理、不合法的了。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浙江省教育厅也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考试不排名次,热情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要求各地各校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77.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升不了“重点”高中,还能读哪些学校?

答:从我国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看,初中后教育包含了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您的孩子上不了“重点”高中,没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1)上一般普通高中。其实,许多一般普通高中是特色高中,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音乐特色高中、美术特色高中、体育特色高中、信息技术特色高中。还有一些一般高中是综合高中,介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既可以学习文化理论课程,也可以学习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2)上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近年来,我国经济正进行着由于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所带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急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然而,我国当前中高级技术工人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从业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级技工“千金”难求。此外,国家将逐步实行劳动准入制度,职业技术从业人员必须凭至少是中等学校的毕业证和技术等级证上岗。可以说“少才无证就业难,无才无证难上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走出就业观念的误区。对于未升入“重点”高中的同学来说,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学校发给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再持“双证”就业,这是最实际也是最实惠的选择。既学得一技之长,就业前景宽而广;又拿到从业“双证”,终身发展有保障。(3)参加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

78.《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艺术类课程及师资具体有什么规定?

答: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条件较好的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占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类课程,其他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9%。

2008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应执行国家发布的课程标准,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有关教材,并加强教学质量检测。要积极探索艺术课程评价改革,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艺术教育教师短缺和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意见》提出,各地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配备艺术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制订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城镇学校艺术教师、中青年艺术教师和骨干艺术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可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艺术教师应和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艺术教师组织、辅导课外活动应合理计入工作量。此外,《意见》还对中小学校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改善艺术教育教学条件、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