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8919500000012

第12章 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

第一节导言

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纵向状态的研究,主要研究产业转移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趋势。这一类的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理论有较多的联系。早期的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如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都可归入这一部分。更广义一点,和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关系相对较远,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理论也可归入这一部分。第二类是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横向状态研究,也就是说和产业区域转移实行过程中的具体形态有关的研究。这一类的理论研究常常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技术转移理论形成交集,因为产业区域转移的表现形式常常与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有关。第三类是产业区域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包括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分工理论研究和企业一体化理论、国际企业研究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两分法分类,将第一类和第二类概括成为有关产业区域转移的宏观层面的研究,而将第三类依旧作为产业区域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研究。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产业区域转移理论有两个源流:其一是产业发展理论,其二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早期的产业区域转移理论主要依据的是产业发展理论,包括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对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他将新古典经济学原理引入产业区域转移分析,将传统的“赤松要模式”改造成为披上新古典理论外衣的“小岛清模式”,从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产业区域转移的研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由于它的精致、成熟和体系化,所以它为许多分析家所推崇;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它的精致、成熟和体系化,所以常常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回答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产业区域转移的问题。而在这时,包容性大,且没有形成固定范式的产业发展理论就有了用武之地。

首先,本章按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发展过程,重点梳理产业转移理论的主要台阶,包括赤松要理论、弗农理论、小岛清理论和邓宁理论以及小岛清模型的一个发展——大山模型。这些理论构成了当今国际产业区域转移理论前沿的基本框架。接着,笔者从微观角度综述了产业转移的微观基础——企业跨区域发展机理,包括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企业一体化理论。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正像一句古老的欧洲格言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产业区域转移首先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发展的扩大,包括发展的潮流从欧美涌向亚洲,又涌向中国内地,产业区域转移的形式和内容及其相关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这也是产业区域转移研究最令人兴奋的部分。

但是正因为如此,传统产业区域转移理论的局限也是随处可见。在本章的最后一节,笔者提出了有关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现状和发生机制的假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假说、寻求要素资源的边际效用最大化假说、企业成长假说等等。在这一章的附录里,笔者给出了一个用以描述产业区域转移的数学模型。

第二节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早期的产业转移理论研究,并不是在严格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中进行的,而是主要在分析范式相对宽泛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经济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像日本的赤松要、美国的弗农等人,主要是用分析产业长期发展的历史分析手法和实证分析手法来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规律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小岛清理论被推出以后,产业转移理论分析才进入了一个产业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的时代。以后这种结合不断地深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理论,国际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以及国际经营学中的跨国公司理论都被结合在一起作为分析工具,这大致就是今天国际研究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赤松要的雁行模式

现代产业转移理论的渊源可上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模式(有时被称为飞雁模式,Flying Geese Model)。1935年,赤松要在《我国羊毛工业品的趋势》的论文中提出了雁行模式的概念。1937、1943、1956、1961、1962、1965、1974年,赤松要又多次发表了有关雁行模式的研究,其中常常被人引证的是1943年和1962年的论文。在1943年的论文中,赤松要用雁行模式来比喻日本国内的产业成长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包括国内市场的产生、进口、国内生产(即进口替代)、出口(出口替代),把这些阶段用图表示,就像雁阵飞翔一样。但是在当时,这些飞翔的“雁”都是指在日本国内的产业和生产。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日本开始寻求向海外投资,也就是有了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的意愿和行为以后,赤松要论文中的雁行模式中的“雁”就演变成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了。

赤松要的所谓雁行模式反映了工业化过程的四个阶段:首先,即第一期是某一国家由于进口工业消费品而产生了需求市场,即国内市场的产生阶段。

接着进入第二期,在这一阶段,消费品生产进入了国内生产时期,产生了进口替代,使得消费品(生活资料)进口开始减少,与此相应的是资本品(生产资料)的进口在这一阶段开始增加。

第三期是出口阶段。当国内生产的发展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水平,于是开始出口。但这个阶段的出口主要是向后进国的出口,与此同时,是对进口技术的模仿和消化以及资本品的国内生产,也就是进入了资本品的进口替代时期。

第四期,在这一阶段,对后进国的消费品出口开始减少,这是因为后进国也开始进入进口替代的发展阶段,转而向先进国出口有所增加,进入了所谓协调的国际分工阶段。

赤松要通过对日本产业发展的观察,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归纳为“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并将其冠以“雁行模式”的雅号。

后来,日本学者后藤荣一等人认为,赤松要的理论之所以走红,并不是赤松要的理论有多么了不起,而多半是因为名起得好,比喻形象,引人兴趣。他还证明说,他曾去东京大学图书馆借阅过1943年出版发行的赤松要的原版着作,从该书的借读卡片上发现,该书有20年内无人借阅。虽然有这些争论,但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还是被许多日本学者证实,是可以反映日本的众多产业的发展路径的,包括纤维、钢材、汽车等。后来雁行模式又被当作后发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一般路径。但是先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又具有什么特点呢?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弗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品(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PLC)

产品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弗农认为,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周期是生产先行,然后是出口,再是进口,即“生产-出口-进口”,这和赤松要的雁行模式中后发工业国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产业发展路径略有不同。工业发达国A是具有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国家(如美国)。

(1)新产品导入期:在此阶段,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还不熟悉,生产者必须在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过程中不断地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规模,这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立足于国内。

(2)成长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市场的扩大,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化,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大规模的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开始向发达程度逊于A国一筹的发达国家B(如欧洲、日本)出口。

(3)成熟期: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使得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销售增长开始递减,而(产品)出口发达国家B,也使B国掌握了该项产品的技术,不仅如此,由于B国的工资(劳动力价格)等生产成本低于A国,因此,很快,B国的产品竞争力超过了A国。为了保持竞争力,A国开始将该产品的生产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也就是开始对外投资,而国内需求也改成从海外倒进口。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也可以被扩张成为产业周期理论。产业是生产具有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伴随着产品的盛衰,产业也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最初由于企业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劳动力、运输等,且只在国内生产。但随着产业逐渐走向成熟、技术日益标准化、生产趋向常规和同类产品厂家的不断加入,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住一定的市场,势本降低生产成本,就会转移到更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生产。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是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产业发展路径的总结。与此相似,弗农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则是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产业发展过程,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的总结。

我们将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综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将弗农周期的第二阶段,即发达国家A的成长阶段的产品出口和赤松要雁行模式的第一阶段联系起来,将弗农周期的第三阶段和赤松要的第三阶段联系起来,就可以发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我们称之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模式。而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就是在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对外投资理论。

三、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将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综合起来,进而将其建筑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即所谓的H‐O‐S(赫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追赶型产业周期论”的是赤松要的学生、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小岛清的理论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现在人们谈到的“雁行模式”,特别是在谈到东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一种所谓的以日本为第一雁阵、亚洲NIES为第二雁阵、ASENA为第三雁阵的雁行发展形态,实际上已经不是赤松要的雁行模式,而是小岛清将赤松要理论和弗农理论综合后提出的新的“雁行模式”。如果说,赤松要的“雁行模式”主要是描绘日本和其他后发工业国的产业发展路径,那么小岛清的“雁行模式”的重点,则是在描绘以海外直接投资为表现形式的产业转移的轨迹,以及由此在产业转移和被转移国形成的先后继起的产业发展形态。

小岛清的“雁行模式”的中心是边际产业扩张,他认为这是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的原则,即投资国向海外转移的应该是投资国国内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在投资对象国却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投资国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资源从本国那些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即所谓的边际产业)中撤出来,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投资国的边际产业)中,对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都是一种福利最大化的选择。小岛清还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他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所产生的“双赢”效果。

小岛清用轴线1‐1表示对外投资国的产品成本线,在这里假设对外投资国的从A到Z的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是100日元。轴线2‐2表示投资对象国的产品成本线,假定投资对象国从A′到Z′的产品价格从低到高排列,A′是0.5美元,Z′是3美元。则当国际市场上的汇率为100日元=1美元时,在产品成本相等的M产品上,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产品成本线重合在一起,而在M点以左的A、B、C产品上,投资对象国具有比较优势,表现在生产成本低于对外投资国,也就是说在这些产业中投资国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因为其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投资对象国,如果投资国放弃在本国生产A、B、C产品,将A、B、C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投资对象国,具体表现在加大对投资对象国的A、B、C产品相关产业的直接投资(这不仅表示投资国将向投资对象国的A、B、C产业注入资本,而且表示要向投资对象国的比较优势产业转移经营资源)。这样一来,投资对象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表现在这些产业的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在图2‐4上我们看到,由于投资国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投资对象国的A′、B′、C′产品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到A″、B″、C″,这样一来,投资对象国A、B、C产业的产品竞争力就将进一步加强,而投资国则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从投资对象国进口A、B、C产业的产品,从而使得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都能获得福利最大化。于是,小岛清用这个模型向人们证明了他的产业转移理论,或称对外投资理论,是属于一种边际扩张的产业转移,或者称为“顺贸易型的对外投资”,会带来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的“双赢”,扩大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之间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