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8919200000036

第36章 研究生专栏(12)

网络社会这种“儿童”面向的表征即各种网络失范行为的盛行。

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经历了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但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网络色情和暴力、网络恐怖和欺诈、网上侵权、信息化污染、网络沉溺等问题却已盛行一时,为大众所熟知。而搜索引擎行业尤其是百度的种种失范行为,尽管在业界早已不是秘密,但如此广泛地被社会公众乃至非网民群体所知晓,却是从百度屏蔽三鹿奶粉负面新闻的消息传出所肇始的。可以认为,此次的百度危机为网络社会描上了浓重的一笔。

事实上,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技术乌托邦”的思潮一直盛行。许多人相信技术的理性将把社会导向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度。然而历史证明,技术的伟力虽然极大,但技术也只是技术,社会的自由、民主是一个价值的问题,网络失范行为的盛行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二)现实社会中媒体失范的普遍性及搜索引擎的暧昧性

“网上”和“网下”的社会生活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倘若我们承认搜索引擎的准媒体属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搜索引擎与传统大众媒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或对应性。事实上,搜索引擎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大众媒体,行业失范现象已相当普遍。可以说,像百度这次因经济利益而屏蔽负面信息的做法,在现实当中的主流媒体中早已有之,并且花样更多(在新闻学中,这种行为的专有称谓为“有偿不闻”,如早前轰动一时的记者收取“封口费”瞒报矿难的事件)。如今,这种不良的行业风气已蔓延到线上,这次的百度危机便是一个例子。搜索引擎的基于科学、规范的客观性声望,给予其用户“数据不会骗人”的印象,其召唤力可想而知。然而也正是搜索引擎的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其失范行为比线下主流媒体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值得注意的是,搜索引擎的失范比传统媒体更具隐蔽性。据报道,“如果受保护的企业有负面新闻,搜索引擎会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删除,或把负面新闻转移到搜索结果的第二页以后,以降低曝光率”。“搜索引擎还经常通过人工干预将受到保护的企业的正面新闻不断置顶,以达到对负面新闻进行信息稀释的最终目的”(胡祥宝、李忠存,2008)。然而,这种屏蔽或稀释信息的做法尽管早已为业内所熟知,但在一般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却很低。2006年CNNIC的报告就显示,搜索引擎用户中仅有三分之一的人听说过竞价排名,其中能分辨正常搜索结果和竞价排名搜索结果的仅占5.1%。倘若不是此次的三鹿事件影响如此之大,倘若没有出现9月12日的那个神秘帖子,搜索引擎行业的这个公开的秘密也许至今将仍然是“秘密”。

事实上,正是搜索引擎性质的暧昧加剧了这种失范的可能性。尽管许多学者均认为,搜索引擎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其媒体属性是毋庸置疑的。学者巢乃鹏更明确指出,百度搜索引擎与众多新闻网站一样,获得了国家审批的媒体资格,其媒体属性早已获得官方的承认。而前文的分析也指出,由于搜索引擎从事的是贩卖受众注意力的“二次售卖”,在赢利模式上与传统媒体并无二致,因而即使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其“准媒体”的属性也是毋庸置疑,并且许多社会公众甚至其企业客户也是如此相信的。然而,作为一个素以“纯技术”面目存在的媒介,技术的“工具性”比“社会责任”的社会价值成为更显在的属性,恐怕搜索引擎行业也更认同其作为企业的属性。受众的期望和企业认同之间的鸿沟,使得搜索引擎行业在这两种角色之间游移不定,身份认同这种混乱的一个后果是,在相应角色规范的认同上的混乱、无序的状态,即失范的产生。

五、社会对百度危机之回应——规范仍未建立

百度的失范行为激起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抵制:自从9月12日百度屏蔽三鹿负面新闻的消息传出以后,一夜之间,互联网上涌出众多针对百度的“檄文”:《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百度信任危机》《拷问三鹿奶粉事件中百度社会责任》《百度深陷三鹿奶粉事件:无良公关凸显媒体病变》等针对百度的文章在网上泛滥;另一方面,在各大论坛、聊天室、MSN、QQ、Blog、SNS网站上,号召抵制百度的文章亦不少见——由于搜索引擎的转换成本很低,在批判百度“罪行”的同时,这些文章很多均提出替代百度的选择方案,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即目前百度的主要竞争对手Google——甚至出现了以抵制百度之口号“拒绝百度,从你做起!”为名的网站(网址为:http://baidustinks.googlepages.com/),网站中详细列举了百度的“七宗罪”,号召把百度的“罪行”广泛传播,并极力倡议使用Google作为百度的替代工具。

另一方面,继9月8日淘宝已通过robots.txt拒绝百度蜘蛛抓取,抵制百度,举起中国门户网站反抗百度的大旗后,随着百度危机的加深,校内网、海内网、51.com等SNS网站以及中搜也加入屏蔽百度队伍行列,互联网企业内部也开始了一系列对百度竞价排名的谴责。

与此同时,9月13日,传统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该事件的报道,使得该事件的影响迅速扩大,当日下午,百度即通过新浪科技刊登消息《百度声明:从未答应屏蔽三鹿负面》辩解,直至10月27日《IT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以及嗣后(11月15日、16日)央视对该事件的进一步披露,使得百度危机达到高潮,11月17日百度(Nasdaq:BIDU)股价在纳斯达克收盘大跌44.8美元,跌至134.09美元,跌幅达25.04%。

10月31日,受曾遭百度屏蔽的全民医药网委托,律师李长青把一册厚达16开本91页的《反垄断调查申请书》送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处,申请对百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调查。这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发生在网络领域的第一例。周一(12月1日)的纳斯达克股市常规交易期间,百度股价下跌19.75美元,报收于116.31美元,跌幅为14.40%。据媒体报道,这是由于百度可能因违反广告法而面临诉讼。另外,中国的部分企业也可能因百度的一些业务不合法行为而提起反垄断诉讼。百度也面临着许多司法风险。

可见,对于百度的人工干预搜索结果的抵制,尽管已经产生了经济上的实质影响,但基本上仍处于“民间”的层面。可以说,在“国家”

的层面上,有针对性的制约手段仍处于缺席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相应措施。事实上,即使在民间抵制百度的自发行动当中,也常常弥漫失范的意味:此时宣布屏蔽百度的企业,有争夺市场利益(如淘宝网)或借机“炒作”之嫌;而网民自发抵制百度的行动中,也处处可见Google的影子,难免有借网民之名打击竞争对手的嫌疑。而最重要的是,在回应百度这一失范行为上,作为“社会”最高权威意志体现的“国家”的“不在场”,可视作这个社会对百度事件之回应的失范的重要表征。

群体动力学家库尔特·卢因(又译勒温)曾指出,反对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害怕脱离群体规范,这就是为什么改变一个群体的习惯比改变一个个体的习惯容易。在这次百度危机中,我们看见的是作为个体组织的百度的失范,但卢因的研究证明,要改变这种个体失范的状况,改变一个行业(群体)的习惯也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诚如斯宾塞所言,“解决”的方法除了改变个人,使其适应社会的要求外,还要改变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2006)。

因此,要解决百度危机所折射的失范问题,相对于谴责作为个体组织的百度,更好的解决办法应当是尽快确立并完善规范,使得“社会”得以“在场”,得以为其中的成员提供指引。

[参考文献]

[1]杜骏飞(2008年11月3日),“搜索霸权与网络社会的新危机——‘百度屏蔽门事件’评析”。引自天益社区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1896

[2]杜骏飞(2008年11月3日),“搜索霸权与网络社会的新危机——‘百度屏蔽门事件’评析”。引自天益社区,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1896

[3]杜骏飞(2008年11月3日),“搜索霸权与网络社会的新危机——‘百度屏蔽门事件’评析”。引自天益社区,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1896

[4]黄寿松(2001):“网络时代社会冲突与个人道德自律”。《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

[5]卡尔·曼海姆(2002),《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张旅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5页。

[6]胡祥宝、李忠存(2008),“搜索引擎真实的谎言”。《IT时代周刊》,2008年10月27日,总第161期。

[7]蒋水林(2006年8月16日),“搜索引擎竞价排名须适度”。引自:http://www.cnii.com.cn/20060808/ca367405.htm。

[8]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6页。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9]网络营销教学网(2005年3月20日),“什么是竞价排名”。引自:http://www.wm23.com/resource/R04/4024.htm

Industry Anomie Analysis on Baidu Crisis

Huang Shuzhen

Abstract:The exposing of a series of anomiebe haviors by China"s first search engine,Baidu,could be seen as one sample of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ociology.This article makes conclu‐sion of all kinds of anomie behaviors by Baidu in this crisis,showing that the quasi‐media at tribute embodied by the Twice‐selling profit mode,and the social contract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is industry,making the search engine industry be different from commonenter‐prises and with pubic characteristics;then proposing two social con‐texts of his industry anomie:the universality of anomiein network society with children‐like characteristics,the universality of anomie behaviors by mass media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the ambiguity of search engine.It comes to conclusion from the social responseof this crisis,that special social regulation has not be enestablished for this kind of anomie,and Society is still not present.

Keywords:Anomie;Search Engine;Quasi‐media Attribute;Net‐work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