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科学
8918400000008

第8章 原腔动物门

【课程体系】

【课前思考】

1.原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原腔动物类群特征。

3.线虫的特点。

4.寄生虫流行与与生活习惯。

【本章重点】

原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线虫的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原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2.掌握线虫的结构特点。

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又称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或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种类达18000多种,过去包括线虫纲、轮虫纲、腹毛纲、线形虫纲及棘头虫纲等5纲。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原体腔,消化管完全,体表被角质膜,具原肾系统的排泄管,雌雄异体等。但原腔动物中各类群的亲缘关系不很密切,形态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原腔动物中各类群应各自列为独立的门。

一、主要特征

1.具有原体腔: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假体腔形成对生物学的意义:为内脏器官系统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输送营养和代谢物质;在体壁与内脏之间形成膨压使身体保持一定体形。

2.体形圆柱形,体不分节,无明显头部。

3.具完全消化系统:口、食道、中肠、直肠、肛门。

4.还未有专门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体腔液的流动起循环作用;体表呼吸,寄生种类厌氧呼吸。

5.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管型或腺型。

6.筒状神经系统:由神经环、纵神经干、神经节构成,呈筒状。

7.大多数雌雄异形异体,生殖器官呈管状。

二、线虫动物门(Nematoda)

已知约有15000种,有人估计有50万种,分布广,自由生活的种类在海水、淡水、土壤中都有,数量极大;植食性线虫以细菌、单胞藻、真菌、植物根及腐败有机物等为食;肉食性种类以原生动物、轮虫及其他线虫等为食;寄生线虫寄生在人体、动物和植物的各种器官内,有人蛔虫、旋毛虫、肠钩虫、肠蛲虫、毛首鞭形线虫等,危害较大。一般体呈圆柱状,细长,通称圆虫,土壤线虫和植食性线虫多微小,最小的种类体长只有200μm,寄生线虫可超过300μm,最大的可达1m,但其直径小于2mm。

(一)分类

线虫有15000多种,一般分为2纲。

1.无尾感器纲(Aphasmida):无尾感器,排泄器官退化或无,雄虫只有一交合刺,多数营自由生活。如旋毛虫、人鞭虫。

2.尾感器纲(Phasmida):有尾感器,排泄器官为成对的纵管,雄虫具一对交合刺,大多营寄生生活。如小杆目、蛔虫目、圆线虫目。

(二)几种重要的线虫

1.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是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圆柱形,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侧线明显。雌体长(20—25mm),雄体短而细,尾端呈钩状,在钩卷处有两个交合刺。雌雄虫成熟以后,在人的小肠内交配,卵在子宫内受精,然后由雌性生殖孔产出(在潮湿、20~24℃下发育)→卵裂(不典型的螺旋式)→幼虫(需2周)→蜕皮后具感染性虫卵(经1周,脱皮1次)→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数小时破壳而出→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门静脉或胸管→心脏→肺→肺泡内生长发育,脱皮2次→沿气管至咽→随吞咽进食道、胃、小肠→第4次脱皮发育成成虫。人自吞入虫卵至成虫再产卵需60~75天,寿命约为1年。值得一提的是:1条雌虫每天可产卵约20余万粒,感染性虫卵对温度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

人如少量感染蛔虫,并不引起明显症状,如果严重感染则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释放出免疫原性物质,引起寄主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如肺部炎症、痉挛性咳嗽、体温上升等。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引起小肠黏膜机械性损伤,以致消化吸收不良,病人腹疼、食欲不振,严重时儿童会出现贫血、发育障碍等症状。体内大量成虫寄生,会出现成虫扭曲造成肠梗阻,或侵入胆囊,造成胆囊炎、胆道穿孔、胰腺炎、腹膜炎等。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的人体寄生虫,在我国感染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蛔虫成虫产卵量大,虫卵有很强的理化抗性,直接感染不需中间寄主,人们生食蔬菜及不卫生的生活习惯等都造成了蛔虫的广泛传播。

2.人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

虫体后部粗,前部4/5细长如鞭,寄生在人的盲肠和阑尾。卵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卵,在人小肠内孵化成幼虫,最后到盲肠中,经3个月才成熟。雌虫长35~50mm,雄虫长30~45mm。

3.人蛲虫(Enterubius vermicularis)

是寄生人体大肠下段的一种小型寄生线虫,特别是在儿童之间易受感染,全世界均有分布。成虫体细长,乳白色,前端具翼膜。雌虫长9~12mm,雄虫长2~5mm。寄生在人的盲肠、结肠、直肠等部位,虫体前端钻入肠黏膜,吸取营养。蛲虫为直接感染,儿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使肛门奇痒,影响睡眠。患者的衣被、手指甲缝,甚至空气中都有虫卵。受精卵被寄主吞食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幼虫,进入大肠发育为成虫,并且受精卵也可在肛门处孵化,幼虫再爬入肛门,称逆行感染。雌虫在宿主内生活一般为2个月。

危害:蛲虫寄生常可引起轻度溃疡、阑尾炎、腹泻、阴道炎等症状,并使患者烦躁、失眠、消瘦。

4.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或小肠中,虫体小(雌虫长10~13mm,雄虫长8~11mm),口囊发达,腹侧有内外2对钩齿,背侧有1对三角形齿板;雄虫尾端具交合伞,其背肋小枝有3个分叉。钩虫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黏膜及血液为食,可使人便血、贫血或肠溃疡等。雌虫每天排2万个以上卵,雌雄虫在人体小肠交配产卵→受精卵在潮湿土壤中发育→杆状蚴(在土中自由生活)→蜕2次皮成丝状蚴,丝状蚴具感染性,穿过寄主皮肤,直接钻入人体→血液或淋巴→心、肺→气管到咽→喉头→食道→胃→肠(第3次蜕皮)→成虫,脱皮并吸附于肠壁,经3~4周,再脱皮,发育成成虫。从感染性幼虫到成虫的时间约需5~7周,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7年。分布广,属温带型,华中、华南、四川等地较严重。

危害:幼虫在侵入寄主皮肤后,可刺激皮肤出现丘疹、皮炎等,但数日后可消失。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引起寄主咳嗽、发烧、咳痰、哮喘等症状,症状的轻重与侵入体内虫体的数量相关。成虫在小肠内寄生时,咬破肠黏膜,吸食血液。同时虫体可分泌抗凝血酶,使伤口处不停地渗血,造成肠壁严重机械损伤。成虫有不断更换咬吸部位的习性,因此造成新老伤口同时流血不止,寄主大量新鲜血液由肠壁伤口处流失,使病人严重贫血,出现头晕眼花、心跳气短、苍白无力,甚至浮肿、贫血性心脏病,严重丧失劳动力。一些病人还出现“异嗜症”,即喜食生米、泥土、纸张等非正常食品,据研究这是由于严重贫血引起的缺铁症,如单独补充铁剂,异嗜症可缓解。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农村的感染率可达人口的20%左右,个别地区可高达35%。

5.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细小,雌雄异体(雄虫长为1.4~1.6mm、雌虫长3~4mm)。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犬、猫、鼠类、狐狸、狼、野猪等均能感染。鸟类可以实验感染。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患病致死,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危害:成虫侵入肠黏膜时,引起肠炎、黏膜增厚、水肿、黏液增多和瘀斑性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幼虫致病:感染后15天左右,幼虫经血管移行至肌肉,引起急性肌炎、发热和肌肉疼痛;旋毛虫对猪和其他动物的致病力轻微,几乎无可见的临床症状。

三、轮虫动物门(Rotifera)

体微小(0.04~2mm),大小似原生动物,为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已发现2000多种,大部分生活于淡水中,咸水及海洋中种类较少,我国有252种。绝大多数为单体,少数为群体。以细菌、原生动物、藻类、轮虫、有机质碎屑等为食,在微酸性和微碱性水体中生活。

身体分头、躯干和尾,具轮盘(头冠或纤毛环)。

消化系统具咀嚼器、胃及消化腺。

1.外形

一般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端具头冠,由1~2圈纤毛组成,纤毛摆动,形似车轮,故称轮虫。头冠具运动和摄食功能。

躯干:躯干部角质膜增厚形成兜甲。其上常形成刺或棘。一些部位的角质膜因硬化程度不同而形成环形的折痕,形似体节,能使身体收缩。

尾部:又称足,少数浮游种类无足。足内具足腺,借其分泌物可粘附于其他物体上。足末端有叉状附着器,称趾,一般有一对趾或3.4趾,趾在爬行时有固着于底层的作用,在游泳时有舵的作用。

2.消化

消化管分为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等。口位于头部腹面,咽部肌肉发达、特别膨大,咽内壁有角质层,并由角质层特化成几个大的突起,构成轮虫特有的咀嚼器,所以轮虫的咽又称咀嚼囊,这是轮虫的特征之一。食道管状,胃膨大呈囊状,内有纤毛。一般胃前有一对胃腺,可分泌酶,有开口通入胃,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肠管状,较短,连于泄殖腔,以泄殖孔开口于躯干与尾交界处的背侧。

3.排泄器官

一对由排泄管和焰茎球组成的原肾管,位于体两侧,为合胞体细胞衍生而成,细胞核位于排泄管的管壁中(与涡虫不同),排泄管通入膀胱,与肠汇合入泄殖腔,由泄殖孔开口于体外。

4.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雄性个体不常见,体小,为雌体的1/8~1/3,寿命短,体内只有一精巢、一输精管及阴茎,其他器官均退化,有些种类从未发现过雄体。雌性的卵巢、输卵管、卵黄腺等一般只有一个,少数成对。行周期性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即成熟雌体产的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的生殖方式。

5.神经系统

主要由位于咽背侧面的双叶状脑神经节及伸向体后的2条腹神经组成,脑神经向体前端和背侧发出许多神经。与涡虫相似。感觉器官:位于头部,头冠上有感觉毛,眼点1~2个,1条背触手及2条侧触手,其未端具感觉毛。

6.发育

先了解一下几个概念。

非混交雌体(amictic female):行孤雌生殖,染色体为2n的雌体。

非需精卵(amictic egg):轮虫在环境条件良好时,由非混交雌体产生,其卵不需受精,卵成熟时不经减数分裂,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的卵。

混交雌体:经多代孤雌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化时,孤雌生殖产生形成的雌体。

需精卵:混交雌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为n的卵。

不受精的需精卵发育成雄体:受精的需精卵发育成休眠卵(resting egg),休眠卵具较厚的卵壳,能抵御不良环境。轮虫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一般雄轮虫以阴茎刺破雌轮虫的体壁,将精子排入原体腔。当外界环境条件好转时发育成非混交雌体,行孤雌生殖。

当轮虫生活的水体干枯时,其身体失去大部水分,高度卷缩,进入假死状态,耐干燥能力极强(几个月或几年),遇水能复活,以这种状态维持生存的方式称隐生(cryptobiosis)。

轮虫生活在水里一方面使水净化,另外本身又是鱼类的饵料,在淡水食物链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外拓展】

1.原腔动物有哪些类群?比较各类群动物间的异同。

2.试述寄生线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课程研讨】

1.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

2.蛔虫于人类都是有害的吗?人类对其有无利用价值?

3.请阐述寄生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状况、人们生活习惯的关系。

【课后思考】

1.原腔动物的结构中哪些器官发达?哪些器官退化?

2.原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吗?请举例说明。

3.比较人体常见寄生线虫的寄生部位、结构和生活史的异同。

4.线虫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轮虫动物的经济重要性有哪些?

【小资料】

吃蛔虫卵减肥法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你想怎么吃都不胖,而且一个月瘦下来十几斤吗?不妨试一下蛔虫减肥法。”近日网上出现一种“恐怖”的减肥方法,生吞蛔虫卵并让其在腹腔内自由繁衍,消耗多余的营养。百度蛔虫吧内一个试过蛔虫减肥的网友说“两个月减掉了40斤”,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据说这是很多香港、内地明星的不传之秘,一时百度蛔虫吧内叫卖、求购蛔虫卵的声音此起彼伏。

记者在网上订购了一瓶蛔虫卵。一个5厘米高的玻璃瓶内装着淡黄色的液体,里面能明显观察到有白色的颗粒。经鉴定,这瓶里装的却是某种蝇卵。

吃蛔虫是否能减肥?北京市第六医院的李大夫听到记者说有人用吞蛔虫卵减肥后大吃一惊:“这样做太危险了。”

专家称,如果蛔虫感染严重,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消瘦下去,造成营养不良,有时还会出现腹胀等现象。但靠损害身体达到减肥的目的,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