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科学
8918400000013

第13章 脊索动物门

【课程体系】

【课前思考】

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三个亚门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3.脊椎动物亚门的特征及各纲的特征。

4.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本章重点】

1.脊索动物门的分类与主要特征。

2.脊椎动物各纲的特征与代表性动物。

【教学要求】

1.掌握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2.掌握脊椎动物门各纲的代表动物。

脊索动物门(Chordata)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尽管它们的形态结构复杂,生活方式多样,然而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三大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已知的脊索动物约有70000余种,分别属于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

一、主要特征

1.具有脊索

脊索是脊索动物身体背部支持体轴的一条棒状、柔软的、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结构。低等种类的脊索动物,如头索和尾索动物,终生具备(头索动物)或幼体时出现(一些尾索动物);高等种类(如除圆口类外的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时期暂时出现,随即为脊柱所代替。

功能:支持、运动杠杆作用、胚胎发育时诱导神经管形成。

特点:位于消化管背面,神经管的腹面,具弹性,不分节,结缔组织。

2.具有背神经管

高等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呈囊状,实心结构,位于消化管的腹面。

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位于脊索的背面,呈管状,里面有管腔,称为背神经管。

在高等脊索动物中,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神经管的内腔仍被保留下来,在脑中成为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3.具咽鳃裂

(1)概念:低等脊索动物消化管前端咽部的两侧有左右成对的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或间接和外界相通,就是咽鳃裂。

(2)功能:呼吸器官。低等种类(水生)终生存在,高等类群(陆生)仅在胚胎期和某些种类的幼体期(如蝌蚪)出现,在成体时消失或变为其他结构,鳃的呼吸功能由肺取而代之。

二、次要特征

1.心脏总是位于消化管的腹面。

2.尾部如存在,总是位于肛门的后方,构成脊索动物特有的肛后尾。无脊椎动物的肛孔常开口在躯干部末端。

3.骨骼系统属于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它是由活的细胞构成的,能随着身体发育而增长。非脊索动物亦有坚硬部分,但为死的外骨骼。

4.与非脊索动物相似的结构:后口,三胚层,次级体腔,两侧对称,分节现象。

第一节 分类概述

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脊索动物约有7万多种,生存的种类分属于三个亚门。

一、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

尾索动物又称被囊动物(Tunicata),约2000种,均海产。单体或群体,营自由或固着生活的海生动物,体形常随生态而异。身体表面被有一层棕褐色植物性纤维质的囊包,故名。

其脊索仅在尾部,或终生保存,或仅见于幼体。典型的代表是海鞘(Ascidia),成体呈坛状,固着于海底岩石或其他物件上。其顶端有一入水孔,旁侧有一汇殖水管孔(出水孔)。借流水吸入有机物作为食物。具管孔一侧为背方,反面为腹方。剖开被囊,可见一空腔,即围鳃腔(Pertibranchial cavity)。内有巨大的咽部,咽壁上有无数的鳃裂。无神经管,仅在两水孔之间有一神经节(脑节),由此再分出若干分支到身体各部。脊索仅在蝌蚪状的幼体时保存于尾部,故名。随着个体发育成长,脊索逐渐缩短以至消失。

特点:脊索和背神经管只存在于幼体,脊索只位于幼体的尾部。

逆行变态: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的结构简单,这种个体发育由复杂变态到简单的变态现象,称逆行变态。

海鞘的逆行变态过程:幼体如蝌蚪,生活了几个小时或一天后,就前部附着,尾部连同尾索被吸收,消失,神经管缩成一个神经节,而咽部扩大,鳃裂增多,分泌被囊,长成固着生活的海鞘成体。

分类:分三纲。

二、头索动物亚门

1.特征:脊索和神经管纵贯身体全长,终生保留,脊索伸到最前端,超过神经管,故称头索,无明显头部,故又称无头类,咽鳃明显。

2.常见种类:文昌鱼

在我国产于厦门、青岛等地,厦门是世界上着名的产地。钻泥沙,少活动,滤食性,身体半透明,鱼形,两端尖,无偶鳍,只有奇鳍,皮肤薄,肌节“<”形,有几十至上百对肾管,感官不发达,神经系统简单。

研究意义:是最早脊索动物模式,活化石之一。

分文昌鱼属和偏文昌鱼属。

三、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1.特征

(1)以脊椎代替脊索:脊椎动物以由许多脊椎骨组成的脊椎代替柔软的脊索作为支持身体的中轴。脊椎保护着脊髓,在前端发展成为头颅保护脑。

(2)出现明显的头部,具有高度发达和集中的神经系统。背神经管在前端分化为脑和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在后端分化成脊髓。

(3)除圆口纲外,出现了成对的前、后肢和上、下颌。

(4)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具有有搏动能力的心脏;血液中开始出现红血球;血液循环加快,效能提高。

(5)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在胚胎期有咽鳃裂,成体以肺呼吸。

(6)具有一对结构复杂的肾脏。脊椎动物的肾脏有三种类型:前肾、中肾、后肾。

2.分类:6纲

无颌类:圆口纲(鳗)。

有颌类: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无羊膜类:胚胎发育中不具备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

羊膜类:胚胎发育中有羊膜的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第二节 圆口纲(Cyclostomata)

圆口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纲,现存种类不多,已知约70种,水生,海、淡水都有分布,营寄生半寄生生活。

一、主要特征

(1)没有真正的上下颌。口为吸盘型,故称之无颌类。在口漏斗内壁和舌上有胶质齿,用以锉破鱼体的皮肤。舌位于口底,有肌肉,能活动。当用口漏斗吸附在鱼体上时,以胶质齿刺破寄主的皮肉,从而吸食寄主的血肉。具有寄生和半寄生特征。具唾腺,其分泌物含抗凝血剂,对寄主进行吸血时能阻止动物创口血液的凝固。

(2)没有成对的附肢,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没有附肢的动物,只有奇鳍,无偶鳍。

(3)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些软骨小弧片直立于脊索上方及神经管的两侧,是脊椎的雏形。

二、代表动物——七鳃鳗

七鳃鳗是体外寄生的种类,形如鳗鱼。头部两侧有一对眼睛,眼后有七个鳃孔,故称七鳃鳗。

口漏斗在头部前端腹面,口漏斗内有许多具齿骨板,四周边缘有乳状突起,可吸附在鱼体上。口位于口漏斗的底部,口内的舌上有角质齿,可从口腔底部伸出,锉破鱼皮后吸食寄主的血液和柔软组织。

三、生殖

选有粗沙砾石的河床及水质清澈的环境产精卵。产卵14000~20000枚。亲鳗繁殖期绝食数月,生殖后死亡,无一生还。

幼鳗:沙隐虫,3~7年,秋冬变态成成体。

第三节 鱼纲(Pisces)

一、引言

鱼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是食用。它是人类动物蛋白、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常见的食用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鲤鱼、青鱼、鲫鱼和草鱼等。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待于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如鱼肝油与其他工业原料,如鲨鱼的肉可以制造人造羊毛。现在已知全世界约有24000种鱼类,我国计有2500种,其中2/3为海水鱼类。它比圆口纲高等而接近于其他脊椎动物的特征有:A畅具备上下颌;B畅具有成对的附肢;C畅具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

二、主要特征

1.有上、下颌:扩大了利用食物资源的范围。

2.有成对的附肢(胸、腹鳍)和发达的尾部。

尾部:是使身体向前的主要运动器官,兼有舵的作用。

偶鳍:保持躯体平衡和进行转向、拐弯等动作。

奇鳍:背鳍和臀鳍能使身体稳定而有利于运动,尾鳍和尾柄组成尾。

3.以脊柱代替脊索:用于支持躯体中轴的脊索被由一系列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所代替,从而加强了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的机能。

4.终生以鳃呼吸: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心脏内含缺氧血。循环顺序为:心耳→心室→鳃→动脉→全身→静脉→心耳。

5.具有特殊的感觉器官——侧线器官。侧线是由许多单独侧线器官组成的一条管状结构。侧线器官在鳞片上以小孔向外开口,基部与感觉神经相连,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以此来判断水流方向、水波动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6.皮肤有丰富的黏液腺,大多数种类有鳞片。

鱼类皮肤黏液腺的功能:

能分泌大量黏液,使体表润滑,以减少水的摩擦。

形成一层隔离膜,使皮肤减少对水分的渗透,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三、分类

鱼纲根据内骨骼的性质可分为:

软骨鱼(Chondrichthyes):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全头亚纲(Holocethali)硬骨鱼(Osteichthyes):肺鱼亚纲(Dipnoi)、总鳍鱼亚纲(Crossopterygii)、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一)软骨鱼类

(1)内骨胳全为软骨;外骨胳表现为盾鳞或棘刺或退化消失(体表光滑)。

(2)鳍条为角质鳍条。

(3)头部每侧具有5~7个鳃裂,各自开口于体外;或具4个鳃裂,外被一膜状鳃盖,其后具一总鳃孔。

(4)雄性具有由腹鳍内侧特化而成的交配器,亦称之为鳍脚。

(5)肠短,具螺旋瓣;无鳔。

(6)尾为歪型尾。

(7)鼻孔腹位。

(8)卵大而少。

软骨鱼经济价值很高,是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其肉可供食用,皮可制革,肝脏可制药,鳍经过加工后可制成“鱼翅”。

现知全世界约有800种,其中鲨类340种,鳐类430种,银鲛类30种。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我国沿海所产软骨鱼类很多,现知有200种左右。南北沿海到处都有分布,以南海种类最多,东海次之,黄、渤海最少,全年均可进行捕捞。

(二)硬骨鱼类

硬骨鱼现存种类在2万种左右,占鱼类总数的90%,目前世界渔业生产总产量中90%以上来自硬骨鱼类。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是:

(1)内骨胳或多或少是硬骨性的,膜骨的加入更加促进了骨胳的坚硬程度。(内鼻孔亚纲部分骨化。)(2)体外被骨鳞或硬鳞,或裸露无鳞。

(3)鳃裂外覆以有骨片支持的鳃盖,鳃间隔退化。

(4)雄性腹鳍里侧无鳍脚,尾鳍多为正形尾,肩带连于头骨后方背面(极少数例外)(鲟形目为歪形尾)。

(5)鳔通常存在,大多数种类肠内无螺旋瓣,心脏没有动脉圆锥。

第四节 两栖纲(Amphibia)

两栖纲是一类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少数种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是次生性现象。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初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包括无足、有尾和无尾三大类。

一、主要特征

(一)外形

蠕虫形:无足目,四肢退化,尾短或无尾部,穴居生活。

鱼形:有尾目,尾部发达,水栖生活。

蛙形:无尾目,身体粗短,无尾部,且后肢较强大,陆栖生活。

(二)皮肤及衍生物

两栖纲的皮肤由真皮和表皮两部分组成。表皮由多层细胞构成:最内层皮肤裸露,水生种类未角质化,陆生角质化程度低,通透性强;富有皮肤腺或毒腺,保持湿润;且富有血管;皮肤具有重要的辅助呼吸功能。富有色素细胞,起保护、防光线和吸热作用。肺、皮呼吸。

皮肤衍生物有:

黏液腺:由多细胞构成的泡状腺。表皮细胞下陷到真皮中,有管道通皮肤表面。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有利于皮肤呼吸,调节体温。黏液腺数量多,个体小,婚垫属黏液腺。

毒腺:多细胞腺体,体积大,数量少,由黏液细胞转变而成。分泌物乳液状有苦涩味。大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叫蟾酥(白色)。加工后为中药蟾酥,功能为强心力尿,兴奋呼吸,升高血压,有消炎、抗癌、抗辐射作用。表面麻醉作用很强,毒性大,用量大可引起幻觉。毒腺对动物本身有自我保护作用,以避免被别的动物吞食;亦有捕食作用。

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内。黑色素细胞:位于最下层,细胞有指状突起伸入上层细胞间,胞质内含黑色素颗粒。红色细胞:位于中间层,胞质内含有由嘌呤结晶构成的反射小板,对光有反射和散射作用,衍射出蓝—绿色。黄色素细胞:位于最上层,细胞内含黄色素颗粒,滤去蓝色使皮肤呈绿色。

(三)骨骼系统

特点: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颈椎一枚,头部不能转动;肋骨发育不良(短小或无,且不与胸骨相连),椎体前凹、后凹或双凹;开始出现五趾型附肢。

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四肢较强大,一般具有五趾,且具有多支点的杆杠运动的关节,不仅整个附肢可以相对躯体做运动,而且附肢的各部分彼此可做相对的杆杠运动,陆生脊椎动物的附肢称之为五趾型附肢。

(四)肌肉系统

由于登陆后运动复杂化——跳跃、爬行、飞翔等,两栖纲肌肉有以下特点:

1.原始肌肉分节现象已不明显,肌隔消失,大部分肌节愈合并经过移位,分化成许多形状、功能各异的肌肉。只在腹直肌上可见数条横行的腱划为肌节的遗迹。鲵螈类躯干两侧的轴肌和肌隔仍发达。

2.附肢肌由于运动的多样性而更为发达。外生肌:肌肉起点在躯干上,止点在附肢上。

收缩时使附肢依躯干做整体运动(鱼类已有)。内生肌:肌肉的起、止点都在附肢骨骼上,收缩时附肢各部分可做相应的局部运动(绕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蛙、蟾类后肢肌发达。

3.随着鳃消失、鳃弓改造,鳃节肌也发生变化,大部分退化;一部分转为咽喉部肌肉。

两栖类的各种运动很少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两组或多组作用相反的肌群共同协调起作用。

(五)呼吸系统

水生种类和陆生种类的幼体用鳃和皮肤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和皮肤呼吸。肺的结构:一对中空、富有弹性的薄壁囊状构造,其内壁褶皱程度不大,呼吸表面积不大。

口咽腔呼吸:鼻孔打开,喉门关闭,口底上下运动,空气进出口咽腔,在口咽腔黏膜上完成气体交换。

咽式呼吸:吸气——鼻孔张开,口咽腔底下降,空气进入口咽腔。鼻孔关闭,口咽腔底上升,喉门打开,气体进入肺。反复升降口咽腔底,气体运动,完成气体交换。呼气——鼻孔张开,口咽腔内气体排出。

(六)循环系统

幼体心脏为一心室一心房,单循环;成体为一心室二心房,不完善双循环。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和动脉圆锥四部分组成。(两栖类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

(七)生殖发育特点

多数体外受精,均有幼体阶段,发育需变态,不能离开水。

(八)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冷血动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环境恶化时,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环境温度是两栖纲动物生存中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低到7—8℃时,大都进入冬眠状态。环境温度过高,则进入夏眠状态。

二、分类

现存两栖纲动物约4200种,我国有280种。分为3个目。

1.无足目(Apoda):两栖纲最原始又特化的类群,行穴居生活。

特点:外形似蛇,尾短或无尾,无四肢和带骨;退化的骨质鳞陷在真皮之内;听觉、视觉退化,眼睛隐于皮下。1科:蚓螈科,150种。例:鱼螈。

2.有尾目(Urodela或Caudata)

特点:终生水栖,少数变态后离水而栖于湿地;体圆柱形,尾发达,多数具四肢,有些具侧线。300种。例:小鲵、大鲵、肥螈、蝾螈等。

3.无尾目(Anura):本纲最高级的类群,分布最广,约2600种,我国172种。

特点:成体无尾,皮肤裸露,富黏液腺或毒腺,体宽短,四肢发达,善跳,鼓膜明显。例:蟾蜍科、雨蛙科、蛙科、姬蛙科、树蛙科等。

第五节 爬行纲(Reptilia)

爬行纲动物仍为变温动物;成体结构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繁殖脱离了水环境,与鸟纲、哺乳纲共称为羊膜动物。

爬行纲分为4大类,即喙头目、龟鳖目、有鳞目(蜥蜴和蛇类)、鳄目。

一、主要特征

1.具有陆上繁殖能力——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羊膜卵一般外包一层石灰质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能防止变形,防止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减少细菌的侵袭。(卵壳仍透气,保证呼吸。)羊膜卵具有卵黄囊,储存大量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2.外部形态特点

体形多样化,可分成三种类型:

蜥蜴型:体分界清楚,尾长,四肢发达。

蛇型:体长,圆柱形,分界不明,缺四肢。

龟鳖型:体背腹扁平,包于背腹甲中,四肢短。

3.皮肤特点

角质化程度高,缺乏皮肤腺,干燥(结束皮肤呼吸,防止水分蒸发),外被角质鳞或角质盾片和骨板,蜥蜴和蛇有定期蜕皮的现象。色素细胞发达,具有保护色、警戒色,能吸收热能以提高体温。

4.骨骼特点

(1)骨骼坚硬,骨化程度高。

(2)头骨顶壁隆起,脑腔增大。头骨两侧有颞窝形成。

颞窝:为头颅两侧,眼眶后面的凹陷,是咬肌着生的部位。其作用是可增大咬肌附着面积,增强咀嚼能力。

(3)脊椎骨分化为陆生脊椎动物典型的五个区域: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肋骨发达,与胸骨、胸椎组成胸廓(胸廓是羊膜动物所特有),起支持、保护、呼吸作用,蛇不具备。

(4)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趾端具爪,适合爬行。蛇四肢退化,且无带骨。

5.消化系统特点

(1)有次生腭。

(2)口腔腺发达,包括腭腺、唇腺、舌腺和舌下腺,分泌腺体帮助湿润食物或其他用途。

毒腺是口腔腺的特化。毒牙着生于上颌骨上,毒腺导管通到毒牙沟或管内。

(3)肌肉质舌发达,形态多样,多功能适应。蛇的细长而尖端分叉的舌,称“信子”,其不停吞吐,起嗅觉作用。

(4)牙齿有多种形式。植食性类群如龟鳖及古代恐龙,无牙齿,有角质鞘,可啃和磨碎食物;肉食性类群具齿,有三种形式:端生齿(蛇)、侧生齿(蜥蜴)、槽生齿(鳄)。蛇的毒牙具有沟或管。

(5)消化管分化明显,大肠和泄殖腔具有重吸收水分功能,草食性种类有盲肠,如陆生龟类。

舌:具发达的肌肉质的舌,有些种类发生特化

6.呼吸特点

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肺初步具有海绵体结构(即复杂的隔膜网分成许多小室),呼吸表面积扩大。具胸廓;以胸式呼吸,辅以口底呼吸运动。避役的肺具气囊。水生爬行类的咽壁和泄殖腔壁富有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7.循环特点

心脏二心房二心室,但有不完全室间隔,鳄类只剩下一个潘氏孔。不完全双循环,但缺氧血与多氧血进一步分开。

二、分类

现存爬行动物约6550余种,我国有380种。分为五个目。

(一)喙头目(Rhynchocephaliformes)

古老类群,多生活在下二叠纪和三叠纪。现仅存楔齿蜥(喙头蜥,Sphenodonpuncta tum)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北方的一些小岛上。外形与蜥蜴相似,体长50~76cm,被颗粒状细小角质鳞,背正中央有一列锯齿状鳞。具有原始特征:椎体双凹型,保留脊索。具腹壁肋(坚头类腹甲的遗迹)。端生齿。顶眼发达,具角膜、晶体、视网膜。雄性无交配器官。双颞窝。

(二)龟鳖目(Testudoformes)

特化爬行动物类群。具包被躯干部背甲与腹甲,甲内层为真皮骨板,外层为角质层。脊椎骨与背甲愈合,上胸骨、锁骨参与腹甲形成。肩带位于肋骨腹面。无牙齿,代之以角质鞘。

现存250余种,13科。我国有37种,5科:

1.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

壳扁平,背甲与腹甲以韧带相连,上喙鹰嘴状,头、尾、四肢不能缩入壳内。我国1属1种,分布于长江以南诸省。例:平胸龟。

2.龟科(Testdinidae)

背、腹甲直接连接或韧带连接,无下缘甲。颈、尾、四肢可缩入甲内。淡水生活,半水栖或水栖,草食性或肉食性。例:乌龟、四爪陆龟、黄缘闭壳龟、黄喉水龟。

3.海龟科(Chelonidae)

背甲扁平,略呈心形。肋骨末端游离与缘板相连。四肢特化为桨状,具1~2爪。四肢、头、颈不能缩入壳内。例:海龟、玳瑁、蠵龟。

4.棱皮龟科(Dermochelyidaae)

背甲由数百枚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成,外被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背面7条纵棱向体后汇合成尖形末端,腹甲有5条纵棱。四肢桨状无爪。仅1属1种。分布于东海、南海。

例:棱皮龟(Dermochely scoriacea)

5.鳖科(Trionychidae)

骨板无角质盾片,被革质皮肤。无缘板,背甲边缘为厚实的结缔组织,叫裙边。腹甲骨板退化缩小,不互相愈合。上下颌缘有肉质唇,软吻突可动。颈能缩入壳内呈“S”形,四肢不能缩入壳内。趾间蹼大,内侧3趾具爪。例:鳖Amyda sinensis。

(三)蜥蜴目(Lacertiformes)

体被角质鳞。下颌以骨缝相连。具活动眼睑。舌扁平能伸缩,无舌鞘。四肢发达(个别退化),五趾有爪。现存3750种,16科。我国7科约150种。

1.壁虎科(Gekkoridae)

背具颗粒状角质鳞。头顶无大型对称鳞。无活动眼睑。椎体双凹型。尾易断,有再生能力。趾末端具吸盘,吸盘具1列或2列横行排列的趾下瓣,附着细丝的顶端有分泌物,可增加攀附力。侧生齿。例:无蹼壁虎、多疣壁虎、大壁虎。

2.鬣蜥科(Againidae)

体被覆瓦状排列方形鳞,头、背无对称鳞片,背正中线上鳞无或仅有一行棱或棘。有活动眼睑。前凹型椎体。尾不易断。端生齿。约300种,我国有40余种。例:斑飞蜥。

3.石龙子科(Scincidae)

体被覆瓦状圆鳞,鳞下有骨板,头顶有对称大鳞片。侧生齿,骨膜深陷或被鳞。尾粗圆,能自残。卵生或卵胎生。例:蓝尾石龙子、中国石龙子、蝘蜓。

4.蜥蜴科(Lacertidae)

头被对称大鳞(盾片)。腹鳞大呈方形或矩形,排列成行。四肢发达,有股窝或鼠蹊窝。

全世界140种,我国20种。例:北草蜥、丽斑麻蜥。

5.蛇蜥科(Anguidae)

身体细长具胸骨,四肢消失,保留带骨。背、腹鳞片皆长方形,鳞下有骨板。眼小,有活动眼睑。尾易断,可再生。舌前部薄,分叉,能伸缩。我国有3种。例:台湾脆蛇蜥。

6.鳄蜥科(Shinisuridae)

体型似鳄,四肢发达,趾端有利爪。头颈间浅沟明显。背鳞有显着棱嵴鳞2行。例:

鳄蜥。

7.巨蜥科(Varanidae)

体型巨大。体被颗粒鳞,腹鳞方形,头顶无大型对称鳞片。颌长,舌细长,可缩入舌鞘内。四肢粗壮,尾侧扁。例:圆鼻巨蜥。

体侧扁,被粒鳞。背部有脊棱。内3指(趾)外2指(趾)愈合,适于攀握树枝。眼大凸出,两眼能独立转动,尾长,善于缠绕。真皮层有色素细胞能迅速变色。现存3属85种,避役Chamaleonsp.是代表种;我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