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50

第50章 休闲体育(6)

4.计分赛

[场地器材准备]在平整的场地上画半径6米、5米、3米、2米、1.5米、1米、0.5米的同心圆7个,5个小圆从内向外分别标上10、8、6、4、2。在6米圆与5米圆之间画1个直径1米的小圆,圆心放1个小沙袋,为起跳圈。

[方法]学生两人一组站在圆圈外。游戏开始后第1人进入起跳圈,单脚站立,并用支撑腿的脚踢小沙袋沿6~5米圆中间的空隙,向前单足跳前进。返回起跳圈后,瞄准中心,用支撑脚将小沙袋踢出,以小沙袋的落点记分。如小沙袋落在标有8的圆内则得8分。压线,以低分计算。然后换第2人跳,以先获100分者为胜。

[规则]①跳踢时不得双脚落地,但可跳起换另一只脚跳踢;②如将小沙袋踢出轨道,则判失败,换另一人进行。

5.草上飞

[场地器材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在线前1米处开始向前放两排木块,左右相距3米;前后间隔1.5米;最后1块木块后面3米处各插1面小红旗。接力棒2根,木块(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30块。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并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发令后,各队第1个人手拿接力棒迅速两脚交替依次从木块上跑向小红旗,绕过小红旗后仍按原路两脚踏着木块跑回本队,把接力棒交给第2个人,第2个人按照第1个人跑动方法进行,依此类推,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规则]①两脚必须交替在木块上跑,如掉下木块时要从掉下处开始跑;②不踏木块不能跑,只准走;③接到接力棒后才能从起跑线后跑出。

6.涉险夺旗

[场地器材准备]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在线前20米处开始,往前成两列各放5个栏架当作险障。离最后一个栏架15米处插上一面红旗。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手拉手排成一列横队,远离起跑线一端为排头。发令后,两队各由排头带领开始站门,先从第2、3人拉手之下钻过,再从第3、4人拉手之下钻过……后面的人跟随排头,直至队尾钻门结束;排头再带领本队依次迈过栏架,直奔红旗跑去,由排头把红旗举起,以先夺得红旗的队为胜。

[规则]①听口令后开始,必须依照顺序钻门;②大家的手在抓到红旗前都不能松开,否则算失败。

第三节 定向运动

一、定向运动简介

定向运动是指参加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组织者规定的方式合理地选择路线,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示的若干放置于地面上的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比赛的运动。

定向运动是由英语“orienteering”翻译而来的,目前该项运动在国内有多种汉译,如野外定向、定向越野、定向越野比赛、越野识图比赛、识图越野等。近几年来,随着此项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定向运动一词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并最终被我国定向运动协会确定为官方名称。

现代定向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北欧。1897年10月31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公开的定向运动比赛。当时共有8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主办方设置了3个检查点,比赛路线为10.5千米,第一名的成绩为1小时41分7秒。这项赛事被认为是定向运动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世纪初,定向运动在瑞典迅速发展。1961年5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第一个国际定向运动组织,简称国际定联(英文缩写IOF),并规范和完善了比赛的规则与技术,确定为世界统一的竞赛项目。国际定联在1961年成立时仅仅有10个成员国,经过短短的40年,已发展到包括我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定向运动在我国的传播始于台湾和香港。于1978年4月传入我国台湾,1979年3月,香港地区的定向运动爱好者成立了“香港野外定向协会”,定向运动于1983年进入我国内地。1991年在我国测绘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的委托下,苏刚同志起草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定向运动竞赛规则。2004年12月山东大学举办了目前国内参赛人数最多的定向赛事,2600多人参加了比赛,在国内定向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004年7月我国国家定向运动队成立,且参加了同年PWT举办的世界公园分站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而将国内定向运动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06年世界定向锦标赛上,我国女子选手朱明月以107分7秒的成绩列41位,这是我国首次晋级世界定向锦标赛决赛的选手,也是首次晋级长距离决赛的选手。

二、定向运动的形式及主要赛事

(一)定向运动的形式

定向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徒步定向、滑雪定向、山地车定向、轮椅定向等。其中,徒步定向又分为白天定向和夜间定向。近年来,汽车定向慢慢开展起来。百米定向也逐渐以一个独立的定向项目在国内出现,尽管它尚未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但是该项目独特的观赏性和竞争性,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徒步定向:如传统定向越野跑、接力定向、积分定向、夜间定向、五日定向、公园定向等。徒步定向通常在野外进行,如森林或丘陵地带,也可在城市郊区、城市中心、公园和校园中进行。从拿到地图开始,选手的胜败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识图、用图能力,对指北针的熟练使用程度,快速辨别方向的能力和奔跑能力。由此看来,那些在比赛中能快速读懂地图并迅速辨别方向,在行进过程中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并且体力充沛的选手往往会取得好的成绩。但是要真正做到这几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参与者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比赛经验、技术水平和体能。定向运动对场地还有一定的要求,即地形可以相对复杂难以辨别方向,但不能有太危险的区域,如暗沟、断崖、枯井、滑坡等。另外,有野兽出没或毒蛇等的区域也要尽量避开。

2.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车定向等。

(二)世界/国际主要定向运动赛事

1.O‐Ringen瑞典五日。世界最大规模的定向运动赛事,每年吸引世界各国20000男女定向运动员。

2.世界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滑雪定向锦标赛。

3.定向越野世界杯赛;滑雪定向世界杯赛。

4.世界青年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青年滑雪定向锦标赛。

5.世界老年定向越野锦标赛;世界老年滑雪定向锦标赛。

三、定向运动基本技能

(一)定向专用地图

定向专用地图更加准确详细地描绘了现地的地物地貌情况,描绘一条运动路线,使运动员更容易比较地图上的符号标记与实际地形中的实物,根据图上的点标顺序,自己选择行进的路线。为此,首先要掌握读图识图的知识。

1.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例如,某幅地图的图上长l厘米,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0厘米,则此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

图幅面积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如1∶1000000地图上的1平方米相当于实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图上的1平方米相当于实地1000000平方米。

国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一般采用1∶15000比例尺地图。为适应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他比例尺地图。根据我国的现有条件,以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图为宜。

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图上两点长度,然后依据地图比例尺按公式计算实际距离。

计算公式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分母。

如1∶10000地图上量取两点长度为1.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1.2×10000=120(米)

2.定向地图上色彩的含义

黑色——人造景观(建筑物、道路、小径)和岩石(大石头、悬崖峭壁)。

棕色——地形、等高线和符号(表示山丘和小坑、高速公路、主干道)。

蓝色——任何有水的地方(湖泊、溪流、泥沼)。

绿色——植被,浓密而难通过的地区(绿色越深,越难通过)。

白色——普通的林区,易通过。

黄色——空旷地,易奔跑。

紫色——线路。

红色——磁北线。

另外,用三角(△)表示起点,用单圆圈(○)表示点标,用双圆圈(◎)表示终点(有时起点和终点可以重合)。

3.符号名称

(1)磁子午线:常称为指北线,定向图上用红色线表示,可确定地图的方位,而且可以利用其标定地图、量测磁方位角和估算距离。

(2)地图方位的法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物符号:地面上自然或人为因素形成的固定物体,例如江河、桥梁等,这些地物在定向越野图是用规定的符号所表示,符号由图形和颜色组成。

(4)地貌符号: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

(5)图例注记:等高线、等高距、图例说明。

等高线:指地表面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线而成的曲线。

等高距:指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

图例说明:用规定的符号说明现地的地物、地貌的名称(定向地图上会注明)。

4.认识符号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定向图上,用规定的符号说明现地的地物、地貌的名称。对于一组属性相近的地物,通常只规定一个基本符号,然后根据这些符号的不同分类,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在识别符号时,不要搞混。

为了表示某些同类地物之间的差别,一般只将它们的基本符号作一些局部的改变或方向调整,在认识这些符号的时候应特别仔细。

当若干同类符号以某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来表示地物时,它们所反映的只是地物的性质和范围,并不代表地物的个数和精确位置。

某些地物,虽然它们的性质相同,但当它们的长度、宽度或直径不同时,图形特点将会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说明表

说明检查点点标设置在地貌地物的具体位置。一般在比赛前已经告诉运动员,比赛时附在地图的一侧(国际定联统一规定的定向检查点说明标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