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23

第23章 排球(1)

第一节 排球运动简介

一、排球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始于1895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排球最初作为一种消遣游戏,称为“空中飞球”,后来由美国的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及士兵带到了世界各地。1905年传入中国,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才改为6人制,一直沿用至今。1964年,第18届奥运会把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国际排球联合会自1947年成立至今,已有200多个会员国,排球运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室内6人制排球外,世界性的竞技排球运动还有沙滩排球和残疾人坐式排球,另外还有软式排球、小排球、气排球、墙排球、妈妈排球、公园排球等娱乐排球运动形式。

排球运动世界大赛主要有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巡回赛、残疾人奥运会排球赛。中国女排在20世纪80年代夺得“五连冠”,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对促进四化建设起了巨大作用;也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学排球的热情,在全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排球热潮。然而,此后中国女排陷入了低谷,17年后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再次获得三连冠,并取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冠军,重新激发了人们对排球的热情。

2005年国际排联大冠军杯赛,中国获得第三名;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仅获得第五名的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铜牌。排球运动发展至今,各国的水平不断提高,一支队伍独霸排坛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古巴、巴西、意大利、中国、美国、德国等世界强队水平已没有绝对的优势可言,只有不断创新技战术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二、排球的健身特点

1.场地设备简单,运动量可大可小

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参加排球运动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弹跳、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神经系统及各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积极果断、机敏,守纪、团结友爱等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交能力。

第二节 排球初级阶段核心技术战术及学练方法

一、初级阶段核心技术

(一)准备姿势和移动

准备姿势与移动属于无球技术,是完成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拦网等各项有球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对各项有球技术的运用起串联和纽带作用。准备姿势和移动相辅相成,准备姿势是为了移动,而要快速移动,又必须先做好准备姿势。

1.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可根据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弯曲度分为稍蹲、半蹲和低蹲三种。

(1)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脚尖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其投影在脚尖前面。上体前倾,重心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目视来球,两腿保持微动。

(2)稍蹲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与半蹲相同,只是身体重心稍高,多用于扣球和接发球前。

(3)低蹲准备姿势:比半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两脚左右、前后的距离更宽,膝部弯曲度更大,多用于接低重球前。

2.移动

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便于击球,利于迅速占据场上的合适位置。常用的移动方法有:并步、跨步、交叉步、滑步、跑步等。

(1)并步与滑步:当来球距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如向前移动,则后腿蹬地,前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后脚迅速跟上,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连续并步就是滑步。

(2)跨步:当来球较低,离身体2~3米左右时采用跨步,如向前移动,则后脚用力蹬地,前脚向前跨出一大步,膝部弯曲,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前腿。

(3)交叉步:当来球在体侧约2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迈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跑步:球距人较远时采用跑步,跑步时两臂要配合摆动,如球在侧方或后方时应边转身边跑动。

3.准备姿势和移动的学练方法

(1)全体学生分成两列或四列横队,以半蹲准备姿势站立,看教师的信号(手势或持球)做向前、后、左、右移动,包括一步或两步。

(2)方法同上,看教师信号做相反方向的移动。

(3)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向前、后、左、右抛球,另一人不停地快速移动接球。

(4)两人一组做“影子”游戏,一人前后左右移动,另一人像影子一样跟随。

(二)传球

传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是利用手指手腕的弹击动作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

下面只介绍正面传球。面对出球方向的传球动作,称为正面传球。正面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是其他一切传球技术的基础。

1.正面传球

(1)准备姿势:稍蹲,上体适当抬起,双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面前,两眼注视来球。

(2)手型: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状,使手指与球自然吻合。手腕稍后仰,两拇指相对成“一”字或“八”字形,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和中指的二、三指关节触球,承担来球的主要冲力,无名指与小指在球的两侧辅助控制传球的方向,两肘分开,自然下垂。

(3)击球:击球点保持在额前上方一球处。在来球接近额前时,要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经脸前向前上方迎球。击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后下方。

(4)用力:传球力主要靠伸臂、蹬地的力量,通过球在手上使手指和手腕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传球要根据来球的力量和传出球的远近,适当控制手指和手腕的紧张度。

2.学练方法

(1)徒手模仿传球的蹬地、伸膝、伸臂,在额前上方用正确手型做推送动作。

(2)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保持正确击球点和手型,向前上方做推送动作;另一人用单手压住球,给球一定的力量。

(3)自抛球至额前上方,用正确的手型将球接住,然后将球放掉,检查手型和击球点正确与否。自抛球后传球给对面同学。

(4)两人一抛一传练习。

(5)两人对传球。

(三)垫球

垫球是通过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迎击动作,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反弹出去的击球动作。这里介绍正面双手垫球和挡球。

1.正面双手垫球

是双手在腹前垫击来球的一种垫球方法,适合于接各种发球、扣球和拦回球,在困难时可以用来组织进攻。

(1)准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半蹲站立,重心稍前倾,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

(2)手型、击球点和触球部位:当球接近腹前时,两手重叠,掌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前伸,手臂伸直,手腕下压,肘关节外旋,用小臂的前部击球的后下部。击球点应保持在腹前,以便于控制用力和根据垫球的方向调整手臂与球的角度。

(3)击球:两臂靠拢前伸,插到球下,击球时压腕挺小臂,靠手臂上抬力量增加球的反弹力,同时配合蹬地转腰动作,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击球过程中两臂要摆平,肩关节要适当放松,避免动作僵硬而影响迎击动作的准确性和控制能力。

2.挡球

当来球较高或力量大、弧度平,不便于传、垫球时,用双手或单手在胸、肩部以上挡击来球的方法称为挡球。

(1)双手挡球:并掌法:两臂抬起,两肘弯曲,两手虎口交叉或前后重叠,两手掌外侧稍向外展,合成弧形或勺形;抱拳法:一手半握掌,另一手抱于掌外侧朝前。

(2)单手挡球:适用于挡头部以上或侧上方的高球。单手挡球的手法采用半握拳式,击球瞬间手腕要突然后仰并保持紧张,用拳心部位击球的后下部。对于飞到身后的高球,也可以跳起用单手挡球。

3.学练方法

(1)徒手练习:徒手两臂插夹练习;徒手模仿垫球练习。

(2)两人一组击固定球练习:一人双手持球于对方的正确击球点,另一人用垫球动作击球(不把球击出);持球者将球自上向下运动,垫球者用正确动作击球后中下部,持球者可以稍加压。

(3)自垫:每人一球自己抛球后,连续向上自垫。

(4)两人一组相距3~5米,一抛一垫。

(5)两人一组相距3~5米对垫。

(四)发球

发球是在端线后自行抛球,并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坏对方的战术进攻,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攻击性强的发球,不但可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而且可以挫伤对方的锐气,打乱对方的部署,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发球的方法很多,这里重点介绍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技术。

1.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体前(均以右手为例)。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抛于右肩上方,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部与肩部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击球时,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动,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臂的最高点,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手触球时,手指和手掌与球要吻合,手腕要迅速作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着身体重心前移,迅速入场。

2.正面下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弯曲,上体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

(2)抛球:左手将球轻轻抛起在右肩前下方,球离手约一球高度,同时右臂伸直后摆。

(3)击球:击球时,右脚蹬地,手臂以肩为轴,由后经下向前摆动,身体重心随之前移,在腹前以全掌击球的后下部。手触球时,手指手腕紧张,手成勺形击球。击球后,随身体重心前移迅速入场。

3.侧面下手发球

(1)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前后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上体稍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

(2)抛球:左手将球垂直抛至身体正前方,离胸前约一臂之距,球离手高度约一个半球,在抛球的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

(3)摆臂击球:利用右脚蹬地向左转体的力量,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体前腹部高度用全掌、虎口或掌根击球的后下方。

4.发球的练习方法

(1)模仿练习:做徒手模仿练习或击固定球练习,以体会协调用力和挥臂动作的要领。

(2)抛球练习:左手持球,反复做抛球动作,要求掌心向上,平稳地向上抛球,使球不旋转。

(3)近距离对墙或挡网练习,距离由近及远,体会抛球与击球时的手臂挥动配合。

(4)隔网发球。两人一组隔网发球,距离逐渐加大。

(5)发球区发球。

(五)正面扣球

扣球是队员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臂作鞭打动作,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有力地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正面扣球是最基本的扣球方法,本节主要介绍正面扣球。

1.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

稍蹲准备姿势,两臂自然下垂,站在离球网3米左右处,身体稍转向来球方向,以便于观察球并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

(2)助跑

以两步助跑为例,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跨出一大步。支撑点在身体重心之前,并以脚跟先着地,两臂由体前经体侧摆至体后下方,上体前倾,重心前移,着地的右脚跟过渡到脚掌,同时左脚随即在右脚的前方着地,身体重心下降,两膝弯曲,上体稍向左转准备起跳。

助跑总的要求是连贯、轻松、自然,速度由慢到快,步幅由小到大,只要脚一动就要有相应的手臂协同动作。

(3)起跳

助跑最后一步脚的落地就是起跳的开始,常用的起跳方法有两种:一是并步法,即一脚跨出后,另一脚迅速向前并步,落于该脚之前,随即蹬地起跳;二是跨跳法,即一脚跨出的同时,另一脚也跨跳出去,使两脚有一腾空阶段,两脚几乎同时着地和蹬地。不论哪种方法起跳,当踏跳脚着地的瞬间,手臂摆至身体侧后方并开始向前摆动,当两腿弯曲至最深时,手臂摆至体侧,而后随蹬直两腿向上划弧上摆,两脚迅速蹬地,双膝猛伸,向上跳起。

(4)空中击球

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肩向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弧形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击球。击球时,提肩、伸臂,五指微张呈勺形,以全掌包满球,击中球的后中部,力量通过球中心,手腕有推压动作,使球向前下方旋转飞行。

(5)落地

空中完成击球后,身体自然下落,尽量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以缓冲身体与地面的撞击力,落下时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