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审视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8917100000009

第9章 高等护理教育及其质量标准诠释(2)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20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简而言之是“合格”的话,那么21世纪的质量观应该是“用户满意”,而且,21世纪的质量竞争将是“品牌竞争”。高等教育质量指的是高等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美国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在他的名着《世界教育危机》中指出,“比起习惯上定义的教育质量以及根据传统的课程和标准判断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判断教育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还包括教与学的‘相关性’问题,即教育如何适应在特定环境与前提下学习者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还涉及到教育体系本身及构成教育专业要素(学生、教师、设备、设施、资金)的重要变化,以及目标、课程和教育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等。”他认为,教育质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应该是动态的,“质量和水平是相对的,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而言的。”库姆斯的教育质量已经不单单指学习成绩,还包括教与学的活动是否适应不同社会条件下学习者的需要。另有学者认为,在大众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二是学生对高等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即“内部质量”;三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与教师等)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即“工作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这三方面的含义是相互联系的,“社会质量”是核心,“内部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工作质量”则是提高“社会质量”和“内部质量”的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无论是社会的、学生的还是学校内部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要不断地审视各方面对质量要求的变化。

以上质量观可以用“满足需要”加以概括。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使人们有了不同的选择角度,从而得出了各种不同的质量观。上面所列各种质量观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因此,更新质量观并非要彻底抛弃以往对教育质量的理解,而是要兼顾不同主体的需要,兼顾各种不同的质量观,形成多元质量观体系。

(三)目标论质量观

该观点强调高等教育目标或者高等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达到高等教育目标,就是一种质量。瑞典胡森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就是指高等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或者说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其核心思想是:

1.质量指与预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

这一思想源于生产性企业中的质量控制。预定的规格和标准是测量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体现。质量控制就是通过测量产品和服务是否达到了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规格和标准。这种质量观点在公共服务领域比较流行。据此,从理论角度出发,政府就可以向民众许诺预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有的院校都有机会获得质量。但这种观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还有一些具体的困难,如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它没有告诉我们有关标准的一些细节要求,如有助于我们理解的提纲等,于是造成了在实际中我们仍然无法确认哪些产品和服务是有质量的。质量与质量之间的比较也很难进行,因为如果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达到了预定的规格和标准,那么,谁的质量更高呢?另外,产业界的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是相对容易度量和衡量的,而高等教育领域的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通常地,在高等教育领域,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很难准确做出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选择哪些项目作为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原先用毕业生所获得的学业成就作为教育质量标准的观点和做法,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证明是不全面的。

2.质量指适合目的

这一界定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质量不与产品或服务的目的相联系,则毫无意义,判断质量的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了预先规定的目的。这个定义提供了决定一个有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的范例。在高等教育领域使用这个定义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解释和揭示什么是高等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持有不同的高等教育目的,谁来定义高等教育的目的?

是政府、学生、雇主、校长、教授,还是另有其人?实际上每个利益关系人都有自己的高等教育目的,而且他们之间的观点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甚至有可能是有分歧或对立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可能存在很多的目的,这些目的之间如何平衡和协调是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我们应从各利益关系人(如政府、学生、用人单位、校长等)的角度去考虑高等教育的目的。

3.质量是指实现高等院校的目标

这是“适合目的”在质量描述和院校层次上的具体应用。高质量的院校往往具有明确的目标或使命的描述,并有效地实现了这些目标。

另外,这个定义可以促进学校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资源并进行科学的学校管理。现实中,国内外很多私立学校由于具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因此都在不同程度上遵循这个概念。

4.质量是指目标的有效性

目标的有效性是指其培养的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不是每个岗位都要具备做一个理论家所需的扎实、深厚的知识,许多岗位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立质量目标时,不能不考虑各种不同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能仅仅以知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已显得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彼得森(MarvinW。Peterson)在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做的题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的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涉及教师、学生、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等众多复杂的内容,也受到人的价值选择与判断的影响。对于大学校长来说,这样的质量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视角,即质量是指学校和课程项目是否适合于预先设定的目标,是否有证据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那些目标。

(四)适应论质量观

该观点强调,质量的本质属性是适应性。美国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指出,所有关于质量的观点中,没有一个像“适应性”那样关键和难以把握,也没有一个能比“适应性”影响更为深远和更为重要的了。这里的“适应性”是指产品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适应性”由产品的特性决定。

我国着名学者陈玉琨教授根据教育实践归纳出三种不同教育质量观:

1.内适性质量观

在教育专职团体或人员看来,教育质量就是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为下一阶段学习所做准备的充分程度,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下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做准备的充分程度;升学率则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践中,这种教育质量观常常被固化为教育机构的学业标准。

2.外适性质量观

外适性质量观最初来源于工业和企业管理中的质量概念。这种观点认为,质量就是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教育必须适应并满足国家、社会和教育“顾客”的需要。它以外部需求界定质量并据此规划教育系统的组织和活动,以外部满足作为衡量质量水平的标准。这种质量观的表述通常见于政府的教育政策文件、各种团体关于教育改革的建议或报告,近来也经常见于一些学校自身的政策性文件中。

3.个适性质量观

这种质量观要求以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判断教育质量的依据。强调学生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由与独特性、整体性和自我指导性,认为学生理智的训练、心智的发展和完善比功利性的目的更重要;个性的陶冶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这种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的质量观,与外适性质量观相比,给了学生自主的人的地位,学生已不再是为适应外在目的而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学校和长者的帮助下,完成一定阶段上自我实现的人。

适应论质量观认为,适应需要并满足需要就是质量。如果从新世纪的视角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就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学术性标准,而应当从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保证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等多方位来思考,从而树立起整体和谐、个性特色多样、适合社会需要、符合创新精神的全面质量观。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应当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即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在整体上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高等教育,才是一种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另外,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该体现在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上。

(五)全面质量观

该观点认为,教育质量包括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相关环节,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措施和主要目标,应当是高校整个体系和教育过程的自我完善。这一质量观与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质量管理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质量管理作为一项专门管理活动是从19世纪末的工业生产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模式:

1.质量检验阶段和事后检验质量管理模式

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创立了科学管理学说。在该学说影响下,质量检验被作为一个专门的工序,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加工和制造人员只负责按标准制造加工,而检验人员对产品的质量把关。

事后检验质量管理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把质量看成是符合生产方预先设定的标准和规格,如公差、光洁度等,质量合不合格由生产方说了算,而不是由消费者决定。②质量管理就是控制成品使之符合设定的标准和规格,控制质量的办法是剔除不合格产品,从而使出厂的产品达到一定的标准,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办法就是采取各种方式的检验和测试,属于事后检验。③质量管理与生产制造分离,质量和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部门的职责,与生产制造部门无关。事后检验质量管理模式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如由于依赖事后检验及测试,而不是从一开始就预防瑕疵的发生,生产出了大量不合格的产品,造成大量浪费;由于要求百分之百的检验,检验费用增多,增大了生产的间接成本。

2.统计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管理模式

就世界范围而言,对统计质量管理的探索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约到20世纪40年代成熟。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企业和质量管理专家就已经注意到事后检验质量管理模式的弱点,并设法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去解决这些问题。统计检验的特点在于观念的转变,即从“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预防”,利用数理统计原理,检验产品的质量并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在英文中有两个对应的词,一个是Total Quality Control,简称TQC;一个是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TQC的概念是由美国着名质量管理大师费根鲍姆(A.V.Feigenbaum)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TQM的概念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89年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多用TQC描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TQC逐渐被TQM的提法所取代。这一变化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即指以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强调以尊重人性、质量第一、不断改进、顾客满意、各方受益、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为目的,这就将质量管理从企业管理的战术地位提高到了战略地位。可以看出,产品及服务是质量必须考虑的要素。质量在这里被理解为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实体则是可独立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多个内容: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这里所说的质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要反映满足用户需要的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指标,又要反映兼顾供需双方利益的经济性要求和在追求价廉物美基础上的适宜质量、维护社会利益的安全性、环境保护、能源等的要求,同时还要反映顾客内心需要即尚未用书面或口头语言表示出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