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8915400000017

第17章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6)

2.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

(1)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五种。

理想型: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能代表学生分析和说明自己作品能力的反思。通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程的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

展示型:主要是由学生选择出来的学生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喜欢的作品集。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比标准化更重要。给由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

文件型:根据一些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考察、考查、轶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为量化和质性评价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

评价型: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向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学生在作品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

课堂型: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根据课程目标描述所有学生取得的成绩的总结;二是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三是教师的年度课程和教学计划及修订说明。在一定情境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2)以入选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

果型、精选型、过程型及混合型四种。

最佳成果型: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佳成果及达到的水平做出评定。

这种记录袋材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即可。

精选型:与最佳成果型相比,要求了解最广泛的学生成果。

它要求学生提交的不只是标志他们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例证,还包括他们感到最困难的典型成果例证。这种记录袋可以深刻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概要,高度揭示学生取得的一般成绩。收集这种记录袋材料的时间往往要持续一年以上。

过程型:其突出特点是致力于寻求发展性成果证据,而不是最终达到结果的证据。它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地收集能够反映他们在一定领域中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所取得的进步的成果证据。

混合型:混合型记录袋是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的混合体。它既包括过程性作业,也包括结果性作业;既包括最佳成果,也包括虽然不是最佳但具有典型性的成果。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作业提供一个有形的窗口,以便教师、学生、家长等可用它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及一学期的发展。大多数的记录袋都属于这种类型。

3.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优劣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二是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三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表现性活动的信息;四是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五是能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六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七是能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八是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九是便于向家长展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有利于改善家校关系。

当然,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式与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二是内容太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和分析;三是评价的效度难以保证,很难得到客观、真实;四是如果各科都设学生成长记录袋,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五是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一线心语】

成长记录袋:体验成长过程、享受成长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实验过程中,我觉得现在提倡的成长记录袋(也叫快乐成果袋)体现了学生评价的新理念。

1.设计理念——体现人文性

新课程的实施,必须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封面背景是熟透了的苹果,表示学生的收获;下面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我们的育人目标);接下来是孩子的个人档案(姓名、性别、联系电话、个人信箱——让人一看就知道主人是谁)。记录袋的反面是成果的分类,有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教育……成长记录袋里放着孩子们各个阶段获得的成果。从这个设计理念看,它比以往发给孩子一本单调的成绩报告单更富有人情味,这里有一份优秀的试卷、一份好的作业、一本精美的日记、一张奖状……可以发现,它不仅是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绩,更是学生自信、勇气的见证,它能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教育功能。

2.动静交流——体现动态性

成长记录袋既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操作时,我们看到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而评价的参与者有学生、老师、家长以及学生所生活的社区,这种多渠道参与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创新学生管理,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也是一种挑战。学校定期进行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活动,有静态的展示,也有动态的评比。

走进我校11个班级,你将发现,在每班最醒目的地方,老师和学生把记录袋布置了起来,并且还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花开的声音;努力着、思索着;收获;硕果累累……这些激励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产生美好的愿望。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位置,没有谁占的位置特别多,只有成果的多少,袋子的厚薄,而在老师的心目中,在同学的心目中,这是平等的,不分轻重的。午间、课余,学生喜欢在这里逗留、欣赏,任课老师走到哪个班,也喜欢在这里停留,看看、翻翻,尤其是家长会时,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成果时,眼睛也会一亮,他们观看着、交流着、比较着,这是父母们在分享孩子带给他们幸福啊!

除了这些静态的展示,学校还开展动态的展评。班级里,班主任利用班队课、晨会课指导学生及时整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袋,相互评价成果;年级里,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袋交流;还有全校性的成果袋交流活动,学生能看到来自各班的精美成果袋,那些厚厚的成果袋里,让人欣赏的已经不仅仅是那些奖状和证书,大家关注的已经是成果袋后面的故事——为了这些成果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学生们在这里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培养了孩子积极良好的情感。如今,成长记录袋已经是我校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中的一道风景,它不只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创设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展示自我才能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自信的气息,并成为挖掘自身潜力的心理动力源泉。

3.成果积累——体现生成性

有人说:“人不是为了被打败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的。被人肯定、认可、欣赏所带来的成功,满足了他被尊重的需求,就像枯萎的庄稼见到了阳光,迅速引爆了他的潜能。”

在平时积累成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深有感触的。我班有一个学生,字写得不好,经过老师的辅导,对写字有了兴趣,字写得越来越好,双休日他参加了书法培训班,后来,老师推荐她去参加学区小学生书法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于是,在她的成果袋里,多了一份奖状,每次看到它,孩子就会想起自己勤学苦练的日子。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例如,一名学生交了一份语文作业,给自己评价为“优+”,我看后打了一个“优”,并写了一句评语:“今天写错一个字,下次认真些好吗?”该生拿到作业本后,写上一句话提醒自己:“认真写字。”第二次完成作业后,他给自己评价为“优+”,我批改时评价为“优”,写了一句评语:“你能写得再整齐些吗?”他拿到作业本后,写上一句话提醒自己:“字要写整齐。”该生在第三次完成作业后,给自己评价为“优+”,这次我也满意地打了“优+”。这样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使之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评价,都会想办法使自己的成果丰满起来。

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有效评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尊重了孩子本身,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认为,成绩单被成长记录袋“弹劾”,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分数论英雄,学生成长记录册真实、及时地记录了孩子的每一点表现、进步,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用学生成长记录取代学生成绩单,就是强调过程评价和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不仅是与新课程改革的衔接,而且,也是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长的过程,享受成长的快乐。(本案例由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黄翠蓉老师撰写)

评价反思:对不起,老师不是故意的

回想起自己刚教课改实验班那会儿,有件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时,在我们教室两边的墙上,整整齐齐地贴着两排精美的成长记录袋。封面上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美丽图案,每一个记录袋里都装着孩子们美好的心愿。他们非常喜欢和重视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每天总有一些新鲜的玩意儿拿到我面前,“老师,这张我能放进去吗?”我看到的都是优秀的作业、图片、手工制作、课外认识的字。我总是满意地说:“做得真好,放吧!”后面不会忘记鼓励一句:“你很了不起,进步可真不小啊!”孩子们会开心地跑去。我知道这时候他们很兴奋,也很自豪。可就是那一次,正是那件事,让自以为很关心、尊重学生的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班主任啊。

那天,记忆犹新。我正低头批改作业。“老师,我画了一个爸爸,能放进成长记录袋吗?”没抬头我就知道是黄玉龙。“我看看吧。”说实在他画得很难看,不过他在边上认真地写了几个字“我心中的爸爸”。看到这张画,又想起他平日里的调皮,我不太满意地说:“你把爸爸画得这么难看,回去看看仔细,画得美一点。成长记录袋里的东西都要放一些你最喜欢最优秀的作品,才能知道你进步了啊。”他见我没有同意,很难过地看着我,一副可怜的样子。当时我一心以为是他不认真才画得这样的,又急着改作业,所以没多理他。直到放学了,有人跟我说黄玉龙在伤心地哭。我马上想到他又调皮了,气冲冲走过去叫他过来。“为什么哭?

又和谁吵了?”我大声呵斥。这回他没有反驳我,只是伤心地哭着。“你再哭,哭到你妈妈来为止。”我吓唬他。“今天我妈妈有事叫我自己回去。”他边哭边说。“那你别哭跟我说说怎么回事?”他擦了擦红红的眼睛说:“老师,我没有爸爸了……回家也不能看到爸爸,我画不美的……我记不清爸爸的样子了。”他断断续续说着,扁扁嘴又伤心地哭起来。

“啊……”我一下子好难过,“对不起,对不起,老师不是故意的……”我感到自己太坏了,我这么深地伤了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只是要把爸爸的模样放进成长记录袋,怕以后忘记。(其实他已经快忘了)可我一定要他画得美一点,他能不伤心吗?“对不起,老师不是故意的。”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这颗受伤的小心灵,只有默默地拿出那张图画,帮他放进了成长记录袋。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受到了教训,使我终身难忘。(本案例由福建省南安市洪濑中心小学陈秋月老师撰写)

思考与研究

1.“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有什么基本特点?

3.何谓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功能有哪些?

4.传统的教学评价与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在价值取向上有什么不同?

5.如何理解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这四个评价指标?

6.何谓学生成长记录袋?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一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