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8915400000013

第13章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2)

从学习的角度讲,重结论即重“学会”,即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重过程即重“会学”,也就是说,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究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

有鉴于此,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在关注结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特别是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跟上当代学习化社会前进的步伐。

3.运用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

为了提倡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运用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解决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所必要的参考建议等。

(2)“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以发展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这时中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探究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仔细观察。

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指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4)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人类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的精华部分。这些精华的绝大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抽象的、又是间接的,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大量的活动经验,有了这些宝贵的活动经验,书中的那些抽象的、间接的知识就对学生的学习构成了潜在意义。这种潜在意义向现实意义的转化主要取决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产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巨大效果。

【一线心语】

课程改革绝不是削弱基础知识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不仅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个基础性目标,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发展性目标,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当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无意中放松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有的教师生怕扣上“穿新鞋,走老路”的帽子,刻意回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想方设法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出花样。必须明确,课程改革绝不是不要或削弱基础知识,更不是反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课程标准中确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发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之上,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有缺陷,必定会影响人的发展。

忽视基础,或基础目标尚未成功,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不切实际的“泡沫改革”。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重新认识新构建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全面完整地落实。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设计。情感态度不是每一节课刻意追求的,应当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使基础与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节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既可看作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常用语,又可看作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日常用语,只要我们约定俗成就可以了,但作为科学概念,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在探讨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特点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教学”一词的语义。“教学”的语义发展从古代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和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节所述的教学是指第四种语义,即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这主要是因为解放后,我国的教育学或教学论教科书以及教育方面的辞典大多是这样解释的,也符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常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可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的过程),另一方面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的过程)。

一、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整体(系统),那么这个教学过程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构成一定的结构,以发挥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要素-结构-功能”是我们分析一个系统的三个环节,因此这也是我们分析教学过程这个整体(系统)的三个环节。

那么,当我们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整体时,教学过程中含有哪些要素呢?目前,大体有三种认识,即“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

1.“三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过程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三要素说要素构成的,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促进者,而教学内容是使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统一起来的纽带。有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这三个基本要素,教学过程就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并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个结构就可以发挥其教学的功能了。由此可见,“三要素说”把握了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

2.“四要素说”

“四要素说”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外,还有一个要素不容忽视,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都须面对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师施教和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时,都有一个手段和方法的问题。教师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处理(设计),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在课堂上领会、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也需要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手段和方法是“三要素说”中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船”和“桥”,是同样不可忽略的一个要素,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过去口耳相传的“手工业”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相应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改善了教学的进程。同样,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使教学方法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层出不穷。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手段和方法的因素也日显突出。因此,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要素,也是有道理的。

3.“五要素说”

“五要素说”则认为在以上四要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即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心理气氛”,这一要素的提出似乎有些玄学的味道,因为它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体,但它却像物理学中的“力场”、“电场”和“磁场”一样,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被感知的,我们平时说的“班风”、“校风”和“学风”等就类似这一要素。相同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在不同的学校展开教学过程却可以得到差异甚大的结果,原因就在于这一要素的影响。“五要素说”是把“四要素说”看作是沉浸在道德心理气氛之中,淹没在这一“海洋”中,类似于教学中的“场论”。取“道德心理气氛”之名是否妥当确切还有待商榷,但在没有更好的表述之前,姑且用之。“道德心理气氛”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面面观

以上从系统论的视角初步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不管“三要素说”、“四要素说”还是“五要素说”,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生命体。这两个生命体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处于什么位置,是值得我们最为关心的,由此可得到对教学过程的各种认识或观念。

1.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传播过程。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传者、信息、信道、受者、环境和反馈等,也就是说,传播过程是传者(信息的传播者)在一定的环境中把信息加以编码,借助于信道(信息传播的通道)传递到受者(信息的接受者),受者通过译码接受信息,并把接收信息的程度通过一定的“语言”反馈回传者的一个过程。因此,从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相当于传者)在教室(相当于环境)将教学内容(相当于信息)加以设计即编码,并借助于教学媒体(相当于信道)传递到学生(相当于受者),学生通过理解即译码接受教师经过编码的教学内容,并通过眼神、注意力等形体语言和回答问题、练习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反馈给教师。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确实是一个特殊的传播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并认为这两次“飞跃”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教学过程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也需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完成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对教学内容认识上的升华。

3.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刺激-反应”过程

行为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个过程遵从心理学中的经典条件反射法则,即刺激(stimulate,S)-反应(reflect,R)法则。具体地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刺激,学生就会对此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于是认为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刺激(教)-反应(学)过程。但盛行于20世纪后期西方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自主建构过程,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刺激-反应”过程。

三、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关于教与学的过程,该纲要指出:课程实施,教师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策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其次,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要求

新课程对教学过程的总体要求有:第一,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相应的科学探究方法,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习惯的过程与学习方式。第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