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8915100000082

第82章 再论《水浒传》和《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2)

近年来由于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古代长篇小说之间的互相因袭现象纷纷被揭示。罗尔纲先生查出《平妖传》和《水浒传》之间有十三篇赞词相同;《平妖传》(指二十回本,下同)第八回野林中张鸾救卜吉的情节同《水浒传》第八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相似;《平妖传》第十七回、《水浒传》第五十四回,王则和高廉的妖法雷同。这是小说史研究中可喜的成果之一。

《水浒传》和《平妖传》之间的互相渗透,远不止以上所指。

据天都外臣《水浒传序》,《灯花婆婆》致语曾同样出现在《水浒传》和《平妖传》的卷首。二书都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说法,虽然彼此意义不同,一为英雄的名号,一指法术的类别。九天玄女娘娘在二书中都是操纵人间治乱的神灵。《平妖传》四十回本第六回“逢杨而止,遇蛋而明”和《水浒》第四十二回的“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第五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如出一辙。替天行道是水浒英雄的革命旗号,却又见于《平妖传》四十回本第二回。“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农夫背上添军号,渔父船中插队旗”也为二书同时引用。

《平妖传》、《水浒传》都以农民起义为题材,也许和它们之间的互相沟通有关。但二书对农民起义的看法大异,一是聚义或忠义,在另一书中却被诬指为妖魔。存在这样差异,仍然不妨碍它们之间的交流,这里面应该另有深刻的原因在。

《西游记》和《平妖传》题材不同。《平妖传》(四十回本)第一回引首说:“一位揭谛尊神布了天罗地网,遣神将擒来,现其本形,乃三尺长一个多年作怪的猕猴。那揭谛名为龙树王菩萨。”《西游记》第六回托塔天王带领天兵天将去擒齐天大圣也是布下天罗地网。《平妖传》第四十回本的云梦山白云洞和《西游记》的花果山水帘洞不相上下。洞主都是猴精,各有子孙成千上万。他们的师父,一是须菩提祖师,一是九天玄女娘娘。大闹天宫是公然造反,《平妖传》四十回本盗窃天书,袁公说:“人说天上无私,缘何也有个私书?”手段不同,都不安守本分,但同样逃不出上天的意旨,而后来又都成正果。二书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而易见。

除《平妖传》、《水浒传》,《封神演义》也写到天罡地煞。后者黄飞虎过五关显然受到《三国演义》关羽故事的影响。《封神演义》结尾的封神榜和《水浒》第七十一回的《忠义堂石碣受天文》如出一辙。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在长期流传后编写成书,而年代难以考定。

哪吒及其兄弟的故事、定风珠、文殊、普贤、观音的坐骑、唐僧肉和姜尚肉,两本书究竟谁因袭谁,在学术界中引起了谁迟谁早的争论。澳大利亚柳存仁以为《封神演义》早于《西游记》(《毗沙门天王父子与中国小说之关系》,见《和风堂读书记》,香港龙门书店,1977);黄永年《今本西游记袭用封神演义说辨证》(《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则和柳存仁相反。方胜在二书中找出相同的赞词多首,如:

一、《势镇汪洋》,《西游记》第一回,《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

二、《烟霞散彩》,《西游记》第一回,《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三、《竹篱密密》,《西游记》第十八回,《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

四、《重衾无暖气》,《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

五、《嵯峨矗矗》,《西游记》第五十回,《封神演义》第四十五回等。

他指出是《封神演义》抄袭《西游记》。见《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说证实》,《光明日报》1985年8月27日。

方胜仅以二书各五首赞词的对勘为依据,不足以包括它们之间的所有复杂关系,偏而不全的取证使得文章的结论失之于片面。

本文先补充十五例如下:

六、《观棋柯烂》,《西游记》第一回;《登山过岭》,《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七、《千峰排戟》,《西游记》第一回,《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

八、《黑烟漠漠》,《西游记》第十六回,《封神演义》第六十四回:

九、《烟霞渺渺》,《西游记》第十七回;《烟霞袅袅》,《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

十、《扬尘播土》,《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

十一、《山顶嵯峨摩斗柄》,《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

十二、《潇潇洒洒》,《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封神演义》第六十四回;

十三、《顶巅松柏接云清》,《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十四、《珍楼宝座》,《西游记》第六十五回;《珍楼玉阁》,《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

十五、《巨镇东南》,《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十六、《冲天占地》,《西游记》第七十回,《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

十七、《那山真好山》,《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十八、《削峰掩映》,《西游记》第八十六回;《高峰掩映》,《封神演义》第六十二回;

十九、《顶摩霄汉中》,《西游记》第九十八回;《顶摩霄汉》,《封神演义》第六十五回;

二十、《彤云密布》,《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

加上方胜同志所举五例,共为二十例。虽然未必完全,重要的遗漏可能已经避免。

以上二十例,有的文字全同,有的只有个别出入,它们是第一、二、四、五、六、七、九、十、十三、十七等例;另外一些赞词为了和所在的书中情节一致,有的词句已作相应的增删修改,单从文字上难以判明哪是原作,哪是拟作,它们是第三、八、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等例。

《西游记》和《封神榜》孰早孰迟,目下尚无定论。假使两者成书年代都已确切地考查清楚,雷同的片段也未必都是迟的因袭早的。因为两者都经历了长期的流传过程,包括民间艺人同时说唱它们的阶段在内,如果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彼此渗透,成书早的作品也可能受到成书迟的作品的影响。成书迟的作品的产生和流传反而比另一个作品早,这样的可能性不能加以排除。作比较考察时,种种复杂的情况都应该估计在内。

赞词大同而小异,可能出于传抄和刊刻的误夺,单凭眼前文字的优劣很难作出两者孰迟孰早的判断。赞词文句同它前后文所叙述或描写的人物或故事如有明显的矛盾或脱节,而同它相对应的那首赞词却没有这种情况,也许这是唯一能借以检验孰早孰迟的标准。就一般情况而论,原作的赞词总是和它的前后文吻合无间,而现成的采用者则可能有削足就履的情况发生。

在十九例中有五、六例可以约略分辨它们彼此的优劣和迟早。

第七例赞词描写仙境,它的结尾说:“必有高人隐姓名。”《西游记》是灵台方寸山,须菩提祖师的住处;《封神演义》却用来形容“狰狞凶恶”的妖怪龙须虎的洞府,显然不合。

第十九例赞词中有“脉插须弥”一语,须弥山见于佛经。《西游记》说的是释迦牟尼所在的雷音寺;《封神演义》用来形容道家传说的瑶池,未免牛头不对马嘴。

以上两例说明两书相同的赞词,《西游记》应是原作。

第四例《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那日,(姜子牙)整顿人马,离了渑池县,前往黄河而来。时近隆冬天气,众将官重重铁铠,叠叠征衣,寒气甚胜。怎见得好冷,有赞为证:重衾无暖气,袖手似揣冰。败叶垂霜蕊,苍松挂冻铃。地裂因寒甚,池平为水凝。鱼舟空钓线,仙观没人行。樵子愁柴少,王孙喜炭增。征人须似铁,诗客笔如零。皮袄犹嫌薄,貂裘尚恨轻。蒲团僵老衲,纸帐旅魂惊。莫讶寒威重,兵行令若霆。

前面十六句形容途中所见严寒冬景以及想象中的各色人物的情况,结句以“莫讶寒威重”对上述描写加以归总,然后回到行军上来。情景相合,没有显明的脱节之处。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只有个别文字出入,可以不提。结尾两句是:“绣被重裀褥,浑身战斗铃。”末一字当是刊误。正文描写唐僧“师徒四人,歇在陈家。将近天晚,师徒们衾寒枕冷……都睡不得,爬起来穿了衣服”。

赞词中的“绣被重裀褥”,和“师徒们衾寒枕冷”不相呼应。

第九例《西游记》第十七回的赞词:

烟霞渺渺,松柏森森。烟霞渺渺彩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

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薜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台。

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花香。临堤绿柳啭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

《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只有个别文字出入。它写的是三仙岛,洞主虽然为纣王出力,毕竟是女仙;《西游记》却以这样的美景去描写黑风山黑风洞,未免不伦不类。

第十一例《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赞词《山顶嵯峨摩斗柄》的结尾:“不是凡尘行乐地,赛过蓬莱第一峰。”写的是夹龙山,昊天上帝亲女的洞府;《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同一赞词的结句则是:“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而后文则明写是敕赐宝林寺,前后不相照应。

第六例《西游记》第一回的赞词《观棋柯烂》同《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的赞词《登山过岭》大同小异,当是同出一源。《西游记》是《满庭芳》词,《封神演义》则句式不同。把一首词改得词句不合格律,这样的情况比较难以设想;反之,把不合格律的韵文改成词,则是后来居上。《封神演义》的这首赞词可能比《西游记》早。

以上四例,本文认为《封神演义》的赞词是原作,它们早于《西游记》的对应部分。对四首赞词的分析,孰早孰迟可能有分歧。退一步说,只要承认《封神演义》的赞词仅仅有一首是原作,它比《西游记》的对应部分早,方胜的论点就不能成立。他只承认一个可能:《封神演义》有因袭《西游记》的赞词,他不承认同时也存在着相反的例证。如上所述,本文认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它们互相影响,不是片面的单向关系,正如同本文所论述的《金瓶梅》和《水浒传》或《平妖传》和《水浒传》的关系一样,它们之间是双向的彼此影响,不是单向的一个作品因袭另一作品。

本文主要论证《金瓶梅》不是个人创作,既以它和《水浒》作为对照,又考察了《平妖传》和《水浒》、《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之间的对照,众多的例证揭示了它们两者之间由彼及此、由此及彼的双向因袭关系,它们具体生动地构成了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具有这样的宏观认识,才能理解其中某一具体作品为什么不是个人创作。

另外还有几种情况应该加以补充。

一、全然不同的作品之间的因袭关系:第一例:《水浒》第五十回的引首:乾坤宏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幸,果报只在今生;积善存仁,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为,争奈随缘俭用。心慈行孝,何须努力看经;意恶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它和《西游记》第十一回只有个别文字出入,正好用来校改各自的误夺。

《水浒》的引首把它作为格言,和后文没有任何联系。《西游记》则把它作为唐太宗的御制榜文,组织在正文之内,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尽管《西游记》成书在后,并不排除它在流传过程中曾为《水浒》所采用。

第二例:《水浒》第三十七回船火儿张横唱的《湖州歌》:老爷生长在江边,不怕官司不怕天。

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

《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哪吒也有一首唱词:吾当生长不记年,只怕尊师不怕天。

昨日老君从此过,也须送我一金砖。

《水浒》比《封神演义》这首诗好得多,但诗意来自神话,则又和《封神演义》较为相近。很难说哪是原作。

第三例:《平妖传》四十回本第十八回咏火:初如萤火,次若灯光。千条蜡烛势难当,万个水盆敌不住。

骊山顶上,料应褒姒逞英雄;扬子江头,不弱周郎施妙计。氤氲紫雾腾天起,闪烁红霞贯地来。楼房好似破灯笼,土库浑如铁炮仗。

《大唐秦王词话》第四十一回:初如萤亮,次若灯明。黑烟滚滚地中来,烈焰腾腾空内去。

夏王失政,摧残驾海紫金梁;建德时衰,毁折擎天白玉柱。平生忠义归炎帝,半世阴阳化丙丁。

虽然只有开头两句相似,它们不是偶然的巧合。如果《大唐秦王词话》第四句起不像现存本子那样紧密联系前后文的人物(夏王即窦建德)和情节,雷同之处可能更多。两首韵文,句格相同,只是《平妖传》增加两句以切中街市店铺的情况。

二、三四部小说彼此因袭的情况:第一例:《水浒》第二十七回东平府尹陈文昭:平生正直,秉性贤明。幼年向雪案攻书,长成向金銮对策。

常怀忠孝之心,每行仁慈之念。户口增,钱粮办,黎民称德满街衢;词讼减,盗贼休,父老赞歌喧市井。攀辕截镫,名标青史播千年;勒石镌碑,声振黄堂传万古。慷慨文章欺李杜,贤良方正胜龚黄。

《平妖传》四十回本第二十九回开封府待制包拯的赞词无“幼年”、“长成”两句,其他只有个别文字出入。

《金瓶梅》第十回东平府尹陈文昭的赞词和《水浒》出入很少,末二句则作“正直清廉民父母,贤良方正号青天”。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铜台府刺史的赞词:平生正直,素性贤良。少年向雪案攻书,早岁在金銮对策。

常怀忠义之心,每切仁慈之念。名扬青史播千年,龚黄再见;声振黄堂传万古,卓鲁重生。

以上四首赞词与其说是谁蹈袭谁,不如说在流传过程中交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