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8914600000057

第57章 四大石窟与中国佛教艺术(3)

龛像组合主要是一佛、二菩萨和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第二期是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的形成时期,约自武则天亲政至武周时期。此时为龙门开窟造像和艺术成就的鼎盛期。这一期有纪年的大、中型窟龛较多,其中以上元二年(675)完工的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咸亨四年(673)完工的惠简洞,永隆元年(680)完工的万佛洞以及东山大万五佛洞、万佛沟高平郡王洞为代表。西山摩崖三窟、极南洞和东山看经寺等窟,也是在这一期内开凿的。奉先寺是为高宗及武后开凿的大摩崖像龛,有卢舍那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11尊雕像。主佛高逾17米。群像布局严谨,刀法圆熟,是龙门造像的突出代表。据造像铭,武则天曾以皇后身份“助脂粉钱两万贯”,并率群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万佛洞是为高宗、武后及其诸子开凿的另一大窟,主像在后室正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和二供养人,南北壁满雕1.5万尊佛像,窟门外侧雕二力士。

这一期窟龛的形制,基本上是后室抹角方形平面、圆顶,前室平顶。周壁凿出坛床,布置列像,不再是后壁列像。一铺九尊像的组合较多,主像占据的位置缩小,门外雕力士。延载元年(694)净土洞,是方形平顶窟。从造像遗迹看,为一铺十一尊像,左右壁雕“九品往生”经变画。这都是石窟布局的新变化。由于对佛像崇拜信仰的变化,造像题材上也随之变化,阿弥陀佛日益增多,弥勒佛像很少,单体观音像龛也增多。净土宗是当时洛阳流行的主要佛教宗派。武则天时期一种主要的列像窟(如净土洞),就是净土崇拜的石窟。九尊像的组合,是龙门唐代净土窟的基本形式。此外,以奉先寺卢舍那佛为主像的华严宗,以地藏菩萨为主像的三阶教以及雕刻西土二十五祖的大万五佛洞、雕刻西土二十九祖的看经寺所代表的禅宗等,也都在当地流行。这时的佛像,主要着通肩衣,其次是双领下垂大衣。菩萨多袒上身或斜披络腋,帔帛自两肩垂于体侧,双手牵动外扬。大裙中间开衩,两角尖长。佛座以束腰仰覆圆莲座为主。造像肌体丰腴,身姿婀娜,颇具曲线美。

第三期约自中宗神龙年间至德宗贞元年间(705-805),为唐代造像代表形式由成熟逐渐到衰退时期。量远不如第一、二期。石窟形制大多是方形平顶窟,前室比第二期宽大。造像组合主要是一铺九尊像。纪年像题材中,弥勒像锐减,阿弥陀、地藏、观音较多。密宗造像在此期内盛行。擂鼓台北洞的大日如来像,头戴宝冠,有项饰、臂钏等。还有四臂、八臂观音。万佛沟有千手千眼观音及千手观音龛。

佛装仅通肩大衣一种,菩萨多袒上身,手中托持各种法器。造像形体已稍嫌滞重,较初、盛唐大为减色。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之多,居全国石窟之冠。碑刻题记中,绝大部分是造像记,也有少量修路、修佛和游人题记。众多的碑刻题记保存了研究龙门石窟的大量历史资料。北魏王室在古阳洞造像的有安定王元燮、广川王元略(即贺兰汗)、齐郡王元佑和北海王元详。官吏中有长乐王丘穆陵亮、辅国将军杨大眼、云阳伯郑长猷、荥阳太守孙道务、汾州刺史赫连儒等。在火烧洞造像的有王妃胡智及其子元善见(东魏孝静帝)。比丘、比丘尼及邑社的造像铭也占很大的比例。在龙门有造像活动的唐朝宗室有魏王李泰、道王李元庆母、纪王李慎母、中山郡王李隆业、太宗女豫章公主、南平公主等,武则天家族有高平郡王武重规、梁王武三思女灵觉等,官吏中有岑文本、阿史那忠、豆卢仁业、宇文节、唐临、王玄策、姚元之、赵仁本、丘悦、赵冬曦、卢征、高力士、杨思勖等。唐代造像记中还保存了一批有关中外交通的珍贵史料。西山新罗像龛、东山景云元年(710)吐火罗僧隆宝造像龛以及麟德二年(665)王玄策造像、调露二年(680)玄照造像龛,均有与中外交往有关的题记。龙门石窟中刊刻佛经多部,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观世音经》等。药方洞所刻古药方,以及净土洞北市彩帛行和古阳洞外北市丝行像龛、北市香行社龛等,是研究古代医药、行会制度的重要资料。

龙门的书法艺术,以古拙的魏体《龙门二十品》最享盛誉。唐碑中则有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和开元十年(722)补刻的《大卢舍那像龛记碑》,分别为初、盛唐楷书的代表。宋代陈尧叟书宋真宗《龙门铭》,亦是典范之作。

龙门造像题记中大量出现的简体、异体、合体、同音代表字以及武周新字,则是研究汉字发展史的实物见证。

四、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间,高处洞窟下距地面约六七十米,栈道重叠多达10余层,险峻异常。现存洞窟分布在东西两崖,今存窟龛194个,历代大小造像7000余尊,壁画近1000平方米。

其中西崖140窟,时代较早;东崖54窟,多为时代稍晚的大型洞窟。麦积山山崖为第三纪砂砾岩,结构松散,胶结性能差,不易进行雕刻,造像中除个别由外地运来的石块进行雕刻外,绝大部分为泥塑彩妆。麦积山石窟的开创年代,一般认为始凿于后秦,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历代都有开凿修缮和妆銮。现存实物中以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的窟龛数目和造像为最多。北魏应为麦积山石窟开窟造像的最高峰,现存窟龛80余个,几乎占全部窟龛总数的二分之一。麦积山石窟的各代造像以其造型及技艺的优美高超等在中国雕塑艺术史和佛教艺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

早期的窟龛,主要有第74和78窟,均为长方形平顶窟。窟内正、左、右三壁设凹字形高坛,正壁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各一佛。佛均为彩塑结跏趺坐。正壁二菩萨上部的立壁上各凿一圆拱浅龛,龛内分别塑思惟菩萨和弥勒菩萨。佛作波纹高髻,画像丰满,高鼻薄唇,内着僧祗支,外着半披肩袈裟。菩萨为高髻宝冠,长发披肩,袒上身,饰项圈、臂钏、手环,斜披络腋,下着裙,仍保留着犍陀罗风格和意韵。

有人认为上述诸窟为北魏以前开凿。1965年在坛座侧壁剥离出底层壁画,为男供养人画像一列,供养者戴巾帻,着交领、窄袖、束腰长袍,足穿靴。画像旁各有榜题一方,书写供养者籍贯、姓名,其中一方题名中有“仇池镇”字样。供养人的服饰为北魏太和十年(486)改革前流行的胡服式样,“仇池镇”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如此壁画为开窟时期的作品,则建窟时间当不会早于446年。有人进一步从装饰纹样及造像衣饰等方面考察,认为第74、78窟开凿于文成帝复法后的470年左右。属于同期的洞窟还有第165和第70等窟,为平面方形的平顶或券顶窟。造像题材主要是三佛、胁侍菩萨、思惟菩萨。

北魏洞窟遗存的洞窟数量最多,分为前、后两期。前期(5世纪中至5世纪末),代表这一时期的有第128、148、110、80等窟龛。洞窟除沿用早期形制外,有的平面近于方形,平顶,左右两壁各凿一大龛,正壁两侧加凿一列或数列小龛。有的在左右壁大龛之外又加凿小龛。造像题材仍以三佛为主,佛两侧胁侍二立菩萨。

小龛内除塑菩萨坐像外,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千佛像等。后期洞窟(6世纪初至534年北魏亡)的数量较前期大增。时间稍早的有第115、114、76、69、155、86、89、91、93、103、156、22、19等窟龛,最晚的有第127、133、135、101、163、154、118、158、28、30等窟龛。其第115窟发现有“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施主张元伯的长篇发愿文,这是麦积山现存最早的一条造窟纪年题记。该窟平面作方形,平顶,正壁的方形高座上塑一结跏趺坐佛,着偏衫式袈裟,作施无畏印,两侧壁有胁侍菩萨立像。墨书纪年发愿文写在佛座前侧,窟内壁画中有羽人的形象。同时期的洞窟还有其他形制,如方形、平顶、左右侧壁各一圆拱大龛;或正壁和左右侧壁各凿一大龛、四壁上方加凿小型列龛;或平面作马蹄形,穹窿顶;套斗形藻井顶窟等,还出现一些窟形别致的大窟。这一时期的造像题材除三佛外,还出现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土等新的组合。此外还出现七佛、立佛、十大弟子和供养人像等影塑或塑像。窟内遗存的壁画数量较多,除飞天、莲花等装饰性图案外,还有在窟顶或四壁绘出内容连续的大型佛本生故事,如睒子孝养盲父母、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等。大型经变画有维摩经变、西方净土变等。第127窟的西方净土变,有众多的建筑和人物,西魏大统元年(535)再修崖阁,组成净土世界的美妙图景,构图谨严,气势宏伟。这是中国石窟中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净土变。

它反映了北魏晚期净土信仰的流行和影响。这一时期造像和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趋于世俗化,人物体形修长,面容削瘦清秀,具有明显的“秀骨清像”特点。

西魏时期洞窟续凿不衰,代表性的有第43、44、20、120、123、119、60等窟龛。

其中第43窟为具有民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崖阁式窟。据《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麦积山再葬佛舍利碑》记载,西魏大统元年(535)再修崖阁,重兴寺宇。《北史·后妃列传》载,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宠,在麦积山出家为尼,死后凿崖为龛而葬,号寂陵。这些记载均反映了西魏凿窟修寺的盛况。洞窟形制多为北魏后期流行的方形平顶窟,或侧壁无龛,或两壁、三壁均凿大龛。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崖阁式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崖阁式窟外雕出八角形列柱,上部雕出屋脊、瓦垅和斗栱等。列柱以内为前廊,在廊的后部再凿出窟、龛。造像题材除三佛等内容外,还有将维摩、文殊像分置于两侧壁相对而坐的布局。塑像组合中,新增了立于佛两侧的童男、童女像。这类世俗人的形象,更为写实。窟内壁上的影塑小像大为减少,而代之以装饰性较强的图案。佛的袈裟多为褒衣博带或双领下垂式,僧只支前多结小带,下摆衣褶密集。菩萨的帔帛多在腹前交叉、穿环或打结。造像人物的面相由清瘦渐转丰圆。

北周时期遗存的洞窟数量较多,并开凿了一些规模宏伟的大窟,代表性的窟龛有第3、4、18、45、88、94、64、62、141等窟龛。中小型洞窟平面多作方形、盝顶。窟内四角雕出石柱,各壁顶端雕出横梁连接四柱,窟顶四坡相交处亦雕有斜梁。窟内三壁各凿1龛,或正壁1龛、左右壁各凿3龛。规模较大的窟多为崖阁式。大都督李允信出资营造的七佛阁,可能是位于东崖最高处的第4窟,俗称上七佛阁或散花楼,距地面高约50米。窟前为八柱七间的殿堂式崖阁,柱内是高大的前廊,廊顶雕有平棊藻井。前廊后部,凿出7座并列的大窟,平面皆作方形,盝顶。窟内除影塑为原作外,塑像均经后代改壁。第9窟俗称中七佛阁,依山崖凿出7个并列大龛,龛前有木构建筑。第3窟俗称千佛廊,依山崖雕出6列千佛像,像前为人字坡顶的长廊。这些窟龛规模之大,为前代所不见。造像题材以七佛为主,佛像旁侧配置弟子和菩萨像。造像人物的面相方圆丰满,体态健壮。佛像的肉髻低平,短颈宽肩,腹部略凸起。衣纹宽疏。菩萨的服饰多样化,出现帔帛自双肩搭下,横于胸腹间二道和佩挂长璎珞等式样。在壁画中出现以绘为主、塑绘结合的新形式。第4窟外顶部的飞天,头部、上身、双足等肌体部位,用浅浮雕手法,头饰、服装和其他饰物则用彩绘画出,使飞天形体突出醒目,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隋代大力倡导佛教,文帝仁寿四年(604),麦积山再修崖窟、敕葬舍利,修建佛塔。隋窟有第5、13、98、25、37、8、14等,其形制多为平面方形、四面坡顶,或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大型崖阁式窟仍有开凿。俗称“牛儿堂”的第5窟,前廊上雕出屋脊、鸱吻,列柱上方有斗栱,前廊后部开一大窟和二大龛,气势雄伟,富丽壮观。第13、第98两窟,主尊高10米以上,是麦积山最大的摩崖造像。这一时期的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等。主尊多为释迦牟尼或阿弥陀佛。形体和服饰更趋写实和世俗化。唐代以后,由于麦积山窟体南侧大面积崩毁,可供凿窟的崖面多被前代占据,几乎没有续凿新的窟龛。现存唐、宋、明代造像,多是在前代窟内重塑、补塑或改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