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8914600000036

第36章 先秦铸币与中国古代货币(4)

蚁鼻钱:蚁鼻钱为俗称,其“蚁鼻”二字意义不清。钱面阴文多见为“紊”。有人认为此文铭于钱面,看去似一蚂蚁歇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也有释其小而喻为蚁鼻钱者。其钱形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紊”字诠释多种,至今尚无定论。蚁鼻钱类除铭“紊”外,还有“金”、“君”、“行”、“忻”、“匋”、“贝”、“三”等近10种面文。蚁鼻钱传世数量稀少,近年仅在河南舞阳、江苏徐州、陕西咸阳等地有少量出土。“忻”、“匋”等见谱录,实物罕极。

鬼脸钱:鬼脸钱为俗称,因其钱面铭文仿佛一张吓人的鬼脸而得名。形制与蚁鼻钱同。一般长1.6厘米,重3克左右。释文有“贝”、“哭”、“巽”或“贝化”二字的古体合文等数种。鬼脸钱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大批出土,流通甚广,是战国中晚期楚地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1963年,湖北孝感野猪湖出土鬼脸钱4700余枚。

1972年,山东曲阜董家庄出土鬼脸钱近1.6万枚。

(2)金币

战国时期楚国流行的黄金铸币有金版与金饼两大类。金版、金饼在使用时可据需要切割成小块,用天平称量支付,所以属于称量货币。

金版:多铸成不规整的方形或圆形饼状,外有边栏,中有阳文的印模钤印出若干小方格与文字,所以也称“印子金”。铭文通常为两个字:一是“爰”字,一是国名或地名,如“郢爰”、“陈爰”、“专爰”、“卢金”等。以郢爰最为多见,因郢为楚国都城。

卢金是钤有“卢金”二字小圆印的金版,大约是楚国晚期的金币。卢金是表明此币经过化炉精炼,金质足赤的意思。这是因为楚国国势衰危,郢爰币值下降,改用“卢金”二字来维持货币信誉。其实,卢金的含金量比郢爰稍低,郢爰含金量为97%~98%,卢金为94%~95%。

金饼:为一种圆饼状的黄金铸块,形状像圆饼,底部凹,表面隆起,有的似马蹄形,也称“圆金饼”。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15号楚墓中,曾出土仿金饼的泥质冥币,并与泥质的“郢爰”共存。此后在安徽阜南、寿县、河南襄城出土过金饼实物,但数量不多。

从上述四个铜铸币体系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货币尽管混乱,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开始确立。《汉书·食货志》引魏文侯时李悝的话,计算战国初年农民的生活情形,说5口之家的农户种地100亩,除缴税和本身消费外,可得1350钱,衣服每口岁用300钱,5口则为1500钱,再加上社闾祭祀等活动的支出,尚不足450钱,需靠副业等补足。这张李悝所列的单子表明,货币经济在当时已很普遍,不仅在城邑到处使用货币,而且又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了。

有关当时物价的记载,史籍记载也逐渐增多起来。例如,春秋末,越国粟价,在平常年景大约为1石值30钱,价格低落时20钱,价格高涨时可达80钱以上。秦国禾粟价格也是“石卅钱”,做衣服的粗麻为“十八斤直六十钱”。齐国的物价,据《管子》所说,粟价每石40钱,绢价每匹合黄金14铢半,布价每匹约合黄金5铢。

第二节 中国历代铜钱

先秦时期钱币为后世的货币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由秦始皇时期确立的方孔铜钱,是中国流通时间最长,对古代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一种货币形态。从秦始皇到清朝末年,大约流通了2100多年,这在世界货币史上也是仅有的。铜钱的形状,是一个周圆孔方的金属圆饼。这种外圆内方的形态,在世界上是东方货币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象征着君临万方、皇权至上的思想。

铜钱上都镌铸有铭文,与西方钱币上有人物、动物等花纹图案完全不同,这也是东方货币的一大特色。早期铜钱上的文字,一般是标明重量,后期则一般为朝代年号,也有标上铸造地点、铸造机关以及其他标记符号的。制作铜钱的材料,主要是铜与锡、铅或锌的合金。

一、半两钱与五铢钱

半两钱与五铢钱同是以重量为钱名的铜钱。半两钱是秦朝铸造的,流通的年代如果从秦惠文王算起到汉朝初年废止,约有130多年。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共通行了739年,是中国钱币史上铸行最久的钱币。

1.半两钱

半两钱,有秦半两和汉半两两种类型。

秦国在战国末期惠文王二年(前336),就在本国境内统一了币制,推行“秦半两”圜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货币改革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币制。当时规定黄金为上币,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半两铜钱为下币,供日常市场买卖流通。对于以前六国的杂乱货币,一律禁用。对原来可作为货币的珠、玉、龟、贝、银器饰,不能作货币再用。由于黄金使用的范围较狭,半两钱使用广泛,实际上半两钱在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秦始皇的币制改革,统一了钱币的形制,明确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这不仅结束了战国币制繁乱的局面,而且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开创意义。

秦半两造型古朴,开始时为圆孔圆形无郭,后改为外圆内方无郭,币面有小篆体“半两”二字。史书说“重如其文”,即半两重,但西安、咸阳和临潼骊山始皇陵等地出土的半两看,大小不一,重的1枚可抵轻的3枚以上,多数钱直径2.7厘米左右,重4克左右。秦汉1两合今约16克,这说明秦统一后的半两钱大多较轻小,并不“重如其文”。半两钱多为泥范所铸,一范一钱,各不尽同,加之其他原因,故其形制版式极为繁杂。但旧谱所刊直径4厘米以上特大半两钱数种,当为后人伪作。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铸行半两钱。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汉半两共行使了70余年。汉半两的形制与秦半两基本相同,但重量不断减轻,名为半两(即12铢),实际只重8铢、4铢、3铢不等。汉半两的减重贬值,一方面体现了秦末汉初战争对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汉初的通货膨胀。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半两太重,提出改铸较轻的半两钱,并允许民间私铸,结果所造钱既小且劣。因钱的方孔太大,周边像4片榆荚合成,被称为“荚钱”或“榆荚钱”。“荚钱”径约1.5厘米,最小的不足1厘米,重量仅半克左右。由于货币减重,加之物资缺乏和商人囤积居奇,以至物价高昂,米一石贵至万钱。高后二年(前186)决定加重货币来提高币值,由政府铸八铢钱。六年,由于与南越及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大增,又重新实行货币减重,行五分钱,即半两的五分之一。民间也称此为荚钱。文帝五年(前175),“更造四铢钱”,文曰半两,直径约2.3厘米,重3克左右。一直到景帝,均铸造使用这种四铢半两钱。当时除官府外,像吴王刘濞和文帝宠臣邓通都可以铸钱。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下令改半两为三铢。过4年又罢三铢仍行半两,直到元狩五年(前118),才罢半两而行五铢钱,半两钱使用的历史到此告终。

汉初除长安外,郡国也可铸钱,因而现在的西安外,在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都发现有汉铸造半两用的范或范母。范以石制者为多,铜制者为次。范母用铜或铅制成,然后用它复制泥范。泥范的实物今很难见到。在使用四铢半两期间,有些地方曾铸过大小和四铢半两一样的铁半两,近年在湖南衡阳、长沙以及湖北宜昌等地的汉墓中曾有发现。

汉半两的发行和流通,都不够稳定。70余年间进行了6次币制改革,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是否允许私人铸钱。汉武帝时大臣们进行了一场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大辩论,最后采纳了桑弘羊的主张,将冶金、煮盐、铸钱大权收归官营,从而为以后数千年造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础。

2.西汉五铢钱

五铢钱,是汉初经过70余年的实践摸索而出现的一种钱币类型。它的特点是:一是大小轻重适度。秦半两厚重不方便,汉半两又太轻小,而五铢钱重量适中,携带或计数都较方便,适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所以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还能持续沿用不废。二是形制铸造先进。五铢钱在形制上,继承了半两钱外圆内方的基本形态,同时又吸收了战国时某些刀币、圜钱在边缘上突起外郭的铸法,这样既可以保护币面文字不被磨损,又可增加钱币的牢度。

这种制作法,一直延续到清末。五铢钱的制作,规定由朝廷的专门机构负责,这就使钱币的质量有了保证。同时采用铜质母范(浇铸金属的模具)的方法,比过去用泥范的工艺技术大为进步,使铸出的钱币大小和式样达到一致。三是确立了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朝廷的制度。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命令上林三官铸造标准的五铢钱,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方孔圆钱,有周郭,背有内郭,法重5铢(1两重24铢,约合3.5克),钱文篆书“五铢”二字,属记重货币。初时由郡国分铸,很不统一,重量、字文不甚严格。一般钱径2.55~2.6厘米,重3.6~4.4克。最重可达7.5克,最轻者只有2.5克。五铢二字写法多样,“五”字交笔或成直线,或作微曲,或弯曲较大,甚至有呈两个对头“炮弹”形者。“铢”字金头或作箭镞形,或作三角形;朱字头方折,少数稍带圆意。字体宽大,结构松散,铢字多不清晰,有缺笔短画者。周郭多宽窄不均。后世称之为“郡国五铢”或“元狩五铢”。在郡国五铢中,已出现“符号”钱,所见有“穿上三角”、“穿下半月”、“穿上一横”、“穿下一横”、“四角决文”等。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时规定五铢钱须由朝廷掌管铸钱的“钟官”统一铸造,所以钱型统一,铜色殷赤,制作精美,被称为“钟官赤仄”。钱径2.53~2.54厘米,个别的有2.56厘米,差距只在0.03厘米之间。厚0.2~0.26厘米,重4~4.5克。

“五”字直画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文字工整秀丽,点画匀称清晰,钱体厚重工整,为武帝铸造中之最精者。元鼎四年(前113)到西汉末,五铢钱均由“三官”统一铸造,后人称为“三官五铢”。三官为“钟官”、“技巧”、“辨铜”,属水衡都尉,掌铸钱。三官五铢直接继承钟官赤仄,铜质、钱型、字文无大改易,但其工艺、轻重、厚薄稍逊于钟官赤仄。钱径2.5厘米,厚0.15厘米,重3.5克。

自武帝元鼎四年至平帝元始五年(5)三官五铢延续了118年。其钱型规范,前后相承,唯钱文“五”字写法稍有变法。根据历年出土纪铭钱范,武帝时仍承钟官赤仄的“五”字写法,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昭帝时“五”字交笔已渐弯曲,宣帝时“五”字交笔弯曲较甚,且末端内收,两竖近乎平行。元帝以后竖画末端敞开,与上下二横相接。此外,昭、宣帝到元、成帝时,还铸造过小五铢,现发现的实物颇多。

3.王莽钱币

西汉末,王莽代汉。王莽热衷于货币制度改革,以为制定了新的制度就会天下太平,因此8年间进行了4次币制改革,废除了五铢钱,铸造了刀、布、大泉、货泉等各种各样的复古式的货币。

王莽第一次改革币制是在他辅政时的居摄二年(7)。他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为由,更铸大钱,下令铸造错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由于新旧币之间比值严重失调,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了货币流通的更大混乱。如新币中的错刀,虽然以黄金错其文,但实际价值远小于五铢钱的5000倍。再如新币中的大泉,每枚只含铜12铢,仅为五铢钱的2倍多,却硬性规定“一值五十”。始建国元年(9),王莽代汉自立,再行币制改革。首先下令废除五铢钱。又因错刀、契刀钱均含有“金”、“刀”字样,讳汉帝之姓“刘”字,也宣布废除。另铸小泉,枚值1文,与大泉并行。

民间仍习用“重如其文”的五铢钱,此时,该钱实际上还在流通。这便出现了大泉、小泉、五铢三钱并行的局面,但三者之间仍没有一个合理的比值,各钱之面值与实际价值之差也未消除,货币混乱现象仍在发展。王莽在始建国二年(10)进行第三次币制改革,推行所谓宝货制。宝货制的内容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银、铜、龟、贝5种币材。“六名”为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化、布化六大钱币类型。“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质地、不同形态、不同单位的28种钱币,分别为金货一品,银货一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泉货六品,布货十品。这28种钱币均为法定货币,使用极为不便。用龟甲、贝壳交易时须先量尺寸再计价值,其麻烦可想而知。布币分成10级,从小布一百到大布千钱,每级实际重量只差1铢,即便识字的人也难以分辨。天凤元年(14),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新币名目仅有货布、货泉两种。货布重25铢,值25文,货泉重5铢,枚值1文,两者之间比值仍不合理。由此看来,王莽币制改革整体上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