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8914100000090

第90章 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11)

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总体研究

刘飞翔 刘伟平 夏文顶

摘要:本文在明确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1995年来福建省统计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对福建省农业发展进程中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总体研究,最后提出以市场牵引式为主的基本途径选择,全方位、多途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区域性专业化生产三方面发展福建农业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福建省;农业;发展

一、福建农业发展的现实及战略意义

(一)是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途径

目前,福建省依赖农业获得收入的人口依然占大部分,农业产业体系不发达直接影响福建省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到未来的某个时期,农村人口数量下降,福建省还可能存在着占人口20%~30%的农民及其家庭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是需要现代农业的出现。只有依靠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和较高收入水平的产业部门,才有可能成为吸引新型农民的产业部门。因此,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涉及福建省千万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福利事业。

(二)是高效而可持续利用福建省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有海洋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林地面积7.3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对这些自然资源高效而可持续地利用必须依赖于现代农业。众所周知,未来的经济发展,资源的约束进一步增强。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处于低产出水平的状态不应当长期存在,否则福建省就不可能拥有未来的发展潜力。就目前来看,深度开发利用耕地、林地及生物资源可能不具有市场价值回馈的优势,但是只要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高收入所伴随的高品质的食物需求的出现在所难免。深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迟早会出现,加快福建省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培育福建省区域经济未来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峡两岸经济区的经济体系中不可能抛弃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这一子系统,更重要在于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增强海峡两岸经济区的竞争优势和经济辐射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两岸经济合作中,闽台农业合作在新品种应用和推广、农业生产模式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农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农业合作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了两岸经济合作的窗口作用。加强福建省的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深度整合农业竞争优势,共同开发国内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市场,共同开发农产品国际市场。农业竞争优势的深度整合必然对全国现代农业建设产生极重要的影响,从而提升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影响力。福建省现代农业建设所推动的农业竞争优势的深度整合,在政治上同样产生极为良好的影响。

因为农产品消费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农业合作往往影响到消费农产品的每个人。高质量而稳定的农产品供给对于消费方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二、1995年以来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主要农产品产出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福建主要农产品总体数量有了较大增加,水果、茶叶、猪牛羊肉、水产品等具有相对生产优势的农产品增长较快,这种变化基本反映了福建省农业结构调整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

在1995-1997年间,粮食产量基本呈现出增长趋势,1998年之后出现下降;甘蔗产量于1996年开始出现下降;经济作物和牧渔业产品如油料、烤烟、茶叶、水果、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产量基本处于上升的趋势;林产品中原木采伐量在1995-2002年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有明显增长趋势;竹材采伐量在1995-2002年一路上扬,2003-2004年有所回落,2005年又重拾升势。

(二)农业结构调整

在农林牧渔业产量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例变化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业、林业、牧业与渔业的产值绝对值都处于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但其中农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林业产值所占比重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几乎逐年上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表现则较为平稳。

(三)农民收入增长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农民生活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程度的深入和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长反而出现较大的回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总结1990-2005年这16年来福建农民收入变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收入来源构成不断变化等特征。

(四)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

截至2006年3月,福建省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6000多家,销售收入1034亿元,带动农户400万户。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2005年预计实现产值2302亿元,全省销售额前300家工业企业中,从事农牧产品加工的有28家。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23万人,带动周边农户43万人。

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方法不断改进,产业化组织形式由初期的“公司+农户”发展到“链状组合”、“网状组合”等多种组织形式,形成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并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企业、农民、供销合作社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培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组织作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点,提升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

(五)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从表4可以明显看出,在1995-2005年间,土地产出率总体上呈稳健上升趋势;劳动生产率在1995-1997年增长速度较快,1998-2001年是低增长时期,2002-2005年又有显着提高迹象。

三、福建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耕地资源贫瘠

福建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多地少、山多田少。2005年底,福建省耕地总面积135.40万公顷(2030.98万亩),人均耕地仅0.038公顷(0.58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50%,远低于FAO 规定的0.053公顷/人的安全临界值,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

耕地总体质量较差。据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福建省耕地中一等地只占21.93%,二、三等地占78.07%,福建省中低产田面积仍有93.33万公顷(140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接近水资源总量的1/5),闽东南沿海地区缺水严重。耕地立地条件较差,地块小且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经营,也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全省农机化水平排在全国落后行列。

(二)农技推广体系薄弱

目前福建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总量偏少,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10名左右的农技人员,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就有40名农业科技人员;而且福建省现有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偏低,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4%;专业技术层次低,高级职称仅占3.1%,初级及以下超过70%,很难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目前福建省的养殖业总量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了8倍,流行的动物疫病种类也同时增加了2~3倍,但是大多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编制没有相应的增加,难以应对现代畜牧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特别是县乡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事不管人,管事不管钱”现象仍普遍存在,乡镇一级非专业人员挤占农业推广部门编制、职务现象严重。同时,农业推广经费、科技示范经费也奇缺,许多地方基层落后的农技推广设施、设备无法更新,推广手段落后,仍靠“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落后方式,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

截至2005年底,福建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为46.5%,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农业就业比例明显偏高。加上近年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民进城门槛仍然偏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滞后等,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加入WTO 后,一部分农民面临着转产,但是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存在着失业的隐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难,造成了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偏慢,土地难以向专业大户和种植能手集中,规模经营难以形成,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四)对优秀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

根据福建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识字很少的人口比重为4.7%,小学文化程度达31%,初中程度占50%,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0.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比重高达85.7%,这种“金字塔形”的人力资源分布,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以市场牵引式为主的基本途径选择

根据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福建省建设现代农业应该以市场牵引式为主,政府推动式为辅,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省整体农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受区位差异、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闽东南沿海地区与闽西北山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在农业上直接表现为山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远低于沿海地区。在广大山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匮乏,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业投资回报率低,这些因素导致了现代生产要素很难进入农业。只有借助政府的外力作用,通过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从而为福建省现代农业建设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福建省大多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社会资金很难进入,特别是在体制转型时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围绕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为福建现代农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福建山多平地少,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的特征比其他省市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建设福建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生产者通过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直接与市场连接,农民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选择、确定生产规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农业产业群体。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者才能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真正主体,建设现代农业才能为生产者带来效益并使自身迅速和持续地得到发展。

(二)全方位、多途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必须符合福建省的资源禀赋特点,继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面向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突破性的新品种、新技术上下工夫。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在开发关键性的农业技术上加以推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促进农资工业加快发展,扩大生产,稳定价格,鼓励农民适当多投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同时要切实提高农机化水平,推进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队伍,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机械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

现代农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高效益和高产出的特征,而其高效益和高产出是以高投入为前提的。在整个农业投入中,虽然近年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不断增加,但所占比重不大,因此,需要发挥政府财政支农的引导作用,利用多种形式集聚建设现代农业的资金。首先是要继续完善农业信贷体系,逐步增加农业信贷规模。其次,应完善政府支持方式,采用政府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农业,鼓励和扶持各类工商业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应该加大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力度,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允许外资以参股、独资、合作等形式进行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鼓励参与土地开发、龙头企业建设以及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