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收入倍增理财学:做自己和家人的理财达人
8902800000033

第33章 基金:“投资小、回报高”(3)

很多正在投资基金的人并不是很了解基金投资的误区,而是盲目地进行投资,这些人很容易陷入基金投资中的误区。因此,一个理性的基金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中的误区,具体来说,基金投资中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只买新基金或只买老基金

基金销售渠道对新基金的宣传比较多,投资者较多接触的也是新基金的消息,很多投资者习惯于购买新基金。不过从理性投资角度,对新基金的择时择股能力缺乏判断依据。新基金存在建仓期和封闭期,如果判断大盘要上涨,选择新基金的收益会落后于老基金;如果判断大盘要下跌,等等再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这样看来,买新基金不是买原始股,并不能创造财富神话;相反,有的投资者只钟情于老的基金。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做更理性的选择。

2.买不同的基金就能分散风险

有的投资者以为买不同的基金就能分散风险,持有的基金数目众多,持有十多只的大有人在,有的投资者早就记不清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了。甚至连自己的投资成本都不知道。过多的数量不利于持续追踪基金表现,未必能分散投资风险,但是必然会分散优良基金的超额利润贡献。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三到五只基金即可,资金量较大的选择五至八只也足以分散风险了,所以,投资者在买基金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自己已有基金的状况,与其买“重复”基金,不如加仓已有的好基金。

3.基金净值“宁低勿高”

一些投资者谈到一些基金时说:“净值太高了,还是找个净值低点儿的买吧。”其实基金净值是历史业绩的累积,净值高是因为成立以来业绩好或者分红少的结果,并不影响基金未来的业绩。选择基金主要看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如果投资能力强,净值高的基金的净值可能会一路走高。如果投资能力差,择时或者择股能力不慎也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有的投资者觉得净值低的基金收益高,其实核算收益率主要看相对值,不能只看绝对值。以10万元投资为例,购买10万份净值为1元的基金和5万份净值为2元的基金,如果收益率达到10%,同样可以实现1万元的收益,净值高低和收益率没有什么关系。

4.长期投资就是拿着不动

很多投资者买了基金后选择了一直持有,过后才发现自己错过了高位减仓的机会,或者忽然发现基金经理早已不是自己中意的那个。基金是适合普通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品种,但是不等于什么品种都适合长期投资,不等于什么时候都适合拿着同样的组合不动,不等于不追踪基金的变化。长期投资和阶段性持有并不矛盾,适时减仓和调换是回避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5.以历史论英雄

基金投资的收益是时点和品种的综合表现,基金挣钱了可能主要是因为当初介入的点位比较低,基金赔钱了可能主要是因为基金经理投资能力有限。在单边牛市表现好的基金未必能在震荡市里表现出色,单纯依据绝对收益来判断基金优劣显然有些偏颇,囿于历史成本而不做基金投资品种的调整,可能会在下一轮行情中错失先机。

6.基金有贵贱之分

新基金比较“廉价”,买的份额又多,赚钱多;老基金净值高,“太贵”了,所以只买新基金,不买老基金。相当多投资者只有当银行推出新基金时才购买,最初的损失,往往是最小的损失。有些人甚至为了买新基金,把收益良好的基金卖了,银行门口出现火爆的排队场面,这是典型的盲目投资行为。

新基金从发行到建仓需要几个月(即封闭期),在股市持续上涨的牛市,将错过几个月的收益。新基金没有过往业绩可以参考,而且大多数由新基金经理治理,投资者无从推断其治理能力的优劣。基金没有“贵”和“廉价”之分,只有收益高和收益低之分,我们购买的是基金投资价值,而不是基金的价格。

7.基金也要做波段

股票要高抛低吸,所以基金也应该短炒,进行波段式操作,这样才能取得高收益。

投机或短炒将带来很大损失,不适合波段操作,因为,投资者很难准确预测阶段性高点和低点,不可能提前操作,一旦看市场下跌再赎回,很可能卖到低位上。基金申购赎回费用相对较高,不利于短线投机操作,最后再次买入,时机难以有效把握。

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

针对我国的教育投资方式,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

虽然国家承担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费用,家长们在望子成龙的期待和社会竞争压力下,还是希望让孩子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多元教育服务。从幼儿园、中小学甚至到大学教育阶段,家长们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支付孩子的多项费用,有的家庭还考虑送孩子到国外留学。由此可见,孩子的教育投资将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家庭理财长远规划之中,家长们应当将子女教育投资作为家庭理财的“必修课”。

如果从小学开始算起,国内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平均开销需要15万到20万,按照现在大学生平均月薪和增长速度来计算,快的话,五到七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所以哪怕是单独从个人收入的角度来看,教育投资也还是划算的,但鉴于目前教育投资的风险在不断增加,而其边际效用却不断在减少,因此孩子能否成为有价值的“耐用生产品”,关键还是在于做好子女教育投资的规划。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教育资金理财有三种方式:教育储蓄、教育基金、教育基金保险等。在这三种流行的教育资金理财方式中,聪明的投资者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方式。

1.教育储蓄

根据人民银行出台的《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对在校的非义务教育的学生实行优惠教育储蓄。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1年、3年、6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存入金额为50元的整倍数,可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教育储蓄的利率享受两大优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税外,其作为零存整取储蓄将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

虽然教育储蓄免税,但收益率较低,且手续复杂,如对象为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在校学生,支取时必须提供所在学校出具的证明,证实存款人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并且存款具有限额,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这种存款方式适合工资收入不高、有资金流动性要求的家庭。收益有保证,零存整取也可积少成多。

2.教育基金

现在也有不少针对教育理财需求的基金,比如光大银行和泰信基金推出的基金创新理财品种———“阳光宝贝·先行起跑”教育投资计划,综合考虑中国GDP增长速度及过去基金业的平均收益水平,按10%的年收益率来计算,定期定额投资。如果在孩子三岁时每个月投资500元购买该基金,一年购买6000元,到孩子进入大学时就可能拥有24万元。

虽然基金在时间上做到了分散投资,规避了部分证券市场的风险,但证券市场有起有落,教育资金的投资还是要以稳健为主。多种基金组合在一起是不错的投资方式,进可攻退可守。

3.教育基金保险

“教育基金保险”虽然也具有储蓄投资的功能,但它的基调是保障,因此并不是最有效的资金增值手段。此外,中途退出可能遭遇损失,只能拿到较少的现金,缺乏变现能力是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