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当时,她花在开心网的菜地上的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在人人网上抢车位的时间。而现在,她习惯于把所有遇到的有趣事件都发到微博上,不仅仅在办公室里,甚至在上下班路上遇到大堵车的时候,她会拍一张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龙,用iPhone发到微博上:“真庆幸今天我走去搭地铁了!”休假时,她在豆瓣的“同城活动”里寻找自己喜欢的各种演出讲座,点下“我要参加”。实际到场后,再用街旁网“签到”……
对移动互联网的社区化发展趋势,陈洁表示乐在其中,她说:“我不用再真正见到我的朋友们,或者一遍遍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我就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喜欢什么,要干什么。而且我也了解到更多层面的他们,在这些网站上,他们更放松,也更自我。”这些网络让她的人际关系“更简单、随意,也更直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寻求分工和协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网络,逐步开始了网络的社会化,建立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社会关系演化为现实中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化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网络平台的发展也日渐倾斜到移动端,各大社交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而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的重要阵地正在此处。
5.5.2 用社交平台提升粉丝依赖度
以腾讯为例,很多人在研究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时发现,腾讯真正赖以发展的基础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扭结在一起的强势用户关系。这群用户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马化腾正是因为很多年前就看到了网络社区这一趋势,围绕社区平台做文章,才让QQ火爆起来。
在马化腾的脑海里,未来的腾讯要成为中国人在线生活的一个符号。“只要一提到QQ,一提到腾讯,就会联想到在线生活。”他说。正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腾讯要做的正是互联网上的水和电。受水、电生意商业模式的启发,马化腾把传统生活全部搬上网络,打造在线生活。腾讯旨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满足互联网用户的在线沟通、资讯、娱乐和电子商务等需求,这就是腾讯的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
马化腾表示:“可以预见到,互联网的下一个10年将是网络生活化的10年。”为此,腾讯在深度整合的基础上,采取“一横一竖”的业务模式,原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和门户网站、互动娱乐服务,以及包括多媒体、音乐、电子杂志等在内的网络内容服务和电子商务。这样的布局可以服务更多的用户数量,搭载更前沿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展更广泛的网络增值业务,满足并实现更多的用户需求。马化腾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外,社会化网络这一领域的领军者无疑是Facebook。它从哈佛大学内部的社交网站扩展至常春藤名校间的联盟,最终席卷全球。现在,它拥有超过10亿的用户。仅仅是这些用户每天上传的照片数量,就已经让 Facebook成为最大的照片分享站点。就在你看这句话之时,Facebook又产生了超过1000万次的页面访问量。
5.5.3 粉丝值多少钱?如何兑现
不论是腾讯还是Facebook,其完善的网络生活平台带来的是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巨大的流量。而这,正是许多企业在做营销时梦寐以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粉丝究竟值多少钱呢?在网上,花10元可买到1000名微博粉丝,但这并不表示每个粉丝就只值1分钱。
南京大学生赵成精心打造的微博“糗事大百科”不到一年已拥有60多万粉丝。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每月只需要在不影响其微博风格和质量的前提下发布几条软广告,就可以轻松挣到两万多元。
这还只是利用社交网站粉丝赢利的一个小例子,国外有统计数据显示,一个社交网络粉丝的平均价值高达136美元。粉丝之所以这么有价值,是因为在社交网络上,他们不仅是受众还是传播者。国内利用微博等社交平台提高销售的企业不在少数,而通过它们打响企业品牌的案例也很多。总之,以网络生活平台为基础积累的粉丝,将是一座开发不尽的营销宝库。
5.6 责任带来信任:建立品牌的正面联想
5.6.1 公众舆论决定营销环境
企业为了达到营销目的,必须积累大量粉丝。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很多企业将发展、经营粉丝的策略限定在了新闻炒作、宣扬个性等时效较短的方法上。其实,粉丝的身份本质是公众,虽然他们会因为一些新奇的新闻或者颇有共鸣的宣传语关注你,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会一直做你的粉丝。经营粉丝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把握粉丝作为普通公众的心理诉求。
科特勒在《市场营销教程》里提道:“公司的营销环境也包括各类公众。公众是指对组织实现其目标能力具有实际的或者潜在的利益关系或影响的任何群体。公司可以像为其顾客市场制订营销计划那样为其主要的公众制订计划。如果公司想要从某一类公众那里得到特定的回应,比如商誉、良好的口碑或是人力和资金捐助,它就必须为这些公众提供一些足够吸引力的东西,以便实现其目标。”
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有竞争对手与之争夺目标市场,而且还存在对其业务活动方式发生兴趣的各类公众,他们对此或者欢迎,或者反对,或者不闻不问。公众对企业的这些态度,都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可能有助于增强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也有可能妨碍这种能力的壮大。
5.6.2 建立品牌的正面联想
有远见的企业都会去采取具体的措施,努力地去处理好与公众的关系,去争取公众的支持与偏爱,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然,对于公众关系的维护,是一个需要长期重视的“工程”,一旦不慎,则往往会导致“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后果。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商场中,公众就好比流水,企业就好比水上航行的木舟,由流水托起并推动,同时也能被流水所颠覆。若想要顺利远航,那就必须熟悉“水性”,即为公众带来福利,才能获得公众的支持。总之,若想取得市场营销的成功,就必须要保持并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并努力保证企业在公众当中的口碑与形象。
阿里巴巴公司一直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其微博里对公益事业颇多关注,久而久之,其企业形象与“责任”和“公益”挂钩,这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和信任。
为了达到保持口碑与形象的目的,有远见的企业通常会选择做一些承担社会责任的事。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利益。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特别是劳工待遇和劳资冲突等问题日益被重视,于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被提出。
一、马云: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
很多企业家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把为众人服务作为企业的目标。譬如比尔·盖茨,他在创业之初就已经把“让千万人都用得上电脑软件”作为目标;譬如山姆·沃尔顿,他发誓要建立一种既便利又廉价的商业形态,沃尔玛帮他实现了这一理想;再如马云,他刚开始创业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然,光有使命是不行的,必须产生财富,这样,自身创造的价值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马云觉得一个伟大的公司当然也需要赚钱,但是光会赚钱的公司不是伟大的企业。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永远不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他觉得伟大的公司首先能为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和价值,可以持续不断地改变这个社会。这就是一个企业拥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马云的这种创业价值观为其树立了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形象,这让他受到公众的尊敬,也为他带来了众多粉丝。
马云的微博没有像一般企业家那样为自己添加很多“董事长”“CEO”之类的头衔,而是很淳朴地使用“大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公益组织成员的身份定位自己,其微博内容也多与励志、公益有关,因此在没有关注一人的情况下,已经拥有1000多万粉丝。
二、马化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与马云类似的是马化腾,马化腾认为,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但是中国网络文化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每一家企业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整个网络文化产业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
2006年,腾讯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发起设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这是马化腾的第一个大手笔,其目标就是改善更多青少年的生活条件。之后,马化腾的着力点也一直放在青少年资助与教育之上,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先后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建立联系,也正因为此,2007年6月,马化腾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家”荣誉称号。
与很多企业家做慈善侧重于捐款不同,马化腾利用腾讯的传媒平台优势,立足于培育慈善文化。腾讯不仅自己成立基金会,直接对外捐赠,而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李连杰壹基金等多家专业慈善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资讯传播、在线捐赠、网络义卖等公益服务。同时,腾讯还利用QQ巨大的信息群优势,以腾讯公益网,以志愿者参与平台和公益组织运作平台开展公益项目,通过志愿者服务、资金捐赠、公益活动等方式提供网民全面参与的平台。通过巨大的平台传递爱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公益、投身公益,共同关注弱势群体,以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成功缔造一个互联网王国之后,马化腾正着力打造一个慈善的希望工程。
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等人的选择并非偶然。当下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志,拥有社会责任感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或称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行者,应该以社会责任(CSR)战略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原点。如何制定CSR战略,才能对企业本身、对社会、对环境都有重要意义,往往是一个企业决策者尤为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