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8894600000015

第15章 寂寞花红--文坛崛起(1)

1.温暖的朋友

鲁迅先生,让她的灵魂重生,让她真正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让她清醒地觉得自己还活着,有意义地活着。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他们到了梁园豫菜馆。这样一次聚会,对当时萧红萧军来说,着实是一场盛宴。

他们到来的时候,鲁迅和许广平以及海婴全在了,另外几位不认识的人。由鲁迅沿着一张特大的圆面桌指定了座位,有两个座位空留着。他以主人的身份对客人依次作了介绍,他们是:茅盾、聂绀弩和夫人周颖、叶紫,再就是萧军和萧红。

他称茅盾为“老板”,并没有说出姓名。还解释说,今天本来是为胡风的儿子做满月的,大概没有收到信,这样,贺宴也就成了聚餐会了。

席间,大家的谈话是融洽的,间或用些隐语,颇有些地下工作的意味,让萧军听得有点莫名其妙。他出于礼貌,也讲了一些东北的各种风俗习惯以及一些事情,在座的各位都是感兴趣的,而鲁迅听得特别专注。

在宴会上,萧红把她来前准备好的礼物交给海婴。她先掏出两只核桃,解释说:“这是我祖父留传下来的。”接着又拿出一对小棒槌,说:“这也是我带在身边的玩意儿,捣衣用的小模型,通通送给你。”

她不惜以患难中的随身“伴侣”相赠,已可知晓她心中对这份情感的珍重。

飘摇在异乡,她为自己得到了超乎血缘的亲情而感到幸运。

小小的礼物,寄予着她浓厚的感情。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她的灵魂在欢声歌舞,心中一片花海,温暖如春。

有爱的地方,即便异乡,也是家;薄情之处,即便在家中,也是客。

她受得可皮囊的苦难,却忍不了精神的孤苦。而那一颗,漂泊多年的心,终于懂得了甘甜的幸福。

1934年年底,萧军和萧红搬到拉都路411弄22号的二楼,拉都路在法租界的西南角。

一片荒凉的地界,到处是肆意生长地荒草,张牙舞爪,像一个个干枯的骨架,在寒风中干涩地乱舞,刺激着人的视觉。

房子在弄堂的拐角上,又是靠北边的最后一排,冬季的寒风呼啸而过,一片萧索,直吹得人心发荒。再怎样荒凉,还是要住下去的。他们开始收拾家居,为新的生活做准备。

他们写信把新居的情况告诉了鲁迅。

鲁迅回信说:“知道已经搬了新房子,好极好极,但搬来搬去不出拉都路,正如我总在北四川路兜圈子一样。有大草地可看,在上海要算新年幸福,我生在乡下,住了北京,享惯了广大的土地了,初到上海,真如被禁进鸽子笼一样,两三年才习惯。”这里大概也含有慰藉的意思吧。慢慢习惯,不要急。

鲁迅的关爱,像是春日里的潺潺细雨般,温润地滋养着两个年轻人;又如同艳艳朝阳,给他们永远不落的希望。

两人开始布置新居。这时,萧红说是失眠,向萧军提出了分床而居。于是,他们置办两张床。一张东北角,一张西南角,恰好处在对角线上,可以把距离拉得远一点。临睡时,两人都若无其事地彼此道了“晚安”。

萧军朦朦胧胧正要入睡,忽然听到一阵抽泣的声音,萧军焦急地问是怎么一回事,萧红没有回答他,竟侧过脸去,两股泪水滚落下来,立刻把枕头洇湿了。

萧红说:“我要一个人睡,可又睡不着!电灯一闭,觉得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说着,泪水又浮上了她的眼睛……

敏感揉碎了心,伤愁跳上了眉头。这样一个如水一般善感的人儿,直叫人心底生怜。

鲁迅宴客,名义上是庆贺胡风夫妇儿子的满月,实际上,是特意为萧军和萧红介绍几位作家朋友,使他们能够互相帮助,以此安抚两颗寂寞的心。

其中,叶紫同他们来往最多,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他有时直呼萧军为“阿木林”,即上海人的所谓“傻瓜”,可见彼此的亲密。

朋友渐渐熟悉以后,见到萧军和萧红生活窘迫,他们便怂恿萧军找鲁迅介绍文稿,而鲁迅也确实热心为他们兜售。

萧红的《生死场》,他就托人找过不少地方,最后文学社愿意付印,结果搁在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那里,批复是不许可。

由于担心萧红等得焦急,或是知道消息以后感到沮丧,信中却编出另外一种理由,说:“吟太太的小说送检查处后,亦尚无回信,我看这是和原稿的不容易看相关的,因为用复写纸写,看起来较为费力,他们便搁下了。”

逐渐,经过鲁迅的推荐,萧军和萧红的文字陆续发表在各种大小刊物上面,他们的名字,逐渐为上海文坛所知晓。

两颗文坛新星,被鲁迅手捧着,缓缓升起,开始在美丽的上海滩上,绽放光华。

有一次,叶紫来访,他跟萧军商量,要老头子请他们吃馆子。萧红自告奋勇写了信,说怕费钱可以吃得差一点,还附寄了小说《小六》,请求帮助发表。鲁迅立刻将小说转给《太白》的主编陈望道,并回信给萧红和萧军的小说做了一点印象式评论:“小说稿已经看过了,都做得好的--不是客气话--充满着热情,和只玩技巧的所谓‘作家’的作品大两样。”至于请客吃饭一事,答应很爽快。

大半个月过后,鲁迅践约,请了叶紫、萧军和萧红,正好黄源来访,便也一并请了。后偶遇《芒种》的编辑曹聚仁,加上许广平和海婴,汇集齐了,一行八人前往桥香夜饭店,凑成了一个不小的聚会。

优雅的环境,精致的菜肴,光线里泛着黄晕,好友在座……一幅惬意的景象。置身当时当处,萧红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恩,她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燃烧,自己的人生开始升腾,所有梦想,都将不再是梦,它会暖洋洋地照进现实,照进她的人生。

有了新朋友,更有了鲁迅先生的关爱,萧红觉得如今的生活更加有色彩了。

1935年4月2日,萧军和萧红又搬到同在拉都路上的一处小弄堂里的房子。是坐北朝南中西式的假三层的楼房,他们就住在三楼上。楼下是一片空地,还有栽着花木的池子。相比之前的环境,这一处住所已经好很多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搬家经历,虽然很费力,但是日子总是算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了。对于萧红来说,家不是房子,而是一个有伴、有生活、有理想的地方。

他们给鲁迅写信,告诉了搬家的事。这时,鲁迅已经看完《八月的乡村》,并写了序言,还有长信,连同书稿放在内山书店里。跟着发出短简,让萧军去取,并借此确定地址。

一个月后,鲁迅应邀到这新家做客来了。他和许广平带同海婴的突然到访,给萧军和萧红带来无比的兴奋和欢乐,有客才有主。并且有这样尊贵的客人来访,更让他们兴奋。

六月,因为某些原因,萧军萧红又搬了一次家,地址在法租界萨坡赛路190号的唐豪律师事务所。

一处一处的新家,他们像流浪的并蒂莲,漂泊,却美美地绽放。任生活苦难风雨,不离不弃。

能和所爱的人一起流浪,一起吃苦的幸福,是许许多多人艳羡的。

生活就如同那苦咖啡,在任何时候不要因为苦痛而放弃了自己,

由于鲁迅的关系,萧红和萧军开始认识胡风,并且很快地变得熟络起来。鲁迅,为两个年轻人,打开了一个新的宽广的世界。

一天,他们邀请胡风夫妇到自己的新家吃晚饭,席间还有从哈尔滨前来的罗烽白朗夫妇。喝酒,畅谈、欢笑。胡风的夫人梅志第一次接触到这群北国的慷慨之士,随之变得毫无顾忌,这样的情境让萧红又回忆起年少时和同学一起欢聚的场面。但是,她不曾想象,多年之后,还能够重拾这种畅快的感觉。这是一份天赐的礼物,萧红悄悄的把这些欢声笑语的片段珍藏在心里。

11月5日,萧军和萧红收到鲁迅的一封信,信里邀请他们两人到他家里做客。这也表示,他们的与鲁迅的关系更进了。黄昏时分,他们如约来到鲁迅的寓所。那是北四川路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的一栋三层房子。

幽暗的客厅里,使萧红感到新奇的,是种在一只绿豆青色瓷瓶里的几株大叶子植物,在寒冷的冬季,居然保持着春天的翠绿。绿得让人惊喜而感动。

鲁迅看出萧红很在意这颗植物,他告诉萧红,这个叫万年青,无论严寒酷暑,它始终这样青翠欲滴。

萧红“喔”了一声,又盯了这植物好久,她把这样一颗植物的精魂埋在了心灵的土壤,永存希望,永不放弃。

晚饭过后,两家人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惬意地闲谈着。谈得最多的是满洲国的见闻。

窗外,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灿艳艳的,像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夕阳下的精致也是别样悠然,朋友相聚,欢声漫谈,笑语不断。如此和美光景,总算是不负岁月流年。

日落西山,明月渐白,他们一直谈到深夜十一点钟。萧红是个非常细心的人,见夜已深了,她便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早点休息,因为她看出他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了许广平说过。

但是,鲁迅一点倦意也没有。客厅里摆着一张藤椅,萧红和萧军几次劝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他也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过了十一点,萧红回头的时候,发现窗玻璃上的小水流的游动,听着浙淅沥沥的雨声,一直到将近十二点,鲁迅才肯让他们穿起雨衣出门。

鲁迅非要送他们到铁门外不可,鲁迅的热情和亲切,使得萧红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她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送是应该的吗?雨会打湿头发,受了寒,伤风不是又要继续下去吗?他们拗不过他。

站在铁门外面,鲁迅指着隔壁一家写着“茶”字的大招牌,说:“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字,就是这个‘茶’的隔壁。”他伸出手去,几乎触到了钉在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又叮嘱他们说:“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萧红深深地回望了一眼,把这个“九”字记在心里。她看了看鲁迅的身影,眼前湿濛濛一片。她要永远记住这眼前这一幕。

从此以后,萧红两人便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2.流泪的笔尖

萧红萧军同鲁迅这一群朋友之前讨论过的“奴隶丛书”,曾经托人送到黎明书店,希望能正式出版。而书店的编辑也不是没有出版的考虑的,但是怯于严厉的书报审查制度,到底还是拒绝了。

最后,叶紫他们把书稿送到民光印刷所,壮着胆子杜撰了一个叫“容光书局”的出版社的名目,非法出版了。

继叶紫的《丰收》之后,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接着出版。作为丛书的第三种,萧红的《生死场》,到了年底,也即隔了半年之后才得以艰难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