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8894600000001

第1章 寂静倾诉--后花园里的童年(1)

1.苦乐童心

萧红,一个鲜艳生活的名字。

生活凄苦,却使她对生命充满了热望。

她像是一个华贵迤逦的前尘旧梦,又用灿艳的色彩点染鲜活的生命。且让我们从最初,探访她爱与挣扎的苦旅。

故事开始在呼兰,一个最北部的小城,小城记忆含笑着将今时演绎成往事。往事的开端,是一条江水在滚滚流淌。

松花江有一条支流叫呼兰河,就像一缕蓝烟,轻渺地在呼兰的小城划过。划过一年年四季更替,又划过一缕缕老旧时光。

生活在呼兰的人们看着哈尔滨的大都会风情,却悄然地自顾自地生息。默默生存,默默老去,默默地为小城搭建古老的故事。

那一年,正值辛亥革命年间,社会局势不稳,各种力量暗中攒动。混乱与动荡的社会,蛊惑着人心惶惶。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为许多人生铺了一个淡灰色的幕。这其中一人,就是萧红。

1911年,萧红降生,这个特殊的年代为萧红的生命注入了一种叛逆的力量,或也因此,她一生都是不屈地反抗,抗争家庭、饥饿、苦难……

又巧的是,正值端午节,那是流亡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这也仿佛是映衬了的萧红哀伤的宿命,从开始之时,既已注定。

她的生命,成了一首悲伤的诗,哀婉、悠长,每能扯出一声泪。

若想是想将她整个人生故事看透,自是要细从根里追寻。

萧红的家族本是乾隆年间从山东来的流民。张家最早落脚阿城,经过几代人的艰难种植,多方经营,终成省内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威名、声望、财富无所不具。

那一时,张家活得俨如一个华丽的贵族,家境优等,生活富足。然而,再极致的繁华却总是要落幕,到了萧红的祖父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财富渐逝,华光褪色,外表的壳薄了,这大家族的底子也就虚了。

分家时,张维祯得了一些土地和房屋等财物。张维祯离开先祖的发迹地,迁至呼兰。呼兰河源远流长,新的故事在延续。于是,这一切的一切,为萧红这样一个艳丽的人生故事,铺了一个冗长而哀伤的序。

萧红本姓张,名迺莹,萧红是后来发表小说《生死场》时所取的笔名。像是冥冥中走向宿命的悲艳,生与死,都是不同意味的挣扎。

再说张维祯,本是读书人出身,性情散淡,又不爱理财,一切家务全由妻子管理。实际上,后来家庭的权力中心,是过继的儿子张选三,也就萧红的父亲,萧红悲哀的开始。

对于自己的父亲,萧红多是硬冷的印象。她这样记叙她的印象:“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柔软的女儿心,定是无奈至极才脱口而出这样心冷的话来。她最不愿如此,而事实却摆在眼前。

张选三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被授予师范科举人,曾任汤原县农业学堂教员、呼兰农工两级小学校长、呼兰县教育局长、巴彦县教育局督学、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等职。在外,他是一个谦和的君子、绅士。然而,对于萧红来说,他俨然是一个魔鬼。所有浓浓亲情,父爱如山……这些美丽的词汇,只能幻化为梦里的渴望。

这个她呼唤做父亲的人,从未给过她半分温暖的爱,而是为她悲凉的人生注入了痛心的冰凉。当祖父离世,萧红开始了和父亲漫长的抗争,她也渐渐发觉,人是残酷的东西,人生是苦寒旅程。

父亲对萧红的管治是严酷的。他打她,骂她。萧红总是感觉到他在斜视着自己,威严而高傲。像是一颗颗钉子,直锥萧红最柔软的心底,她的亲情,被父亲一次次刺破,汇成了永远好不了的伤。

她想忘却,她想逃离,却始终躲不开张选三给她带来的苦难和阴影。他是一层魔障,笼罩着她悲苦人生。

世间万事,皆有缘由。萧红的叛逆性行为,张选三宣布与她脱离父女关系,事情严重到禁止萧红的弟弟张秀珂和她通信,甚至在宗谱里也不记她的名字。她是被开除了族籍的。她们姐弟两人都曾经怀疑,甚至确定张选三不是他们的真正的父亲。

母亲姜玉兰在萧红九岁时病故。“母亲并不十分爱我,但也总算是母亲。”

如此酸苦话语,自是伤心到了痛处。

在回忆起和垂危的母亲诀别的时刻,她是怀着深情的。那时刻,她垂下头,从衣袋里取出母亲为她买的小洋刀,泪花闪烁:“小洋刀丢了就从此没有了吧?” 心底里,她是如此的渴望着爱。

双亲不亲,让她双生悲苦。

幸而,她获得一份温暖的爱,能让她在悲伤中展颜。

萧红只爱祖父一个人。

在她的笔下,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喜欢拿着手杖,嘴里含着一根旱烟管,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给予的爱,是柔和、温润的,这对于萧红来说仿佛从寒冷的枝头探身出来的春天的嫩芽。

萧红长到懂事的时候,祖父已经是快七十岁的人了。一个寂静安闲的老人,一个活泼俊俏的女童。两个人放在一起,就生出了无限的爱与快乐。

但在萧红看来,他一天到晚自由自在地闲着。他是一个寂寞的老人,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擦一套锡器,仿佛在一遍一遍地温习一个古老的故事。萧红清晰地记得那个表情,沉静、闲适、安详……

萧红喜欢沐浴在他宁静的笑容里,如同饮那醉人的老酒,美妙而芳醇。

祖父也会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的锡器不干净。这时,萧红就会立刻就难,飞快地拉着祖父的手往屋外走,“我们后园里去吧。”

一到后园里,就立刻到了另一个世界了。

一个宽广、明亮而温暖的世界,恍如隔世仙境。

太阳光芒四射,冲走了一切不快乐的阴暗,阳光之下,一切都是温暖、健康而鲜活的。萧红在那里用尽所有的力气,跳着,笑着,喊着,那是她最酣畅淋漓的快乐。

萧红感觉到,只要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叫一叫,连对面的土墙也会回答似的。

玩累了,在祖父身边躺下,看又高又远的天空,看大团大团的白云。有时,就在房子底下找个荫凉的地方,盖上草帽就睡着了。

长大了一点儿,若是遇上晴好的夜,萧红还喜欢独个儿留在草丛深处,窥看萤火美丽而神秘的闪光、听蟋蟀幽幽的吟鸣。她更爱仰望夜晚的天空,静静地望着深邃的远方……

这也正是后来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里,花草丰美,蓬蓬勃勃,生命力旺盛。毫无遮拦的阳光、蓝天与白云,有小孙女的笑声与老祖父的慈祥。那是她一生中最明丽的时光。如含苞的花蕾,在后花园里,恣意快乐地生长。

然而,走出了后花园,她的阳光就逐渐少了,她的生命也开始变冷。

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里,萧红用了复沓的句子,反复写道:“我家是荒凉的。”

萧红有了小伙伴以后,开始在这些破旧的房子中间来往。院子里租住着许多人家,有养猪的、开粉坊的、拉磨的、赶车的,是挣扎在底层的人们。她敏感的心,看到了后花园之外的世界。

她困惑着观望,默默地摄取他们日常生活的图景,倾听他们的说话、歌唱和叹息。那些悲哀和寂寞在她的心中渐渐晕染。

她心痛着,也哀悯着。她在家里常常偷了馒头、鸡蛋等物食,分给穷人的孩子们。她喜欢看着到那些小伙伴们脸上绽放的幸福和喜悦,这会让她也跟着幸福起来。

有一个冬天,她看见邻家的小女孩光着身子蜷缩在炕上,就立刻回家把母亲给她新买的一件绒衣送过去。

小女孩的一个微笑,让她心底涌出难忘的暖,母亲的责难早已经被那暖意驱散。

可是现在,小女孩、老祖父,早已化作灰尘离去。

这后花园修缮得再好,也没有了当日的风致。

然而,萧红却用至美的文字,锁住了后花园里的童年。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过来。凡在太阳下的,都不得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得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萧红《呼兰河传》)

如此细腻充满灵性的女孩,等待她的却是悲伤的宿命。

2.光年里的渴望

莺飞草长,浮转的流光,在岁岁年年里辗转飘荡。萧红,像一只灵巧的燕儿般成长。

她是世界,自童年的光景开始,就非同一般,是完全被割裂开的不同的世界。

在父亲的家中,她是备受冷落的。而在姥姥家这一边却是被大家视如明珠般宠爱着的。仿佛冰火两重天。也就如同钢铁淬火,一冷一热,也就磨炼出了她刚韧的性子。

不仅仅是如此,就连萧红生活着的空间,也同样是被割裂的。后花园里,徜徉着的是她无忧芬芳的梦幻,鲜活而多彩。前厅正房中,则是规规矩矩的家族声威,是老旧呆板的浮华。双重世界,她落地而生的环境,命定于此,年幼的她还无可选择。

在萧红情感的世界里,她也同样是受着双色浸染,一面是父母对她的严厉的管教和祖母对她的严苛教导。那样冰冷的方式,萧红是断然不会接受的。另一面则是祖父的温暖慈爱。

一个稚嫩的女童,穿梭于各色极端的世界。反反复复的落差,也自然锻造了她迥异的个性,成了她反叛和早熟契机。

童年光景里,正是她认知世界之时,从触摸到辨别声色,又渐次体会人世冷暖。周围的一切都给她带来不同的信息。那些美好的、崭新的、迂腐的、悲苦的、鲜活的、死寂的……对于她来说,都是新的。

储物柜里的陈年旧物,连同祖父和祖母的回忆里,让萧红浅略地了解了一些家族过去的荣衰,在器物的浮灰中隐约看见些历史的虚影,在老旧的气息中窥见前尘,她当时自然是不懂,但心底却氤氲出了一些历史蒙雾,给她攒了些思想的底。

在祖母住处里看到了钟表,她新奇地看着这种不常见又十分新鲜的器物,心生欢喜。那是她第一次领悟现代文明。钟表虽是小器物,却在当时那个年代的小乡绅家中昭示出一种维新的倾向,是萧红一生跋涉的初始,命运的钟摆,在那一刻波动。悄然的,没有被任何人察觉。

后来,祖母去世了,萧红为了躲避父母的管束,陪伴孤独的祖父,她吵闹着搬去和祖父同住。祖父便开始教萧红念诗,祖父念一句,萧红就跟一句,像个婴孩一般咿咿呀呀学语。她不懂其中深意,却能挑出喜欢的韵律好的句子。就这样,有一小段时光的依稀(??)中,她是伴着祖父和诗句成长的。她越读越觉得那些句子美,形容不出来的色彩,凝华在胸中,点染了心底的色彩。

再看这世界,她仿佛觉出了更多的味道。

每一个朝阳初醒的晨曦,她用双手盛满阳光,细细地辨着七彩亮色。

每到黄昏,她眺目远望,夕阳之下,呼兰小城,匀称地呼吸,渐入她老旧的前尘浮梦。

疏落的几只黑鸦,在小县城的头顶绕了几圈,天色也就沉了下来。进而,深如墨染。

寂寥的夜里,也会偶尔传来萧红几声稚嫩的呼喊,诗中带愁,愁的是夜色寂寥,愁的是她后生浮沉凄冷。

在教了萧红几十首诗之后,祖父开始给她讲:“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给她解释其中的意思。萧红听了赶紧追问:“我也要离家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也不认识我了吗?”对于离家,萧红有着一种恐惧和危机感。却又仿佛一语成谶,点破了她后来离家的宿命。

祖父温厚地安抚着她孩童的天真与恐惧:“你不离家的,你哪能够离家的……快再念一首诗吧!”

就这样,在祖父的诗歌里,萧红对人世的感受力量渐次觉醒,那也同样是她无法拒绝的成长。

萧红细心地观察她身外所能触及到的世界,她的家庭和她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房客。再次细心地端详这个世界,她忽觉得荒凉。方始知,世界不仅仅只有后花园里的柔软美妙,还有更多超出她想象的冷瑟萧索。她无能为力,只能静默地看着。

夏日的蒿草里散着浓浓的腥热的青草味儿。忽而阴云密布,大雨倾落,雨中一片迷蒙,雨滴敲打着散乱的农具。

院子里的草房不断在倾斜,支撑的柱子越来越多,房客们只笑着说房子会走,并不在意。

黄昏,胡琴在院口幽幽吟唱,老房客的口里喊着秦腔,和着夕阳暮色。萧红看得听得痴迷。

这些房客们在贫苦的生活里挣扎一生,只为能吃饱、穿暖活过一生。可是,如此低微的愿望,却始终未满足。因而,温饱成了他们追逐的梦想。

那么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萧红经常在这混沌的沉思中出神,常常忘我于幽眇的世界,不知今夕是何年,不知自己是身在何处,又不知自己是谁……

带着对世界迷蒙的思考,萧红很快走到了她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1920年,对于萧红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对于她分外值得纪念,因为她背起了书包,走向了学校。

诞生,是萧红生命之旅的开始;上学,则是萧红灵魂之旅的开始。

幸,也是不幸。

她的幸运在于,当时在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浪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让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如此社会环境的感召之下,呼兰两个小学设立了女生部,这也才使得萧红当时这个学龄童有机会走进学堂。

她的不幸在于,课堂里的知识,为她打开了灵魂上的锁拷,让她辉煌,亦让她受尽一生飘零的苦难。

偶尔会想,萧红可以选择,如若她的灵魂不曾被知识和思想唤醒,让她愚昧的遵守旧礼,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她可愿意?安老此生和一生飘零,她究竟会做何选择。

可命终究是命,她终归还是要走的。

书,是开启灵魂的钥匙,丰富了一个小女孩的眼界,让她内心萌生了对自由的渴望。无数次童年幼梦,她在童年的后花园中翩跹化碟,飞向了一个多彩的世界。那是她最初的叛逆,源于内心的渴望,在梦中凝结,也埋下了一颗命运的种子,在痛苦降至前肆意生长。

在小学的书堂里,萧红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她初来时,许多同学觉得萧红不易接近,但日子久了,才了解萧红性格恬静、温和,也很平易近人,只是平时不爱说话。随着对萧红了解增多,同学们也渐渐知道,萧红的性格和她家庭的冷落是有一定关系,便对她更多了几分怜惜。

学校里的故事总是各色各样的,一些女孩为了显示自家地位,不管学校远近,都会坐着自家马车去上学。去上学好像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那劲头仿佛要赴一场华丽的盛宴,只为多掠取他人半寸艳羡目光。

当时的张家在呼兰算得上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萧红却并没有半分阔小姐的派头。她去学校来回的路上只是步行,同学们十分不解。她只是笑着说:我不是小姐,可怕是要坐坏了身子。

可见,在年幼之时,她就已经从自己身上剔除了来自家庭的封建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