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全鉴
8849100000016

第16章 本德宗道章懂得权变与操控的基本原则(3)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由杭州通判被调任密州知州。我国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北宋时期杭州早已是繁华富足、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密州属古鲁地,交通、居处、环境都没法儿和杭州相比。

苏东坡说他刚到密州的时候,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欠缺,苏东坡及其家人还时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做口粮。人们都认为苏东坡先生过得肯定不快活。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长胖了,甚至过去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奥妙在哪里呢?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民风,而这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情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做无穷遐想。往南面眺望,是马耳山和常山,隐隐约约,若近若远,大概是有隐君子吧!向东看是卢山,这里是秦时的隐士卢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城郭一样,师尚父、齐桓公这些古人好像都还存在;向北可俯瞰潍水河,想起淮阴侯韩信过去在这里的辉煌业绩,又想到他的悲惨命运,不免慨然叹息。这个亭台既高又安静,夏天凉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时常登临这个地方。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

其实,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升华到追求崇高理想上去,能够放宽心境,不为物累,心地无私、无欲,随时随地去享受人生,也就苦亦乐、穷亦乐、困亦乐、危亦乐了!这是没有身历其境的人所难以理解的。真正有修养、高品位的人,他们活得快乐,但所乐也并非那种贫苦生活,而是一种不受物役的“知天”“乐天”的精神境界。

7

【原典】

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

【张氏注曰】

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不其病乎?

【王氏点评】

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万物有成败之理,人生有兴衰之数;若不随时保养,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当有死。天理循环,世间万物岂能免于无常?

做不到心平气和就会痛苦和悲伤

【译释】

世间最令人悲伤和痛苦的事莫过于心烦意乱、精神涣散,最大的病患莫过于内心不平静而导致喜怒无常。

我们的痛苦烦恼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一下成功,一下失败,时而悲伤,时而喜乐;在生活里我们东突西窜,越陷越深,找不到一条出路。而黄石公告诉我们,道就是道,不生不灭,欲望太多的人就无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静气者,却能够灵敏活泼地勇往直前,这才合乎天地所具有的德行。

欲望太多内心就难以平静

有一则寓言:

有位书生准备进京赶考,路过鱼塘时正巧渔夫钓了一条大鱼。便问渔夫是如何钓到大鱼的。渔夫得意地说,这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当我发现它时,我就决心要钓到它。但刚开始,因鱼饵太小,它根本不理我。于是,我就把鱼饵换成一只小乳猪,没想到这方法果然奏效,没一会儿,大鱼就上钩了。”

书生听后,感叹地说:“鱼啊,鱼啊,塘里小鱼小虾这么多,让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却挡不住诱惑,偏要去吃渔夫送上门的大饵,可说是因贪欲而死啊!”

欲望与生俱来。生命开始之时,欲望随之诞生。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是人的本能。仅从生命科学而言,人类绵延生息不绝,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动力。生命停止,欲望则消失。同时,人的欲望的满足,又是生命消耗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效地节制欲望,是构建和升华生命,延伸和拓展生命长度的必由之路。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庄子。

有一天,秋高气爽,太阳已爬在半空,庄子还长卧未醒。忽然,门外车马滚滚,喧嚣非凡,随后有人轻轻叩门。

原来是楚威王久仰庄周大名,欲将他招进宫中,辅佐自己完成雄霸天下的事业。

楚威王便派了几位大夫充当使者,抬着猪羊美酒,携带黄金千两,驾着驷马高车,郑重其事地来请庄周去楚国当卿相。

半个时辰过后,庄子才睡眼惺忪开门出来。

使者拱手作揖,说明来意,呈上礼单。

不料庄子连礼单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说了一套令众使者大跌眼镜的话: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请转告威王,感谢他的厚爱。”

“诸位难道没有看见过君王祭祀天地时充作牺牲的那头牛吗?想当初,它在田野里自由自在;一旦作为祭品被选入宫中,给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条件是好多了,可是这牛想不当祭品,还有可能吗?还来得及吗?”

“去朝廷做官,与这头牛有什么差别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势单力孤、天下未定时,往往招揽海内英才,礼贤下士。一旦夺得天下,便为所欲为,视民如草芥,视功臣为敌手,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们说,去做官又有什么好结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风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观赏消受,偏偏费尽心机去争名夺利,岂不是太无聊了吗?”

使者见庄子对于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还如临当头一棒,看破数十年做官迷梦,决定回朝后上奏威王告老还乡。

庄周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登山临水,笑傲烟霞,寻访故迹,契合自然,抒发感情,盘膝静坐,冥思苦想,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尊严。

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清代陈伯崖写的对联中有这样一句“人到无求品自高”。笔者很赞成这一观点。这里说的“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业。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无求与自强是不可分割的。这正是这句对联所反映的辩证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离开名利等。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一个人只有抛开私心杂念,砸掉套在脚上的镣铐,心地才能宽阔,步履才能轻松,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业。

提倡“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是让人们去过那种清贫的生活,而是为了清除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内心的踏实来自于长久努力奋斗的沉淀。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们为满足欲望想出了许多手段,赌博、诈骗、抢劫,还有出卖灵魂肉体。欲望满足的结果并非能心静。

无欲则静,多数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社会里,清心寡欲也变得很难。付出不图回报,但必有回报,尽管并非得如所付。尽心尽力地劳动也许不能暴富,总比出卖灵魂肉体来得踏实。

人在心理上追求个一定的平衡,欲望过少缺乏动力,欲望太多心烦意乱,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欲心杂念扰乱你生命的脚步。

8

【原典】

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

【张氏注曰】

以不义得之,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苟得而能长也。以身殉物,过莫甚焉。

【王氏点评】

贫贱人之所嫌,富贵人之所好。贤人君子不取非义之财,不为非理之事;强取不义之财,安身养命岂能长久?!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贪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

切不可贪图不义之富贵

【译释】

人生最浅薄最无耻的事,莫过于通过见不得人的手段取得不义之功名利禄,最大的幽险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羞鄙。

贪图私利,是人的本性;避害趋利,是人的本能。这是无可厚非的。虽自私自利,避害趋利,但并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实不足为奇。为吃穿而奔波,为富裕而奋斗,为地位而努力,为改变环境而拼搏,只要手段正当,没有危害他人,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世界上总有那么万分之一二的恶人、坏人、贪官、污吏,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而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样的人是可耻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耻至极。

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这其中也充满生活的乐趣。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的这句名言,影响甚巨,不仅内化成了有道君子的人格精神,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这在西汉名臣疏广的治家方略中可见一斑。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他博览多通,尤精《春秋》,先在家乡开馆授课。由于学问渊深,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而至。朝廷得知后,征调他去都城长安,任以博士太中大夫。公元前71年,宣帝拜请他充当东宫皇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少傅,不久转迁为太子太傅。他的侄儿疏受,也以才华过人被征为太子家令,旋又升为太子少傅。从此,叔侄二人名显当朝,极受荣宠。

疏广是一位识大体、知进退的人。他对太子的辅导极其认真,教之以《论语》、《孝经》,晓之以礼义廉耻,希望太子日后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当太子十二岁时,他以年老体衰为由,奏请朝廷辞官回家。临行前,宣帝赏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黄金五十斤。其他公卿大臣,也分别馈送财物,并特意在京城的东郭门外设宴为他饯行。站在大道两旁观看的人们,见送行的车子便有数百辆,都感叹地称他为“贤大夫”。疏广真可谓是家私丰足、荣归故里。

但是,说也奇怪,疏广回到家乡以后,竟绝口不提购置良田美宅。而是将所得财物赈济乡党宗族,宴请过去的故旧亲朋。不仅如此,他还几次询问余剩钱财的数目,意思是要把这些财物都花得一文不剩。疏广的儿孙们很着急,可又不敢言语,只好私下请了几个平时与疏广要好的老人,希望他们能劝说疏广,及时建造房舍和购买田地,使子孙后代也有个依靠。几位老人觉得这些意见是对的,便在相聚时从中规劝疏广,要他多为儿孙们着想,置办家产。

疏广笑着说:“你们以为我是个老糊涂,不把子孙后代的事情惦挂在心吗?我的想法是:家里本来还有房舍和土地,只要子孙们勤劳节俭,努力经营,精打细算,维持普通人家的穿衣吃饭是不成问题的。”老人们还疑惑不解,疏广接着说:“如果现在忙于为子孙后代买地盖房,子孙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愁吃,不愁穿,反而会使儿孙们懒惰懈怠,不求上进。一个人要是腰缠万贯,家中富足,贤能的容易丧失志向,愚笨的则变得更加蠢陋。再说,钱多了还容易招人怨恨,我过去忙于国事,对子孙的教育不够,如今不为儿孙们置办产业,正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克勤克俭,这也是爱护和教育儿孙的一个办法啊!”老人们终于被说服,再也不为他的子孙们去说情了。

疏广对待子孙后代,务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以使他们成为好逸恶劳的纨绔子弟,同时也使他们自觉地远离“不义”的富贵,表面看来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用心是何其良苦,又何其明智!

人生在世,难免沉沉浮浮,时起时落,关键的是,倘若能够领悟生活的真谛,享受一点一滴的生活所给予的快乐,就可以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虽然,任何人都不喜欢或满足于吃粗粮、喝白水,但相对于用不义的卑劣手段去攫取所谓的“富贵”,君子则宁愿安贫乐道,以此来换取良心上的轻松和精神上的舒畅。

9

【原典】

孤莫孤于自恃。

【张氏注曰】

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王氏点评】

自逞己能,不为善政,良言傍若无知,所行恣情纵意,倚着些小聪明,终无德行,必是傲慢于人。人说好言,执蔽不肯听从;好言语不听,好事不为,虽有千金、万众,不能信用,则如独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残自恃。

傲慢自大者容易变成孤家寡人

【译释】

自恃有才,就狂妄傲物,目空一切,这样的人最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世间的才子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恃才傲物。多喝了点墨水就以为可以王侯将相了,就以为天下无敌了,并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善意的忠告,一意孤行。黄石公的意思是,这样的人不仅孤陋寡闻,也只能以孤芳自赏、孤苦伶仃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