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这是道家解释儒家的仁义最正确的,说仁义之道,真懂了仁义,第一要爱惜自己。不是自私啊!是爱惜自己人格的建立,人品学问的养成,不要贪图外面的虚名,自己学问没有成就,道德修养没有好,只有外面知名度,那是假的,不是仁义之道。
——南怀瑾《列子臆说上·仁义的三种解释》
【精彩导读】
南怀瑾认为,圣人们早就将“爱”作为人生的主题,无论是倡导无为而治的老子还是入世救世的孔子,还是墨家、法家等派别,都非常注重人格爱心的修养。在孟子看来,仁就是人,仁心就是人心,就是仁爱之心,爱人之心;仁爱应该成为人的天性。墨子讲得更为深刻,“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爱”思想以人格平等为前提,要人与人之间不管官与民、穷与富,都要互相帮助、理解、宽容、平等。墨子还强调,爱人不是为了个人名誉,而是为了利人,爱人并非把自己排除在外,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什么是自爱呢?自爱是有境界之分的。人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是动物性的自爱。在此基础上,不失赤子之心,能做到见利不忘义,利己不损人,并能自尊、自信、自制、自强地实现生存价值;为自己,也为他人,使自己身心健康,生活得充实快乐,生命也因此而圆满高尚,这是人性的自爱。
在进行仁的教育时,父母习惯于教孩子“孔融让梨”,老师习惯于教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些都是在教孩子爱人,似乎只有这样才会让社会和谐,社会进步。但在南怀瑾看来,一个人只有自爱,才能爱人,这就好像一个人只有富裕,才能给予他人馈赠。因为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才能给人以生命欢乐。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受惠于一个自怨自艾的人,还有比这更不舒服的事吗?当一个孩子连自己最亲密的人都不懂得去爱,你如何相信他会去爱亲戚、朋友,进而去爱陌生人。
可见,父母要让孩子真正理解仁,先教会他们自爱,才能教会他们去爱人。
【亲子诵读】
《论语·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析: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墨子·兼爱》节选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行者非之。
解析: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故事链接】
屈原发米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里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让他做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被世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