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88478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

传统上,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从怀胎就开始教育了。古时都有规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挂的画、用的东西都要改变,胎儿会知道。

——南怀瑾《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家教与母教》

【精彩导读】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南怀瑾一直认为担负重任的是父母,而不是老师,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胎教开始的。

胎儿在娘胎里3个月,就已经能感知外在的事物了,母亲吃的各种饮食,胎儿都会有感觉。母亲吃了冷的,喝了凉水,胎儿像上冰山,喝了热的烫的,像下油锅,十八层地狱在里头都受到过。胎儿长到五六个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种种行为,他都能清楚地感知到了。所以中国人讲胎教绝对有关系,现代医学也证明,胎儿在肚子里什么都听得到,不过他出胎的时候忘记了。

那应该怎么对胎儿进行胎教呢?南怀瑾建议人们参考中国上古时代人们的做法,其实就是太任对周文王的胎教做法。《大戴礼记·保傅》中对此有所记载:“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意思是说,周武王的王后邑姜怀着周成王时,站有站的样子,站时不将重心倚在一边,坐有坐的样子,坐时也不歪斜,笑时不放声喧哗,独居一处时也不懈怠放任,发怒时也不骂人,这就是胎教。

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对此说得更为简单明了:“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亲子诵读】

《颜氏家训·教子》节选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造字口+是),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解析:

资质上等智巧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资质低下愚笨的人即使教育了也起不了作用,资质中等平庸的人不教就不能明理。古时候的圣贤王者也有“胎教”的做法,就是当女性怀孕3个月的时候,要搬出原来住的房间,住到专门为孕妇准备的环境好的房间,做到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是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这样做,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避免鞭打惩罚孩子。只要父母能够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生出孝心做出孝行来。

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对此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孩子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他们才开始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这与“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句话是一个道理。

【故事链接】

太任对周文王的胎教

周文王姬昌,又称西伯侯、西伯昌,他为人慈善,勤政爱民,对百姓广施恩惠,使得他深得民心,为兴周灭纣的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周文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与他母亲太任的早期胎教是分不开的。

太任是挚任氏部落首领的次女,她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当太任嫁给季历(周文王的父亲)后没多久,就怀上了周文王,她这时就意识到:自己在怀孕期间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自己腹中的胎儿有所影响,于是十分重视胎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睡从不歪着身子睡,坐也不偏斜着坐,站不曾跛着脚站;不吃气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总之,太任的一切言行均须循礼而动,受礼节制。

到了怀胎7月后,太任移居分娩前的专门测室中,每天由宫廷内的乐官(太师)为她奏乐,膳夫(太宰)为她准备美食,卜筮官(太卜)为她占卜,只要太任对声乐和饮食等方面的要求有悖礼法时,他们就以“不习”“不敢”之类的托词婉言拒绝,以保证胎教的正确实施。

在这样恪守礼制的胎教下,周文王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圣德卓著,太任教他一,他就知道十。人们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并纷纷以太任的胎教为后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