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8845700000026

第26章 不一样的圣诞节·被上帝祝福的孩子

法国的东南部,一座小城静静坐落于罗纳河边,这里就是有着“教皇城”之称的阿维尼翁。曾经的皇宫,古老的城墙,神圣的教堂,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中曾经历过的一切。由于很多旅客都将这里作为普罗旺斯的第一站,所以这里也被人们称为进入普罗旺斯的大门。

天主教徒都知道教都梵蒂冈,但未必知道法国南部罗纳河畔还有一个阿维尼翁。阿维尼翁城也分为新城区和旧城区两部分。新城区面积比较大,城区中充满现代化的风情,旧城区面积较小,总长近5000米的古老的城墙将它围在中间,像保护着珍宝一般。

果然一切幻美如仙境,我终于来到了传说中法国南部最美的城市,有时一个人旅行坐车的感觉其实是很美妙的,尤其是独自感受某个地方的黄昏或清晨时,那心情就像被天使柔软的翅膀拥抱,就像跟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体,一起地老天荒。风情万种的阿维尼翁,呈现给世人的是多元的文化,多彩的生活。1309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从罗马搬到了这里,整个罗马教廷也随之迁移至此。之后的60多年里,这里先后居住了七任教皇,并且这七任教皇都入了法国的国籍。如今,想要看到那些教皇的辉煌时刻,只能去墙上的油画和历史书籍中寻找了。

在阿维尼翁的城市中央坐落着一座城堡风格的建筑,它便是那七任教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教皇宫。当时,它曾是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圣殿,里面的摆设也极尽奢华:雄鹿室中绘着一幅雄鹿的壁画,那雄鹿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是真的一般;教皇寝宫里满是色彩明快的彩绘壁画和彩砖,人情味十足;教皇寝宫隔壁的接见室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却透着严谨,那是教皇接见私人来访时使用的;宴会厅里挂着高高的水晶吊灯,桌椅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成的,大理石的地面上铺着红毯,透着华贵的气氛。

阿维尼翁是法国一座优雅的文化古城,教皇们曾在这座足足花了30年才建成的建筑里过着奢华安稳的生活。然而,那样的生活并没有永远持续下去,当时间匆匆流过,他们的身体已然成了岁月长河中的一把灰尘。最后剩下的,只有仍然崇高而威严的城堡,由上到下透着一股威武的架势。

曾几何时,人们对这教皇宫只有敬仰之心,虽然满心期盼可以入宫领略一下里面的场景,却是不敢逾越的。然而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这里的神圣彻底被破坏了,里面的摆设和布置几乎全毁,能够带走的被抢夺走了,不能够带走的被砸得粉碎或在烈火中烧成了灰烬,就连曾被称为“最美房间”的雄鹿室也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墙上的雄鹿壁画如今只剩下一只鹿腿,再也看不出当时的模样了。

战争过后,教皇宫变得萧条而冷清,只有幸存的几幅壁画还在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事后,法国政府曾多次下令对这里进行修复,为它换上明亮的新玻璃,重新粉刷墙壁,铺上彩色的瓷砖和地砖,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它恢复原貌。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走在教皇宫空荡荡的大厅里,环顾着那些新旧相承的装饰时,我深深地感到,虽然从外观上看,教皇宫仍然是一座气派非凡的城堡,但是当时的那光环却再也回不来了。

教皇宫所在的位置是阿维尼翁的最高处,站在教皇宫的高处,就可以观望到整个阿维尼翁。我站在窗边,想着当时的那些人是否也站过我今天站过的位置,怀着君临天下的心态审视着自己脚下的这座城市。他们当时可曾预料得到,他们的辉煌也不过是夜空中的一颗流星,轨迹再长也有可能陨落?他们当时可曾预料得到,有一天,这里的奢华会付之一炬,剩下满墙的斑驳?他们又可曾预料得到,当他们从这座城市中消失的几百年之后,人们的生活却简单、和睦而幸福?

除了教皇宫,阿维尼翁还有许多修道院、教堂和礼拜堂,这些建筑都使阿维尼翁成为了一座充满宗教氛围的“圣城”。每逢圣诞节来临前夕,这里的宗教气氛就变得更加浓郁,人们在教堂和礼拜堂中虔诚祷告,教会也会举办一些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到主的恩赐。

法国的教堂有一项传统,便是在平安夜举办庆祝圣诞的弥撒,阿维尼翁也不例外。弥撒要到夜晚23:30时才会开始,当夜,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前去参加。

弥撒开始后,第一个环节是营造出耶稣诞生的场景,由一群小孩子来表演耶稣诞生时的故事,这是每个圣诞弥撒都会有的环节。这让我想起中学时有一篇英语课文讲的就是这个内容,还记得课文的第一句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男孩名叫耶稣。”当时老师让同学们分小组上前表演,有人扮演玛利亚,有人扮演约瑟夫,有人扮演牧羊人。有一个小组是由一位男同学扮演的玛利亚,他从家里拿来妈妈的头巾披在头上,缓缓地迈着步子,让大家笑个不停。

台上的场景已经布置好了,有硬纸板做的布景和羊圈。布景上方贴着星星,下方贴着草丛。虽然只有一把椅子,大家却都演得很认真,看得很认真。

台上的孩子们也许因为年龄小,表演得不够专业,可是我却感动了。被感动的人不只有我一个,我看到身边有一位老人正在静静地擦拭着眼角,还有许多人的眼中已经开始有感动的光在闪耀。是的,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了故事本身而感动,也为了这群孩子的表演而感动。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表演结束了。

接下来的是背诵《圣经》的环节。我并不是一位基督教徒,也不精通法文,所以没办法了解他们所背诵的内容。不过当整间教堂中的人都齐声背诵着相同的内容时,这场景也让我心有了一些触动。

弥撒上,每个人都会分到一块干干硬硬的面包,这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是主的恩赐,人们需要怀着感恩的心将它吃下。面包块是由一种巨大的面包上面切割下来的,这种面包的皮非常坚硬,想要将它切割开需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也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教会一般都会在弥撒当天下午请一位体力较好的年轻人负责切割面包的工作,然后由神父将切割好的面包分发给众人。

面包并不好吃,这使我不由得开了小差。我一边咀嚼着坚硬的面包,一边试想若是真的由台上那位满头白发的神父来进行切割会是怎样的情景。用刀应该是不可能的了,也许他会像一位伐木工人一样反复地拉扯着锯子,撒下的面包碎屑引来一些鸟雀,它们安静地吃着,时而好奇地抬头看看这位老人,猜想他在做什么。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想要笑了。

唱圣歌也是弥撒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弥撒开始之前,这些歌唱者排练了许多次,只为了能够在弥撒上将最好的演唱奉献给主。圣歌不只一段,当他们唱完时,我看到身边的许多人又一次被感动了。

弥撒过后,人们陆续离开了教堂,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全家团圆的时间了。大部分的家庭会去家中最长一位兄弟姐妹的家吃团圆饭,然后互赠礼物。而我这样一个身居异乡的人来说,只能回到旅店过我的平安夜,或者说是圣诞节的清晨。

客厅里洋溢着温馨的灯光,餐桌上摆满了可口的美食,相比于白天的饮食,这时的团圆饭才是最为丰盛和正式的。从前菜到甜品,虽然丰盛,也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法国料理的精致。饭后的甜点,是每人一条树根蛋糕,这是法国人的习俗,和中国人在过年时吃饺子的习俗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这种蛋糕的样子并不很像树根,也许是制作手法的关系吧。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男青年爱上了一位姑娘,很想在圣诞夜送她一件像样的圣诞礼物,可是他太贫穷了,就连一件小小的礼物都买不起,最后他只好走进树林,在那里捡了一段树枝送给了姑娘。他怀着忐忑的心将树枝送给姑娘,却没想到姑娘竟然接受了他的礼物,也接受了他的感情,于是他们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后来,人们将蛋糕做成了树根形状,并将吃树根蛋糕作为一项传统,每个人在圣诞节时都要吃,这样在新的一年里就会有好运气,会幸福。

圣诞节是一个新的开始,之前的不愉快、别扭、争执、误会……到了圣诞节就要全部翻过去,将它们抛在过去的搅拌机里,打散,磨碎,最后用水冲走。一切不开心都烟消云散,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也都是快乐的。走在街上,到处能够听到人们向彼此说着“圣诞快乐!”

在这里,圣诞节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公司会放假,所有城镇和乡村也都会变得格外热闹。在街上也可以看到一些穿着圣诞服装的人,那些人大多是为了自家店铺招揽生意的。市政厅广场上,石板铺成的小路两旁是一家家圣诞风格的小店,里面有圣诞用品出售,也有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好友的小东西。

在法国南部,一项特殊的习俗便是在家中摆放一种小小的人偶,在阿维尼翁的市政厅里,就有一处展览是由这样的小人偶构成的:山坡的草地上,牧羊人正手拿一根杆子将小羊们赶回家;一位农妇正在将一些米粒撒在地上,一只小鸡忙着低头啄米;一群孩子正你追我赶地跑下石搭的阶梯;喷泉旁边,一对年轻的男女正在交谈……这处展览将阿维尼翁几百年前的风貌真实地还原了出来。每一个小人偶都做得惟妙惟肖,从表情到动作,无一不凸显出制作者的用心。

转过街角,一棵高大的圣诞树上挂满了小装饰和彩灯,一到夜间,这些彩灯便会点亮整个城市,让城市中充满圣诞节的节庆气息。有多久没有体验过这种过年的气氛了?我记不清了。在我工作的那座城市里,空荡荡的写字楼,贴着福字的大门和对联是仅有的一点“年意”,却并没有丝毫的“年味”。因为年后的工作会格外繁忙,所以每次回家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自然也没有心情去感受年的氛围。想想,我似乎错过了太多比工作更重要的东西了。

给国内的朋友打了电话,问他们圣诞节的安排,无一例外是“加班”、“吃饭”或“回家”,忙碌的生活让人失去了太多享受生活的心情,也让人忘记了工作的真正意义。很庆幸这个圣诞节能够在这里度过,让我也有机会体验一次真正的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