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石
8824700000060

第60章 新闻解读

天路股份 盘旋在雪域高原上的巨龙

中国企业报 徐旭红

高原公路,百年大计。

千百年来“世界屋脊”上没有一条公路,国外出版的《西藏始末记》写道:“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世界屋脊”上到处巍峨雪山挽着莽莽野林,巨石绝壁依着万丈深渊,要在这里修筑公路,谈何容易!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天路》优美动人的旋律把人们带进那奇幻美丽的雪域高原。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铺设这条条神奇天路从而带引人们走进人间天堂的建筑者。2008年度公司在建工程项目共计24个,公司总资产197682万元,净资产91893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1972万元,利润总额1425万元,人均年收入25152元。

自1999年3月正式成立,经过10年的发展变革,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顺应历史潮流,善于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成功推动股票上市,不断促进经营机制有效转换,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建筑、建材、矿产的多元化产业。从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到区内主要干线公路,从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到柳梧大桥,天路公司大力迈进发展的步伐,逐渐成为自治区乃至中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知名国有企业。

◆ 天路精神

21世纪企业发展之路,必须以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为依托,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突破种种局限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成长与成熟。一个卓越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种专注的精神。

天路公司作为立足于西藏的企业,西藏独特的自然与历史环境在对企业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种非物质的巨大财富。

天路精神概括来讲就是“老西藏”精神。

什么是老西藏精神?父辈的行动告诉我们,老西藏精神就是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就算机器都可能“缺氧”,但人的精神不能缺氧。

“老西藏”精神这个思想脉络已浸入一茬茬天路人的血脉、骨髓。

“生命禁区”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就是徒步行进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但这些嘴唇乌紫、脸上缀着“高原红”的汉子们风趣地说:“我们在山上,住的是5000米高度,睡的是30度斜坡,气温是零下30度,开水沸点是70度,可我们的劳动热情却超过了100度!”

在天路公司,从上到下,绝大多数干部职工都是从父辈手中接过锹、镐,父辈传下的“老西藏”精神也同样激励着他们,在传承的同时,天路人时刻不忘夯实自我的专业能力。

天路公司的公路及桥梁施工能力、工程施工质量、公路建设市场占有率、工程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及拥有量在西藏自治区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立以来,曾承担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国道和区内主要干线公路的施工任务,修建了雅鲁藏布江大桥、柳梧大桥等大型公路桥梁。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总投资1.53亿元,建设规模90.57公里。天路公司通过19个月的艰苦施工,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天路公司充分运用多年高原冻土施工经验,始终注重保护脆弱的高原环境,使沿线冻土带及薄弱的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天路公司作为自治区内唯一参建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新改建工程的企业,建设的E合同段工程总投资1.29亿元,建设规模16.15公里。天路公司始终维护“区门第一路”的地位,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施工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的路面摊铺专用设备,历时32个月,确保了竣工后的路面工程达到全自治区沥青路面样板标准,尤其是在施工组织、工艺、质量、进度方面一直位居所有参建单位前列,受到各级领导及业界同行的普遍赞誉。

拉萨市柳梧大桥是天路公司作为自治区内唯一参建自治区重点工程的企业,承建的北立交和南引桥工程投资1.1亿元。公司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碗扣式满堂支架等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了全自治区第一座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互通式立交桥的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拉萨乃至自治区历史上立交桥“零”的突破,填补了自治区立交桥工程建设的空白。

此外,天路公司作为自治区内唯一参建企业承建的青藏铁路岗秀1号特大桥、岗秀车站和地下水路堑工程均被评为优质样板工程;金珠西路改扩建工程、拉萨市大昭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成为市政路面工程样板工程。

2008年5月,天路公司作为全自治区第一个有实力施行代建制的企业,受交通厅全权委托,负责建设全自治区首个交通代建项目———纳木错至班戈公路改建工程。

◆ 跨越式发展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在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大胆决策,努力推进企业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几年来,天路公司不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完善,稳步发展多元化经营,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向规模经营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向优化资源配置要效益、向高新技术要效益、向管理科学要效益的经营方针,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发展更具活力。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变完善,实现增产促效目标,天路公司因企制宜,不断压缩管理层次,推行扁平化管理,实施“拆六并三”、“拆三并一”和撤销分公司等举措。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原则,大力发展主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产业,为公司增添了长期而稳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突出主业发展方面,天路公司努力拓展周边市场,相继取得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顺利完成了青藏铁路、“两桥一隧”、拉萨柳梧大桥、拉萨市金珠西路、八一路、色拉路市政改扩建工程,为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班子承续良好发展的势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以五个突破口,不断开创公司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更加强化公司投资决策中心的功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进行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扩大经营领域,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赢得了空间与时间。

作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建筑企业,天路公司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坚持贯彻落实“树诚信意识,做精品工程,创天路品牌”的质量方针,完善三级质保质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2006年,顺利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ES三标一体化)认证,从质量、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方面逐步完善了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促进了质量全面提高,为企业竞争力筑就了后盾,不断开创质量效益型企业工作的新局面。

天路公司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荣誉属于贡献者,天路公司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多次荣膺1999~2001年“全国优秀施工单位”、2001年度“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之列、2002年度全国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百强之列(综合排名第97位,成长性排名第38位);连续几年通过自治区国税局“A级最佳信用度纳税人”和自治区建设银行“AAA”信用评定。

◆ 大道通天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顺应自治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二产抓重点”战略全面实施的要求,天路公司确定了“巩固建筑业、配套建材业、大力发展矿产业”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夯实建筑业这一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大力发展建材业、矿产业,形成适度多元化经营局面。

近十年来,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承建和扩建公路里程数千公里,建设桥梁80余座。

2006年6月,天路公司顺利完成了历时半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以95.188%的高赞成率通过了流通股股东对公司“每10股支付2.8股股份”的低对价方案。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创举,完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机制,促进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有助于巩固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后股权时代的来临将为天路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历史性机遇,为天路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7年9月,天路公司非公开发行4800万股普通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4.2亿多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的控制力,推动天路公司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天路公司投资2.8亿元单方增资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收购其他股东持有高争股份的股权,使公司持有高争股份的股权达到71.82%,实现控股高争股份,为构建天路公司建材第二核心业务,完成建筑建材产业链的整合提供了现实保证。作为高争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的天路公司全力支持高争股份第二条2000吨/天干法水泥生产线(“二线”项目)顺利完工,随着“二线”项目的建成投产,高争股份将发展成为以水泥生产销售为主的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建材龙头企业,实现了建筑、建材生产协同经营、共同增长的战略格局和产业框架。

2007年,天路公司顺应时代要求,在建筑建材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自治区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转入发展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的国有控股企业进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区内企业控股”开发拉萨市尼木县冲江铜矿的合作勘查开发基本原则,天路公司控股勘查开发冲江铜矿。目前与西藏地勘局地质二队合作勘查的野外钻探、取样、试验工作进展顺利,这是天路公司顺应自治区“二产抓重点”经济战略,保持健康发展和良好稳定性的有力举措。

天路公司在青藏高原建起了一条条令人称奇的“天路”,在雪域高原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真可谓“大道通云天,天堑变通途”,为西藏交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社会责任

在西藏,公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致富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稳定路”;是巩固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防路”。

那么,作为自治区一家主营公路工程建设的国有企业,是如何肩负起社会责任的?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多吉罗布如是说:“新时期、新阶段,社会责任引导着企业与社会、自然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发展企业、服务社会、造福西藏’为己任,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更多地关注社会。”

言既出,行必果。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下,“一种精神+一份责任”向世人勾勒出了一条新时期的“天路”。这种精神,必将带领一方百姓致富;这份社会责任,必将推动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两者的合二为一,正是近几年来天路公司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重要原因。“天路人”把内在的精神趋向与外在的条件紧密结合,用自己的奉献与责任筑成了“世界屋脊”上的一条条致富的“天路”。

“修路富民”一直以来公司的宗旨。10年来,天路公司共雇佣当地农民工36628人,为农牧民创收达3.5亿元。此外,公司还无偿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修建了一条长15公里的扶贫路。这一组数据,是对天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评判。

众所周知,西藏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为切实抓好绿色施工,天路的领导层每到一处建筑工地,便强调一次,“碧水蓝天是西藏的财富,要完好地保留给子孙后代。”这句天路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同样也是对天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评判。

天路公司在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积极履行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青山巍峨,记载着几代天路人的不朽业绩。

江水湍流,传颂着各族天路人的奉献激情。

这条盘旋在雪域高原的巨龙,用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条通往人间天堂的天路。

“记者手记”

人在路上,路在心上

公路,是西藏经济的命脉。

50年多来,一代又一代高原公路建设者扎根高原,无私奉献,铸就了凝聚他们的理想和信念:“人在路上,路在心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甘当路石,奉献终身。”

在西藏高原120多万平方公里绵延起伏的高山大川之中,横亘着15条干线公路、315条支线公路,总里程42200多公里。这一条条高原公路,是西藏“三纵两横六通道”现代化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路人将昔日“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的高原天堑变成了通途。

是谁,保障了西藏“生命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畅通无阻?

“天路穿云中,仰俯见冬春。冰雪铸风骨,江河融精神。”一路带着我们来到纳木错至班戈公路改建工程的舒成高帮我们找到了答案,今年45岁的他已经修路30年,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公司高管,由于长时间超负荷体力劳动,患上了糖尿病、慢性头痛症等疾病,经常头晕耳鸣,视线模糊,可正是他和一批批道路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热血,铸就了西藏交通大动脉上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他们,奋斗在万里高原风雪线上!

艰苦、重复,平凡而单调的工作。在这即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后面,我们看到的,分明是无私奉献者的博大情怀。采访时我们问舒总,选择这个职业有没有感到后悔?他是这么说的:“人生什么时候都是一种选择,选择与我所处的环境有关,在当年参加工作时,我并不知道我会在公路上干一辈子,但我选择了,那我就一定得干好,我把30年的青春献给了公路建设事业,对此,我没有丝毫怨言。”

横亘在西藏高原上的条条公路,时刻铭记着以“机器可能‘缺氧’,但人的精神绝不能缺氧”的高原天路人的精神。

人在路上,路在人民的心上。

脚踏实地筑“天路”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新华社 尕玛多吉

单从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来看,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远远无法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但年仅10岁的“天路”,却在“世界屋脊”上铺就了一条条引领人们进入天堂般生活的幸福路,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高原筑路“神话”……

天路公司成立10年来,承担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国道和西藏区内主要干线公路的施工任务,修建了雅鲁藏布江大桥、柳梧大桥等大型公路桥梁。公司承担的公路工程项目交验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质工程达85%以上。

“天路人”自豪地说: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你的脚下就会有天路人修筑的“天路”。

◆“在高海拔地区施工,机器会‘缺氧’,但人的精神不能缺氧”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冬季含氧量仅为65%,紫外线辐射量超过内地平均值8倍,加之气候干燥、风大、气压低等因素,对人的劳动能力和身体机能影响很大。据测算,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施工,机械的功率要比平原地区下降30%,而人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20公斤。

在“天路”的施工记录中,海拔高度最高达唐古拉山5231米处,这也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曾经参与青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的郑卫东在唐古拉山段一干就是4个年头,那是他一生中最艰苦和难忘的岁月。

青藏公路唐古拉山段处于长年冻土区,气候寒冷。在这一地段施工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界上最苦的工作”。为了打牢地基,郑卫东经常使用钢钎敲挖泥土的表层直至露出坚硬的地基,由于用力过猛和寒冷,郑卫东手上通常是结满水泡的同时还生着冻疮。高海拔地区适宜施工的季节短,为了保质保量地按期完工,施工人员餐风饮雪如家常便饭。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部分施工机械“不堪重负”而宣告报废,但参建的“天路”职工却无一人因伤病退出工地。4年下来,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纪录。

“在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修路搭桥,质量不能降低一分一毫,员工的劳动强度势必要求更高。”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舒成高说。

据天路公司体检表显示,包括郑卫东在内长年在高海拔地区施工的职工,普遍落下了胃病、心脏病等高原性疾病。今年37岁的郑卫东,看上去至少要比实际年龄大10岁,说起为西藏的交通事业付出的青春和汗水他无怨无悔,他说:“机器会‘缺氧’,但我们的精神不能缺氧!”

1999年成立的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其渊源可追溯到西藏和平解放前十八军公路工程团。公司绝大多数干部职工都是从父辈手中接过锹、镐,传承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在西藏公路建设行业工作了30年的舒成高,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他说:“这种精神已浸入了天路人的血脉、骨髓之中。”

◆“苦练内功”打造西藏上市公司一面旗

“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西藏天路仅用了10年时间,这是一个跨越,”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多吉罗布说,10年间,西藏天路公司开拓进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股票成功上市,“天路”品牌也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知名品牌。

在西藏现有的8家上市公司中,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路及桥梁施工能力、工程施工质量、公路建设市场占有率、工程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及拥有量在西藏自治区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01年1月16日,天路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募集资金2.63亿元,成功上市后的天路公司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为公司提高知名度、拓展市场以及融资等都带来了新的契机。2007年,天路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4800万股股票,单方增资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使公司持有高争股份的股权增至71.82%,为构建公司建材第二核心业务,完成建筑建材产业链的整合提供了保证,成功实施了天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转型。

多吉罗布说,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班子抓住机遇、“苦练内功”,围绕“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更加强化公司投资决策中心的功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进行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扩大经营领域,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赢得了空间。

经过10年的发展,西藏天路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公司由成立初期单一的政策风险较大的公路桥梁主营业务转入发展集建筑、建材、矿产业为一体的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的国有控股企业进程,形成了协同发展、立足资源的企业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公司注册资本达到4.56亿元,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1.99亿元达到2008年底的19.77亿元,净资产从1999年的0.71亿元达到2008年底的9.19亿元,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893%、1194%,分配股东现金红利1.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0亿元,上缴税金1.55亿元。

“风华正茂”的西藏天路目前已成为西藏交通企业的“排头兵”,被誉为“全区上市公司的一面旗帜”。

◆ 幸福随着“天路”延伸而延伸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修建的公路遍布雪域高原沟沟壑壑,公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天路公司帮助当地农牧民治穷致富的故事。

昌都地区八宿县瓦德村农民德庆第一次参加公路建设,尽管只是干些运土石的活,一个月下来收入也有1200多元。她说:“感谢施工方让我参与建设,这比出门打工挣钱方便和踏实。”像德庆一样参与天路公司公路建设项目的瓦德村村民有十几户。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启云告诉记者,西藏农牧民收入渠道少,参与项目建设技能低,天路公司通过修路富民不仅直接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更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

“让幸福随着‘天路’的延伸而延伸,这是我们公司每位员工的心愿。”王启云说。

在与当地农牧民签订用工合同时,由于藏族人重名较多,为防结算工钱时引发纠纷,天路公司专门为每一名务工者拍照并建立详细档案,及时发放民工工资,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拖欠民工工资现象。据统计,10年来,公司各项目部共雇用当地农民工36628人,为农牧民创收达3.5亿元。此外,公司还无偿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修建扶贫路。

“人没有责任感难堪大任,企业没有责任感难有大发展,”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多吉罗布说,在政府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天路公司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回报社会是公司应尽的责任。

雪域高原造天路

人民日报 吴齐强 张 帆

一座座山连着一座座山,一道道弯接着一道道弯。

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蜿蜒的雅鲁藏布江,辽阔的羌塘草原,神秘的纳木错湖泊,大自然慷慨赐予青藏高原迷人景观同时,也造就了世界屋脊的地理特殊性。而正是这种地理的特殊性,使公路成为西藏与外界相连接的最主要交通方式。青藏铁路通车前,进藏物资的80%都经由青藏公路运抵拉萨。

“我们公司先后参与承建了新藏、川藏、青藏三条进藏公路,并在西藏各地区的公路建设中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吉罗布自豪地说,无论你从何方而来,只要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你的脚下就会有天路人修筑的“天路”。

什么是天路精神?天路精神就是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机器都可能“缺氧”,但人的精神不能缺氧。

事非亲历不知难。2009年7月26日,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藏北高原的纳木错至班戈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现场,这里海拔平均4700米左右,同行的部分记者高原反应强烈,被迫留在车上吸氧、休整。本报记者虽然基本适应了高原环境,但举手投足间仍然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即便如此,脚踏棉花、头疼欲裂、胸闷气短的高原反应还是让人反应迟钝、记忆下降。

挖掘机、搅拌机、运输车的轰鸣声阵阵,在二标段项目部,皮肤黝黑的张松德指着搅拌机笑着说,得抢时间赶工期,这条路定了2009年10月份通车,18个人轮班干,顾不上休息,刚搬完水泥,50公斤一袋,你要不试试?同行的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舒成高说,别为难人家啦,你们都适应了,他们才上来呢!舒成高介绍,这里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5%,紫外线强度是内地的8倍,工人们进行高强度劳动,相当于多负重50公斤,何况高寒缺氧、气候干燥、风大、气压低,工作的确辛苦。但这里不是最艰苦的,修建青藏线的唐古拉山路段时,海拔5300米,工人们住帐篷一干就是半年,留守人员冬天也不能下山,超过60%的员工有胃病、心脏病。

刚到现场,蓝天白云、阳光强烈,没到10分钟,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冰雹,气温也陡然下降十余度,寒风飕飕,更让人呼吸困难。可迎面健步走来一位身着艳丽藏服的魁梧男子,和工程项目部的同志打招呼同时,还不停地用手势和口令指挥过往车辆,原来是施工道路保通员尼玛江村,他负责在建公路上的道路畅通和运输车辆及周边乡镇农牧民出行车辆的协调。

不远处就是美丽静谧的“天湖”纳木错和一座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它们见证了一条条天路的诞生。

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的天路,听起来美丽,筑起来却着实不易。高原上的天路就是汉藏两族兄弟们忍受着人体极限一寸一寸地延伸开来,让世界屋脊四通八达。

改建工程项目办副主任尼珍说,在高海拔地带,再先进的施工设备也只能发挥70%的功率,钢铁也要向自然环境屈服。其实我们即便常年生活在高原,身体也是有反应的,不过为了天路的修筑,我们必须挺住。

舒成高说,什么是天路精神?天路精神就是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机器都可能“缺氧”,但人的精神不能缺氧。我们现在修筑每一条路,都要想着以后带着自己的儿女走在这条路上,是要以自豪或是内疚的心情,告诉他这条路是他的父母修建的。

立足高原,创优争先。天路公司的公路及桥梁施工能力、工程施工质量、公路建设市场占有率、工程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及拥有量在西藏自治区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立以来,曾承担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国道和区内主要干线公路的施工任务,修建了雅鲁藏布江大桥、柳梧大桥等大型公路桥梁。承担的公路工程项目,交验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质工程达85%以上。近十年来,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累计完成投资37亿元,承建公路里程达数千多公里,而且基本都是通往西藏各地、市、县的主干道。

站在拉萨第一座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互通式立交桥———柳梧大桥上,遥望拉萨的柳梧新区,天路人很自豪,天路人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碗扣式满堂支架等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了全自治区第一座现代化特大型城市互通式立交桥的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拉萨乃至西藏历史上立交桥“零”的突破,填补了西藏立交桥工程建设的空白。

成立10年,天路人在雪域高原创下辉煌业绩。

———他们承担了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中尼公路等国道和自治区内主要干线公路的施工任务;

———他们在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地区,参建了青藏铁路岗秀1号特大桥,确保青藏铁路顺利通车;

———他们修建了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以及柳梧大桥等大型公路桥梁,交验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质工程达85%以上;

———他们是参与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新改建工程的唯一一家西藏企业……

———他们成为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我们现在修筑每一条路,都要想着以后带着自己的儿女走在这条路上,是要以自豪或是内疚的心情,告诉他这条路是他的父母修建的。”每个天路新员工都会在进入公司时,都要大声朗诵企业的管理格言。

在天路精神激励下,天路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股票成功上市,促进经营机制有效转换,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建筑、建材、矿产产业。

天路公司在发展中迅速壮大,逐步成长为自治区上市公司的一面旗帜,“天路”品牌也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知名品牌。

在流动中播撒文明与进步,“修路富民留财富”这句天路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同样也是对天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评判。

修一条路,造福一方百姓,和谐一片水土。

公路是“致富路”,是“进步路”,是“稳定路”。天路人把自己作为流动着的红旗,牢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无论走到哪里,都将“天路”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带到哪里,他们在流动中播撒文明与进步。

纳木错乡卡达村支部书记洛桑旺堆激动地说:“纳班公路改建可是造福我们的大好事,说远点,道路修好了,农牧民出行、购物、买卖用品方便,小孩子去当雄县城读书方便,就看眼下,我们村里也是高兴得很啊,村里的车辆和劳力参与施工,这两年村民收入增加不少咧!”

纳木错乡卡达村民受益于天路,只是西藏农牧民的一个缩影。

10年间,天路人不仅用自己的豪迈在青藏高原筑出了一条条令人称奇的“天路”,在雪域高原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为西藏交通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尽心尽责。

天路公司工程项目部地处藏北阿里高原,在工程建设中,积极组织当地农牧民有序参与工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青年学习木工、砌工等施工技术,提高当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生活水平。与普兰县扶贫办共同组织当地村民176人参与路基施工,开采片石、砂石等,雇用当地43台手扶拖拉机参与路基填方,为当地农牧民创收300多万元。先后为门士乡小学贫困生捐助人民币1000元,为解决乡政府修建农牧民安居工程提供2吨水泥,为学校、派出所免费送水,为绿化校园环境定期浇灌草木。

10年来,公司各项目部共雇用当地农民工36628人,为农牧民创收达3.5亿元。此外,公司还无偿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修建了一条长15公里的扶贫路。当地农牧民称他们是“天路使者”。

天路公司承担的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总投资1.53亿元,建设规模90.57公里。通过19个月的艰苦施工,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天路公司充分运用多年高原冻土施工经验,并借鉴青藏铁路成功的环保措施,始终注重保护脆弱的高原环境,使沿线冻土带及薄弱的植被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专家称,天路人修路修出了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优良的企业文化,天路公司员工连带家属数千人,没有一个人参与2008年发生的“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多吉罗布说:“新时期、新阶段,社会责任引导着企业与社会、自然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雪域高原造就了西藏天路,天路人有责任让世界屋脊四通八达、和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