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亲情哈密
8792900000007

第7章 父爱如山(6)

父亲的家族,据我所知,五代以上都没有显赫的人物,与国土上千万个家庭是相同的。可以说,这个家族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索取都是微弱的。然而,父亲对子女的引导不可忽视。至少,由于父亲的指点,弟弟们在拥有土地的同时也拥有了所追求的喜悦和梦想,创造了父亲想也想不到的财富,更新了传统意义上农民的形象。父亲就是一棵大树,一棵苍老而勇敢的大树,他用尽毕生的精力撑起了一片天,我们是从大树上繁衍出的枝叶,即使飘得再远,也永远飘不出父爱的年轮,飘不出父爱庇护的荫翳。

在远离家读书的那年,父亲说要来看我。我早早请了假,守候在车站。等父亲一下车,飞奔过去抱住父亲,泣不成声,顾不得别人异样的眼光。走在人流如潮的街上,紧紧攥住父亲的手,生怕离开一步。当父亲要回家时,我撕扯着父亲的衣服就是不让上车,最后还是乘务员强拉住我,关上了车门。我无声地泪流满面,徒劳地追着公交车目送父亲渐行渐远。父亲也没有回头,只是用手在眼角不停地擦拭,那时,我差点放弃学业,跟父亲回家……

父亲的去世,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不尽的哀思,每每想起来都是锥心刺骨的痛……

父亲走的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那是在收拾父亲遗物时看到身份证才发现的。那个黑色的、让我们全家以前忽略以后刻骨铭心的日子。在心里,我几乎声嘶力竭地呼喊,父亲啊,您要在,就好了,我们一定有能力给您补上您一生中最奢侈的生日。只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谁能想到那一转身,竟成永别,思念成灰,阴阳相隔。

与父亲一起走过的日子,无惧世事多变。父亲离去,一种怅然,在四季里轮回!企图将牵挂和怀念尘封、珍藏;把流逝的情节记录成隔世离空的无望。

千古的亲情、父爱,千古的父女缘,尽在文·字里舒展,许一世穿越时空的承诺:如果人生有一份重来,敬爱的父亲,我会把亲人重逢的等待,婉约成诗。

(作者原名任瑞香,系哈密地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巴里坤县大河镇)

父爱是一扇门

丁素红

我眼中的父亲很少和我说话,所以父亲这个字眼,在我很小的时候只像是一个陌生的符号一般,根本不曾感受过什么。常常是看着沉默寡言的父亲就有种说不出的害怕。而父爱更是让我不敢奢望无法企及的一种爱。

也许是内心深处有着比同龄孩子更多的敏感,也许是父母过于宠爱哥哥,我的内心里时常充满着叛逆的情绪,每当我做了藏起姐姐的鞋子或者是把母亲刚给狗喂的食物端跑之类的恶作剧后,看着他们气愤的样子我会跳着庆祝我的胜利。当然这也免不了挨打受骂,但我依然乐此不疲。现如今从儿童心理学分析看来,我那时的所作所为,大概也是想引起父母的重视吧。

小时候感觉日子很长很长,一年总也过不到头似的。那一季黄一季绿,又一季黄了又一季白之后,才会有一个叫“春节”的节·日来到。每到这时,母亲总会把我拉到一个不高的碗柜跟前念叨:“什么时候才能长过碗柜啊!”看着母亲盼望的眼神,心里想:我还想快点长呢,早早离开你们,反正你们也不喜欢我。

岁月流转中我到了叛逆期,因为一次把邻家男孩打了被告状,父亲不由分说抬起他的大手就抡了我一耳光,立时我的脸就像被吹起的气球鼓了起来。当时倔强的我没有让眼泪掉下来更没有求饶,恨恨地瞪着父亲喊道:“我没有错!他先打我的!”父亲只是说:“给人家赔礼道歉!”“我不!”紧接着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把目光转向邻家男孩,他似乎畏惧我的眼神或是害怕我肿起的脸,迅速地跑了。父亲在他跑了后跟我说:“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尤其是对男孩子,等长大了人家会报复你。你看你把别人打得满脸是血,爸爸打你也是迫不得已。”虽然如此,但我认为父亲下手也太重了,心里便埋下仇视的种子。而父亲从此就再也没有看见我的笑脸了,一直到后来很多年。

与父亲的疏离一直持续到我工作,我并没有离开父母而是又回到父母身边工作。虽然我慢慢有了笑脸,但是那么勉强,父亲从来不多说什么,这种状态持续到我三十二岁那年。当我搀扶着父亲到医院做完胸透时,从当时拍片医生的话里我分明感觉到了不安。一天后我去拿片子时被告知父亲已经是肺癌晚期。就在那一瞬间,我似乎没了知觉,心跳加速让我站立不稳,晃荡着靠在了墙上,医生赶紧扶住我安慰着。稳定了心情走往家的方向,心里是那么痛,我的亲人啊,在我还没有怎么回报时,他的岁月已经不多了。

回到家,父亲依然看着我没有说话,但他那探寻的目光让我不敢面对,终于在稳定情绪后,强笑着对父亲说:“爸,没事的,老毛病了,是你的肺结核又犯了,调养一段日子就好了。”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你别安慰我了,我感觉到我得的不是好病,可能今年就过不去了。”留了一个微笑给父亲,转过身我满面泪痕。母亲看见了我的眼泪,什么也没说,母亲是个绝顶聪明的女人,一切尽在眼底,只是对我说:“别伤心过度了,好好尽尽孝心吧。”

父亲的日子只维持了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里,除了上班我基本就在娘家看护着父亲,那时的我,似乎还是没有体会到什么是父爱,但内心深处对父亲还是有丝丝不断的亲情牵扯,恨不得能替父亲去忍受那份疼痛折磨。

经历了病痛折磨的父亲开始厌倦人生了吧,我想。他把哥哥叫到跟前说:“我要走了,实在是太疼了,我不想承受了。我走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妹妹,你们从小我就一直交代你,就这一个妹妹,一定要好好待她,她心里存了很多事都不愿意说,我就是放不下她……”

话未听完,我冲出病房,在走廊的尽头泣不成声。我的父亲啊,我身上流着你的血液,我心里真的不曾丢下过你。多少年来,我以为你嫌弃我是个女儿身,我以为你的心里不曾爱我,却在你弥留之际我才明白,你把父爱深深隐藏,我却不曾用心去体会。

两天后,父亲撒手人寰。哭得最伤心的是我。一直以为没有父爱的我在父亲人生的最后时刻才知道,父亲的爱是一扇门,而我始终都在这扇门里不曾被抛弃过,被父亲深深呵护在心里。

(作者系哈密地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乌鲁木齐铁路局天汇总公司哈密物业站)

父亲

刘亮

父亲病了,是突发脑溢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阻拦。当躺在病床上的是与我不相干的人时,这些道理我全懂。可真正轮到与我血脉相连、有切肤之痛的父亲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如何脆弱。是的!父亲在,就总觉得自己还是孩子,还有个依靠,还有人疼。我不敢想象,没有父亲的天空,将是如何的阴霾。

四个小时前,当医生让我在手术单上签字时,他告诉我,很幸运的是,医院正好来了一位专家。从名片上看,那位专家挂着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等众多头衔,相信确实值得信赖。可是,这是幸事吗?我多么希望,躺在病床上的不是我的父亲啊!或者,如果上苍允许,我宁愿,把患病的人换成是我。我终于颤抖着,在手术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那熟悉的写过无数次的两个字,今天落笔竟变得格外艰难。“手术很危险,但不做手术更危险。”我别无选择,就像推开一扇门,门后是地狱还是天堂,我只能听天由命。唯愿上苍怜我佑我,赐福于我,给我好运,给父亲好运。

临上手术台前,依然清醒的父亲说他想上厕所。我背起了父亲。我觉得父亲在我背上轻飘飘的,轻得像个孩子,像一捆干草。那一刻,我不由得一阵心酸。

三十三年来,这是我第一次背起父亲。而父亲呢?他肩扛着一家人的生活重负,已经苦苦地撑了几十年。如今,儿女们大了,原以为他可以放下担子歇歇了,可谁知,可怕的病魔又缠上了他。

回首父亲这一生,我知道,他过得并不幸福。父亲从小丧母,五岁开始给地主放牛。他说过,因为饿,他从地主家的猪食槽里抓过猪食吃。后来,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他参了军、入了党,从一个与猪抢食吃的小长工变成一名堂堂正正的解放军战士。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父亲复员进疆,分到了西距哈密市区二百公里戈壁滩上一个名叫七角井的地方。在那个石头多植被少连饮用水也要到外面拉的小镇,父亲一待就是三十几年。这期间,他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多得就像戈壁滩上的砾石,数不胜数。而所有这一切,父亲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哪怕一个字。

退休后,父亲的心情一直不好。他很难过,常常在儿女们面前自责,没有给儿女们创造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三十好几还没成家的我更是让他操碎了心,虽然我从来没有向他要求过什么,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他。

我没有理由抱怨父亲。对他,我只有深深的感激。因为他尽了自己的责任,撑住了一个家,一个和睦而温暖的家。

父亲的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当手术结束,父亲被送入ICU(重症监护室)时,由于是全身麻醉,父亲此刻仍处在昏迷中,医生想看他是否即将清醒,喊他:“老师傅,睁睁眼。”父亲的眼皮子一眨不眨;医生又抓起他一只手:“老师傅,抓抓我的手。”父亲的手一动不动。这时,我抓起父亲的另一只手,也喊:“爸,抓抓我的手。”奇迹出现了,父亲的手指在动,他在抓我的手!即使在昏迷之中,他也牢记着儿子的呼唤。那一刻,我泪落如雨。

但我是开心的。我知道,我心灵的天空重又升起了一轮旭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十三师新闻中心)

父亲的诚实

达忠书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辛勤耕耘,受苦流汗,把我们兄弟姐妹拉扯成人,他以自己的诚实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沧桑,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是他的诚实。

记得我读初中时吃的是学校的伙食,以交纳面粉和菜金的形式结算伙食费。有一年夏天,我交的面粉吃完了。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城里回到家中拿面粉,第二天早上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想早早起来淘洗麦子,晒到中午要磨面粉的父亲,急得坐立不安。可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突然又有了笑容。父亲很快挑来了水,接着开始动手淘洗麦子,淘出一些就用干毛巾搓擦湿麦子,然后拧干毛巾再来搓擦,直到擦干。这时进来位邻居,不解地问:“下雨天淘麦子,大热天擦水分,你这是怎么啦?”父亲答:“儿子来取面,遇上下雨,为了不耽误事,只好这样。”邻居说:“你这人多没转治(俗语,即办法),你不会干簸吗?”“干簸沙土取不净,面会碜的。”“那么多人的伙食,谁还能管这些?”父亲认真地说:“我不能做亏心事。”父亲流着汗,动作麻利地不停地干着手中的活儿。就这样,上午淘麦子,中午磨面,下午按时送到了学校。老师表扬了我,说我雨后当天就送来了很好的面粉。我对父亲的诚实刻骨铭心。

在我十岁那年,父亲养的一头黄奶牛,产下了一头前额横向长有一道筷子粗二寸长白毛的纯黑色小牛犊。一位算命先生,把这小牛犊说得神乎其神。他算卦后说父亲得了这个小牛犊,是财源滚滚而来的象征,今后一定会时来运转,再往后就是大富大贵。父亲开始不信那一套,但经不住那人的花言巧语、死乞白赖的游说。父亲疑惑地问:“啥是‘石来用砖’?”算命的揶揄父亲:“你这人太老实了,连这句话都听不懂,是说你有好运气了……”父亲对他的卦词将信将疑,认为以后也可能真的会有好运气。从此,父亲就把那头小牛犊当作宝贝,偏草偏料精心饲养。三年过去,小牛犊长成一头膘肥体壮的大牛了,可是父亲的运气一点也没有好转,还是每天把东山的太阳送往西山,日复一日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抗美援朝那阵子,政府号召捐钱捐物,父亲想好了要把这头最好的牛捐出来,有个亲戚知道了,来对他说:“这是你的宝物,捐了是要倒霉的。”父亲讲不出深刻的大道理,却坚定地说:“美国打朝鲜是想占中国,我们老百姓应该支援打美国。再说我看这算卦的也是胡编,哪有什么可信的!”就这样,他毅然捐了那头牛。有人说他太老实,他说:“瓜娃子(俗语即傻子)有天保,对国家老实有什么不好?”

合作化时期,父亲和一些人认为:入社的牲畜和农具作价偏低。有的人就想把上述一些财物或转移或隐瞒,个别人还得了“赳财病”,睡在炕上不吃不喝想家产。父亲当时思想也有波动,经过工作组开会做工作,宣传政策,他想通了,高高兴兴地把所有的牲畜和农具都入了社。父亲这样做,并不是他觉悟高,或者是出风头,表现积极,而是一个典型老实农民的本分行为。父亲认为: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的政策是为老百姓制定的,共产党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共产党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老老实实干什么。多么诚实的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