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没有止步,他继续向未知的领域一次又一次地进击。同时,作为炎黄子孙,丁肇中时刻关注着国内科学的发展,多次归国寻根,架起一座中美科学交流的桥梁。他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认为年轻人最适合研究物理学。
1.继续冲刺
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各种荣誉和赞扬接踵而来,但他对这些似乎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现代科学的进展,他把目光瞄向高能物理、宇宙科学和生物科学———被世界科学家称为三大科学的前沿阵地上。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自然科学家的素质特性,他要不断地向自然界进击,去攻占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
1978年春天,丁肇中像率领科学探险船队的一位老船长,又带领着他的实验队伍———新组建的马克·杰实验小组,驶向了新的目标。
他们开始建造庞大的实验设备,设备宽6米,高6米,总重量达1000多吨。参加这一实验小组的科学研究人员共56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大学、西德的国家电子加速器中心、荷兰和中国。同丁肇中的马克·杰实验小组同时进行这项科学实验的还有另外三个科学实验小组。他们工作非常刻苦,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对加速器进行制作、安装和调试,设备才安装完毕,实验经费高达上千万美元。
加速器开始运转了,丁肇中和实验小组的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仪器的荧光屏前,采集数据,计算结果。这次实验,他们要达到三个目的:(1)寻找新粒子、新轻子和新的层子;(2)研究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相关问题;(3)测量电子的大小、μ子的大小和J粒子的大小。
他们送走了一个个白天,迎来了一个个黎明,付出了半年多的艰辛,终于传出了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1979年8月,丁肇中领导的实验小组和另外三个实验小组,各自独立地在能量274亿~316亿电子伏特范围内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从而使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所谓喷注,它是指高能粒子反应中末态强子的一种特殊空间分布状态。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时,它的末态可能产生多个强子。随着正负电子能量的不断升高,产生的强子数目会越来越多。这些末态强子飞行的方向集中在某几个最小的区域内,从对撞点喷射出去形成几束粒子注,因此,称为喷注。
马克·杰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对强子喷注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观察到,当能量低于170亿电子伏特时,只产生双喷注现象。当能量增加到274亿电子伏特时,就出现了过去从未见过的三喷注现象。
三喷注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认为找到了胶子存在的论据,这是丁肇中研究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又一重大成果。
J粒子发现以后,丁肇中曾经作出这样的设想: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几个被称为夸克子(层子)的更为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已经知道有五种不同类型的夸克子(层子)按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了众多的亚核粒子。是什么力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物理学家曾有人预言: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胶子,它是一种传递层子与层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媒介,是胶子把不同类型的夸克子(层子)“粘”在一起而构成新的粒子的。
这一科学假设是否成立呢?多年来,许多物理学家还一直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
现在,马克·杰实验小组观察到的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丁肇中说:“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个动量区内有时有了三个喷注,而在某些区内完全是三个喷注。这就说明,胶子是可能存在的,虽然不能发现胶子,但至少这种现象可用胶子来解释。”
丁肇中领导的马克·杰实验小组为胶子的存在提供了科学论据,三喷注的发现对胶子的存在作出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针对有一科学家说丁肇中已经发现了胶子,丁肇中严肃地说:“到现在为止绝对不能说已证明了胶子的存在,至多只能说,如果有胶子存在,才能解释实验事实。”“我不敢保证几年之后不会出现另一种假设,来解释这一现象。”
科学这条道路是一条永无尽头的路,在这条道路上,树立着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每个里程碑间的路程,是科学的脚步走过的一个阶段,一个永远进击的科学家立志去跨越这一个又一个阶段,在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上刻下自己的标记。丁肇中的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
2.科学的桥梁
丁肇中是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家,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与中国有着自然的深厚情结,加上他在美国出生、在中国长大的特殊经历,使他成为联系中美两国的科学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去美国几十年来,心里系挂着祖国,总想回国看看。他想看看他的老家山东省日照市,看看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那里也是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他还想走一遍他童年走过的逃难的路,那些日寇侵华的苦难岁月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还想到祖国的山城重庆,看一看他那时断时续上过学的学校。重访故地,若能见到那时的老师和同学,和他们叙旧话别,将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
他想回国的念头,随着他去美国时日的延长而与日俱增。
1975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第二年,丁肇中终于摆脱掉日常工作的繁忙,实现了他回国的梦想。他回到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1977年8月,丁肇中带领妻子露易斯·凯薏和女儿,再次回到中国。8月17日,他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当时中国打倒“四人帮”不久,处在百废俱兴的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刚从噩梦中走出来,他们身上爆发出一股力量,正在为中国的四化建设献计献策。丁肇中看到这些,非常高兴,感到中国有了希望。他说:“我这次来中国参观,看到大家有干劲,都想把科技搞上去。我相信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搞科研的历史这么久,一定会出人才,会很快赶上科学先进水平。”
这次回来,丁肇中想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一些贡献。他在北京,应邀为我国高能物理实验的科学工作者作了多次学术报告,召开了各种不同的座谈会,畅谈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现状,自己对高能物理发展的前景的展望,开阔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视野,增强了他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丁肇中回来,行程安排得非常紧,也非常辛苦,但他也很高兴,觉得过得很充实,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想为中国科学事业做点贡献的夙愿。
丁肇中从1975年以后,几乎每年都回国访问,1979
年9月22日至26日,丁肇中在北京科学会堂作了题为《高能实验中新粒子的寻找》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发现J粒子的经过,介绍了他发现三喷注的情况,以及这一发现对寻找胶子的意义,他也介绍了自己关注现代科学发展的三大前沿科学———高能物理、天体物理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他说:“我个人预料,在未来的五十年之内,生物学和天文学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学在生命的起源、细胞的改造和遗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都可能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生物学的发展对未来人类有着巨大的意义,五十年后,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种种疾病,就会像几十年前我们制服天花、霍乱和肺结核一样,都将被消灭。”
他的报告激起了阵阵掌声。
1980年,丁肇中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作实验高能物理的新进展的学术报告,他说:“高能物理是门花钱很多、通常成果很少的学科,但有时能对人类知识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在科学研究领域上,竞争非常激烈,第一位能够造出结果来的,就是发现者,其后的都只能配称为证实者而已。”他的报告对与会的我国科学工作者有深刻的影响。
1982年,丁肇中在北京又举行报告会,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主持会议。丁肇中在报告会上用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详细介绍了他领导的实验小组两年来建造最新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计划,也介绍了自己进行L3实验的宏大计划。这项实验也被称为模拟宇宙爆炸的实验,需要在地下建造一个深1公里、宽27公里的理想环境,然后将10亿电子伏特的电力输入粒子加速器,再和负电子对撞。在一亿分之一秒的对撞过程中,将会使温度达到太阳表面温度的几百亿倍,这就是宇宙刚开始的条件,它将分裂出几种基本粒子,这可能就是一切物质组成之始。他说:“科学是不断前进的,今天你不去做这个实验,明天自会有人代替你做,科学家的责任是去发现自然的真相。”
丁肇中的报告吸引了成千上万人,他用自己的行动架起了中美科学交流的桥梁。
3.“物理研究是年轻人的事"
丁肇中非常关心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也身体力行地对中国年轻的科技人员进行培养。他多次到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澳门选拔研究生,所有研究生的挑选都要经过他的亲自面试,为此,他选拔了不少中国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到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参加马克·杰实验小组的科学工作者一共有56人,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人员就参加了29人,中国人占了实验小组的一半以上。他们与七个不同国籍的科研人员一道工作,友好相处,工作和学习都非常刻苦,为三喷注的发现,为寻找胶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丁肇中对他们的工作也很满意,称赞他们“表现很好,很能干”。
丁肇中在美国四十多年的经历,使他接触了很多科技人员,他对各国的人员素质有着相当多的比较。他说:
“中国是科学文化上有光荣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几千年来中国人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中国人的才能、智慧不在任何国家的人之下,中国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充满信心。
“不要看不起中国人。”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丁肇中把中国的科技进步寄托在中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他多次与中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座谈,谈理想,谈工作,谈科研,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参与世界的科技发展的竞争。
1979年10月,丁肇中教授给北京八中的学生作了一次报告,报告内容广泛,谈了如何做优秀生,如何培养竞争能力,如何敢于大胆追求真理,如何培养既动脑又动手的能力等问题。最后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关心物理学,为物理学献出毕生的精力。
报告会后,当广大读者纷纷询问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生时,1980年10月,《中国青年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专门访问了丁肇中教授,丁教授的回答是这样的:问:“请问丁教授,怎样才能做个优秀生呢?”
答:“这对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恐怕有不同的要求。中学和大学一、二年的课程,都是基础课,非常重要,都应该学好,到大学后期或当研究生,就要对某一门课程深入钻研,学自然科学的,就要能够找到自然现象与理论的矛盾,并且想办法展示出来加以解决。对所有学生,有一条共同要求,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死读书,不要被分数牵住鼻子走,而要善于独立思考,勤于自己动手,使自己具备竞争的能力。”
问:“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答:“中国学生很聪明,学习很刻苦,中国送到美国去学习的学生,考试成绩一般都很好,但是做了研究生,成绩突出的不太多。也就是说,许多学生在中学、大学能考第一名,而在搞科研工作的时候就不行了。”
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原因是很多的。有一些学生认为考个第一名就达到目的了,缺少竞争所需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竞争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超过别人。有人怕在竞争中被淘汰,其实,越怕竞争越要被淘汰。因为,你不竞争人家在竞争嘛!竞争不是鬼鬼祟祟,勾心斗角,而是你激励自己比别人好,别人也可以激励自己比你好。只有竞争,大家才能努力向上。现实出了先进,又使得落后的坐不住,奋起直追。我们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竞争是很厉害的,而我们又都很好地保持着友谊,及时地交换材料。
“所以,我主张,作为优秀生,思想要活一点,要大胆地追求问题,提出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状态。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这样,他们在50年代敢于站出来说话,否定了多少年来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一个定律,提出了他们的定理,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天高气爽,秋风徐起,和煦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温柔地照在丁教授的脸上。这位世界物理学界的大师最后向中国的年轻人提出了他的祝愿和期望。丁教授说:“物理研究是年轻人的事。因为他们富于想象力,在微观世界中,能突破一般生活经验的概念,创造崭新的理论来解释微观世界的现象。
“我建议搞物理、化学的青年,看一看法拉第、达尔文的传记,包括我知道的其他著名科学家,没有一个不是把全部精力花在科学上,真是不计成败,全力以赴。
“同学们对自己要有信心,立了志愿以后,对终身的事业有一个打算,不要因为每年考试成绩的好坏,而轻易改变计划,变来变去,将一事无成。
“希望同学们敢于竞争,同本班、同全校的学生竞争,同全国同全世界的人竞争。”
丁肇中教授的这些话,讲得多么语重心长啊!它将会成为火炬,照亮年轻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崎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