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秦汉战争史(下)
8769800000024

第24章 东汉时期总论(4)

长于韬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刘秀刚至河北地区不久,由于刘缩被杀,虽然非常悲痛,然而却深藏于心中。冯异此时,即查觉了刘秀的心情,婉言相劝刘秀解除痛苦,并乘势劝刘秀要胸怀天下,以图大业。冯异对刘秀说:“天下的百姓都对王莽政权深恶痛绝,多年以来即盼望汉室复兴。现在更始王朝腐败无能,它的将吏土卒所到之处,抢掠残暴,大失民心,天下百姓无所依靠,今将军受命,专至河北,以德政仁惠招降郡县,这是天赐之良机。昔日古人经历了殷纣王夏桀之残暴统治,才深知汤武之功的伟大。所以百姓在苦难之后,最渴望仁义之君的德政。现在必须抓紧时机,派出人员,巡视各个郡县,整顿吏治,体察民情,广泛传布你的恩惠仁慈,以争取民心”。刘秀立即采纳了冯异的建议,便和诸将领立即奔赴各地巡察,这为刘秀以后全部占有河北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刘秀基本略定河北地区后,即派冯异率军准备攻取洛阳。这时,洛阳正由更始王朝的舞阳侯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所统率的30万大军驻守。冯异兵少势弱,面对强敌,便以政治攻势离间洛阳守军,他暗中致书李轶说:“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靓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接着又分析了一番更始王朝和李轶的处境,劝李轶弃暗投明。李轶深深为冯异的劝降所打动。遂决计降服于刘秀。自此之后,李轶便再不与冯异对垒,因而冯异之军顺利攻占了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攻克了成皋以东13个县,逼降更始军10余万众。接着又大败将军武勃,斩杀更始军5000余人。李轶此时,均按兵不救。后来,又将李轶欲投降刘秀的书信,使人透露给朱鲔,朱鲔大怒,遂派人刺杀了李轶。这样,洛阳30万大军,实际上皆败在冯异的离间谋略之下。

善于独立决策,刚柔兼备冯异由于常常率军独立执行一些重大的战略任务,因而很善于根据总的战略企图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正确决策,而在贯彻这些决策中,既刚毅果敢,又持重耐心,不怕困难与挫折。冯异在与赤眉军作战中,由于邓禹极力相请,他与邓禹率军吃了败仗,仅率数人逃回营内。他不气馁,不沮丧,立即收集散卒,整顿部队,先以少部兵力与赤眉军纠缠,待赤眉军兵疲之时,他立即以事先埋伏之身穿赤眉军服装的部队,四面包围了赤眉起义军,结果于崤底将赤眉军击败,逼降赤眉军8万余人。赤眉军经此一败,元气大伤,遂在宜阳地区无心再战,被刘秀迫降。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派大将耿弁等,率军进攻隗嚣盘据的陇地,初战失利后,形势于汉军十分不利,大有乘势占领拘邑,危及关中之势。刘秀于是急派冯异率军进占邑,以杜绝隗嚣军东进的路线。冯异军尚未至邑,隗嚣果然便派遣将军王元,行巡等率军出陇地,行巡之军直扑枸邑而来。这时,冯异手下的部将都劝冯异说,敌军气势正盛,且由于新近获胜,兵锋难敌,不如就地止军,以便根据情况,再研究进兵枸邑的对策。但冯异坚定地认为,如若我军不进占枸邑,一旦敌军得手,三辅地区和京师长安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战略全局十分不利。因而我必须急趋枸邑,然后据城坚守,以逸待劳,伺机破敌。冯异遂暗中率军潜入邑,然后紧闭城门,偃旗息鼓,以待行巡军。行巡军不知邑已被冯异占领,急奔枸邑,由于未加戒备,冯异挥军出其不意地对行巡军突击。行巡军惊慌失措,大败而逃,冯异军追击数十里。于是,北地一带的隗嚣诸豪长均背叛隗嚣而降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虏将军,与公孙述的赵匡军对阵,坚持对抗一年多,终于将赵匡斩杀。随后,诸将共同进攻隗嚣之子隗纯统率的大军于冀地(今甘肃甘谷以东),久攻不下,众将都主张暂时退兵休战,冯异则坚持不动。并且在每次出战中,他都率军为诸军的前锋。冯异就是这样在战役指挥上,坚毅持重而屡建奇功。

治军威严而谦逊,深得吏卒敬服据《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沦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刘秀在争夺关中地区时,先派邓禹出征。邓禹由于数度败在赤眉起义军的手下,未能完成任务户便改派冯异率军接替邓禹。刘秀在赋予冯异任务时说:“你进军关中,千万不要攻略屠城,关键是在招抚安集。其余的将军不是不能打仗,最大的弱点就是喜欢纵兵抢掠,将军有统御吏卒的非凡才能,想你一定会严格军队纪律,不要给关中郡县带来兵祸之苦”。冯异果然不负刘秀的期望,所到之地,布德招降,深得当地吏民的拥护。弘农地区自称将军的10多个割据势力,均率众敬服于冯异。冯异进入关中后,很快便用兵威和德政扫平和降服了关中地区的群雄势力,威行关中。由于冯异长期镇守关中地区,因而,他在关中威信很高,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这些,都说明了冯异治军从政,都非常善于统御众人之心的卓越才干。

岑彭字君然,南阳枣阳人。岑彭在王莽时期,曾任新莽王朝的枣阳县代理县长,拼死与绿林起义军作对,屡次被起义军打败,在起义军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岑彭顽抗到城中粮尽,人相杀吃的情况下,才投降了绿林军。此后,即跟随刘秀行动。由于他忠心耿耿,具有将帅之才,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足智多谋,善于以谋略调动敌人岑彭被刘秀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岑彭在连战皆捷后,于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与据守于邓地(今湖北襄樊北)的割据势力秦丰大战。岑彭向其进攻数月,未能奏效。刘秀心中焦急,责令岑彭必须急速攻下邓地,消灭秦丰。情况紧急,岑彭来不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于是定下了释放俘虏,让其自动传递假情报的办法,麻痹敌人,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再行突击。岑彭为实现他的作战谋划,故意在晚上通报部队,紧急做好出击的准备,使人人皆知第二天黎明即重点攻击山都(今襄樊以西),同时,故意放松对秦丰战俘的看押,战俘便乘机逃跑,向秦丰报告了岑彭的作战计划。秦丰闻知,立即决定全军向西,进击岑彭军。岑彭侦知秦丰已经上当,突然改变原定进击方向,率军偷渡沔水,进至阿头山(今襄樊以南),猛攻秦丰部将张扬军。张扬毫无戒备,被打得大败。岑彭乘胜率军沿山谷间伐木开路,直插秦丰老巢黎丘(今湖北宜城北),一举击破黎丘留守的秦丰军。秦丰此时正在向西进击的途中,听说黎丘被袭,急忙率军回救。岑彭袭占黎丘后,预料秦丰必然回兵,便在东山设营,准备迎击秦丰军。果然,秦丰与其大将蔡宏,乘夜急攻东山岑彭军,岑彭军因预先已有充分准备,遂将秦丰的主力大军一战歼灭,斩杀大将蔡宏。

作战整体观念强,部署周密,用兵机动灵活通盘关照全局情况,进行周密的兵力部署是岑彭用兵的另一突出特点。因而,他与冯异一样,经常是独挡一面的最高军事统帅。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岑彭为进攻巴蜀的公孙述,早就制造了战船,训练水军,企图水陆并进,置公孙述于顾此失彼的境地。但大将吴汉却不同意岑彭的意见,主张舍弃水军,只用陆战。岑彭上书刘秀,刘秀深深赞同岑彭的建议,遂任命岑彭为南线作战的统帅,节制职位高于他的吴汉所部。当时公孙述以重兵防守今三峡,并在江中架起了浮桥,同时将圆木插入江中做为障碍,以图阻止岑彭的水军前进。岑彭详细布置了兵力,挥师乘风而上,直冲浮桥,进至桥边,岑彭军以火攻烧毁了浮桥和江中的圆木障碍,蜀将被斩,程汛被生俘,田戒率残兵退保江州(今四川重庆),岑彭军顺利进至江关(今四川奉节)。岑彭接着又兵分水陆两军,自率主力,神速迂回至公孙述的腹心;之地成都地区。正当公孙述即将全面瓦解之时,岑彭被公孙述派人暗刺身死,但公孙述很快便被刘秀军消灭。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人。其祖先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马援原为王莽政权的新成大尹,后被隗嚣请出,拜为绥德将军,最后才投奔刘秀。马援由于足智多谋和骁勇善战,深得刘秀的器重,他以戎马倥偬的一生,给后世树立了一个长于筹策,忠勇正直赫赫战将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