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幸福叫淡定 有一种智慧叫宽心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8762400000018

第18章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17)

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学生划掉了一个邻居的名字。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

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又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四个人,学生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里变得异常的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都一个个变得沉重起来。教授平静地说:“请再划掉一个。”这个学生迟疑着,十分艰难地作着选择……她举起粉笔,划掉了自己父母的名字。“请再划掉一个。”教授的声音再次传来。这名女生惊呆了,她艰难地举起粉笔,缓慢地划掉了儿子的名字。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教授等到她平静后才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但为什么他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同学们静静地看着那位女同学,等待着她的回答。女生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独立了,肯定也会离我而去。而能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婚姻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痛苦、磨难、坎坷、艰辛,都要互相勉励,互相支持,互相祝福,共同承受生活中的一切,即使平淡朴实也幸福快乐。别等待爱人为自己做什么,不要总想着等待别人先付出,自己应该学会体贴他、爱护他、鼓励他,只有这样,两个人的心才会贴得更紧。

很多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很多人最终会离你而去,而能够陪伴你终生的人却是你丈夫,与他分享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快乐吧。与爱人共患难,同甘苦,共同享受美好人生。别等爱人为你做什么,应该相互体贴,相互鼓励,做到真正的相濡以沫。

生命是有限的,成为夫妻更是前世修来的难得的缘分,只有同心携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爱。拥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

闲情逸致,放逐劳顿的心灵,啜饮生活的芳蜜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

生活中要时常拂拭心镜,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奔波劳顿的间隙,听一首动听的乐曲,读一篇优雅的诗文,绘一幅洒脱的图画,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垂钓于小溪之旁,泛舟于江湖之上,旅行于山林之中,在琴棋书画中熏陶性情,在草木山水中放飞心灵,为心灵辟一处“宁静港湾”,为生活寻一处“世外桃源”。清空心灵里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

曲声乍飘起,听一曲柔美舒缓的音乐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为我们的情感服务。科学研究证明:听适合的音乐,可以优化人的性格,平稳人的情绪,提高人的修养品位,甚至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医学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需要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从中受益。音乐可以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调节血液循环和活化神经细胞。另外,音乐会使人体的胃蠕动更有规律,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在医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莫扎特效应”:当你听一曲莫扎特的乐曲之后,你的大脑活力将会增强,思维更敏捷,运动更有效,它甚至可缓解癫痫病等患神经障碍的病人的病情。研究者已证明,在IQ测试中,听莫扎特乐曲的受试者得分比其他人高。

1975年,美国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凯·金泰尔夫人因乳腺癌缠身,身体每况愈下,濒临死亡的边缘。这时候,金泰尔夫人的父亲不顾年迈体弱,天天坚持为爱女弹奏钢琴乐曲。或许是充满爱心的旋律感动了上苍,两年之后奇迹出现了,金泰尔夫人战胜了乳腺癌。康复后,金泰尔夫人热情似火地投身于音乐疗法的活动,出任美国某癌症治疗中心音乐治疗队主任。金泰尔夫人弹奏吉他,自谱、自奏,引吭高歌,帮助癌症病人振奋精神,与绝症进行顽强地拼搏。

德国科学家马泰松致力于音乐疗法几十年,在对爱好音乐的家庭进行调查后注意到,常常聆听舒缓音乐的家庭成员,大都举止文雅,性情温柔;与低沉古典音乐特别有缘的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能够做到和睦谦让,彬彬有礼;对浪漫音乐特别钟情的家庭成员,表现为思想活跃,热情开朗。他由此得出结论说:“旋律具有主要的意义,并且是音乐完美的最高峰。音乐之所以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并有益于健康,正是因为音乐有动人的旋律。”

音乐是起源于自然界中的声音,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音乐对人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音乐主要是通过乐曲本身的节奏、旋律,其次是速度、音量、音调等等的不同而产生疗效的各异。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诊断,在辩证配曲的原则下,选择适当的乐曲组成音疗处方。

烦恼时听听音乐,能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憧憬,使人心理趋于平静,心绪得到改善,精神受到陶冶。

既然音乐有这么多用处,不妨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戴上耳机,听一曲柔美舒缓的音乐,让身心在优美动听的节奏中彻底放松。

与书常为友,品读那一刻的书墨香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曾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阅读好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

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有的人读地理名胜,可以遨游天下;有的人读历史典故,可以和古人接心神交;有的人爱好文学,春花秋月,情境义理,妙味无穷;有的人喜欢理工,一个细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从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智能、感情、经验,可能是别人毕生的体验,而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劳而获,岂不是无限的快乐吗?如果不肯读书,无疑放下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名人都谈到过读书的乐趣,其中以欧阳修的最佳读书处——马上、厕上、枕上最为著名。欧阳修的读书法的确是人生至乐之境,这也说明读书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兴趣,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而没有必要非得要求一个好的环境——读书是个人的兴趣所至,一个不爱读书的人,给他任何好的条件也没用。而喜欢读书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随手翻开书来阅读。

读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阅读的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传统、时局、教育、职业、兴趣或其他原因的影响。所以爱书之人总是一次次地沉溺在不同的领域,并把各种互不相关的知识融合到自己的思想当中——你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知识却在悄悄改变你的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许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会使你顿悟某个伟大的道理,从此思想产生质的飞跃。也或许另一本书,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最终也走向了辉煌。林肯年少时,就因为偶然一次阅读了华盛顿和亨利·克雷的传记,从此立下宏伟的志向,最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

一个好读者能够感觉到读书时妙不可言的乐趣,因而他喜欢读书,最终即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能成为博学的人。

我们都有这类体验,人逢喜事精神爽,做起事来有力量。学习也是如此,乐趣对学习活动起着驾驭作用。愉快的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主动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反之,不良的心境则会影响身心健康,妨碍工作和学习顺利开展。

人在画中游,沉醉流连于水墨丹青中

生活中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人生道路上碰上点障碍在所难免,忧郁、彷徨、烦恼、悲愤可能每个人都体验过。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寄情于水墨丹青,让这些充满灵性的艺术瑰宝去抚慰你那伤痛的心。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寄情于水墨丹青之中,沉浸于那洒满墨香的氛围之中,笔走神龙,气韵畅通,你的心胸会顿觉舒畅,感受艺术的同时也更好地感受生命。

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威尔福莱特·康,尽管事业非常忙碌,在他为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时,他总感觉到自己生活中缺了点什么东西似的,于是他选择了画画,每天从百忙中抽出一个小时来安心画画。他不仅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画画上也得到了不菲的回报,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威尔福莱特·康在谈起自己的成功时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还是决定学油画,无论做多大的牺牲,每天一定要抽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天早晨五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威尔福莱特·康后来回忆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怎么也不想再睡了。”他把楼顶改为画室,几年来他从未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而时间给他的报酬也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在画展上出现,他还多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变为奖学金,专供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所获得启迪和愉悦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画画不仅可以愉悦人心,陶冶性情,还可以治病疗伤。

美国有一位画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特地为一位癌症患者画了一幅《天上飞来的希望》的画。每当患者凝视这幅画时,那只正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展翅高飞的海鸥便会使他心中升起信心和希望。医生曾断言说他活不过两年,可自从他试着每天去欣赏这幅画后,他的病竟然慢慢好转。他已活了三十五年,至今还健在。

无独有偶,另一个以画治病的故事更有趣。据传南北朝时鄱阳郡王爷被齐明帝所杀后,其王妃悲痛欲绝,整日茶饭不思,终于卧病不起。试过了各种妙方,尝遍了天下良药,仍不见好转,最后,其兄慕名请来一位画师为鄱阳郡王爷作了一幅画像。画师深知王妃之病为相思病,经过一番冥想之后,便作好一幅画密封后转交给王妃,并让人转告她说,有人曾偷画王爷像,要王妃派亲信以高价赎取。亲信取回后,王妃展开一看,当即勃然大怒,从病床上一跃而起,骂道:“这个老色鬼,早该千刀万剐!”原来,画上画的是郡王爷生前和一宠妾在镜前调情的丑态。可说也奇怪,王妃的病从此日渐好转,最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作画可以让人沉浸其中,抛烦恼于脑后,观画可以让人宠辱皆忘,愉悦身心,获得一个美好心境。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在家中挂上几幅清丽典雅的字画,在闲暇之余细细品味,可让人赏心悦目,获得一份清净,于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有人说:“生活使我闷闷不乐,它让我度过平淡的人生。”其实不是这样,生活中的乐趣完全是由自己去打造的。喜欢水墨丹青的朋友们,不妨让自己静下来画一幅画吧!

吟诗品人生,诗一样的栖居诗一样的生活

诗是什么?诗是人们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生活的表达。诗是诗人的生活感悟,是诗人的人生心得,是诗人心灵的描述。读史可以让人知古今,读诗不但可以让人知古今,而且可以让人明事理,可以让人陶冶情操,涤荡心胸。

诗有古诗和新诗之分。古诗讲究精练,贾岛曾“推敲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人生也需要精练;新诗讲究哲理,“路之值得赞美,在于它不站起来要做纪念碑”,诗人韦苇的诗句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内蕴。人生本身就充满哲理,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值得让人读一生的诗。

好诗不在于语言,过于华丽的辞藻,反而有附庸风雅之意,让人有束缚感。朴素的文字,平常的语言,同样可以写出动人的诗篇。“如果你嘴里含满了食物,你怎么能歌唱呢?如果你手里握满金钱,你怎能举起祝福之手呢?”这是纪伯伦的诗句,语言质朴之极,而事理却鞭辟入里。

意与理是诗的艺术魅力所在,读诗重在体味诗中那诗人别有用心的意境以及启人心智的哲理。诗意并不在字,《小窗幽记》中说“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意思是说不识字人生却充满意思。那么诗意在哪里呢?就藏在人的心中。最好的诗是用心来读的,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功利之心,拘泥于某种形式,即使满腹平平仄仄,也毫无诗意。理是诗人在平凡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的人生真义,是诗人对社会人生深刻理解的诗的阐释和咏唱,如林语堂所说:“若天地间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读诗要思考其哲理,这可以发人深省,但又不可太注重哲理,太多的理性,太多的用心,反而会束缚人性真情的流露,恬淡畅适,无为而为,才会满怀意趣。好诗总是能够将主观情意与客观意象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人为之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