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8761600000007

第7章 大宗伯城市中的历史记忆

在市区,庙前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街上北向有半条街的房子属于陈家产业,其间的入口处至今还保留一座完整的明代古民居,属典型的明代一品官府第豪宅。房子名为大宗伯第,其宅主陈经邦官拜礼部尚书时,以宗伯作为礼部尚书的尊称,是我国少数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大型住宅建筑之一。陈经邦(1537—1616),字公望,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神宗朱翊钧在东宫时,曾被选任讲读官;神宗临朝后,备受宠顾,官职连升至礼部尚书。万历十三年(1585)因与宰相意见不合,其疏请罢归,遂开始筹划建造宅第,宅第至1592年方全部完成。大宗伯第是以重叠三座七间厢正厝为主体,前后七进深,左右加护厝的超大型宅第,俗称“百廿间”大厝。下座厝的左边为大门坦,从大门进入拐弯过前院才能看到大厝的正大门。一对抱鼓石雕安在大门两边,使豪宅更显端庄威严。这是典型官宦宅第风格,走进大厝看到天井连着厅堂,厅堂接着天井,直到最后大厅。这种现象缘于20世纪60年代街道在这里办工厂,把门扇和门坎统统锯掉,成为前后通畅一览无余的大弄堂。尽管厅堂局部被人为破坏,但整个大厝的梁宇架构完整体现出明代建筑的大方简约之美。房子的外观也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不失为目前莆仙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宅第建筑。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座庞大的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居然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部使用枋、榫、卯等木结构。

大宗伯第地处城里中心部位,在四百多年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印迹。大厝背后的御书楼、后供堂和后花园,1930年被地方军阀——驻莆田海军陆战队旅长林寿国征购,改建为洋楼别墅。后其又重建,今已成为荔城区卫生防疫站。大厝前面下座厝,因挡不住商业利益的驱动,整排房子都改成店面,形成繁荣庙前街,经营各种风味小吃和小商品。这里已成为老莆田的一个缩影。大厝的左边是改造后的梅园路,宽畅的道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古老的房子、古老的街,夹杂在现代都市中,折射出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如今的莆田,同其他城市一样,许多老房子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各种建筑景象如同一个批量复制的产品,使一座座城市失去个性而成为面貌相似的统一制品。大宗伯第能在闹市区存在有它自身的特殊意义和历史价值。我接触的不少文化人、商人早已把眼光盯在这座大厝中,希望把它改成会所、茶屋、咖啡屋……以及各种能够赚钱的场所,无奈它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作为地方的一种符号成为城市中的历史记忆,它的存在使相似的城市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历史空间。

东阳古民居:壶山兰水下的风水宝地

木兰溪河畔北洋水系的中心区域,涓涓河水蜿蜒绕过村舍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使东阳村御史第建筑群更显得富有灵韵。红红的瓦房绿绿的荔林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小船划出一道悠扬的波纹,显出壶山兰水最佳的景致,荡漾出兴化平原最美的诗意。这样的仙境让我想起妙应禅师诗句“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明代关于柯潜的脍炙人口的“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的故事,进一步将壶公山神化并通俗化。站在大埕中,可以想象这样的乡村一定是个人杰地灵、物产丰足的宝地。在村里的陈氏祠堂,我的这种判断得到了证实,明清两朝中,东阳村先后出了11名进士、21名举人,11名贡生。我也难以判断是这个自然村成就了这么多士人,还是这么多士人让这个普通村落成为一个充满历史积淀的科举文化名村。

带着好奇我再次走进东阳村,这里的景物忽然变得亲切起来,十年前拍年俗时常在这一带转,这里的元宵活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看到,东阳村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鳞次栉比的士大夫宅第古厝中已冒出了许多新房,古老的村落渐渐失去古老的韵味,在村的西南边,总算看到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御史第。它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大厝的前方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砖埕,原来一堵三开间的高大精美的大照墙早已不存在。大厝的前方就是一条5米宽的河道,绿油油的良田和雄伟的壶公山相映,成为大厝门前一幅自然美景,这样的美景的确是很难得。御史第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江西宝应直隶陈云章的宅第,陈氏并未任过御史,这“御史第”三字是借用先祖陈道潜于明永乐年间担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的官职命名的。陈云章晚年解甲还乡后开始营造宅第,并建一座号“清远楼”的藏书楼,但道光年间的一场特大火灾将陈宅连同藏书楼化为灰烬。其后,陈云章的两个儿子陈乔龄、陈椿龄相继考中了举人,便重新购地建起一座三进五间厢加供堂的大厝。第一进是横列一排下座照,左右两边各作一间独立的屋宇式大门坦,但左边那间只作对称造型,实际不开门。真正的大门坦在右边,门额上题“御史第”三个大字,大门的两边题一副五言楹联“白简家声大,黄堂世泽长”,白简指“御史”,“黄堂”指太守。门前一对灯笼上书“祖孙父子兄弟伯至科甲”也是标榜陈家书香门第的家风与荣耀,体现出官宦人家的建筑风格。

据悉东阳村及周边一带已列入城市绿心的规划,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开发与保护、现代与传统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定位将决定东阳村的未来愿景。

陈家宅院:浓浓的人文气息

北大路井头段,有一座老民居特别显眼,它处在北大路的一边,而北大路也直逼大厝大门坦前。这座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占地面积1230平方米的陈氏大厝,因于1993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旧城改造中幸免被拆,却形成了路挡在厝前,厝挡在路中的尴尬局面。

在莆仙地区一般大厝最理想的朝向为坐北朝南,而陈氏民居的朝向是坐东朝西,我想这可能是为了让整座大厝面朝大路所采取的因地制宜的办法。走到陈家大门坦,发现路面比门槛高出有1米,只能下了台阶才能进院门,院门右拐便是正厝前的长方形砖埕。埕内的花台奇石、幽兰天竹在照墙的映衬下表现出园林特有的气韵与图景。从埕西边踏上二级已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就是正厝第一进长廊,站在门前,三进二厅一天井尽收眼底。穿过厢厅和护厝,来到正厝背后的供堂。在城区一带许多后供堂都翻新重建,而这座面宽七开间的后供堂至今保护完整。中间11扇门的上肚板浮雕各种图案,有文房四宝及花卉等题材,配上篆文更像一幅国画小品。门扇和窗格也装饰上各种吉祥纹样,六根廊柱的石墩塑成不同造型,使廊道更显人文气息。与之相呼应的是砖埕中各种奇花异草,飘香四溢,老树古藤重发新枝,郁郁葱葱,配上石雕方桌及条凳供人赏花品茗。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到昔日艺人的精湛工艺,还能感悟到陈氏家族人的人文气息,这座历经两百多年的老房子充满了生机与灵气。

离开供堂直上二楼书亭,在这里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一楼的花园乱石残廊,杂草丛生,很显然很久都无人居住,不过凭着自己多年的园林设计经验,还是能够还原出园林布局的整体构思。首先,主人敢在护厝的前面辟建园林书亭,本身就是一次开创性的园林实践。从书亭中远眺山青野绿,近赏花香鱼趣,充分表现出主人对园林建筑布局的精明之处。厝面对高出的路面,我有了一种莫名的疑困。陈家人说,现在遇到大雨,厅前就积水,泄水成了一个问题。的确,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一处遗产容易,但要保护好它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润故居:时代的复制品

林润故居位于市区凤山居委会下务巷西侧,与我老家顶务巷住宅仅一街之隔。1999年下务巷片区改造,我目睹了林润故居的变迁过程,

林润(1530—1569),字若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故居亦称御史大夫第,于明隆庆元年(1567) 建成,坐北朝南,三座七间厢正厝,加上前院门厅、后院绣楼和东护厝,形成了一座占地面积达六亩多的建筑群。第宅大院南向第一部分为门厅,门额枋板上楷书“御史大夫第”,院门两旁安置一对螺旋纹抱鼓石。门厅前为宽敞的院埕,埕南是与门厅对望的大型照墙,体现官宦人家的建筑特点。下厅为正厝的第一进,故建筑布局、结构和装饰都特别讲究。其最主要特点是前后出檐均深达3米,形成一厅六房的独特格局。采用抬梁移柱手法,屋顶的荷重由柱枋的排架结构承重,使大厅的宽度达到7米,属典型明代厅堂建筑特点,堂上枋额装饰五格拼条透雕更为莆仙明代民居建筑所仅见。

时至现代,林润后裔出现了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林兰英,使整座古老大厝增添新的意义。林兰英1918年诞生在这里。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莆田中学高中部,成了当时高一年段唯一一名女生。1936年,林兰英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建协和大学;1948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获固体物理博士学位;之后被索菲尼亚公司聘为从事半导体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成功地造出第一根硅单晶。公司三次提高她的年薪,另一家半导体公司开出更高的价格,想挖走林兰英。面对种种优惠条件的诱惑,林兰英不为所动, 1957年1月29日,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国后林兰英投入半导体材料制备及物理的研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锗单晶,第二年我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诞生,随后又研制成功硅单晶、砷化镓单晶、砷化镓二级管激光器等科研项目。1987年,林兰英和同事们利用卫星拉制成功了两块太空砷化镓单晶。这一“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林兰英赢得了“太空材料之母”的桂冠。

这样的一座名人故居在旧城改造规划时并没有列入保护对象,所以在拆迁过程中也难免几经周折。三年间该地块的房价已从每平方一千多元升至三千多元,这座明代建筑最后只好选择异地复制的搬迁保护。现在这座已更名为“林兰英纪念馆”的大厝坐落在莆一中校园内,尽管房屋已失去岁月的积淀和生活的灵性,但它毕竟还是依样保留下来。

东西乡平原:农耕社会的沃土

仙游县位于木兰溪上中游,西依泉州、北靠永泰,东南临湄洲湾。仙游历史悠久,从已发掘的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化石表明: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福建通志》记载:传说两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江西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到九鲤湖炼丹,丹成乘九鲤升天,“仙游”由此得名。

仙游境内山地丘陵多于平原,主要山地属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七条河流分别流经度尾、大济、龙华、城关、榜头、盖尾等镇,冲积成仙游平原。木兰溪贯穿整个平原,将仙游平原分割成东、西两块平原,又称东西乡平原。仙游平原总面积352.7平方公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平原,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3%左右。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盛产粮食、甘蔗、龙眼、文旦柚等农作物,在农耕社会是理想的宜居之地,是仙游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农业大县,仙游县农村还保留农耕时代的各种产物和生活习俗。在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展与改革的浪潮已使兴化平原的古民居变得支离破碎,很难再看到成片保持完好的古建筑群,相比较仙游古民居还没有受到毁灭性破坏,行走乡间,从一座座保护完整的古民居中仍能让人感受到农耕时代这里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在农业社会中,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由农耕社会所形成的生计模式和社会风俗。仙游平原的开发,与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息息相关。仙游地处北回归线北侧,是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频海洋气温湿润,适合农作物生产,木兰溪及其六条支流为农业开发创造条件。为确保农业收成,人们大兴水利,丘陵地带和河流的零星杂地也得到开发利用。农业的全面发展使仙游成为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家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以农耕社会为基石的莆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