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8761600000010

第10章 鸳鸯厝的时代印迹

走在赖店坂头村,眺望着清澈的木兰溪如同玉带绕出一片碧绿田野,其间两座七间厢就像一对鸳鸯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两边三层楼护厝的屋顶造型有如风燕展翅,使整座大厝显得高大而富有变化。这座被当地人称为“鸳鸯厝”的杨家民居,表现出莆仙民居建筑另一种样式和特点。

杨氏鸳鸯厝创建于1911年,由印尼华侨杨芳平、杨芳静兄弟俩所建。杨家兄弟于清末远渡印尼泗水谋生,勤劳致富后把平时积累的一万两白银带回家建房。兄弟俩各建一座七间厢,并把大厝并联在一起,中间形成一条巷道,两座大厝并排形成一个160米宽的大埕。它和两边三层楼护厝一起,形成一座整体统一的鸳鸯厝。置身其间观察细部,发现主人在建房用料和工艺制作上都很讲究,两座大门和四个偏门全部用楠木精制,时至今日还完好无损。房子的所有窗户和门饰也用樟木透雕成古钱圈、梅花形等各种吉祥几何图案。一百多米长的正面墙体,底部用青石磨光砌筑,牢固坚实、雅观大方;上部29幅砖画全部由人工构思创作,表现题材多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内容。虽然砖画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但这种用红砖来塑造形象,形成木刻装饰效果已成为仙游古民居装饰中的一大地域特色。整座大厝并没有看到有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装饰。

在大门坦两旁,我看到两块镶嵌在墙体中的青石浮雕,面石质崭新,无包浆痕迹,明显有着翻新的感觉。纳闷中主人道出原由:“文革破四旧”期间,杨氏族人特地用石灰把石雕盖住抹平,写上革命口号,这样石雕才未遭劫。1987年杨氏后裔杨玉如从印尼回乡寻根问祖,将鸳鸯厝按原貌重新修膳,青石浮雕和砖画才恢复原样。因为房屋中许多配件都被人为破坏或偷盗,修缮后的八块精美格扇门,使大厅内部结构布局更显得完整。只有在人们的关注保护下,这些大厝才能保住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

千年古镇彰显重商善贾的文化基因

涵江地处兴化平原北洋水系下游,西靠戴云山脉,东临兴化湾畔,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涵江成为重要的经济集镇提供了条件。唐贞观元年(627),境内开始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故称之为涵头。宋代“刘氏初开水心河”取名“端明徒门”始有“涵江”之称,继而徒门周围的墟集逐步扩大形成涵江小镇。明代水利、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了山区和沿海两地群众来涵赶墟,商业发展带动市场繁荣,也促进涵江集镇的扩大与完善,使之成为莆仙地区的商贸重镇。清代涵江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已形成上万人口的大村落。清末,随着洋货开始进入兴化市场,进一步刺激涵江商贸的扩展,镇上已形成二百多家商店和代理商行,经营煤油、棉纱、洋布、西药等商品,出现大商行、钱庄、邮电等新行业,纺织、印刷、化工、火电等近代工厂也纷纷落户涵江。工商贸的发达进一步带动运输业的发展,先后开通涵江至福州、厦门、上海、香港等海运航线。抗战爆发,福州、厦门等港口相继被日机炸毁,三江口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可通航港口,促使涵江商业空前繁荣,成为闽中地区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这样就有了“小上海”之称。

涵江能够成为商业重镇不仅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缘于莆仙地区农商并重的传统。在农耕社会中,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剩余产品的交易促进了商业发展。在封建社会,商贩往往被视为“末流”行业,而在莆仙人的观念中,却含有“重商趋利”的念头。因此,莆仙人不认为经商从贾是“小人为之的贱业”,而是把经商作为成家立业的重要职业来做。“重商趋利”现象得到大家认可,经商致富被视为光宗耀祖的成功标志,重商善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到全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