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意福安
8761100000006

第6章 探寻历史遗存(4)

感受大林钟祠

刘洛夫

大林畲村就在仙岫山的山腰坡地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大林的方位和景物特征正好应了这句唐诗的意境。站在大林村那座闻名遐迩的钟氏宗祠前面,举目放眼,白云飘忽,山水苍茫,韩阳城郭,尽收眼底;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风光令人顿觉飘飘欲仙。这儿的“风水”果然非同一般。

大林村是闽东钟姓畲族的发祥地。据坂中和安畲村《钟氏宗谱》的记载,早在唐五代之时钟姓畲族就从汀州上杭迁入韩阳坂,其后裔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再迁往大林村;此后钟姓畲族又从这里向各地播迁,今天闽东钟姓畲族大都认定自己是“大林钟”的传人。

大林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现有建筑是光绪八年(1882)重建的。整个建筑系土木建构,进深30米,面阔15米。其风格和福安各地众多的祠堂一样——悬山顶,穿山减柱构造,前进戏台,后进正殿。

正殿是一个“四扇”大厅。十多米高的大梁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匾额,上书“颍川世泽”四个大字,金光闪亮。厅内的楹联极富畲族韵味,写出了大林人对始祖的无比崇敬,对本支派先祖艰苦创业、繁衍发族的深切缅怀,对远在河南的祖籍地的拳拳眷恋,对客居地韩阳仙岫山的倾心热爱。其中有一副是:

颍水长清,念先泽流传又分支派;

仙山拱秀,顾后人继起同此峥嵘。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该联都堪称上乘。

然而最富有文物价值的是陈列在正殿祖龛上面的许多“龙牌”(祖牌)。这些龙牌分上中下三排陈列,从大林村的肇基始祖一直到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的第十一世祖先,四百多面龙牌组成一个强大的阵容,向世人昭示“大林钟”氏族的光荣与骄傲。

假如撇开附丽于祖龛上的宗法外衣,这里其实就是一座木雕艺术的殿堂。这些龙牌的造型大体上都很相似,每一面都分成上下两部分,做工都很精细。木主牌的上方雕刻着衔珠翘须的龙头,两侧镂刻双龙或者双凤;中间是表明祖先名分的宋体阳文字刻,底池为宝蓝色。下部是托座,雕有围栏、吊柱、流苏,镶嵌着云头、花卉、寿字等图案。正中央的一面是“大林钟”支派始祖“钟熙侯王”的龙牌,高达1.3米,宽有0.5米,是龙牌方阵的“一号首长”。其余的大体上都是0.8米高,0.3米宽。所有的纹饰、刻字都髹以金色,精致至极,富丽至极,是艺术含量很高的工艺品。1991年大林钟氏神牌供奉祠堂被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龛的前面排放着一列香炉。这畲家祠堂特有的摆设是氏族内部团结安定兴旺发达的象征。站在这静穆的神龛面前,你不能不感受到一股历史的庄严和震撼;面对着这许多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精美文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林钟”畲族的先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他们和汉族兄弟一道为开发闽东山区披荆斩棘的匆匆脚步——这偌大的龙牌方阵不正是一部浓缩了一千多个春秋的编年史么?

畲族人民以自己对氏族和人生的特有的关注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祠堂文化。畲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自己传统的民族,祠堂就成了他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和人文教化的学校;畲族是一个极富于团结精神的民族,祠堂就成了他们进行氏族活动和聚众议事的场所;畲族是一个活泼浪漫、酷爱艺术的民族,祠堂就成了他们敬祖娱神和自娱自乐的山村剧院。

祠堂建筑是氏族的象征,它浓缩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作为闽东畲族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大林钟氏宗祠凝结了畲族同胞祖祖辈辈辛勤的汗水,寄托着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殷殷期望,同时也铭记着畲汉民族文化互动、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从大林村走出,凝望着巍巍仙岫山、悠悠富春水,我衷心地为畲族人民祝福。

千年古刹狮峰寺

樱子

狮峰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村狮子峰山麓,四周环境幽静、群山环抱、树木葱郁,整体恰似两只狮子,前有笔架山、“飞鹅来朝”、“锦鲤上浮”诸景,左右两边层峦叠嶂,全景如万兽朝仰,蔚为奇观,是一片不可多得的佛教修学净土。狮峰寺重要植物有唐朝栽种的红豆杉、檀香树,它们树木葱茏,遮天蔽日,堪为镇寺之宝。

该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于唐景福元年(892)始建,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大雄宝殿现存建筑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再度重修,清嘉庆年间又重修了天王殿、般若殿。传说明代正德皇帝游此寺,赐匾“狮峰广化禅林”,并在寺内鱼池前壁上留下一副著名对联:“方池影动鱼窦容,半岭声来竹引风。”寺院规模壮观,坐西向东,中轴对称,依山势由下而上分布各建筑有:外围入口牌楼、放生池、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般若堂、斋堂、圆通堂等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保存最好,历史最为悠久,其建筑规制保持唐宋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建筑面积为205.12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面阔1间,左右各1间,进深5间;大殿通面阔11.53米,进深6柱17.8米,平面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殿堂分前、后双槽,殿内24根石柱均方形拌角,石柱上托承抬梁木结构,室内设天花、彩绘,正中间顶棚为重拱八角彩绘藻井,天花以上屋架层为穿斗式草架,上檐外跳铺作为五跳八铺作出三昂,副阶外檐两跳五铺作出三昂,副阶内檐则作卷蓬轩、室内木构架、铺作层表层保留有大量的明代彩绘图案,副阶石柱间砌筑砖墙。建筑主体保存完好,仍保留着完整的明代建筑原貌,且延续了宋代“副阶周匝”、当心间分前后槽的建筑手法。其形制独特,建筑风格较罕见,是我国南方留存数量不多、保存完好的明代寺庙建筑原构,对探讨我国江南地区建筑风格的演变和传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一处重要的建筑史研究实体。寺内梁架及其木构件的表皮大量施饰彩绘,内容丰富,包括有佛教故事等,形象生动,至今仍图案清晰、色泽鲜艳。明代的油饰彩绘在木结构建筑表皮保存之完好,面积之大,在福建地区尚属罕见,为深入研究明代彩饰材料和技艺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狮峰寺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厚的宗教文化蕴涵与古典建筑之美,该寺还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是闽东重要的革命旧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狮峰寺是福建东部地区农民武装革命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所在地,1934年,随着闽东苏维埃政府在柏柱洋的成立,农民革命武装组织“闽东红带总队”在狮峰寺成立,革命领导人叶飞、曾志、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等常到此秘密活动,指挥农民展开抗租斗争。而今,历史的硝烟散尽,留下了清寂的禅意与悠远的追思。寺内所立的“闽东红带会总部成立”纪念碑,记载了革命的光荣历程和革命前辈们的足迹。1985年,狮峰寺和柏柱洋其他革命遗址一道被公布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狮峰寺大殿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填补了闽东单体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

狮峰寺

[明]孙瑶

晓发狮峰寺,岚光远近浮。

竹交荒径合,石绣古苔幽。

海气朝随雨,松风夜到楼。

褰裳问闽俗,喜见万家秋。

廊桥:乡间悠扬的古歌

申如玉

福安是我国至今尚存古老廊桥的少数县市之一。

这是一种独特的木拱桥,因为桥两侧设有栏板、坐凳,好似庭院的过道走廊,所以叫做“廊桥”。此外它还有许多别致的别名:桥面上立柱架梁,顶上覆盖青瓦,亦桥亦厝,所以又叫做“厝桥”、“桥厝”;桥的外观远远望去像螳螂、像蜈蚣、像虾蛄、像彩虹,所以人们把它形象地叫做“螳螂桥”、“蜈蚣桥”、“虾蛄桥”、“虹桥”;这种桥给乡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可以避风,可以躲雨,可以遮阳,还可以歇脚,人们十分亲切地称它“风雨桥”、“亭桥”;由于这种桥的拱架是由梁木交叉叠架而成,木料之间不用钉铆,衔接紧密,结构稳固,人们就又称它为“叠梁拱桥”。当然,每座桥自身都还有一个很个性化的名字,大多寄托了乡亲们对吉祥、平安的祈盼。

福安的廊桥起于何时现在还不甚明了。但是有可靠的资料表明,北宋时期在浙南闽东的山区就有了这种桥。明代是福建桥梁史上的黄金时期,明人王世懋在《闽部疏》中就盛赞“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坳细涧,皆以巨石梁之,上施榱栋,都极壮丽”。根据史志的记载,明朝中叶福安一邑共有重要桥梁39座(《八闽通志》卷十九);到晚清光绪年间福安桥梁就增至96座,其中廊桥有6座(《福安县志》卷之四)。其实旧志编撰者的视野是很有限的,以致许多至今尚存的古廊桥都没被收录,而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古桥,宛如一曲曲悠扬的古歌,足让今天的我们百听不厌。

在康厝畲族乡的石尖村与岭尾村之间,有一座叫“积谷桥”的廊桥横跨在穆阳溪支流小溪之上。桥长20米,宽5米,高6米,单拱,桥拱由7组巨木交叉叠架而成。廊屋为悬山顶,共7间;桥两侧的桥凳、档板仍很结实;桥两端连接着古代福安韩阳、穆阳西去宁德咸村(今属周宁县),进而前往建宁府(闽北)的官路。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现桥系清朝同治十年(1871)重建。1959年赛浦公路通车之后,古道荒芜,过往商旅不再从这里穿行,积谷桥也因此备受冷落。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使古桥日显破旧、苍凉,可是每当晴好的黄昏,落日飞霞映衬下的拱桥、石径、素水和周围的青山,美得就像一幅古老的油画,真叫人不忍离去。

如果说积谷桥是福安市保留至今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廊桥,那么最漂亮的廊桥当属位于社口镇坦洋村口的“真武桥”。这座桥横跨西溪支流坦洋溪之上,是古时福安西北部往寿宁县武曲的必由之路。桥长39米,宽5米,高11米,桥面共有屋架15间,两侧的桥凳、护栏板和梁柱还上了红漆。廊屋为单檐歇山顶,屋脊中部略微隆起,屋顶四角飞檐高翘,仿佛要凌空而起一般。桥不知始建于何时,旧《福安县志》上记载乾隆年间曾被洪水冲毁,咸丰十一年(1861)重新建过,是旧县志有记载的唯一尚存的廊桥。现有建筑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此次重建改变了在单拱叠梁上面铺设木板的本来面貌,改用石拱式,用水泥铺设路面。真武桥造型活泼,线条流畅,加上环境佳美,因此极富古雅的美感。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喜鹊岭茶歌》时,曾以该桥为主景,拍过一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