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诗意福安
8761100000028

第28章 重读古典诗文(3)

正是这漫漫历史长河孕育出“坦洋工夫”。明洪武四年(1371),村民开始在坦洋村培植茶树。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终于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开始用萎凋、搡揉、发酵、烘焙方法精制工夫红茶。最隆盛时,光坦洋一条街就有茶行36家,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收购茶青的范围上至政和新村,下至霞浦赤岭,旁及浙江泰顺、庆元,横跨两省七县,方圆数百里。海内外商贾慕名入山求市,云集坦洋开设茶行,红茶远销荷兰、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坦洋村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

作家刘松年在《从民居古宅看当年坦洋茶行街》中,对当年的繁荣景象有过十分生动的描绘: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36间,雇工百余人,拣茶工200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2000余件(合10万千克),年可获利润银元5万块。它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70多人,挑着140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农民。岭下村的庄稼大户们见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惊讶地说:“冬下我们挖的番薯还没这么多哩!”

茶叶外运分水、陆两路,一是海上“茶叶之路”,一是陆上“茶叶之路”。坦洋村的妈祖庙,就是“坦洋工夫”经村中溪流融入“海上丝茶之路”的见证;而真武桥则是“坦洋工夫”通往外县的一个陆路重要通道。不难想象当年挑夫们高唱着山歌、吆喝着号子从真武桥进进出出,挑出去一担担乌黑黑的红茶,挑回来一担担白花花的银子那种欢快、热闹的场面。

据介绍,那时茶行有自己的商号和商标,有自己发行的“茶银票”,有自己设立的茶栈。而政府则在坦洋设立茶税局,课以茶税。社溪两岸一时新屋林立,三座拱桥连接两岸,两条平行的街道上有鱼货店、五金店、光饼铺、布店、药行、饭馆、旅店、戏园、酒楼……各类店铺140多家。有民谚道“坦洋三座桥,不是赌就是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八方人流汇聚形成鱼龙混杂的繁华景象。随着街区的繁荣,财富的积聚,财主和商家们筑起“城垣”,垒起炮楼,武装卫队最多时达360多人。至今,在坦洋村那种方型高耸的炮楼依然可见。

然而,在那列强入侵、战乱不绝、社会动荡的岁月里,“坦洋工夫”也厄运连绵,浮沉起伏。从“坦洋工夫”创始以降的一百年间,受打击最大的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自从日寇侵占东南亚各国,交通阻塞,茶商绝迹,粮价飞涨,村民逃离,万户萧疏。据《福安茶叶茶号》记载:坦洋茶号仅剩11家。其间商战也暗潮汹涌。日本奸商派人潜入闽东茶区,将茶农赤脚揉捻茶叶、茶农小孩流着鼻涕随地小便的情景拍成照片播传造势,企图污蔑损坏红茶声誉。一位莅临坦洋观光古老茶行街的日本友人感慨地说:“中国茶叶传入东瀛已800年,日本人明治年间就开始饮用‘坦洋工夫’茶,但许多人只知道茶的芳香,却不知它经历这许多的周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坦洋工夫”开始复苏。而真正走上复兴之路,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最近几年。福安市委、市政府将茶业作为支柱产业,把“坦洋工夫”列为重点扶持的茶叶主打品牌,下决心重振“坦洋工夫”这一百年老字号的雄风,以带动全市茶业的发展。2006年,“中国名人共建海峡西岸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拉开了“坦洋工夫”品牌打造的序幕。

这些年,市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扶持茶农发展高品种茶叶,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加大力度推介茶叶品牌,年年组织“坦洋工夫杯”优质茶叶评比赛。2007年2月,“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后成功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坦洋工夫”成了中华名人特供茶,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叶博览会金奖,享誉国内外。

“坦洋工夫”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福安全市几乎村村种植茶叶。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人5775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茶业;而在茶叶的商品总值19亿元中,“坦洋工夫”占有4.8亿元。400多家茶城、茶庄、茶行,分布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2万多名精明的茶叶营销人员,走南闯北纵横天下。

1915年,“坦洋工夫”就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金奖。2007年12月,“坦洋工夫”参加“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顿时备受世人瞩目。2009年3月,俄罗斯的米德利先生带领采购团一行5人,专程来到“中国茶叶之乡”实地考察和洽谈贸易,并签下“坦洋工夫”出口俄罗斯首笔订单60万美元。时隔40年,俄罗斯茶商终于再次踏上“坦洋工夫”原产地。这两个小小的例子,颇能说明“坦洋工夫”正在水陆兼程重新走向世界!

盛世茶香飘寰宇,太平茶韵沐乡邻。如今,福安市处处茶园苍翠,茶楼林立,茶香四溢,饮茶之风融入千家万户,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颇有唐宋“比屋皆饮”、“斗茶”盛行之遗韵。当人们安享这太平盛世的清福,怎能不感念千百年来栉风沐雨、代代相传的种茶人?怎能不为色泽红艳、香气浓郁、味道甘醇的“坦洋工夫”高声喝彩?

福安:中国茶叶之乡

福安产茶历史可追溯至隋朝之前,唐代已有“比屋皆饮”的习俗,宋代福安出现“斗茶”习俗,以后历经元、明、清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开始对外贸易。福安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拥有国家、省级良种40多个,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工艺花茶多茶类并存,是全国第二大茶叶

主产市(县),也是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坦洋工夫”传奇

清咸丰初年(1851),福安坦洋村万兴隆茶庄成功试制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为茶标,备受青睐。翌年,各庄竞相仿效,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以其形美、色鲜、味醇,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茶界泰斗张天福说,1935年之所以在福安社口设立茶叶改良场(现为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就是因为“坦洋工夫”蜚声中外。如今,历史名茶“坦洋工夫”不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而且成功注册中国证明商标,并被认定为“中华名人特供茶”、“中国申奥第一茶”,已获福建省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福安: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地

钟禾

福安现有畲族人口约6.3万人,占全国和福建省畲族人口的9.7%和16.7%,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分布在坂中、穆云、康厝等19个乡镇的721个村落,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据史料记载,唐五代时期,钟姓首先由福建汀州迁福安韩阳坂,其后裔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迁坂中大林发族,大林村成了闽东钟姓畲族的发祥地。畲族大量迁入福安是在明朝中叶,福安畲族三大姓的“大林钟”、“后门坪雷”和“溪塔蓝”都是在这一时期入迁的。据清光绪十年(1884)编修的《福安县志》记载:当时福安全县有畲族村居209个,分布在32个都。畲家在婚俗、服饰、武术、茶艺、歌舞等方面独具特色,每逢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初一、七月七、九月九等都是畲族盘歌聚会日子。福安畲语在我国畲族中最具代表性,使用者遍及99%的畲族区,是中国畲族地区的“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