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8752100000008

第8章 古老的建筑(8)

150万年前,当地球表层逐渐凝固时,深藏地底的花岗岩像春笋般破土而生。经过冰河期的冲刷,形成了今日的京那巴鲁山(俗称“神山”)。虽然此山已高达4101米,但每年仍以不为人觉察的速度上升,估计每年增高5毫米。

占沙巴土地十分之一的京那巴鲁公园是沙巴的生态“圣地”,园内拥有4000种以上的植物,数以千计的昆虫,超过3000种鸟类,以及100多种哺乳动物,一直是动、植物学者研究的对象。

京那巴鲁公园的特殊生态环境主要导因在于特殊的断层地理结构,再加上地壳运动后的隆起,使气候的型态变化多端,从低海拔一直到高海拔的蕨类、阔叶林、针叶林、兰花,猪笼草等特殊植物生态都聚集在京那巴鲁山内。

尽管每年有20万游客进入京那巴鲁公园,但是公园的生态资源仍维持得相当完整,在世界生态的排行榜中占有重要地位。

萨加玛塔国家公园

尼泊尔人称珠穆朗玛峰为“萨加玛塔峰”,意思是“高达天庭的山峰”。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地处尼泊尔境内珠穆朗玛峰南坡,占地约980平方公里,北部接壤我国西藏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

公园海拔从入口2805米至珠穆朗玛峰顶8848米,属低纬高寒环境,受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冰川作用的范围广阔,角峰、刀脊和冰斗等冰蚀地貌发育。北坡的坡度较缓,约为45度左右;南坡平均坡度为50度至55度。上部的冰雪停积较少,均以雪崩、冰崩的形式来补充冰川。雪线高度在5000米左右。

由于所在地区海拔跨度很大,气候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高山的植被垂直带分布十分典型。园内林中拥有各类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如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余百种。其中麇鹿为当地最大的哺乳动物,尤其是雪豹,为中亚地区特有,而在这里却有较大种群,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动物。植被种类繁多,以喜玛拉雅雪松和尼泊尔国花杜鹃为代表,还有银枞、杜松、银桦等诸多名贵植物。

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内尚有代表喇嘛教宁玛派的谢尔巴人文化的寺院庙宇。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以其典型性、多种珍稀濒危生物物种、脆弱的生态系统而具有很高的科学潜力,在世界上成为极富魅力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加德满都谷地

尼泊尔是一个充满着传奇与魅力的宗教国家,她犹如一颗光泽柔和的珍珠镶嵌在喜马拉雅群峰南麓山脚下,在西藏与印度之间静静地闪烁光芒。尼泊尔的心脏就是加德满都谷地,它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5公里,位于喜马拉雅主峰和摩诃哈拉山脉之间,海拔高度1331米,被四周起伏剧烈的群峰环绕。

当地人称加德满都谷地为“科特巴尔”,意思是“剑劈出的峡谷”。在名字的后面当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加德满都谷地原来本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湖泊,叫做纳加哈湖,湖中盛开着一株金色莲花,这莲花便是释迦牟尼的前身,文殊菩萨挥剑劈开了湖岸,湖水倾泻而出,这里就剩下了一片谷地。佛租从此降生人世间,随后佛教诞生了。在今天的加德满都近郊还保留着一座年代久远的文殊菩萨庙,人们在此焚香、祈祷,求得开辟这方天地的菩萨赐福保佑。然而神话仅仅是神话而已,加德满都谷地的实际形成原因是河川长期严重的侵蚀。

四季常青的加德满都谷地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天然的宝地。从公元13世纪到18世纪下半叶,马拉王朝统治着尼泊尔,在此期间加德满都谷地中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城市: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当年这三个城市中的三个马拉王均互为表亲,他们为了显示和攀比自己的财富,每人都不惜人力和巨资修建城中的宫殿与城池。今天,人们仍可以看到这些早在六七百年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华美古城,在宁静而和平的山谷里它们的面貌依然保持完好,这不能不算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幸运。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面积50余万平方公里,始建于公元723年,原名为“坎普提尔”,意思是“光明的城市”或者“美丽之城”。而加德满都这个名字,根据梵文和尼泊尔文可以解释为“独木寺”、“木头大厦”或是“树林和寺庙”等等。这个遗世独立的古老城镇,带着浓郁的宗教氛围和尚未消散的乡野气息,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她令人着迷的非凡魅力,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为尼泊尔的象征。加德满都自古就是连接中国与印度的交通要道,因此印度教、佛教、喇嘛教三教会聚于此,加德满都是连接中国与印度的交通要道,印度教、佛教、喇嘛教三教会聚在这里城内修建有大量的寺庙和佛塔,有“寺庙之城”的美称,无论是数量或是密度都是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的寺庙有2700多座,仅占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寺庙、佛堂,佛塔就有250多座,这里“容纳了跟房子一样多的庙宇,跟人一样多的偶像”,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就曾有英国游客做出如此评论。斯瓦布扬佛塔矗立在加德满都西郊的一座小山上,有着2500年的历史,是典型的佛塔建筑代表。塔的白色半球体覆缸式五层基座,每一层都形状不同,象征着“地、气、水、火”和“生命精华”。基座之上是十三层镀金轮环塔身,分别象征知识的十三个层次。而塔顶伞盖则象征着“涅槃”的境界,金色的塔顶四面,都饰有彩绘的释迦牟尼佛佛眼,代表能够参透一切的无上智慧。一排排的转经轮围绕着佛塔,信徒们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象征着生死的轮回。加德满都市内的杜尔巴广场,林林总总有50座以上重要的庙宇和古迹,它们各具特色又风格和谐统一,会聚了尼泊尔的建筑艺术精华。

帕坦位于加德满都以南约5公里。它兴建于公元298年,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古代加德满都谷地的商业中心。公元1200年起,尼瓦人的帕坦王国定都于此地,这里不仅是加德满都谷地又一个建筑艺术的集中地,而且也是大乘金刚佛教以及尼瓦传统工艺的大本营。这个城市以皇宫为中心,向着四方的佛塔呈放射状分布,是按照佛经中经轮的形式设计的。城内的古迹和寺庙比比皆是,共拥有136座佛教寺庙,还有55座尼瓦式多重屋顶庙宇,被世人誉为“精致艺术之都”。帕坦也有杜尔巴广场,广场上及四周尖塔庙宇林立,帕坦旧王宫就在广场之上。东侧最南边的是桑里达宫院,旁边的旧皇宫包括慕尔宫院、毕迪亚寺和塔蕾珠寺,建于公元1666年。东北角落坐落着三重屋顶、八角形塔式建筑,是塔蕾珠巴瓦妮庙。附近还有一座德古塔蕾庙,是当时的马拉王族奉祀的神庙。

巴克塔普尔是加德满都谷地第三个重要的城市,又叫做巴德冈,巴德冈在梵文中是“信仰者之城”的意思。它坐落在谷地的东面,在加德满都以西12千米的地方。在公元1200年至1768年之间,它是尼泊尔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纪尼泊尔艺术和建筑的发源地。据说在公元9世纪时,马拉国王阿难达按照海螺的形状设计建造了巴尔塔普尔,但是据历史学家的分析,这个城市应该是周围众多村落自然发展融合的结果。位于陶马迪街的杜尔巴广场自15世纪以来成为城市的中心,经历了1943年的大地震以后,部分古迹被毁,现在人们看到的是经过修复以后的面貌。广场上有华美精巧的55窗宫,曾经是马拉王朝的宫殿。公元1708年建造的尼亚塔波拉塔耸立在广场一侧,它建在一座方形的五层砖砌结构的台基上,故又称作“五层塔”,台基正中的石阶两旁立着五对巨型的石雕。巴城的黄金门是不得不提到的一处景观,这座建于1753年的镀金大门,是整个加德满都谷地最杰出的艺术晶。大门的镀铜门框上雕刻着许多神灵,门楣镶嵌在大门上方,上面刻有摩诃维希那瓦神像和鹰神葛鲁达,镀金屋顶以大象和狮子为装饰,盖在黄金大门上边。此门是马拉国王札亚蓝吉下令建造的,是当时众多尼泊尔优秀工匠共同的杰作。

无数寺院佛塔组成的神秘宗教色彩以及各种祭典节庆所呈现的人文风情使这片土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它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平和与宁静从未离开这里,这里的人们仍然闲适而安详,这里的时间仍然静止如午后无风的时光。

为佛陀母亲建造的摩诃摩耶夫人庙旁有一泓池水,传说当年摩耶夫人在此水池洗澡后受孕生下释迦牟尼。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树身粗约十三四米,系后人补种。

著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

名佛教圣地兰毗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地。相传公元前624年,附近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尼历正月月圆之夜归家途中,在兰毗尼花园里的娑罗双树下,手扶娑罗双树,生下悉达多(释迦牟尼是尊称,为“释迦族圣人”之意)。

兰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这里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此处因而得名、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就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葱岭,经印度来到兰毗尼,成为访尼外国人士中有真实记载的第一人。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也曾到此瞻礼取经。

今天的兰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有许多与释迦牟尼有关的历史遗迹。在释迦牟尼诞生处,今建有白色方形两层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庙内有一浮雕,上面有小释迦牟尼,他的母亲和姨妈及两位印度女神的群雕像。附近有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来此朝圣时所立石柱。庙南有新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内有释迦牟尼的巨大塑像。佛堂墙上绘有反映释迦牟尼生平的彩色壁画。

兰毗尼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几千年来,兰毗尼吸引着尼泊尔和世界各地的佛教徒,至今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寻觅佛迹和参谒佛祖降生地。兰毗尼每年都在尼历正月释迦牟尼诞辰日举行盛大的庙会,当地人将佛祖像放置在一辆装饰华丽的木轮大车上到处巡游,佛徒们云集在此朝觐。寺庙中经声不绝,香雾缭绕。

兰毗尼是尼泊尔和世界的骄傲。释迦牟尼的人们相信佛祖的母亲之所以选择了兰毗尼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宁静祥和。对于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而言,释迦牟尼就是佛,代表着宁静和远离尘世的喧嚣。

拜赫莱要塞

阿曼拥有的国土面积不大,却有为数众多的城堡和要塞,被人们称为“千里城堡之国”。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历史上阿曼的统治者为了阻止沙漠游牧民族贝特因人及波斯人的入侵,在各地修建了相当数量的监视塔和城堡,这些工事加强了整个国家防御外敌的能力。

拜赫莱要塞是阿曼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它被修建在一个曾经多次作为阿曼都城的绿洲城市里。据说,拜赫莱要塞始建于公元14世纪,采用砖石结构,底层由数米高的大型石块垒砌而成,要塞环绕在大约12公里长的城墙之中,城墙上设有通道和多个监视塔,土兵在此巡逻站岗,及时通报敌人的情况。要塞内设有避难所,共分为两种,分别叫做“阿斯瓦尔”和“苏尔”。

“阿斯瓦尔”一般仅供临时避难时使用,是一种可供一户或几户人家使用的避难小屋,“苏尔”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围墙环绕的土地”,它比“阿斯瓦尔”大,设施也比较齐全,是供部族使用的附属于要塞的早期堡垒,可以作为永久性的避难设施。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

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到约公元前2500年时,这里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的城市总体规划非常先进且又极为科学,在当时可谓土木工程中的一项伟大成就,无怪乎很多人将其称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但在信德省方言中,摩亨佐.达罗真正的含义是“死者之丘”。这座印度河古文明鼎盛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遗址,在地下埋没几千年后,终于20世纪开始被揭示。

城市整个被分为好几个部分,包括一座位于高处的“城堡”和地势较低的城区。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自北向南纵贯城市,每隔几米就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与之成直角相交。此外,还有小巷组成的不规则的路网与小街相连,住宅房屋的墙壁很厚,表明至少是两层楼房,大多数为多间建筑,有些房子很大,包括几套院落,有些则是简陋的单间房屋。

房屋是用烧制的砖块建成的,据考古学家称,“砌砖的精细程度几乎无法再提高了”。大多数住宅的底楼正对马路的一面均为毛坯,没有窗户——这种旨在防止恶劣天气、噪音、异味、邻人骚扰和强盗入侵的城市习俗至今仍为近东地区的许多地方遵行。通常房屋门位于后面的小巷,对着一个宽敞的门厅,向前是一个院落,房屋的采光、通风十分良好。

当欧洲人还生活在村庄里,英伦三岛上的巨石阵正在建造的时候,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人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供水和排污系统之一。在摩亨佐.达罗,一个水井网络为每个街区提供方便的淡水来源。

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沐浴平台、许多家庭还有厕所。城中还有一个范围广大的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带走。于1925年挖掘出土的大浴池是被一个大建筑群包围的砖砌大水池,位于城市公共部门的正中心,盛有一池深水,它在当时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在古印度的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大浴池不仅仅是一个公共洗浴区。大浴池和众多的沐浴平台暗示洗礼仪式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盛行,这种仪式今天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仍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