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8752100000005

第5章 古老的建筑(5)

姬路城总的占地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池田辉政整修城堡时,采用了内曲轮、中曲轮、外曲轮三重螺旋状,这种特别的构思只有在江户城和姬路城才能看到。中曲轮内是城主、家属及侍从的居所,中曲轮以外住的是下层武士、仆人及其他地位较低的人员。现在,中曲轮和外曲轮已划归市区,只有内曲轮保持了原貌,其中包括天守阁、本丸、二本丸、三本丸和备前丸等历史建筑。

姬路城的城楼在城建筑中最富独创性,既使在现在,这些军事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

城墙由石城砌成,墙上和楼门都有射击孔,是以守备为主的建筑。天守阁耸立在城的中心,外观5层,内部6层、地下1层。从立面看近似正方形,在主城楼的四角紧密依附有大小四座城楼,而每一城楼的设计既统一又有变化。单独地看每一天守阁都是正方形的,然而连在一起时就成为排列交错、各有变化的建筑。这些方形天守阁,高低不一,交错参差,屋顶的挑檐四方漫射。前后搭配也各有特色。各城楼窗户的形状大小也不统一。整个天守阁呈正棱台形,从下至上逐渐变小可有效防止地震的破坏以及敌人攀爬。姬路城的内部结构坚固、简朴,极有实战价值。由大手到本丸天守阁的登阁路形成曲折迂回的迷路。从菱门到天守阁的距离仅为130多米,但要通过数道门,穿过曲折小路,则要花上两倍半以上的时间。这就使攻城的土兵更长时间的暴露于守城部队的枪林弹雨之下,处于极不利的战场位置。此外,还有西之丸的百间走廊、38座塔楼、31座门、32处关卡,长984米的土墙等,说明当时的守备极其严密。这些建筑保存都很完好。

屋久岛

屋久岛,位子日本南部的鹿儿岛。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屋久岛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屋久岛位于北纬30度的亚热带至温带区,面积约为108平方公里。这里1000米以上的山大约有30座,其中九州地区的最高峰宫之浦岳位于岛中心,山峰海拔1935米,十分陡峭。

屋久岛又被称为“海上的阿尔卑斯”,自然环境独特,岛上分布着从亚热带气候到常年积雪的亚寒带气候,使屋久岛成了一座珍贵的植物宝库。这里的屋久杉原生林十分有名,可谓是屋久岛的象征。“屋久杉”是指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杉树,据统计,目前屋久岛树龄超过2000年的屋久杉在2000棵以上,并且还有不少树龄在3000年以上的屋久杉,而屋久杉的王者,绳文杉的树龄竟然高达7200年。

屋久岛的降雨量很多,有时整月都是雨天,使得这里拥有许多瀑布和清流,景色十分迷人。巍峨的峭壁、高耸的杉树、奔流的瀑布,使屋久岛散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美。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白神山地形成于800万年以前,是由海底堆积物逐渐形成的,最高峰达海拔1243米。在其13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196.71平方公里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白神山地的气候受日本海的影响很大,生态环境较为特殊,山顶相对较为干燥,生长着极为稀有的高山植物,大片的山毛榉树林在日本已经十分少见。此外,这里还栖息着一些极为珍稀的动物,如日本羚羊、黑熊、野猫、鹫等。

古京都的历史建筑

京都位于日本的本州西南部,是一座幽雅秀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明古城,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中心和神道圣地。公元781年,日本桓武天皇将国都从奈良迁至京都,称平安京。公元794~1869年的1000多年间,京都一直为日本首都,有“千年古都”之称,被日本人民视为“精神故乡”。有人说京都是一所博物馆,因为这里有明治维新前的旧皇室,有江户幕府时代德川家康大将军于1603年所建的宅邸,有1631座佛寺,267座神社,以及数不清的庭园和名胜古迹。

贺茂别雷神社建于公元678年,因位于贺茂川上游,又称上贺茂神社,祀奉贺茂别雷大神,《延喜式》中列为名神大社,后被推崇为山城国一之贺茂别雷神社宫。其34座社殿为国家级重要文化财产,现在的主殿重建于1863年,每年5月15日举行的葵祭行列仪式即在此地。另外,5月5日的赛马会神事、9月9日的乌相扑也很有名。

贺茂御祖神社为最古老的神社,在《古事记》、《万叶集》、《日本书记》中均有记载,与东寺、延历寺、贺茂别雷神社共同被推崇为能镇护王城的寺院、神社。其东本殿祀奉玉依媛命,西本殿祀奉贺茂建角身命,两殿均为典型的“琉造式”。

位于京都御所西南不远的二条城,因所在街道二条通而得名,它是日本德川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建造的寓所,建于1603年。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进行扩建,将伏见城的建筑物移来,1626年建成。城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护城河。城中央的“二之丸御殿”是桃山时代武家风书院造式惟一遗存的建筑。内有大广间、黑书院、白书院等8处建筑。共有33个房间,房内的隔扇门和墙上的障壁画,都出自江户初期狩野派画家之手。房间的拉窗、隔扇等的镶格窗和透笼板上,有镶金的雕刻。大广间长廊的地板,人行其上,就发出莺鸣似的声音。城边的二之丸花园,环境优美,设计多采用巨石,风格豪放,成为江户时代庭园艺术的佳作。

教王护国寺又称东寺,公元796年建造在平安京罗城门的东面,即现在京都的南市区。其位置与规模都保持当年的原状,是反映当年平安京风貌的重要建筑。公元823年,嵯峨天皇将此寺敕赐从中国归来的弘法大师(空海),成为佛教真言宗东寺派总寺院。寺内有室町时代的讲堂,南北朝时代的御影堂,桃山时代的南大门、金堂,江户时代的五重塔、灌顶院等,都是表现当时建筑技法和传统手法的典型建筑,御影堂为寺院的中心大殿,原为空海的住房,1380年再建,殿内供奉着秘佛不动明王像,是空海从中国带回的。讲堂内供奉有金刚界大日如来像。灌顶院是空海仿照唐朝的青龙寺建立的,1634年重建。寺内最著名的是在日本现存木建筑中最高的五重塔,塔高56.4米,1644年重建。该塔为京都的象征,为日本国宝。东寺中有平安前期各时代的雕刻、绘画、书法、工艺等,其中有从中国唐朝传来的兜跋毗沙门像、梵天神像、空海从中国带回的7幅真言七祖像等。为日本宗教美术大宝库之一,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鹿苑寺位于京都市北山的一个小湖上。1397年建造,原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别墅北山殿,后改为寺院。因其建筑物外部镀金箔,故又名金阁寺。金阁为三层楼阁,第一层为法水院,第二层为潮音洞,第三层为究竟顶。1950年被一位年轻和尚放火焚毁,1955年重建。金阁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富丽堂皇,倒映在平静的湖水中,清晰悦目。

延历寺与东寺、贺茂别雷神社和贺茂御祖神社共同被推崇为能镇护王朝的寺院,神社,公元788年最澄和尚首先建造了一乘止观院(后称根本中堂)。各时代名僧辈出,建造了许多僧堂,但多次被烧损。现存建筑物大部分是江户时代重建的。根本中堂是睿山的中心佛堂。

平等院的宇治殿原是由藤原道长从平安贵族的别墅改成,后又由其子赖通于1052年改建为寺院。凤凰堂是中国唐代样式经日本化后的建筑,由中堂及两侧的翼廊、尾廊组成。

西芳寺原是作为圣德太子别墅而建的寺院,1339年重建为禅宗寺院。西芳寺的庭园最为著名。其庭园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庭园为枯山水式园林,下段则为池泉回游式庭园,满园生长有100多种苔藓植物。因此,西芳寺又被称为“苔寺”。

慈照寺位于京都左京区。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于1482年按照金阁寺的造型在东山建造的山庄,原名东山殿。足利义政计划在建筑的外壁用银箔装饰,但未及竣工,他便去世了,后人根据他的遗愿把别墅改为禅寺,并根据义政的法号命名为慈照寺,俗称银阁寺。银阁外墙没有镶装银箔,只涂上白漆,折中了住宅和佛庙的优点,分为两层,第一层叫心空殿,供坐禅修道之用,第二层是潮音阁,内供奉着观音像。寺内还有东求堂,是日本最早的四叠半式茶室之一。银阁寺庭园清静幽雅,有一个别具匠心的人工假山,是在寺前空地上铺了一层白砂及用白砂堆成的圆锥形小山,各以其抽象形态取名为银砂滩和向月台。其用意是在月明之夜,月光把银砂滩和银阁寺映成一片银白,巧妙地构成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这种日本独特的以自然砂为主题的庭园布置,很耐人寻味。

西本愿寺是日本京都最大的寺院,是宗祖亲鸾圣人所创的净土真宗本愿派的总寺院。1272年创建,原位于京都东山,1591年丰臣秀吉资助移至现址,其中被定为国宝和重点保护之物的建筑就有10处。有从伏见城和关白兼太政大臣丰臣秀吉邸宅迁来的唐门、大书院、飞云阁、黄鹤台,桃山时代(公元1568年~1598年)的能舞台,江户时代的正殿、大师堂、黑书院等。飞云阁与金阁、银阁共称为京都3阁,是日本国室之一。寺内还珍藏有许多中国古画,以及日本画家以中国古代故事为背景绘制的作品。有极高的艺术参考价值。

清水寺是日本古寺,位于京都东山的山腰,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798年由中国唐代僧人慈恩大师创建,属于法相宗,是桓武天皇的本院寺。多年以来,几次焚于火灾。现在的清水寺为1633年由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重建。寺内有近30座木结构建筑物,有本堂、钟楼、三重塔、经楼、地方神社、成就园等。本堂为日本国宝级文物,它依山而起,前端是由139根高大圆木清水寺的三重塔始建于8世纪晚期,创建人为中国唐代高僧玄癸的弟子慈恩大师支撑的平台,是一座“悬造式”的建筑。本堂旁有一眼清泉,称为金水,据传说,掬饮金水就可一切如愿。寺内还有16栋属于国家重点文物的建筑,这些建筑也各具特色,与本殿交相辉映。名列日本十大名泉之首的音羽瀑布就在寺中,水流清冽终年不绝,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来。正殿后的成就园把音羽山的景致和园内的山石流水融为一体,幽雅动人,是江户时代初期庭园的代表性作品。寺内收藏着30多幅信徒奉献的绘画匾额,其中有的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它们是研究日本贸易史、风俗史以及美术史的宝贵资料,均由政府定为重点文物。

白川乡和五箇山的历史村落

尽管白川乡和五箇山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却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被称为“合掌屋”的“人”字形木屋顶建筑中,使这一地区成为日本现存最大的合掌屋村落。

所谓“合掌屋”就是指屋顶如合掌时成60度角尖起的“人”字形房屋,特别适合在大雪之地建造,因为斜落的屋顶不会积聚厚雪,屋身以木材扎成,而屋顶则全铺上禾秆草,不用一根钉、一块石,却坚固实用,可住上数百年。数十间甚至上百间合掌屋排列在一起,自然别具一格。而且,不同季节景色亦不同,春天花开,夏天树绿,秋季黄叶,寒冬积雪。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电力工种的开发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一地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掌屋骤然减少。日本政府及当地居民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才使剩下的合掌屋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这个历史村落中,最大的要数白川乡的荻町,仅此一地便有120多间合掌屋,其中一部分仍是民宅,另一部分则被划为游览区,称为“合掌屋民家园”。在专供游客参观的“合掌屋民家园”内,共有25间合掌屋,部分是由别处移植过来的,形成了一个没有电线杆,没有街灯,没有汽车的江户时代小村落的模样。这些尖顶木屋共有4层高,地下一层一般是煮食、宴客之地,木屋的构造、衔接、支架等内部结构都呈现在眼前,这种“不用铁钉”的方法大概是数百年前人们的建屋智慧。

广岛是本州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战之前曾是日本第七大城市。1945年8月6日,美国的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顷刻之间,这座位于濑户内海沿岸的工业重镇化为一片瓦砾,近10万人瞬间丧命,这场悲剧使广岛的名字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

于191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广岛物产陈列馆是由捷克设计师设计的一座十分富有异国情调的建筑,总面积1023平方米,最高处达25米,特别是其新巴洛克样式的椭圆形屋顶,造型十分优美。不幸的是,美国投掷的原子弹就在这座建筑物上空几百米处爆炸,使之毁于一旦。

1949年起,广岛得到彻底重建,现在已成为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繁华城市。这座位于爆炸中心的被烧焦、破残的大楼依然矗立在一片废墟中央,这是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后保存下来的惟一遗址。为了让人们牢记战争的残酷,广岛市议会决定永久保留这座被原子弹毁坏的圆顶屋,并以其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和平公园。公园中除了众多的塑像与纪念碑外,还建有和平纪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