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8752100000013

第13章 古老的建筑(13)

国家公园内的陵墓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陵墓的圆顶。这是一座高达3.66米的砖制建筑,陵墓的圆顶已经遭到破坏,却仍然耸立如初。目前陵墓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维护。

克兹卡拉要塞建于公元7世纪,其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时候,苏丹把所有的青年女子都关进了克兹卡拉要塞,命令所有的青年男子去守卫国库。男青年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进入要塞和自己相爱的人见面,但都未成功。有一天苏丹下令说,如果有人能把苹果从国库扔到要塞,他就可以从要塞中选一名女子为妻。聪明的青年发明了弹弓,成功的实现了夙愿,据说这也是弹弓的由来。

梅尔夫绿洲城市对中亚和伊朗产生的巨大影响长达4个世纪。尤其是埃尔卡拉城在建筑、建筑装饰以及科学文化发展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埃克卡拉城是公园前6世纪由崇敬火神的索罗亚斯德教徒募资建起的。当信仰穆斯林、基督教及佛教的民族迁移至此后,又在埃克卡拉城周围建起了塞尔卡拉城。埃克卡拉城四周是高墙,城中央是祭拜火神用的高台。

埃克卡拉城的城墙高达45.7米,长约549米左右,建于公元前6世纪,从古至今一直在修建,因而一次比一次高。城中的塔式建筑相距大约有60米远。考古学家发现在城中尚有一些带有古希腊、古罗马及其他民族风格的建筑遗迹。

伊钱卡拉

伊钱卡拉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要地,公元前6世纪阿契美尼波斯王朝、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朝和公元前2世纪贵霜王朝的统治,使阿姆河下游的文化融合了希腊文化和佛教文化。712年,阿拉伯人征服了这里,又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文化和马其顿文化的交融,不久,这里就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一大中心。1512年,乌兹别克人占领该地,并建立了两个著名的汗国,花喇子模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而希瓦是这片领土的首府,1643年,成为希瓦汗国首都。19世纪,在孔古拉斯的统治下,希瓦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正是这一段时期,建造了一批雄伟的伊斯兰纪念建筑。

希瓦城采用双重城墙建筑形式,分外城内城两部分,伊钱卡拉是内城,城墙南北长约650米,东西宽约400米,墙高10米,四面都有城门,随处可见装饰着马赛克、大理石的重要建筑遗迹,尤马清真寺就是其中之一。公元10世纪创建的尤马清真寺曾经过多次改建,到了公元18世纪才改建为现状。它是为抵御中亚地区恶劣的天气设计的,由213根圆柱环绕中院,圆柱上雕有花卉、星座、几何图案组成的雕饰,,上面搭建的木质天篷可以隔绝卡库拉沙漠的酷热。寺内原L殳计建造一座109米高的高塔,但由于统治者死去而停工,现高度为28米,塔身由蓝绿彩釉砖装饰。希瓦城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是〗835年建造的尼亚滋,沙里卡清真寺、阿拉.巴尔坎·伊山清真寺等著名清真寺。城中保存的许多神学院曾培养出许多学者,其中库图》.拉德.伊奈克神学院是少有的几座富有花喇子模风格的建筑,也是销声匿迹的花喇子模文明的见证。城中还有一座美丽的古堡,堡中是希瓦汗国的皇宫,宫墙为沙黄色,没有窗户,尤如一座奇特的碉堡。城市东西主轴线两端分别有一座宫殿,它们是由阿拉库里可汗修建的,宫殿、清真寺、神学院、商栈等建筑组成了一幅反映花喇子模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古迹图卷。

布哈拉历史中心

布哈拉城建立于公元前1世纪,位于泽拉夫尚河的低洼灌溉河谷地区,面临沙赫库德运河,坐落在一块绿洲上。丝绸之路途径此处,古迹距离贯穿黑海地区的铁路线15公里,距撒马尔罕250公里。历史上布哈拉城是宗教和贸易中心,现为乌兹别克布哈拉州首府。

1220年,成吉思汗大军攻陷布哈拉,并放火焚城。1273和1316年蒙古人再度入侵。1370年布哈拉并入铁木儿王朝版图之后,城内涌现出大量建筑精品。在15世纪末反复争夺的无数次大小战争中,布哈拉逐渐衰败。16世纪,谢巴尼德的乌兹别克人建立了布哈拉汗国,作为首都和新兴国家的中心,城市又焕发了青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驱使该城大兴土木。布哈拉最终成为邻国侵略的牺牲品。1753年它成为新的曼吉特王朝的首都,直到1920年前苏联十月革命。

布哈拉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对中亚许多地区的城市规划变革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布哈拉是中亚地区最完美无缺的中世纪城市典范,当时的城市布局至今保存完好。

据文献记载,自公元9世纪起,古城狭窄蜿蜒的街道就被三种不同的建筑区分开来。城堡,城市自身建筑以及商栈。旧市区内建有长方形街区,四周环绕城墙,用于防御的城墙反复毁于战火又反复重建,在几个世纪的岁月之中改变了城市的风貌,16世纪时城墙周长12公里,116座敌楼和11座两侧带有塔楼的城门护卫着城市,现今还遗留下来两座城门。东城墙外面的城堡,为中亚细亚最大的城堡之一。

布哈拉的遗迹除了很多16世纪的建筑外,还有大量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包括建—于9世纪末10世纪初的伊斯梅尔萨曼王陵,堪称中亚建筑艺术的杰作。卡里安尖塔建于11世纪,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卡梁清真寺帝耸立着一座高塔,是布哈拉最高的的建筑物。

此外还有马高基一阿塔里清真寺、查尔清真寺、拉希穆汗清真寺、谢伊费德丁纳.布哈尔兹陵墓,建筑物多为宗教场所,但也留有不少商业建筑,如商栈和市场。这些当地建筑由砖瓦房和土坯平顶房构成,而且临街一面缺少窗户。富户人家都装饰着雕花大理石镶条和壁画。

布哈拉曾是中亚伊斯兰神学研究的中心,建有许多神学院和伊斯兰高等教育学府,1509年所建的库克尔达什神学院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神学院。在萨曼王朝时代,文学科学都很发达,当时的布哈拉宫廷图书馆藏有很多珍贵的手稿,每一门科学和文学书籍都设专室藏贮。15、16世纪形成的布哈拉画派留有很多作品。

撒马尔罕文化中心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首府,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市,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有撒马尔族在此居住,公元前4世纪名为马拉坎达,曾为索德侯国的都城。公元329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攻占,6~18世纪先后被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和伊朗人占领。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入侵后,伊斯兰文化传人。

作为乌兹别克的文化中心,撒马尔罕的旧城为古迹集中地。11世纪这里就筑有城墙,街道从市中心向6座城门辐射。帖木儿在此建都时,曾将街道扩建为有顶棚的宽敞大街。俄国人占领后,城墙和城门被毁。迄今市内仍保留有14~17世纪的许多著名古建筑,包括清真寺、陵墓撒马尔罕的沙赫金达古墓群中,不少陵墓都是建筑杰作,五光十色,式样优美。其中以帖木儿帝国时代建造的宫殿陵寝最为壮丽。古尔.艾米尔陵墓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它建有五颜六色的宏伟穹顶。帖木儿为悼念其王后所建的比比.哈努姆修道院十分精美。沙希.津德陵墓也是撒马尔罕古建筑物中的精品,这里有帖木儿的王后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等13座墓葬。在列基斯坦大校场上有兀鲁伯经院、季里雅.卡利经院和饰以尖塔的希尔.多尔经院等3座高大建筑,气势恢宏。兀鲁伯经院有用各色彩陶装饰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后遭地震破坏,又重新修建了高13米、直径13米的新穹顶,建筑材料采用特殊金属结构。城市东北郊是著名的兀鲁伯天文台遗址,另外还建有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

顺化古迹群

顺化,是越南历史古都,现在是平治天省省会。位于香江两岸,西靠长山山脉,东距南海约8公里。汉代名为卢容。1306年,陈英宗嫁妹玄珍公主于占王制昱、得乌、哩二州为聘礼,翌年更名为顺州、化州,纳入越南版图。1635年~1945年间,曾先后做内旧阮、西山阮、新阮诸王朝的都城,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皇城、皇陵、天姥寺等。

顺化皇城,越名“夫内”,是阮氏王朝皇宫,也是越南现存最大且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1687年奠定雏形,1805年开始修建,历时数十年时间才建成现存规模。其建筑的样式,模仿北京的故宫,总面积6平方公里。皇城外围的部分称为京城,有周长9000多米的围墙,全部由砖砌而成,高约8米,厚21米,共有10处16米的城门,四周还有宽22.8米,深4米的护城河围绕。城内是皇城,皇城亦系方形,四周亦有护城河,城墙每边长500多米,城门有4,即前年门、后和平门、左显仁门、右彰德门。

午门是旗台建于阮朝嘉隆8年(公元1809年)。台分3层,下层高5.6米,中层高5.8米,上层高6米。旗杆,起初系用木制,分2段,高29.5米,曾断折数次,多次重建后,改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分三段,高57米。旗台在阮朝时,为封建王朝举行庆典升挂旗帜之用,平时则用作嘹望台。进入城门后为石砌的宽大广场,即大朝仪,为朝廷举行重大庆典之处。广场内有太和殿、勤政殿、文明殿等。

太和殿是为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礼及节日庆典之处,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纪初又经大修。是皇城中最大的建筑,殿基高2米,纵深30.5米,宽44米,高11.8米。按照中国建筑风格建造,但其中也保持了越南本土的风格。所有的建筑门外都有雨檐,由一排柱子支撑。殿内的柱子全部由越南土生土长的铁木制成,这种木材由于森林的砍伐而变的十分稀有。殿前有石台,为清化石砌成,是文武百官上朝时站立之处。勤政殿和文明殿是昔日朝议的场所。皇城中还有紫禁城,城墙每边长为200~300米,高4米,厚1米,围成规则四边形,内有皇帝所居住的乾城殿和书房养心殿,皇后住的坤泰宫,皇太后住的延寿宫,嫔妃所住的端顺院、端和院、端庄院等。除此外还有御膳房、御医院、侍卫房等。

顺化皇陵散布在香江东西两边的山岭上,共有6座,即嘉隆陵、明命陵、绍治陵、嗣德陵、同庆陵、启定陵。

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天姥寺是越南著名古刹,又名灵姥寺,位于香江北岸安宁村高坡上,建于公元1601年,是阮朝始祖阮淦的次子阮潢所造。

顺化古迹群还有耀帝寺、慈潭寺、灵光寺等古代寺庙建筑和静心湖,南郊坛等名胜。

下龙湾

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风光秀丽迷人,闻名遐迩。风景区共分为东、西、南3个小湾。

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姿态万千,这里究竟有多少岛屿多少山峰,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据说共有3000多座,仅命名的山、岛就有1000多座。下龙湾的名称来历有种种传说:一说是上天遣神龙降临北部湾,助越南人民抗击外侵,龙口吐出颗颗龙珠打击侵略者,龙珠落进海里,化为岩石,耸立成山。还有人说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被这里的绮丽风光所吸引,从天上下来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这里是原来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沉人海中,形成了这种自然奇观。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将山石、小岛雕凿的形状各异,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如争斗的雄鸡,最有名的是蛤蟆岛,其形状尤如一只蛤蟆,端坐在海面上,嘴里还衔着青草,栩栩如生。

岩岛上有许多岩洞,其中木头洞最具特色,有“岩洞奇观”之称,位于万景岛海拔189米最高峰的半腰,洞门不大,洞内广阔,分为三层,外洞可容数千人,洞壁上的钟乳石,形成各种动物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称奇。

中门洞是下龙湾又一个著名的山洞,也分为形状、规模各不相同的三间。外洞像一间高大宽敞的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底平坦,洞口与海面相接。涨潮时,小游艇可以一直开进洞中。外洞口周围长满了椿树、竹子、石松等草木。从外洞通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人通过。旁边立着一块酷似大象形状的灰白色的大石头,像卫士守卫着洞门。中洞长8米,宽5米,高4米,洞里又似一个精美的艺术馆。再通过一个螺口形的洞口,就进入了长方形的内洞,长约60米,宽约20米,四周钟乳石错落有致,很自然地形成许多小洞及生动的雕像造型。

万景岛以西3公里,有个巡洲岛,这是下龙湾惟一的土岛。岛的东部有几栋两层楼房,格外引入注目。其中一幢八角形的红瓦楼房,掩映在青松、白檀丛中,室内陈设全部是竹藤制品,显得简朴美观。这是胡志明主席生前游览下龙湾时常常休息的地方。

下龙湾不仅山明水秀,而且物产富饶,海里有许多名贵的水产。下龙湾的气候和地形适宜干各种热带龟类生活,又行几个河口带来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种鱼类,在下龙湾都有。

会安古城

在占婆王国时期,会安曾是一座港口,发展到16世纪,这里演变成一个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中心。18世纪,由于越南国王们长期而激烈的权力之争,约束了发展,会安几乎废弃了,到了最后,这座天然的港口终于淤塞。19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会安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之焕发昔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