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8749400000016

第16章 《孟子》的哲学思想(2)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第二章)

孟子就曹交关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问题作了回答。他认为,凡事都在乎做,不肯做则举不起一只小鸡,肯去则可以成为乌获。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善性,只要按尧舜之道切切实实从孝悌做起,就都可以成为尧舜。

综上所述,孟子主性善之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都是先天固有的。他要求人们通过存心养性,使这些品质扩而大之,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孟子这种性善理论对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关于仁政论

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所谓仁就是“爱人”,他认为仁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杀的手段统治人民。他提倡“为政以德”即主张对劳动者实行怀柔的政策。到了战国中期,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把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为更为完善系统的“仁政”学说。这为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儒家奠定了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性善论是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他要求统治者从天生的“恻隐之心”出发,“推己及人”。“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第七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第六章)作一个行“仁政”的“仁君”。“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上》第十五章)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第十一章)“仁政”就是“先王之道”,就是古代“圣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究竟怎样才能行“仁政”呢?

孟子首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他在《梁惠王上》中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第七章)

孟子认为,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只有士人能够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便也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就会放荡邪僻,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罗网坑害人民。哪里有仁爱的人做国君却做出陷害人民的事情来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规定人们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再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他们就容易听从了。在这里,孟子强调指出,只要人民有一定的维持生计的产业,就容易接受为善的好思想,就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为了实现“制民之产”的理想,孟子又提出了“井田制”的主张。所谓“井田制”,就如孟子在《滕文公上》中所说的: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第三章)

孟子讲述了井田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即每一平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个井田有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有田,以外八百亩分给八家作私有田。这八家共同来耕种公有田。公田上的农事完成了,然后才敢去做私田的事情。孟子希望滕国君臣们结合本国的实际去实行井田制。这是治国的方法之一。

孟子的“井田制”,是一种托古改制的主张。它是夏、殷、周三代古田制的变革。《滕文公上》一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第三章)

孟子指出,夏代每家五十亩地而实行“贡”法,商代每家七十亩地实行“助”法,周代每家一百亩地而实行“彻”法,实际上税率都是十抽一。“贡”,是根据耕地的收成,按若干年收成的平均数作为征收标准的一种定额献纳赋税的制度。“彻”,是春秋以前通行的一种按当年的实际收成抽取十分之一的税法。“助”,是借民力助耕公田的一种劳役租赋制度。古代贤人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制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不好的。孟子引龙子的话,认为“助”法最好,“贡”法最不好。“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得一个定数。不分丰收和灾荒,都按这一定数来征收。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使老百姓辛辛苦苦不得休息,终年地辛勤劳动,却不能供养自己的父母,还要去借债来补足赋税,使老人、小孩饿死而抛尸于山沟之中,那作为百姓父母的作用又在哪里呢?孟子又说:《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同上)

孟子引《诗经》上的话,说明殷、周时代都实行井田制,都是实行“助”法,希望滕国也应该考虑实行减轻百姓痛苦的“助”法税制。孟子认为,只要能实行井田制,就能实现他所构想的王道乐园,如《梁惠王上》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三章)

实行了井田制,在生活物资十分丰富的基础上,再认真办好学校,反复地讲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能把国家治理到这种境界,就是王道的成功。所以,孟子把井田疆界的理正,提高到“仁政”的开始。他在《滕文公上》中说: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和清理井田的疆界开始。疆界没有理正,井田的大小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合理,所以暴虐的君王以及贪官污吏一定要打乱正确的田间限界。田间限界正确了,分配人民以田地,制定官吏的俸禄,都可以毫不费力地作出决定了。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得发展农业生产,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得管理好土地,所以孟子十分强调实行仁政必须从理正井田的疆界开始。井田疆界整正了,分田制禄也就合理了。

孟子在实行井田制主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取于民有制”,反对过分的剥削。他在《滕文公上》中说: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第三章)

孟子认为,贤明之君一定认真办事、节省用度、有礼貌地对待臣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他引用阳虎的话意思是说,要发财致富便会妨害讲仁爱,要讲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仁爱的君主态度恭敬,必然以礼待下;生活节俭,必然取民有制。孟子还劝诫当权者应该轻徭薄赋。他在《尽心下》中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第二十七章)

古时征赋役有规定:夏季征收布帛,秋季征收谷物,冬季征发劳役。孟子认为君子对这三种赋役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种,暂缓使用其他两种;如果同时使用两种赋役,就会迫使老百姓饿死;如果同时使用三种赋役,就会迫使父亲和儿子不能相顾。言下之意,统治者如果加重百姓的各种赋役,老百姓受到摧残,国家就会败亡。孟子就在《梁惠王上》里揭露魏国贫富不合理的现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第四章)

孟子认为贫富悬殊的现象,实际上是执政者带领禽兽来吃人。人们厌恶禽兽互相残杀,而执政者却率兽而食人,这不是失去了仁爱之心了吗?

孟子还认为,争取民心是实行仁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在《梁惠王上》对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第五章)

孟子认为只要有一百里见方的小国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何况大国呢?大王假若向百姓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叫百姓能够深耕细作,早除秽草;还使年轻的人在闲暇时间来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办事尽力和待人诚信的道理,而且在家里用这些道理服事父兄,在外事用这些道理侍奉尊长,上朝便来尊敬上级,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拿着棍棒去抗击秦国、楚国的身穿坚实盔甲、手持锐利刀枪的士兵了。这就是说,老百姓生活富足了,深得民心了,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会奋勇抗击敌人。孟子又在《公孙丑下》中强调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第一章)

孟子论述了战争的胜败决定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决定于施行仁政与否。他先以两个“不如”指出“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以攻城得天时而不能取胜和守城得地利而弃城逃走为例,说明不管攻城者获得多么有利的天时,守城者占有多么优越的地利,若没有“人和”,也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从而为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孟子提出争取“人和”的关键在于“得道”,而“道”的得失,又决定“助”的多寡,亦即得“人和”与否,从而说明施行仁政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凡是“失道”的君主,不管他有多残暴,迟早总会被推翻的。《梁惠王下》有记载: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第八章)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类人,我们都叫他作“独夫”。桀、纣就是这样的独夫民贼,商汤王、周武王兴兵讨伐他们是正义的。孟子在《离娄上》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第九章)

孟子认为,夏桀和商纣两个暴君失掉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人民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的支持,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支持有办法: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的支持了。得到民心有办法:人民所需要的东西给他们,为他们积聚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不要加给他们,如此而已。因此,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他在《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第十四章)

孟子认为百姓最为重要,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国家制度是为百姓而设的,所以国家的重要性次于百姓;君主是为百姓办事的公仆,所以是不重要的。所以得到百姓的欢心、便可做到天子,得到天子的欢心便可做诸侯,得到诸侯的欢心便可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就得废掉旧诸侯,改立新诸侯。孟子这里强调了立国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孟子还提出君主应该与百姓同乐的思想。他在《梁惠王下》有一段与齐宣王的对话: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手?”(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