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8748300000013

第13章 学生很勤奋为什么成绩上不去——提高学生的思考力(3)

如果让学生完成一个社会调查,需要经历确定目标、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等诸多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学生既需要统计、写作、所调查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思想方法,又需要逻辑思维、实证方法、人际交往、统筹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也许学生平时受过这些技能和能力的相应训练,但如果这项工作和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要求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假设、设计、建构的话,这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应用的价值不仅在于加强了知识的理解与整合,还培养了学生诸多思想方法和策略,而且每个学科都有独特的学科思想方法,这恰恰是学科学习非常有价值的部分。

为什么有些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凑凑合合”;为什么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应用与实践的能力。一个人将教游泳的教科书全背下来也不可能学会游泳,因为学习游泳只有经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才能将局部的动作“串起来”,才能体会那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必须靠自己的体验和实践!

在教学中,以作文为例,为什么对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深刻程度、精彩程度不一样?这是因为作文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实践性技能,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写作技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看问题的角度、对资料的分析能力等均有体现,本质上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考验。

应用首先是一种意识。我的一个学生在作业中谈到她侄子的一件事:有一道数学题:“在歌唱比赛中一个歌手得到了7个评委的打分,求这个歌手最终得分的平均数。”除了侄子,全班同学都得到了正确答案——7个分数的平均值,只有侄子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又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中间5个数的平均分。老师批评了他,说他“逞能”。

这个学生在做题时虽然忽略了一定的条件,但不可否认他的应用意识是很强的,我要是老师的话,一定会大力表扬和鼓励他的应用实践意识——能够把电视上看到的情景用到解决问题中。这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求平均数的做法是有价值的,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同时告诉学生,对这道题来说,没有要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并不存在避免不公平的考虑,此时应当直接将7个评委的分数加起来求平均数,另外,还要提醒孩子解决问题时要考虑条件和要求。

应用实践能力的核心思维过程是“迁移”。迁移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将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在新的情境中”,中国古语中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等都是迁移这种思维过程的体现。迁移包括难度较低的“情境迁移”,如学生模仿教师的做法管理小组活动、将某个应用题的解法应用于相似的题目、学习他人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方法等。这种迁移的条件是情境的相似性,学生在识别了相似情境后,选择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类似新情境中的问题。迁移还包括难度较高的“类属迁移”,即将已有知识和经验应用于看似完全不同的情境中,如绘画、书法、音乐之间的迁移,数学和物理之间的迁移。各类属之间迁移的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更上位的方法、理念和原理,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理解和概括水平,能够从所学知识中总结和概括出更上位的、更一般性的规律,并且能将此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给学生布置真实的、真正的任务。当前中小学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完成一些任务,这是很好的让学生进行应用与实践的机会。但是,我观察到诸多此类活动往往是“草草收场”,学生甚至老师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一个有关社会实践的活动最终可能变成了郊游,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成果积累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相当高,学生必须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储备、受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较高质量地完成这样的活动。

给学生布置的综合性任务可以是持续一段时间、较为复杂、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工作,但选择任务一定要非常慎重,要事先进行审慎的规划和设计,尤其要非常清楚通过这样的任务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要用到哪些有价值的知识,学生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是否具备了完成这项任务的能力基础,教师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草率地给学生布置一个“大任务”却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将会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结果事倍功半。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既可以依靠学科内知识领域的综合,也可以扩展至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综合。如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任务,使其有机会用到代数、几何、概率等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将数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Excel作图以表达数学活动的结果。

5.激发学生反思与创造

心理学家曾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测试:“山羊26只,绵羊10只,船长的年龄多大?”许多学生回答“36岁”。类似的问题:“有羊125只,狗5只,牧羊人的年龄有多大?”大多数接受测试的学生竟然准备给这样的问题提供答案!其中一个学生给出了“25岁”的答案,他的思维草图是这样的:“125+5=130,这太大了;125-5=120还是太大了;而125/5=25,这个合适。”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这实在是令人沮丧,学习反而使得学生的头脑变得机械和僵化了。按照公式“找”到一个答案,成为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们认为“数学问题一定是有一个答案的”,于是想方设法尽量解答。

有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文《三个儿子》,讲了这样的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一块石头上歇着。一个妈妈说:“我那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第二个妈妈说:“我那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第三个妈妈呢,什么也没说。老爷爷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第三个妈妈说:“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提着水桶回家,那个老爷爷也站起身,跟在后面。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

忽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三个妈妈得意地对老爷爷说:“您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有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其续写后面的故事。以下是一个老师认为写得比较好的作业:听了老爷爷的话,有一个妈妈感到很遗憾,还有一个妈妈感到很吃惊,另一个妈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