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8747500000059

第59章 实现梦想的开始/黄美惠(2)

来到美国之后,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虽然我以前就很向往美国的生活,但是那种感觉是表面的,譬如爱美国的文化、生活形态或是音乐等等。但是生活跟体验是两回事。所以我才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所有的事情在这里都慢慢地迎刃而解。在台湾,不管我再怎么努力,生活压力及经济压力是那么大。我每天都处在惶恐不安中,有一种无法解脱的沉重感。我非常想逃脱这样的生活。二十几年都是这样的日子,现在我终于在留学美国中得到了解脱。

然而在课堂上,老师问我们:“还有和父母一起住在家里的人,请举手。”顿时我脑中闪过从小到大的一切,看着这位白人老师讲着不同的语言,窗外吹来一阵带有花香的清风,操场上低空飞过的小鸟吱吱地叫着……一个穷孩子想到以前的一切和现在,我感到我真的很幸运。

在美国所经历的种种确实改变了我许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是我找房子搬家时遇到的。那时,我刚到美国半年,在网上看到一则租屋条件很吸引、符合我预算的广告。我兴高采烈地打了电话去,电话那头的屋主是位老先生。他很热情地回答我所问的每个问题。但当我们约定好要看房子时,他却无法提供租屋的住址。他说,他不想让他的邻居知道他要把房子出租。

这个理由引起我的怀疑,但是想,美国可能有这样的做法。他用电话“指导”如何前往他家,我一边听他在电话中的指示,一边前往。宛如间谍片中的剧情,好像我是特务正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终于,来到了老先生指定的地点,我站在路口等着他的到来。老先生的穿着打扮令我吃惊,他的人和他的衣服像是许久没有洗过,他的打扮让我记起电影中徐志摩年代所穿的衣服。老先生站在对面的路口招着手叫我过去。当时,我很想要马上掉头就走。但是,老先生亲切招手的动作却让我走了过去,跟着老先生走到了大门口。从房子的外表看不出任何异样,但是他并没有让我由大门进入屋内,而开后门让我走进后庭院。

后门打开时,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夹着尾巴落荒而逃的小狗。这只躲在荒无人住的屋子里的野狗让我起了警戒心。当我走进后门时,老先生随手把铁门的把手扣上,这更增添了我的疑心。我开始走在老先生后面,但是他一直拉着我往前走。我数度甩开他,不敢走在他前面。

终于走到房门口,老先生把房门打开的一刹那,我看见门檐上刻着一排看不懂的中国字,门后有一道门帘。一阵风忽然间把门帘吹起,我从门帘缝隙中发现里面乌漆墨黑,伸手不见五指,屋里飘出阵阵恶臭味。此时我大叫一声,说:“啊!这房子不适合我。”然后拔腿就跑。老先生见状试图阻止我,但是我突如其来的大叫声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我跑到铁门时,紧张的情绪让我开不了门。当时,我深吸一口气,冷静地告诉自己要处变不惊。这一秒钟间,铁门轻轻一扣就被我打开了。

开门后,我头也不回地拼命往前跑。老先生紧追在后,气喘吁吁地叫着:“我的房子很好,你一定要看……”我边跑边说:“我不要了。”他又说:“这里叫不到车,我送你到车站。”我理也不理,拼命往前跑。人在被逼急时真的潜力无穷,我终于跑到街上。下意识的反应告诉我要寻找任何商店求救,但是方圆百里内都是住家,没有商店也没有行人。我继续往前跑,边跑边往后看,就怕老先生驾车出来追我。当后方的远处出现公车的车灯时,我拼命挥手,有如在大海中落水的人看到驰近的船只。

我一鼓作气跳上公车,电话马上响起,一看电话是老先生打来的,二话不说马上关机。我呆坐在公车上看着窗外,一时间还意会不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微微颤抖的手紧握着电话,心中默念着,一定是在天堂的母亲在冥冥之中帮助了我,助我逃过这一劫。这件事让平常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我,对人性又多了一层见解,也非常感谢那只狗提点了我。

在美国,改变我想法最大的是美国的教育方式。美国的教育方式很显然跟台湾大不相同,每天上课时,同学跟教授都会在课堂上辩论,双方会各持己见,谁也不让谁。在台湾我们从小被训练要尊师重道,凡是老师说的话一定要遵守,不可以狡辩。在课堂上,我是少数的亚洲学生,在这些东方脸孔中,老师看不出我的疑惑。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体验到很多在台湾学习不到的东西。教授指派给我们的功课都是需要自己去找答案,没有制式的规定,自己可以有主张和意见。不像台湾的教导方式,老师会有制式的典范及规格来教导我们,然后我们就要把它硬背下来及运用。

美国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开始让我吃尽苦头。我完全找不到头绪,不知道如何做,也无从问起。因为教授的重点就是要让我们自动自发地学习及发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也让我受益良多,经过这样的洗礼,我受到很大启发。短短一年半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记得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下课后,我从学校阶梯往下走,心中忽然涌出莫名的惆怅。忽然间时光飞回到第一天我踏进校门的时候,一样的阶梯,一样的走道,仿佛是昨天。如今已经是我的最后一堂课,最让我有感觉的是最后一天教授上课时忽然没有句点地说:“Now I want to say goodbye.”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刹那间我有点意会不过来,心里想着:就这样吗?我终于完成学业了吗?心中的怅然多过开心,因为再也没有课可以上,再也没有教授可以跟我说话。在我心里出现的词汇很多,但我不知该如何形容我的感受。

走回家时,脑中闪过从小到大的毕业心情。我打从国中毕业后就过着兼职学生的生活,没有认真地念书。一直以来,在我心中每一次的毕业都只意味着终于可以去找工作赚钱了,从来没好好感受成长的过程,只想要赶快迈向人生的下一步,多赚点钱。在美国毕业的时候,才知道没有好好把握年轻时的悸动。教授的这句话让我省悟,我以前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这次的留学是把我真正想要过的学生生活细细地品尝过了。

这一次的留学,我很感谢每个支持帮助过我的人,像是曾经借给我钱缴学费的高中同学,曾经为我介绍工作的大学同学,帮我申请贷款的哥哥,分担家计的妹妹,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男友……没有他们我没有办法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一直相信相同的付出,一定会有相同的回报。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经常强迫自己站在人生的路口做选择,因为取舍之间分寸一定要拿捏得准,这也是最难的。

来美国之前,我一直有个美国梦,以为美国是块乐土,没有人间疾苦。留学美国后,每天路上都遇到流浪汉。有人告诉我,这样的生活是这些人自己的选择,没有压力,自由自在。但是我仍然很想帮助他们,却能力有限,只能强忍着恻隐之心。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发现地上有许多的零钱没有人捡。这件事让我这个穷孩子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地上有零钱居然没有人捡?我想起那些流浪汉。一开始没有捡,只在心中默默地数着有多少钱在地上没人要。日复一日,当有一天我数到地上有三美元没有人捡的时候想,美金的三块钱等于台币将近一百块,为何要如此浪费金钱?又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假如我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然后把钱捐给流浪汉,那不就一举两得嘛!于是我就展开了拾金之路。

一开始,我也觉得非常尴尬,也会怕路人误会我们这个民族很贪小便宜。后来遇见一个只有上半身的非裔退伍军人,拖着他的上半身在地铁里行乞,看到他如此可怜,让我有感而发地想起我的过往。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只有我的成长背景是辛苦的,原来在世界的另一端也有人是如此辛苦地在生活。这个场景在我心里注入一股力量,使我鼓起勇气去做我觉得对的事。

因为这样的念头兴起我从美金一分钱开始捡,慢慢地有一毛钱,直到二十元……同学们都很诧异,为何我会捡到这么多钱。我解释:“因为只要做正确的事而且是无私的。我所捡来的钱不是要私用,而是要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是正义的事,上天便会允许你成功。”下次若你在法拉盛的街道上看到有一个亚洲女孩蹲在地下捡零钱,不要怀疑那个人的动机,也请大家能发挥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曾想过,有一天我要把我的故事写下来跟大家分享,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美好的故事,不管是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还是励志的奋斗史,每个故事都会留给我们一些美好痛苦的回忆。或许跟别人比起来我的故事没有痛彻心扉,没有缠绵悱恻,更没有精彩绝伦,但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一个穷苦出身的女孩子留学美国的故事,是我实现梦想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