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8743700000029

第29章 宗门研究(5)

[8]见《楞严经》第二卷:“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佛教经典精华》(上册)第309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圆觉经》卷上:“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楞伽经》卷四:“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大智度论》卷九:“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示指而不示月。人语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但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语为义指,指非义也。”佛法中讲证悟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自然不能以言语触及,也不能以思维方式到达,故一切佛经、佛论皆像指月的手指一样,看佛经论或听祖师言教,不能随言语转、从字面上去理解。

[9](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第5页。

[10]冯达庵:《学密须知》。

[11]首愚法师:《这般琉璃月》,第42页。

[15]《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金陵刻经处。

[16]《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法心要》,第5页《频伽精舍大藏经》卷4。

[18]南怀瑾讲述:《如何修证佛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9页。

[19]《沩山和尚》,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祖堂集》卷16,岳麓书社,1996年,第359~363页。

[20]《五灯会元》卷第2,《古尊宿语录》卷14。

[21]《抚州曹山本寂传》,《宋高僧传》卷13.

[22]《景德传灯录》卷18。

[23]《后唐天台山全宰传》,《宋高僧传》卷22。

[24]《景德传灯录》卷17。

[25]《五灯会元》卷第3。

[26]《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上,《大正藏》第47册。

[27]《五灯会元》卷15。

[28]见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云笈七签》题为《大还心镜》,后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署名“寒山子撰”。《宋史·艺文志》有录。

[29]本文《大还心鉴》的注解,多依于《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卷二,象川无名子翁葆光注,元庆空玄子戴起宗疏。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33]《全唐诗》卷474。

[34]《全唐诗》卷830。

[35]《全唐诗》卷832。

[36]《全唐诗》842卷

[37]《卍新纂绩藏经》第75冊,No. 1512《隆兴编年通论》

[38]《又诗》,《石门文学禅》卷27。

[39]《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5。

[40]《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东坡后集》卷5

[41]《和寄天选长官》,《东坡续集》卷1。

[42]《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第268页。

《维摩诘经》菩萨思想的实践观

张宇红

一、概说

《维摩诘经》全名为《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经》是一部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大乘初期经典,经中主人公维摩诘以高度智慧的在家居士形象,历来为中国文人士大夫所喜好。本经七译三存,其中鸠摩罗什译本以其辞瞻义丰、行文华美的文学性最为世人所重,由此经衍发的对中国绘画雕塑艺术影响亦为今人所乐道。

在日本,传圣德太子曾注解《三经注疏》,本经与《法华经》、《胜鬘经》同属被最早介绍的经典之一。究其缘由,《维摩诘经》着眼“真俗一贯”,在世间建设佛国土的宏愿更可看作与圣德太子本人心愿若合符契。

《维摩诘经》还是一部历来被在家居士奉为修行圭臬的独特经典,也是居士佛教不可或缺的典籍之一。《维摩诘经》思想尤被禅家所好。维摩脱俗的形象,置身烦恼界而不被染污的任运无作,在日本学者镰田茂雄看来,更以晋代“竹林七贤”与之相类比。维摩形象中透露的自在无为,直可上探老庄,更增加了国人的亲近感。

《维摩诘经》全经由十四品组成,结构精严,人物生动,宣说巧妙。

起首以第一佛国品开篇,叙述佛陀在毗耶离城的奄罗树园说法。

第二方便品维摩诘以示疾生病登场。

第三弟子品中,舍利弗等佛陀十大弟子一一辞退探视维摩的使命。

第四菩萨品中,弥勒菩萨等婉辞前往维摩住处,最终文殊菩萨领命而去。

第五问疾品是文殊与维摩的精彩对话。

第六不思议品,展现菩萨种种不思议境地,如须弥入芥子,海水入毛孔。

第七观众生品和第八佛道品中,维摩与天女、舍利弗对谈,对众生宣说佛道。

第九入不二法门品,开示大乘佛教的真髓。

第十香积佛品,维摩现不思议力,为众生送来众香国的香饭。

第十一菩萨行品,维摩与文殊携众人同往佛陀之所。

第十二见阿閦佛品,讲述维摩故国妙喜国。

第十三法供养品和第十四嘱累品教示如何弘宣本经。

本经在故事的次第展开中,不但留下众多经典形象和场面,而且经文始终贯彻着菩萨缘何来此世间,菩萨如何修行,如何解脱,菩萨又如何住世,如何观察众生,饶益众生的论述,体现出高度发展的菩萨道思想,也宣示出这样的智慧之道,正是菩萨救助众生的实践之道。维摩诘以无量慈悲示疾称病,通过与文殊菩萨及众佛弟子对谈,宣示大乘佛法精义,令二乘弟子趣向大乘,发菩提心,最终开示菩萨力承佛陀本怀,挺身救度众生的实践观点。

二、菩萨思想

菩萨思想 考察佛教发展史可以知道,在部派佛教阶段,修行是以自断烦恼、自我解脱证得阿罗汉为终极目标,当时尚未发展出救度他人的利他思想,也不考虑自身成佛的问题。由部派佛教中发展出的大乘佛教认为,唯有利他修行救济他人,方可自利走向觉悟。我们知道,释尊在过去一生中修行,一直以勇猛上求菩提的智愿和下济一切有情的悲愿为修行目的,释尊在前世的修行被称为“菩萨行”,实践菩萨行的人叫做“菩提萨埵”,略称为“菩萨”,意译“觉有情”。《佛地经论》中称菩萨为“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菩萨中,有完成修行已具备成佛资格却发愿永不成佛,宁愿在轮回界内为拯救众生而停留在菩萨阶位的,例如观世音与文殊、普贤、势至、地藏、虚空藏等菩萨。本经主人公维摩诘也是这样一位具足大悲大愿,为救度众生从妙喜国来此婆娑世界的大菩萨。

智慧———慈悲的路向 大乘经典中最早成立的般若经类,宣说“空”的思想,强调六波罗密,尤其重视智慧在解脱中的作用。后期大乘把慈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将利他行为不再视为获得菩提的手段,而是作为最终目的,即慈悲救度的菩萨行。《维摩诘经》作为早期大乘佛典,思想上承接般若空性,集中阐发大乘教义,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与当时方便善巧被视为般若智慧的实践这样一种背景相对应,在经中体现出重视智慧的同时也在转向慈悲利他的救助实践。

日本山口益博士认为,秉持正觉的智慧,救济众生走向正觉的世界,这种以方便教化所展示的慈悲,也即从智慧导向慈悲的路向,就是菩萨行。[1]

而智慧表现为方便善巧,慈悲则体现在救度众生的实践上。

菩萨行 释尊在成佛以前是菩萨中的典范,他在多劫所修的业行,就是典型的菩萨行。早期本生经类的经典,多记述这类菩萨行的故事。成立于公元三世纪的《六度集经》,使“六度”成为菩萨行的根本内容。“六度”是指由现世此岸过渡到理想彼岸的六种途径,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菩萨行规定的最后目标是成佛,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经问疾品的最后,有关于何为菩萨行的问答。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2]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

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虽行六波罗密,而遍知众生心数法,是菩萨行。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这里,维摩不厌其烦地详细解说何为菩萨行。这是寓自我解脱于救度众生中的践行,也是六度四摄的实践观。

三、智慧与慈悲高度结合的实践

1.智慧方便与慈悲救度

同是问疾品,维摩与文殊的对谈中提到菩萨的缚与解缚(解脱)。维摩说,解脱是与善巧方便融合的智慧,而束缚则是没有和善巧方便融合的智慧。同样的,如果没有与智慧融合的善巧方便就是束缚,与智慧融合的善巧方便才是解脱,在这里强调了圆融智慧与权智的重要性。

本经中维摩多处示现菩萨的绝妙神通,展现佛法之不可思议,令在场会众深为叹服,这样的高度智慧只是为了救度众生,教正二乘弟子,使众人心向大乘。维摩神通之方便示现又有正向与反向两种,二者从不同路向服务于救度之目的。

正向之神通力

佛国品中佛陀以神足按地,瞬间示现庄严净土。本经以这样的神通开篇,与维摩以后的多处神通权变相呼应,体现维摩力承佛陀本怀救度众生的含义。不思议品中,维摩以神通借来高广严净的三万二千座狮子座,每座俱高八万四千由旬,纳于丈室令会众升座,而广严城及整个阎浮提并不促迫。维摩宣说“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可以令须弥入芥子,海水入毛孔。大迦叶闻此感叹说:“一切声闻闻此,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

香积佛品中,维摩又一次纵横无尽地神通无碍,尽显大乘佛法真空之妙有。维摩变出一位化菩萨,前往遥远的众香国与此界众生取回香饭一钵。这瞬间飞越无限空间,正如须弥可入芥子一样融通无碍。同样的,无限时间也可含藏于一瞬。在华严哲学看来,正因为须弥与芥子本性上同在法界,同属事事无碍法界,所以他们可以融通无碍。

见阿閦佛品中,维摩以右手断取妙喜国国土置于婆娑世界,令渴仰的会众得以瞻见无动如来及国土清净。舍利弗不由叹服而言: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正是维摩由如此清净庄严的妙喜国来此秽土所体现出的大乘菩萨救度众生的大悲心,维摩示现的种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和神通力,使舍利弗心悦诚服。

反向之行于非道

维摩诘在第二方便品中登场。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无数千人,皆往问疾。维摩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维摩是富裕的商人,结婚有子,以在家居士身份居住广严城。然而为度脱不同的众生,他深入酒肆街巷、内宫庶民,以善巧方便,令各各心向大乘。同样为救度众生,维摩屡屡“以身疾”广为说法:是身无常,是身如泡、如焰、如聚沫、如梦、如影、如浮云,是身不净无定,此可患厌,当乐佛身即法身,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悲心迫切,是以大乘佛法的善巧方便智慧,实现救助之大愿。然而维摩又深具智慧: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久于佛道,心已纯淑。而且如经中所记: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

奉戒清净,摄诸毁禁;

以忍调行,摄诸圭怒;

以大精进,摄诸懈怠;

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维摩正是在躬身践行大乘菩萨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

佛道品中,维摩对文殊说:“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那么什么是行于非道呢?

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示有妻妾彩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行于非道不受染污,是真正的佛道修行。只顾自身证到空寂的境地而不管众生教化,不是真正的开悟。正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莲花生于污泥。正因为众生我见大如须弥山,众生才有可能生起无上菩提心。所以,不入深海探不得宝珠,离开烦恼无菩提可得。这是对我们尘世中人的教化,教我们处处修行,在烦恼中生起智慧。

2.救度实践

与佛陀本怀同一的救度实践。

本经以佛国品佛说菩萨行开篇,佛国品中佛宣说了六度四摄是佛土建设的因行,是净土因,教示菩萨净土行是为了众生利益,“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就像菩萨心净就能生出佛国土的清净一样。佛以神足摄地,随即瞬间变现秽土为净土,演示了心净土净的不二法门,令在场会众及舍利弗等弟子一睹佛国清净庄严,知晓“现象无常”的同时,瞬间从无明得到解脱,得开法眼。在这里,佛陀率先垂范宣说宏旨以做救度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