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莲居著述集
8741000000033

第33章 尾声(2)

乾隆庚申,实始造此。更百九十有六年,复归夏氏。虽沧桑饱经,而文质完美,亦云幸矣。理有循环,物本无心。世变推移,大都尔尔。初曷足异,而雅器之还遭乎偶然,若或有使,岂耻为靡曼之音!不洽夫筝笛之耳,抑或欲一寂而静众嚣。閟响勿发,如将有俟。而玄赏终希,怅焉返止。顾何以扣宫应徵,商羽递起。清纯之性,冷然犹昔。愔愔绕指,松籁泉鸣,依稀与似。呜乎一器之微,历久不渝有如是夫,观于物而人可鉴己。三春风恬,九天月霁。韵鼓中和,思严邪侈。艺与道通,默以心契。视听言动,敢不益励。铭刻此词,垂诏奕世。共宝家声,德音永继。

天风海涛宋琴铭

避地海外游,两年唯尔伴。

历尽风涛险,元音终不变。

唐雷威制遏云琴铭

九雷之英,玉振金声。

托彼逸响,写我性灵。

灵发琴铭

制玮材异,声称其形。

唐柳元赵,莫之与京。

吟龙唳鹤,铁马春莺。

功深力到,妙响乃生。

陶性导和,感物宣情。

天人合发,沉着空灵。

耳根清净,心地开明。

是迦陵音,孰解真听。

王心夔所赠二琴铭

淳德内弘,朗彻物表。鹤唳晴霄,月临秋沼。机泯天人,理洞幽杳。落落元音,不求共晓。(一)

风发发,水澌澌,蓬莱阁下听涛时。望成连兮不见,渺渺孤怀属尔知。(二)

新斲二琴铭

春风摇蕙草,秋月满华池。读谢元晖诗尝意象而仿佛之。不谓此景见于斯,嗟嗟王生术何奇。(一)

丝与木也,叩之渊渊而丁丁也,绎之嘤嘤而铿铿也。繄谁之斲而俪此桐梓之英耶!听者每疑为泗滨之磬,相谐乎云和之笙也。噫!箫韶之沦抑久矣,而南风九夏之曲孰与赓耶!岂天以锡余兮,故假手乎友生耶,俾以佐吾补乐经也。(二)

清渊琴铭

朗然而圆,渊然而清,材品如此,胡竟无名。是肥遁之居贞,岂太上之忘情,问谁可与作共鸣?

谈琴五则〖1〗一、凌虚引(宫调三段)

宋毛仲翁所作,原本无词。明人刻词支离,与谱不称。唯《听真轩重校本》,尚为雅正。金溪周氏云:“此曲寄兴高远,不落凡近,元音奥节,时出意表。良宵鸥鹭诸曲,比之如近体律诗之与十九首。晋唐小楷之与钟鼎文,各有其妙,难与并高耳。”观周氏此语,则其推重可知。按此曲节短音长,古旷渊雅。非澄怀久弹,不能得其神韵。

二、风入松(角宫全章三转)

此曲谱录所载,或云嵇康作,或云雍门周作。聆其音节,似非唐宋以后所制。明清各谱,均系小操。词皆相同,惟明潞藩所刻长至数倍。而所配之词,与曲意两不相涉。或长短两谱,一嵇一雍并存者耶!此虽短章,而音韵清苍超俗。炎天鼓之,抚弦动操,令人冷然忘暑,亦小操中逸品也。

三、春山听杜鹃(正调紧二五七弦凡十三段)

清初庄蝶庵,本诸蔡中郎游春遗意而作。睹景物之佳丽,听鹃声之凄婉,知春光之将暮,叹韶华之易逝。移宫换羽,寄怀徽桐,其亦古志士闻鸡起舞之意乎!此曲以二弦为宫,收音在七弦,故名清宫。庄氏新声十谱中最为精警者,唯第八段稍嫌冗复,僭易泛音数句,因十三段之曲仅有前后泛音两段,似少变化。若中间加以泛音,顿觉空灵,于首尾亦颇相应也。

四、长安一片月(清宫十三段)

唐潘庭坚作,明清各谱,或名《秋砧》,或名《秋杵弄》,或名《捣衣》。唯四十年前所见,吾郓先辈樊君抄本,名曰《长安一片月》,最为允当。盖此曲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断,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六句为内容。闺中情况,因见一片之月,系心万里之人,动寄衣之深思,祝征途之胜利,愿其克敌归来,早现和平。虽多凄清之音,颇具悲壮之气,毫无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之态。故知前人制曲、命名,用意良深。若仅以捣衣为名,则囫囵吞枣,实难得其要领。故照“春江花月夜,秋月照茅亭。山中忆故人,瑶岛问长生”诸例,仍依樊本命名,而指法亦多参樊本,庶听者顾名知意,易解曲情也。忆幼时,读韩昌黎《颖师弹琴》诗,虽知其佳,而其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啾喧飞鸟群,忽见孤凤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空地远随飞扬”等语,实际殊难体会。及习弹此曲,始叹韩诗状物之工,非欧、苏所能及也。一九五六年琴会邀弹此曲,并嘱说明曲情。自惭衰迟,荒废已久,昔年所习,大半遗忘,聊贡所知,充数而已。

五、秋思

《秋思》为蔡氏五弄之一,当时曾传太史令单飏,十七传至我曹州赵耶利,耶利传濮人马氏,马氏又传宋孝臻。至白乐天亦习《秋思》,尝云,博陵崔晦叔,琴韵甚清,蜀客姜发授《秋思》声甚澹。元和中萧佑精于琴,世称其妙。吕夷简诗云:“行年七十弹《秋思》,始觉胡笳儿女情。世上何人会此意,蒙阳太守是同声。”天宝中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自九岁学琴,至十七岁亦弹《秋思》。后益苦心研习,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尝谓“自古琴者,只工两三弄,便有不朽之名。但能专精,固不以多弹为贵。音韵雅正,可以感动幽冥。定神绝虑,情意专注。指不虚发,弦不误鸣”。观夷简之意,则其得于琴者深矣。以上所引,见于《琴史》记载。可知《秋思》一曲,自汉迄宋,承传不绝。今世所传琴谱,《秋思》有二:一《洞庭秋思》,一《碧天秋思》。《洞庭秋思》为毛敏仲之师郭楚望所作,确可考见。而《碧天》一曲是否中郎原作,虽不可知,而两曲指法、音声长短高下,迥不相侔。或后人欲别于《洞庭秋思》,故加“碧天”两字。大抵曲愈古,味愈深,愈不易入手。及至入门之后,果能心手双畅,则其韵味迥非宋明以后诸谱境界所能仿佛矣。郭氏生当南宋之初,其爱国忧世之意,往往于琴中见之。每弹此操,觉唐人诗所谓“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落日长沙秋色里,欲从何处吊湘君”。情韵意景宛在目前。而《碧天》一操,情旷高远,发人深省。须熟习久弹,方尽其妙,乃知非唐宋以后所为。现代所存各谱,绝少明前刊本。就余所能体会,灼然知其为唐宋以前所作者,唯此与《云竹偈》数种而已。要非好学深思、虚心精研者,未易言也。《洞庭》一曲系变调,用正调避一三六散音弹之,以《抄本》一经庐指法音节较优。《碧天》一曲,非遍参各谱,详析对校,不能得其深处。唯世传所谓《北秋思》者,音调最下,因其韵味短浅,过于促急凄楚,已失忧深思远中和之旨,故无取焉。余四十年前曾习此曲,海外归来,辍奏者可十余载。偶温旧谱,指生荆棘。旬月以后,节拍渐谐。爰书所见,用告初学。

丙子中秋 有人问近弹古琴何曲口占答之

(引)

凌虚风入松,春山听杜鹃。

长安一片月,秋江夜泊船。

古琴长门怨,秋思在碧天。

洞庭怀楚望,云竹忆庭兰。

大雅中和引,余调采民间。

琴诀

五音六律七条弦,一十三徽合天然。音色散泛按,变化百千端。初学调息运指,渐渐气静指坚。少上慢弹多听勤炼,不急不怠要精专。一声声清丽而静,一句句和润而远。果能到心手双畅,自然得却病延年。古人云无故不撤,的确有至理存焉。

琴砚篇(己亥,五九年)

有人问我近十年以来,迭次捐献文物,是何种类。赋此作答,并述所怀。

我有晋、唐、明代三古琴,叩之泠然金石音。其一断纹斑剥仲尼式,形状依稀似雷氏。背有景炎元年文山所题诗,其时夜宿青原寺,距今六百八十又三载。诵诗鼓琴仿佛如见当日事,信知文字、声音感人最深刻,能传千古英雄烈士之遗志。琴已半残我重修,一曲熏风解千愁。其二蕉叶号珍奇,三十载沉沦燕市知者稀。尾题洪武年间青田刘基斲,十三徽位篆书律吕嵌金丝。其轻如叶清如磬,信非伯温莫能为。六十年来所阅名琴近千张,似此百衲无底特品仅见之,材制俱异精且巧,可供文化历史工业艺术作参考。其三混沌何人制,龙池内刻刘安世,宋代重修毛仲翁,清初再修周鲁封。初藏白、骆两女士,认为宋琴黄镇有题词。经余评审重鉴定,乃知确是晋琴无可疑。吁嗟乎!凡事不宜以耳代目凭皮相,从古奇材异宝不易辨识类如斯。复有玄机研,曾御宣和殿。宋之徽宗清纯庙,君谟倪迂竹梧丹岩镌题遍。元代清閟阁曾藏,清季流落蕴真堂。四十余年为我用,濡染翰墨发古香。三琴一砚颇珍爱,撙衣节食不忍卖。私家收藏谁能久?公诸人民永存在。回忆一九五二年,曾向故宫作捐献,李固残碑魏造像,芋王玉印汉朝砚,元代画砚青柯坪,唐宋雕刻木罗汉,复有海天归砚图,父子合作诗画扇,更有五十七件捐济南,三百件捐郓城县。以上各种譬如一粟投沧海,区区微物何足算?所幸此砚此琴从此归国家,得与广大群众常见面,以符我平素化私为公之本愿。

弟子程宽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