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弟子夏莲居撰宝王三昧忏修忏须知
欲礼忏者,须知方便。选择净处,建立道场。先期沐浴斋戒,着新净衣。如无新者,浣旧令洁,但不垢污,补绽无妨。道场结界,严禁荤腥,凡啖食五辛、吸嗜烟酒者,切勿参加,否则障道起业,自他不利。同修净侣,必须志笃行纯,遵守规律。恶习不断,道心可知。贪多强邀,易生讥厌。为重法故,宁缺勿滥。对于礼忏要旨,务须亲近知识,预为研讨,阅览通顺,俾免参错。每见礼诵凌乱,讹谬相承,既不如法,何能感应?故知预习所关,极为重要,万不可少。
道场设备,极令庄严。香花灯水,照料周详。力所能办,不得悭惜。
临坛之际,调伏身心,息诸缘虑。入坛之后,各安静默,绝诸戏论。一切时中,力护正念,不得于刹那顷昏惰散乱,起诸杂想。
序次先后,须依戒德。不得我慢僭越,亦勿世故周旋,耗时妨众。礼诵之时,当使字句分明,音声和谐,不缓不急,系缘文中,运此音声,充满法界,供养三宝,普施群生,令入大乘一实境界。又复当知,在道场中,悬缯燃灯,散花烧香,运水搬柴,扫地行堂,护坛应客,司爨供众,皆是自培福田,功不唐捐。但须动作瞻视,可作轨范。一毫之善,回向净土。尽未来际,福报无量。
宝王三昧忏
(一名长寿忏)道场严净,一切恭谨。
一心敬礼,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常住三宝。(三拜)
香赞
戒定真香,虔诚修供养,普令闻熏,善根皆增上。香气心光,悉遍满十方,诚感佛慈,加护恒吉祥。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愿此香华云,随心遍虚空,供养一切佛,经法贤圣众。普熏诸含识,咸发菩提心,念佛生极乐,还来度有情。
(主忏诵白)[修习课诵,必须清净三业,端庄谨肃,如面佛天,如对尊颜。唱念赞偈,随文运心,依声观想,万不可滑口率意,致失法益。以下礼拜各条,均系敬集经文法语、佛名圣号,尤应殷重虔诚,作希有难遭之想,庶合天亲菩萨“五念法门”之旨,自能获得不可思议感应于潜移默运中也。]
一心敬礼释迦如来证明建立道场。(三称三拜)
释迦大赞
释迦尊,号觉皇,觉行圆满难量,娑婆业海作舟航。******,开宝藏,九界导师人天仰,破妄显示真常。诸佛称赞遍十方,径路指乐邦,大恩大德不可忘,惟有勤宣扬。
(主忏诵白)[众等长跪合掌,谨以《大经》原文,虔诚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惟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起,三拜)
(主忏诵白)[上颂文,乃阿弥陀佛于因地为国王时,闻世自在王如来说法,欢喜开解,出家修道,以伽陀赞佛发愿者。不但于四弘六度、事理因果,包括无余,即后来之四八大愿,成就极乐世界,亦肇基于此。每一展诵,觉其勇哲超异、坚决精进境况,俨在目前。读至末二句,往往使人感动泣下。我等既以佛号为念,尤当以佛愿为愿,佛行为行。是以敬录原文,冠于礼忏之首。以慈尊成佛之缘起,作我等修道之准范。随文入观,惭奋易生。务使字字出于心中,句句摄皈心内。至诚恳切,全身归命。虽现居凡浊,一如法藏菩萨当日对佛时也。]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一心敬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一心敬礼,过去久远无量数劫,定光如来等五十三佛。(一拜)
一心敬礼,过去劫中,弥陀因地法藏菩萨闻法本师,世间自在王如来。(一拜)
一心敬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计众苦,志愿无倦。庄严众行,轨范具足。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一拜)
一心敬礼,十方护法菩萨、金刚、龙天、神祇,以及外示凡迹,内护圣教,披弘誓铠,住普贤行,为度群生,作狮子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因位菩萨圣贤等众。(一拜)
一心代为生生世世,及现在生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等众,顶礼三宝,求哀忏悔。普代法界众生,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同出苦轮,往生净土,共登觉岸,圆证菩提。(一拜)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梵呗音声,和雅肃静,清畅哀亮表至诚,诸佛为证明。声周法界,普利诸有情。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若人欲知佛境界,自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主忏诵白)[今日同参净众,齐集道场,有大善根、福德、因缘,方能随喜,参加礼忏。三者倘缺其一,决难如期而来。此非饰说,颇多实证。每有预期已久,忽尔临时障生,或因家累,或起魔恼,或罹病灾,或以事牵,或以琐故,竟变初衷,或于中途遭逢恶友,凡此皆由善根缺故,福德薄故,种种因缘不具足故。我等今日,得遇胜缘,实由往劫曾植善根,又蒙佛力冥加,机缘幸得成熟。应当生大庆慰,生大感激。自奋自勉,自重自珍。处处如法,刻刻护念。勿失律仪,勿冒讥嫌。果能制心一处,定获吉祥圆满。但于道场意义,或有未尽明了。谨引《不可思议解脱经·菩萨品》经文,用资印证。](长跪)
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狮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中来,住于佛法矣。(跪拜)
云何建立道场?令诸有情,以此因缘,亲近三宝故。未发心者,令种善根。已发心者,令其增长成熟故。共于此中,虔修供养,广结善缘,培植福德故。复能护持菩萨律仪,成就财法二施,助发一切善愿故。能使多障有情,于此礼忏修法,消除一切罪垢魔障,得大轻安故。香光庄严,法音和畅,能摄散乱,离染还净,易成三昧故。普令内修外护,见闻随喜,一切净众,均获不可思议密益故。(跪拜)
《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又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净名》又云:诸佛不可思议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须知种种音声、种种事相、种种威仪、种种庄严,皆是自心智光显现,实所本具,非同外得。幸遇诸佛慈悲愿力,藉作发起因缘。所谓因缘者,即为我等齐集一堂,共同礼忏是。应知庄严道场,即是庄严自心。庄严自心,乃能庄严道场。自心起信,还信自心。应如是知,如是行,如是信解,乃能获得圆满究竟。(跪拜)
(主忏诵白)[道场意义,已略释竟。次当明了礼忏宗旨,约举其纲,大要有五:一、云何应忏?二、应云何忏?三、何名三昧?四、依何法修而成三昧?五、三昧何以名为“宝王”?]
一、云何应忏者,欲除一切业障故,种种业苦,非忏不能消除故。
二、应云何忏者,欲除苦果,先去苦因,喻如伐树,断根枝叶自瘁。
三、何名三昧者,专勤精一,离于昏掉;正定正受,平等持心。
四、以何法修而成三昧者,譬如治病,当审病源,又如服药,须知禁忌。
五、三昧何以名为“宝王”者,如来有异胜方便,统摄统超一切法门,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持,但依法行,不仅消业,且可开慧增福故。
准是道理,仰承我(跪拜)佛如来大慈悲力,敬依经文、古德要语,集成忏法,用便初机。今日净众,既临道场,应各整肃威仪,摄诸散乱,虔诚谛观,随文运心。经文: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凡我同修,善思念之。(跪拜)
盖闻非有善根,不闻佛法。若无福缘,难遇道场。良以法性本空,了无一物。妄念既起,遂分我人。******中,横生憎爱。娑婆界内,触目无明。或由内邪,或藉外染,起惑造业,受报无穷。以六根三业之因,招三途六道之果。虽生天界,不免五衰。幸得人身,难逃八苦。鬼畜则解脱不易,泥犁则惨痛尤深。况乎恩怨结缚,报复相寻。恩则互为眷属,仇则迭相吞啖。观己身则生老病死,爱憎离合。论世间则水火刀兵,疠疫饥馑。愁痛酷毒,乐少苦多。咸在火宅之中,同居业海之内。家庭财物,势位荣华,如寄旅之终当分散。情枷爱网、利锁名缰,似牢狱之不易出离。而其间种现互熏,因果相续,随业牵引,不自觉知。建骄慢幢,张愚痴帆。顺生死流,赴业障海。如鱼吞钩,如蚕作茧,如鸟投笼,如蛾赴灯。从冥入冥,从苦入苦。所以致此之由,虽有多端,大要言之,不出三种:一者烦恼,二者是业,三者果报。此三种法,能生诸苦,能障圣道,是故经中名为三障。由烦恼故,造诸恶业。复由恶业,结诸苦果。展转相因,喻如连环。但智者觉察,便能改悔。愚者覆藏,牢守祸胎。内怀隐慝,外则矫饰。讳疾忌医,畏丑憎镜。养痈贻患,掩耳盗铃。如盲处众中,谓无人见,众实见盲,而盲不知。及至积重难返,罪垢日深,果报成熟,无逃避处。自欺自害,可痛可怜。
是以(跪拜)诸佛慈悲,教令忏悔。果能真实发露,垢障自可冰消。三障若除,诸苦自息。任修何法,皆易成就。如经中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又有二种白法,能为众生灭除重障:一曰惭、二曰愧。惭能知非,愧能改过。惭则见善思齐,自生奋勉;愧则睹恶内省,发露向人。常惭能消妄习,常愧能释嫌怨。当知一切善根,从惭愧生;一切恶业,从忏悔灭。欲灭罪而不行忏悔,修忏法而不知惭愧,譬犹欲出而先阖其户,将渡而自沉其船。当知二十烦恼,“覆藏”列前;十一善法,“惭愧”居首。知惭知愧,方名为人。无愧无惭,佛不能救。弟子众等,今日遇此忏法,亦是多生福德因缘。
仰承(跪拜)佛力冥加,幸得善根发动。务各奋惭愧钩,裂覆藏网。破虚伪习,灭颠倒因。掬真实心,发露先罪。譬如草木,露根则枯,覆根则茂。故知善根宜覆,覆则善生;恶根宜露,露则恶灭。证之密宗莲部,弥陀、观音,以及准提根本字种,皆为“纥利”。(跪拜)
“纥利”云者,译为“具足惭愧”。由是而观,部主、本尊,皆因惭愧而得成就。何况具缚凡众,举体在缠。起心动步,无非罪愆。何敢侈言无罪,堕大妄语!世间自言无罪者,有二种人:一者至愚之人,宿障深重,不知何者为罪故。二者极恶之人,业果已成,将受惨报,积垢朦心,不认罪故。我等自思尚非至愚,亦未极恶。今既粗知惭愧,应各发露忏悔。
叩恳(跪拜)释迦教主、弥陀本尊,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诸大菩萨,同临道场,受我礼忏。并祈多生父母、历劫冤亲、六道四生、一切有情,齐至道场,听我忏悔。忏悔之先,应各至心顶礼三宝。(拜起,三拜)
夫欲悔过,须识顺逆十心。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妄计人我㈠;内具烦恼,外遇恶缘㈡;我心隆盛,不喜他善㈢;纵恣三业,致造众罪㈣;事虽不广,恶心遍布㈤;昼夜相续,无有间断㈥;覆讳过失,不欲人知㈦;不畏恶道㈧;无惭无愧㈨;拨无因果,作一阐提㈩。(以上十种,顺生死心)致使苦海,永无出期。幸遇佛法,开我迷云。故于今日,翻破恶业:明信因果㈠;自愧克责㈡;怖畏恶道㈢;不覆瑕疵㈣;断相续心㈤;发菩提心㈥;修功补过㈦;随喜他善㈧;念十方佛,如说修行㈨;观罪性空,永灭罪根㈩。(以上十种,逆生死心)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普为法界众生,皈命忏悔。(三拜,跪)
自从无始起无明,亦值恶友增我情,
无随喜心善永灭,纵身语意恶渐生。
心心遍布触处染,念念相续日夜营,
不欲人知藏过失,不畏恶道任纵横。
无惭无愧魔罗网,拨因拨果阐提坑,
如是顺流背本已,生生苦海浩然盈。
幸闻如来长子教,今欲逆流舍贫里,
正信因果破阐提,惭愧人天破无耻。
恐怖恶道破不畏,发露罪业破覆庇,
断相续心破常念,发菩提心破遍起。
修功补过破纵恣,守护正法破无喜,
念十方佛破恶友,观罪性空破结使。(拜起)
(主忏诵白)[以上清凉六偈,初三至“苦海浩然”,是顺生死十心,以为所治。后三至“观性空”,是逆生死十心。从后有事有理,应细思之。]
我及众生,自性清净。一实境界,体同诸佛。无明熏习,因现妄境。从无始来,以至今日,三业六根,广造众罪。若此罪垢有体相者,虽尽虚空,不能容受。今以清净三业,于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前,至诚忏悔,皈命顶礼三宝。(三拜,跪)
现在十方界,常住两足尊,
愿以大悲心,哀愍忆念我。
我先所造罪,极重诸恶业,
今对十方前,至心皆忏悔。
不务修众善,常造诸恶业,
盛年行放逸,心恒起邪念。
口陈于恶言,不见于过罪,
恒作愚夫行,无明暗覆心。
或因诸戏乐,或复怀忧恼,
或贪瞋所缠,亲近不善人,
及由悭嫉意,贫穷行谄诳。
由饮食衣服,及贪爱女人,
烦恼火所烧,故我造诸恶。
于佛法僧众,不生恭敬心,
无知谤正法,不孝于父母。
由愚痴骄慢,及以贪瞋力,
作如是众罪,我今悉忏悔。
我于十方界,供养无数佛,
常愿拔众生,令离诸苦难。
我于多劫中,所造诸恶业,
常生忧怖心,曾无欢喜想。
诸佛具大悲,能除众生怖,
愿受我忏悔,令得离忧苦。
我有烦恼障,及以诸报障,
愿以大悲水,洗濯令清净。
未来诸恶业,防护令不起,
设令有违者,终不敢覆藏。
身三语四种,意业复有三,
由是三种行,造作十恶业。
我造诸恶业,苦报当自受,
今于诸佛前,至诚皆忏悔。
所有诸善业,今我皆随喜,
愿离十恶业,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常见十方佛。
我以身语意,所修福智业,
愿以此善根,速成无上慧。(拜起,三拜,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