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8739500000003

第3章 独立能力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2)

(9)孩子会不会在路上把买东西的钱丢了呢?

(10)第一次要单独去买东西,孩子会不会要求你陪着一起去呢?

(11)如果孩子买东西带的钱不够,他是会回来拿着钱再去,还是会等下次买别的东西时再买?

(12)如果忘了找零,孩子会主动返回去要求找零吗?

(13)孩子出去买东西时,会不会把随手带的小玩意忘在商店?

(14)孩子自己买东西时,有没有空手而归的现象?

(15)第一次独立买完东西后,孩子是不愿意再单独去买了,还是更愿意?

上面的测试不仅能反映孩子单独出去买东西的意愿,也能看出孩子是否真的会自己买东西,同时还能告诉家长孩子在买东西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于独自买东西意愿不强的孩子,家长可以先有意识地带孩子一起去商店,让孩子看看家长是怎么买东西的,然后再鼓励孩子独自去买。对于买东西存在小问题的孩子,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加以引导,更多地放手让孩子单独去买东西,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习惯。

独立能力测试:你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吗?

每个妈妈好像都曾经把自己的宝贝抱在怀里,盯着他们的小脸温柔地催促:“叫妈妈,妈——妈——”,以此引导孩子来模仿,让他们发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音。

你知道吗?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具有这种能力了。他首先模仿你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模仿身体动作和话语。模仿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自我存在,所以孩子喜欢模仿。现在,就让我们来测一测,你的孩子到底有多强的模仿能力吧!

(1)你故意对着孩子眨一下眼睛,孩子也会眨一下吗?

(2)听见小鸟的叫声,孩子会学吗?

(3)爸爸刮胡子,妈妈化妆,孩子会学着去做吗?

(4)孩子见过医生看病以后,会不会像模像样地给布娃娃听诊、开药?

(5)看完动画片后,孩子会不会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说话或做动作?

(6)在电视上看主持人主持节目,孩子也会拿着话筒扮主持吗?

(7)孩子会用小推车推着洋娃娃去公园玩吗?

(8)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猴子挠痒痒,孩子是不是也会学猴子的样子挠痒痒?

(9)公园里,老爷爷在练剑,孩子会学着摆出架势吗?

(10)孩子记住了你高兴时大笑的样子,他自己高兴时会不会也像你表现的那样?

(11)你经常说“谢谢”,孩子是否能够在别人帮助他以后也说“谢谢”?

(12)听见警车的鸣笛声,孩子会学那种声音叫吗?

(13)孩子会学妈妈的样子用玩具“刀”切菜,然后撒上“盐”吗?

(14)孩子有一个大象玩具,他能用橡皮泥做出大象的样子吗?

(15)孩子能用积木搭出书上宫殿的形状吗?

(16)孩子会根据爸爸修自行车的样子,修理自己的玩具车吗?

(17)看见黑猩猩走路的样子,孩子会学黑猩猩那样走吗?

通过以上测试,妈妈可以了解到孩子模仿能力的强弱。同时,这一测试也能反映孩子对模仿哪一类事物比较感兴趣,是喜欢模仿动作、声音还是表情,以便家长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继续发展下去。对于在这方面稍有欠缺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引导,鼓励孩子模仿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给孩子做好最佳模仿对象,为孩子模仿准备合适的道具,以帮助孩子提高模仿能力。

孩子独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Chinaone”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英文单词,它是指中国独生子女。这个单词起源于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由于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差,在入学时甚至还配有保姆,因此被戏谑为“Chinaone”。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不伤大雅的玩笑,实际上它引起了部分国外院校极大的关注,有学校就明确表示,拒绝接收中国独生子女入学就读。不可否认,中国学生依赖性强、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差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这种现象有增无减,并呈阶梯上升趋势。

小敏是一名学龄前大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上课回答问题积极、准确,写字、做题认真,做题的正确率最高,对班级工作也非常热心。这天,班级竞选班长,她信心十足。一位和小敏平时关系很好的学生说:“我支持小敏。”但是,没想到遭到很多学生的驳斥,“她连扫地都不会,哪能当班长?”“对,她扫地的时候总是坐在地上,把自己弄得浑身是土,垃圾却没扫多少。我不同意。”“张老师让她收同学们喝完的奶袋,她却全堆在教室后面,袋口也不系。”“她根本不会系袋口。”“天天还要妈妈来学校,给她收拾书包、削铅笔,陪着吃饭、喂饭。我不同意她当班长。”“我也不同意。”这么多的反对意见,小敏自然是名落孙山。

小敏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除了学习,父母什么事都不让她干,甚至每天早上都是由妈妈帮她穿衣服、穿鞋、喂早饭。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做的事她常常表现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不可否认,小敏的妈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她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总是力求孩子做到完美,但她却没有意识到自理能力差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负面影响。

西方国家的父母在对待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上,和中国父母们相差甚远。他们认为,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是独立的人,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锻炼往往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让婴儿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里,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单独睡在自己的房间;教育孩子自己走,自己跑,跌跤了自己爬起来;上小学后,家长不但指导孩子通过送报、推销商品、当小工等自己挣一些钱,还鼓励他们多干些家务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能力就很强。反观我国家长的做法就不那么明智了。

1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很多家长自身就有这样一个错误认知: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培养独立的能力,待长大了独立能力自然就具备了;或者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比什么都强,只有文化知识才值得学习;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所受的磨难已经够多了,不能再让孩子吃苦受累,应该让他们生活得舒适些。这些看似是“爱儿”的观念往往害了孩子。

2家长的“过度包办”

在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时,急于去喂他;当孩子碰到困难时,不是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代替孩子去解决。父母疼儿女是人之常情,但过多的包办代替却是对孩子的一种误导,是在剥夺孩子锻炼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机会。孩子的一切需要全部由家长包揽,自然就会养成事事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的,他要凭自己的能力立足社会,所以“爱”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家长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成为一个既有渊博学识,又有丰富生活经验与能力的人!

排除阻碍孩子发展独立能力的绊脚石

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你是否也会像右图中的那位妈妈一样,直接告诉孩子“走这边”呢?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如何加以引导和帮助呢?

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下,父母在培养孩子时各有绝招,但由于观念的局限,许多培养方法使用不当,其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变得独立,反而引发其他问题。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小小的妈妈对女儿也是疼爱有加,小小2岁前基本上没有离开妈妈的怀抱。小小饿了,妈妈给她做好饭并且喂她吃。小小渴了,妈妈给她倒好水,凉到适宜的温度,装到奶瓶里给她喝。小小想玩沙子,妈妈说太脏,不让她玩。小小渴望和小伙伴一起玩,妈妈说不安全,让她自己玩。去公园的路上,小小想自己走,妈妈说太累,还是抱着吧。小小刚学走路时跌倒了,妈妈赶紧跑过去把她抱在怀里。

小小的妈妈觉得自己做得尽职尽责,是一个好妈妈。然而,她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直到有一天,社区组织了一次科学育儿讲座,她听后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其实非常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难怪孩子都长到2岁多了还不能自己用小勺吃饭,怕用杯子喝水、离不开奶瓶,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从那天起,她改变了自己对女儿的教养方式。她不再给女儿喂饭,而是让她自己吃。女儿刚开始很不习惯,总是洒得满地都是饭菜,有几次还把碗弄到了地上,她不仅不责备女儿,还鼓励女儿把洒的饭菜慢慢拣起来。早上起床她不再给女儿穿衣服,哪怕她穿得很慢,有时急躁时还会用嘴咬着扣子使劲往下拽,她总是耐心地引导。她还教女儿怎么自己上厕所,怎么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渐渐地,小小适应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幼儿园了,小小在园日常的吃饭、穿衣、上厕所、穿鞋、洗漱等基本上都能够自己完成,有时还会帮助比她小的孩子穿衣、穿鞋等。每天睡午觉,她都会将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床边,她也是班里第一个学会叠被子的孩子。不仅如此,她还会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她感觉上幼儿园非常轻松,特别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听讲座之前,小小的妈妈对孩子进行了过度的保护,她和很多家长一样,认为孩子还太小,不具备接受独立能力培养的条件。但是,她听了讲座后很快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科学,便及时转变了观念和方法,使女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小小喜欢上幼儿园与妈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除此之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问题上还存在其他误区。有些家长不仅认为独立能力无需培养,“树大自然直”,而且还认为让孩子在温室里长大才能显示出父母的本事。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必要独立,父母可以养他们一辈子,认为独立能力不重要。另一部分家长认为让孩子做事就是让孩子受苦。更让人担心的是,许多父母其实都存在这些错误认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有的父母也许意识到了,但他们并不认为问题如此严重,他们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该会的东西自然会掌握。其实,良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从小到大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生活的孩子,长大后谈何独立。所以,现代父母千万不要走入育儿理念的怪圈,已经走入误区的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其危害并尽快调整思路,争取培育出独立能力强的孩子。这里,我们就为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起来的家长提供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育儿方面的书籍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育儿讲座,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了解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清楚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所需的条件,从观念和思想上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

2方法得当

认识到孩子独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了,只要方法正确,孩子独立能力的提高并不难。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家长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帮助孩子提高独立能力。

3持之以恒

孩子的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这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所谓“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又特别强烈,他不断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对已经尝试过的事情可能不再感兴趣,这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比如,扣过几次纽扣后,孩子可能会将兴趣转向穿袜子,此时家长不仅要教孩子如何穿袜子,还要引导孩子继续学习扣纽扣,这样才能强化扣纽扣这一自我服务能力。这一现实要求家长自身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由孩子发展,否则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4借鉴国外经验

在孩子6岁前这个阶段,美国的父母比较注重培养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疑问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此外,很多孩子从小就有个人房间,在独立的空间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

日本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父母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例如,在全家人外出旅行时,每个孩子都要将自己的东西打包,自己携带。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是自己的东西,因此应当自己来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