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来访者应该在父母或老师那里听得厌烦了,咨询师说了这么多,能起到什么咨询效果?只能让来访者带着对心理咨询的反感离开。
缺乏诊断功力
错误:诊断不出来或诊断错误。
有些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即使收集到足够信息,也无法对来访者做出正确诊断,因而没有正确的咨询方向,更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片断:
一位大学两年级的来访者,两年前头脑中开始冒出:“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这些问题。成绩下降。自己很烦恼。咨询师和来访者有以下一段对话:
“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想这些问题?”
(咨询师本意是想安慰来访者:“这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忧。”但这种安慰本身是乏力的。另外,用质问的语气问出来,很像是在责难来访者。)
“我侧面问过别人。”
(把咨询师的安慰之路堵死。)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比别人倒霉?”
(咨询师本意是想纠正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但来访者的理性逻辑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切入,是无法达到效果的。)
“因为想这些问题占去很多时间,让我无法专心学习。你说我是不是神经有问题?”
(来访者迫切想要知道从心理咨询角度对自己的判断。)
“你现在的成绩怎样?”
(完全忽略来访者的问题,没有对其迫切和焦急情绪作任何回应,用提问的方式回避。这会让来访者产生不好的感受,甚至会认为不回答就是默认。)
“不好。”
(不愿意多说,有阻抗情绪产生。)
“你是否和家人、同学说过?”
(没有任何过渡或小结,从成绩跳跃至沟通。)
“我不敢说。怕别人说我神经病。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想吗?”
(再次急切地想要得到帮助。)
“你很怕同学发现。同学有发现吗?”
(再次回避,既没有共感,也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没有。”
(不愿意多说,不是来访者想要关注的重心。)
“那你有没有和家人说过呢?”
(第二次提同样的问题,估计该考生头脑中一片空白。)
“没有。”
(停顿数秒)“对你饮食有什么影响吗?”
(这个问题本身是可以问的,只是跳跃式提问会让来访者不舒服。)
“还好。”
(停顿数秒)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明显是在用问题凑时间。)
“普通职工。”
(阻抗情绪越来越浓。)
(停顿数秒)
“同学怎样评价你?”
(可以看出咨询师明显已经乱了阵脚,没有任何方向,只是在乱扑腾。)
“不清楚。”
总结和建议:“你这是青春期出现的问题。你需要和同学加强沟通,做适当运动。”由于没有诊断出来这是强迫症,给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提出的建议没有针对性。
无力处理来访者的阻抗
错误:无法化解来访者的阻抗。
其实,比化解阻抗更重要的是尽量不要让来访者产生阻抗。来访者是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进咨询室的,不会轻易对咨询师产生反感。如果咨询师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有恰到好处的共感,能够尊重、理解和接纳来访者,来访者产生阻抗的概率也较低。如以上例子所示,很多阻抗是来访者对咨询师没有共感、不理解自己、反复纠缠、错误解读的反应。
由于经验不足,一些考生遇到来访者阻抗的情况就会心里发慌,解决的方法就是拼命提问,一个又一个问题像炮弹一样发射过去,想用提问去打开来访者正在关闭的心门。谁知越问越堵,最后门被全部关闭。其实这时可以调整一下,放慢速度,让自己有可能在脑子里迅速搜寻可能导致来访者阻抗的原因,然后从那里重新开始。尽可能用开放性提问,而不是封闭性提问。提问速度不要太快,要让来访者有时间思考和组织回答。
给出不恰当的建议
错误:给出不正确的、空洞的建议。
这种给建议反映出一些考生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识有误区,他们可能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等同于“权威”、“提供建议者”,表现出好为人师,喜欢指点别人。另外,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咨询师并不是不可以给来访者建议,关键是给建议之前要评估来访者对建议的反应和实施的可能性。那些空洞无力的咨询建议,不如不给。
片断一:
来访者因对找工作没有信心来咨询。考生最后给的建议是:
“不要心急,慢慢找。”
片断二:
一个大学四年级的来访者,考研成绩尚没有下来,对求职没有信心。考生最后的建议是:
“你不要有太大压力,应该更放松。”
以上这种建议对来访者有什么具体帮助?和他周围人所给建议有何不同?怎样体现心理咨询的专业性?
片断三:
咨询结束时,考生最后总结道:“……所以,你现在应该尽量去想高兴的事情。”这种空洞的建议对来访者是没有用的。
片断四:
对一个总是想“人为什么活着?”“我是谁?”的强迫症来访者,一位考生的建议是:
“第一,你可以多看一些哲学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从中寻找答案;第二,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有意义吗?第三,你可以用代币疗法。”
第一个建议可能不仅不能减轻来访者的焦虑和症状,说不定会加重;第二个建议除了加重来访者的内疚感和罪责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来访者早已表明自己明知不合理,但无力自我控制;第三个建议听上去很专业,但来访者听不懂,请考生解释,考生解释得满头大汗,仍然说不清楚。让来访者在家中用代币法治疗强迫观念,确实少见。不知考生打算怎样实施并让其有效。
片断五:
对一位怀疑自己喉咙部位患有癌症的退休工人,一位考生在咨询开始5分钟后给出第一个建议:“建议您再到医院去检查一次,然后把检查结果带过来给我看。”
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信息还没有收集充分时就过早地给出建议;二是建议的目的性非常含糊,如果是为了让来访者不再怀疑或停止反复检查,隐含的假设是:考生认为自己比医生更权威,来访者可以不听医生的解释,但一定会相信自己的解释。主考官的提问是:“你看得懂医院的检查报告吗?如果你能看懂报告,当你给来访者解释时,你的身份是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为什么他会相信你?”
片断六:
一位鳏居的来访者因退休引发抑郁情绪。考生和来访者有下面一段对话。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
“我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以前只关注工作了。”
“那你可以到以前的同事家走动一下啊!”
“离得有点远,再说他们都有事,不像我这么闲。”
“那你就到小区老年活动室走走吧!”
“那些人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我去了也没有共同语言。”
“你有孩子吗?可以让他们多陪陪你。”
“有一个女儿,每周都来看我,但平时还是很忙的。”
“那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
“我刚才说过了,没有。”
“那你在家可以看看电视。”
“那也不能看24小时。”
“你要不找个朋友和你住在一起?”
“啊!”
从这段咨询中可以看到考生在不断地提建议,而来访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考生黔驴技穷,就差亲自上阵当“媒婆”了。这种谈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把咨询师等同于提问机器
错误:面谈做满15分钟非常重要,所以尽量用提问来凑够时间。
面试部分的考试时间是15分钟。在生活中,15分钟并不漫长。但对有些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人生当中最漫长的15分钟,因为说着说着,他们的大脑一片空白。考官还没有叫停,怎么办?用提问凑够时间。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终于考官敲了敲桌子,示意15分钟到了。送走来访者后,考官问:
“在刚才的咨询过程中,好几个问题你都反复问了好几遍,比如‘你父母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你自己想过哪些办法?’你为什么问三遍?”
“因为……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
“那你谈谈这些问题为什么重要。”
“这……可以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
“到底是让来访者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你为了凑够时间而问?或者你忘记自己已经问过?”
考生不说话了。
尽管时间是硬性要求,但主考官不仅看考生是否做满了15分钟,还要看15分钟的质量。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问每个问题的目的。如果考生只是一台“提问机器”,即使做满15分钟也无法通过。
妨碍咨访关系的小动作
错误:咨询师不能正确地运用和控制非言语信号。
这方面常见的是一些小动作,在咨询过程中让来访者非常不舒服,考生自己却浑然不觉。
镜头一:考生听完当事人的诉说,把自己的右胳膊搭在桌子上,撑着自己的头,身子向来访者极度倾斜,另一只手指着来访者,开始说教,有几次手指差点碰到来访者的鼻子!来访者严重阻抗,忍无可忍,最后提前中止咨询;
镜头二:考生在整个过程中来回晃动身体,怡然自得,来访者非常不舒服,几次挪动椅子,身体尽可能远离考生;
镜头三:考生在咨询中翘起二郞腿,而且还在不断地抖动架在上面的那条腿。来访者的眼睛不时地滑落到那条腿上,最后低垂下自己的目光。
镜头四:考生在整个过程中不停地翻飞着自己的双手,过多的手势让来访者眼花缭乱、心神不定。
镜头五:考生眨眼频率过高,让来访者不舒服,并且感到紧张,只能回避和考生的目光接触。
回答主考官提问时常犯的错误
错误:只要运用印象整饰、迎合主考官就能过关。
在心理学中,印象整饰是指人们根据别人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在面试当中,考生尊重主考官是必要的,但一味迎合主考官并不能决定考生能否过关。有一些考生整饰过度或灵活过度,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有一位考生在15分钟面谈后,主考官问他:
“你的诊断结论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听到正确的诊断结论、错误的诊断标准后,主考官接着问:
“你反复强调来访者的焦虑症状,那你为什么没有诊断成焦虑症?”
考生一愣,马上说:
“谢谢老师提醒!应该是焦虑症!还是老师的经验更丰富!”
主考官一愣,接着问:
“那请你谈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考生抓耳挠腮,无所适从。
虽然面试中没有给考生的职业素养(着装、言谈举止、语音、语调等)打分,但这些其实对咨询的构面非常重要。建议考生在平时训练时从这些细节入手。心理咨询的面试不同于一般的面试,考生面对的都是有咨询经验的主考官,他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靠一些小伎俩蒙混过关,比较难。
错误:在咨询和回答提问过程中,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不懂装懂。
在企业的招聘面试中,企业不是录用那些做得最好的人,而是那些与企业录用标准相吻合的人。心理咨询面试考试的目的也一样:让那些达到面试标准的人通过。考生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正常的,他们毕竟是新手。主考官们深谙这一点。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挑出这些做得不够好的方面,而是把考生的表现与评分标准相对比,做到哪一级,就给哪一级的分数。这是一个与绝对标准相比较的过程,所以考生在咨询过程中或回答问题时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有一次,一个考生给来访者的建议是让他回家去进行放松训练。看着50岁左右的来访者念叨着“放松训练”,懵懵懂懂地走出去,主考官问:
“什么是放松训练?你能详细谈一下吗?”
“它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
“对,你说得对。你能详细谈一下该怎么做吗?”
“就是肌肉放松、深呼吸。”
“你自己会吗?能给我们演练一下吗?”
考生的肌肉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僵硬起来。
主考官又问:
“你为什么给来访者这个建议呢?你认为来访者回家后会不会做你布置的这个练习?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放松训练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
“那你自己平时做过吗?”
考生迟疑了一下,声音很低地说:“我……没有。但我们在讲行为疗法时提到过它。”
仅仅知道名词就贸然让来访者去完成作业,这种轻率的态度会让主考官焦虑:如果让这样的考生过关,来访者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还有一次,在咨询结束后的提问时,主考官问:
“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数次问到你他该怎么办,为什么你每次都避而不答呢?”
“因为我学过,咨询师不可以替来访者做决定。”
“那请你谈谈作为咨询师,你在咨询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我倾听了来访者的问题,并且提了问题,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那来访者来找你谈,和他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谈,达到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所以他的情绪应该得到宣泄。”
(难道来访者会因为面对的是心理咨询师,其情绪会自动得到释放?)
“你怎么知道对方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因为开始来访者的话很多,后来他就不讲话了,说明他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主考官:“……”(无语。)
来访者开始时还有目光接触,坐姿轻松,后来阴沉着脸、目光盯着地面,这么明显的阻抗居然会被当作情绪宣泄的表现!
另外,考生用所谓的“不介入”来掩饰自己的不知所措,用“不替来访者做决定”来推卸咨询师应该尽到的责任,这属于基本素养较差,连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定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品质都不了解。虽然后者不属于评分要素,但它一定会反映在引导、解释和支持等评分要素上。考生一定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对自己都没有把握的建议宁可不提。
结语
本章的目的是想让新学者通过看到别人的错误来学习。做得好的方面没有在这里列出。希望这不会让读者误解整体
考生的水平,也希望这些列出的错误不要吓倒正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新手。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走得更远。